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韦武芝 吕文强 刘宝珊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8期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在治疗肺部疾病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肺部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21例;对照组进行传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时间[(175.32±20.45)min VS (226.41±18.92)min]、切口长度[(4.51±1.22)cm VS (7.32±1.81)cm]、住院时间[(10.25±2.43)d VS (13.28±2.36)d]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35192.33±2169.57)元VS (44361.35±2290.14)元]、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的疗效较佳,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较短,住院费用较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值得推广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效果 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 肺部疾病
下载PDF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张丽 《实用癌症杂志》 2024年第12期2032-2034,2047,共4页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NSC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开放式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NSCLC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行开放式肺叶切除术,观察组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血清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糖类抗原50、癌胚抗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年生存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NSCLC患者围术期指标具有改善作用,同时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减少并发症,但对近期预后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向胸腔肺叶切除 期指标 预后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建华 刘建伟 +2 位作者 孟丽君 王一冰 孙艳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2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早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中予单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 目的探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的疗效及对肺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早期NSCLC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中予单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单孔法组,予传统三孔胸腔镜下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的64例患者为传统三孔法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疗效指标,于术前(T_(0))、术后3d(T_(1))、术后7d(T_(2))、术后1个月(T_(3))、术后3个月(T_(4))、术后6个月(T_(5))应用简版McGill疼痛问卷评分(SF-MPQ)评估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肺功能指标(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运动耐力指标(6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法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传统三孔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0)、T_(3)~T_(5)的SF-M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孔法组患者术后T_(1)~T_(2)的SF-MPQ评分显著低于传统三孔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各指标、6 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法组术T_(1)~T_(2)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最大呼气流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以及6MWD均显著高于传统三孔法组(P<0.05),但术后T_(3)~T_(5)的肺功能各指标、6min步行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对单孔法组患者的影响最小,恢复最快。结论早期NSCLC患者行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疗效显著,术后1周内(尤其是术后3 d)对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耐力影响显著,但1个月后心肺功能逐渐代偿,这种优势逐渐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 三孔胸腔 肺叶切除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老年患者3D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1
4
作者 茅怡铭 陆文强 戴春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4期1003-1007,1013,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3D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3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USUM分析对3D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3D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53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USUM分析对3D单孔胸腔镜单向式解剖性右肺上叶切除术的学习曲线进行分析。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155.15±31.13)min(100230 min);学习曲线的截点值等于23,提示术者至少需经历23例手术才能逐步熟练掌握该术式。将53例患者按照学习曲线的截点值分为A组和B组,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明显多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切口疼痛评分(术后24、48 h)、术后24 h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跨越学习曲线达到熟练操作可能约需累积23例手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肺癌 3D胸腔 单孔 单向 肺叶切除 学习曲线
下载PDF
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洪波 李振龙 +3 位作者 吕瑛 张益绰 裘翔铭 黄婷婷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35-139,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 目的探讨单孔与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根据切除方案的不同分为双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双孔组)和同期接受单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组(n=50,单孔组)。对比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并发症及相关检验指标。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低于双孔组(P<0.05),手术操作时间高于双孔组;淋巴清扫个数、术前后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孔组(P<0.05);术前EGFR、TGF-α、IGA、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双孔组EGFR、TGF-α高于单孔组,IGA、IGM低于单孔组(P<0.05)。结论2种方案对于淋巴清扫数量及术后肺功能恢复效果相近,但单孔手术操作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降低炎性反应,利于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 双孔电视胸腔肺叶切除 肺癌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6
作者 邢继秀 龙雨欣 +2 位作者 孙晓钰 靳雪莲 张颖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4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拟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和观察组(...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拟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和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各3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胸腔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手术室护理配合模式应用于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中,可明显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负面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肺叶切除 室护理配合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单孔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卞倩 徐晓芸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6月于某院住院的6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研究组接受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VAS... 目的:探讨单孔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将2021年2月-2022年6月于某院住院的64例肺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接受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研究组接受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WHOQOL-BREF量表评分、临床症状改善率、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VAS评分、咳嗽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均显著改善(P<0.05)。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的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心理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生活质量主观感觉、环境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比,能更有效地改善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减少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孔胸腔肺叶切除 单孔胸腔肺叶切除 肺癌 临床疗效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施进 陈磊 王熙 《微创医学》 2024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胸腔镜行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 目的对比分析单孔胸腔镜行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N1淋巴结清扫站数及清扫个数、N2淋巴结清扫站数、淋巴结清扫总站数、住院时间、术中耗材费用、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N2淋巴结清扫个数、淋巴结清扫总个数、术后12 h引流量、术后48 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D3^(+)T细胞、CD4^(+)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45%(7/3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9/36),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Ⅰa期NSCLC患者,应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可取得与肺叶切除术相近的临床疗效,但肺段切除术对患者机体的损伤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 切除 肺段 肺叶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9
作者 陈永福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8期1209-1211,共3页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纵... 目的观察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10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纵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疼痛、炎性因子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肺癌患者采用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治疗均安全可行,与两孔胸腔镜手术相比,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更轻、炎性应激反应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单孔胸腔 两孔胸腔 肺叶切除 隔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评价
10
作者 殷优宏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8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组,其中观察组(55例)行单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55例)行三孔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胸管总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胸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27%)低于对照组(2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0,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以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时,选择单孔操作术式可减轻创伤和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 肺叶切除 疼痛程度 并发症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付毅 廉政君 +3 位作者 拜都如拉·艾尼吐 阿卜拉·努尔麦麦提 车勇 常炜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手术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于2020年9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n=...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及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手术指标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于2020年9月—2023年3月收治的106例早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n=53)与肺叶切除组(n=53)。2组患者均采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肺段切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肺叶切除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肺叶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枚数、淋巴结清扫站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FEV_(1)、FVC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肺段切除组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CD3^(+)、CD4^(+)、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的CD3^(+)、CD4^(+)水平均高于术前,CD4^(+)/CD8^(+)水平低于术前,且肺段切除组CD3^(+)、CD4^(+)水平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 d的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叶切除组与肺段切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21%和7.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相比,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可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疗效显著,同时还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与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癌 单孔胸腔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肺功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术与开胸肺叶袖式切除术对中心型肺癌的治疗效果对比
12
作者 肖博 王冲 +3 位作者 刘洋 王丰 韩毅 于大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11-815,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术与开胸肺叶袖式切除术对中心型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中心型肺癌患者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术...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比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术与开胸肺叶袖式切除术对中心型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7月至202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中心型肺癌患者7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术的28例患者作为胸腔镜组;接受开胸肺叶袖式切除术的43例患者为开胸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肺功能和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胸腔镜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患者在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肺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开胸组,而术后生活质量优于开胸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术在中心型肺癌患者中显示出优于开胸肺叶袖式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具有较短的术后住院时间和较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胸腔镜肺叶袖式切除术可作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选择,值得在中心型肺癌患者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肺叶切除 开胸肺叶切除 中心型肺癌 并发症 肺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下肺段与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卫锐狮 冯利 +1 位作者 赵士磊 顾春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4期52-55,共4页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下肺段、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下肺段、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3月常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9例。参照组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开展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肺功能、肿瘤标志物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术后1个月时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深吸气量(IC)、FEV_(1)/FVC等指标高于参照组,糖类抗原50(CA50)、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治疗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且术后肺功能改善更为明显,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下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并发症发生率 肺功能
下载PDF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4
作者 蒲强 刘伦旭 +5 位作者 车国卫 王允 寇瑛琍 马林 朱云柯 梅建东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8-550,共3页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60例肺良性疾病。其中支气管扩张9例,支气管囊肿7例,结核瘤7例,炎性假瘤11例,硬化性血管瘤6例,错构瘤4...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60例肺良性疾病。其中支气管扩张9例,支气管囊肿7例,结核瘤7例,炎性假瘤11例,硬化性血管瘤6例,错构瘤4例,支气管狭窄伴肺不张2例,肺曲霉菌病2例,肺隔离症2例,多发肺大泡8例,中叶综合症2例。60例中行右肺上叶切除18例,右肺中叶切除11例,右肺下叶切除7例,左肺上叶切除6例,左肺下叶切除18例。结果手术中转开胸1例。围术期因肺部感染死亡1例。全组手术时间平均169 min(70~265 min),术中失血平均125 mL(10~700 mL),术后总引流量平均860 mL(20~3500 mL),术后引流管保留时间平均4 d(2~16 d),术后住院平均7.9 d(4~19 d)。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治疗肺良性疾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肺叶切除 单向 肺良性疾病
下载PDF
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15
作者 许潇潇 刘霞 王佳琦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9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中央型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接受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与对照组... 目的探讨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中央型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接受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与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各41例。对比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时间及复发率。分析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31.49±23.56)mL、胸腔引流量(902.20±102.39)mL,均少于对照组[(302.17±30.41)mL、(1145.32±172.41)mL],而术后引流时间(6.15±1.41)d、住院时间(11.41±2.49)d短于对照组[(7.10±1.93)d、(13.56±3.24)d](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VAS评分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支气管袖式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支气管袖 成形肺叶切除 中央型 小细胞肺癌 疗效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7
16
作者 徐艺 崔凤仙 +2 位作者 张绍芬 郭俊 彭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75-77,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对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对照组... 目的探讨围术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对于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实施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4)。观察组给予围术期快速康复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工作的总体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无手术死亡患者,经积极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6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经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具有减轻患者疼痛,疗程短,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单孔胸腔 肺叶切除
下载PDF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晓 吴君旭 +2 位作者 赵卉 赵旭东 沙纪名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3418-3422,共5页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CRP、PCT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中选取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路径胸...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肺癌患者疗效及血清CRP、PCT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癌患者中选取1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路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组采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变化,统计并发症、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天视觉模拟评分(VAS)、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治疗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低于术前,但呈不断增高趋势,且治疗组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明显低于对照组24.32%(P>0.05);两组术后血清CRP、PCT水平均明显增高,治疗组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肿瘤复发例数及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老年I、II期肺癌患者手术疗效较好,可明显改善各项手术指标,加快患者恢复,且并发症发生率、远期复发率及生存率与传统路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并无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单向胸腔肺叶切除 疗效 并发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绍霖 谢诗雅 宁丞君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到2023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组)和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 目的比较分析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到2023年6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A组)和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治疗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B组),比较2组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2 h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t=2.272,P=0.025;t=9.660,P<0.001;t=12.703,P<0.001;t=11.706,P<0.001)。A组和B组术后3个月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均低于术前1 d(P<0.05),且A组术后3个月FVC、FEV1、MVV高于B组(t=5.166,P<0.001;t=4.108,P<0.001;t=5.861,P<0.001)。A组术后1 d、术后3 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6、C反应蛋白(CRP)均低于B组,A组和B组术后3 d TNF-α、IL-1β、IL-6、CRP均低于术后1 d(P均<0.05)。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χ^(2)=0.901,P=0.343)。结论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的预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小,且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炎症反应更轻,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单孔胸腔 肺段切除 肺叶切除
下载PDF
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27例体会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继文 朱宏 +4 位作者 罗红 李小从 任杰 刘文 杨威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的27例单项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病例特点、手术方法、手术技巧、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平均时... 目的:探讨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的27例单项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病例特点、手术方法、手术技巧、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平均时间161.7min,平均肺叶切除时间50.2min,平均淋巴结清扫时间35.1min,淋巴结清扫平均11.3个(8—15个),术中平均出血量73.3mL,术后胸引管平均带管时间3.8d,平均胸引总量66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5d。术后乳糜胸3例,肺部感染并肺不张1例,均好转。结论: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作为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一种优秀术式,不仅具备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安全可行、病人易于接受等特点,而且降低了手术难度,易于掌握,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 肺叶切除 单向
下载PDF
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一帆 金健 +3 位作者 李霭建 王革平 雷耀昌 宋波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对比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性回顾6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将其中28例施行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分为A组,38例施行开胸... 目的对比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选择性回顾66例确诊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治疗的患者,将其中28例施行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分为A组,38例施行开胸肺叶切除术分为B组,两组对比分析。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后胸液量,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vision analogue score,VAS),切口长度均低于B组(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创伤更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全电视胸腔肺叶切除 非小细胞肺癌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