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宁酸酶产生菌氮离子注入的诱变效应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龚加顺 刘勤晋 +1 位作者 肖琳 姚建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9-13,共5页
研究了单宁酸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以及低能N+ 离子注入黑曲霉 970 1 (Aspergillusniger 970 1 )的诱变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具有较高的正突变率和较大的变异幅度 ,分别为 2 7 6 1 %和 1 9 35 %~ 48 35 % ,而紫外诱变的正突变率只... 研究了单宁酸酶高产菌株的选育以及低能N+ 离子注入黑曲霉 970 1 (Aspergillusniger 970 1 )的诱变效应。实验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具有较高的正突变率和较大的变异幅度 ,分别为 2 7 6 1 %和 1 9 35 %~ 48 35 % ,而紫外诱变的正突变率只有 7 6 0 % ;ESR(顺磁共振 )研究表明 ,不论黑曲霉孢子是否经过离子注入 ,孢子内都存在自由基产物 ,但注入后的孢子都产生了较强的自由基波谱单一峰 ,且随注入剂量的增加 ,自由基产额也增加 ,同时 ,孢子存活率的测定结果表现出了“马鞍形”的剂量存活效应曲线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 ,未经注入的孢子较为完整 ,而经注入后的孢子则有明显的刻蚀损伤和破壁现象。剂量越大 ,损伤也越大。以离子注入能量为 1 0keV ,剂量为 3× 1 0 15 N+ /cm2 的注入条件 ,获得一株产酶活为 34 5 0mol/s的高产菌株 ,比原始菌株酶活力提高了 2 6 8倍 ,且酶活性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酶 黑曲霉 离子注入 诱变效应 茶饮料
下载PDF
壳聚糖固定化单宁酸酶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龚加顺 刘勤晋 +1 位作者 肖琳 姚建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14-17,共4页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交联-吸附单宁酸酶后的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单宁酸酶(简称“ITA”)的最适反应pH为3.0,原酶(简称“TA”)为5.5;ITA最适反应温度为50℃,TA为40℃;ITA的Km(app)为1.3845×10(-1)mol/L,TA为6... 研究了以壳聚糖为载体交联-吸附单宁酸酶后的化学特性。结果表明:固定化单宁酸酶(简称“ITA”)的最适反应pH为3.0,原酶(简称“TA”)为5.5;ITA最适反应温度为50℃,TA为40℃;ITA的Km(app)为1.3845×10(-1)mol/L,TA为6.7500×10(-5)mol/L;ITA在pH3.0~8.0的范围内残存酶活大于60%,ITA在pH3.0~6.0范围内残存酶活大于60%;ITA在80℃的水浴中保温1h,酶活力仍未见下降,而TA在60℃水浴中保温30min酶已失活;ITA和TA在4℃和30℃的条件下,贮藏20d后,ITA的残存活性大于40%,TA的残存活性小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酶 壳聚糖 交联 吸附 固定化
下载PDF
微生物单宁酸酶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丽丽 刘均洪 董鹏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09年第3期6-9,共4页
由于单宁酸酶催化机制复杂且商品化需求日益增加,在过去的几年里,已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单宁酸酶可催化发生在植物中的非微生物反应体系中的复合单宁酸水解反应。从酶的分子结构、催化作用、微生物生产的条件优化及酶的纯化... 由于单宁酸酶催化机制复杂且商品化需求日益增加,在过去的几年里,已成为了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单宁酸酶可催化发生在植物中的非微生物反应体系中的复合单宁酸水解反应。从酶的分子结构、催化作用、微生物生产的条件优化及酶的纯化、酶的主要性状等方面对单宁酸酶的研究历程进行了一一回顾,并对单宁酸酶的潜在效应及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酶 微生物发酵 生物降解 研究进程 展望
下载PDF
单宁酸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宋志萍 尹志鹏 蔡俊鹏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7-319,共3页
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从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医药化工领域等几个角度阐述了单宁酸酶的利用价值和研究进展。
关键词 单宁酸酶 单宁 食品 饲料 医药化工
下载PDF
香蕉及茶叶中单宁降解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志萍 蔡俊鹏 曹丽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2005年第3期39-41,共3页
本实验从香蕉茎叶、茶叶及香蕉土壤、茶土壤环境中经初筛和复筛分离纯化出16株产单宁酸酶的菌株,对其菌株的外在特性和产酶活力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从培养基来看,产酶菌株以从牛肉膏蛋白胨中性培养基里分离出来的居多(11株);从... 本实验从香蕉茎叶、茶叶及香蕉土壤、茶土壤环境中经初筛和复筛分离纯化出16株产单宁酸酶的菌株,对其菌株的外在特性和产酶活力进行了研究和测定。结果表明,从培养基来看,产酶菌株以从牛肉膏蛋白胨中性培养基里分离出来的居多(11株);从原料来源看,以从茎叶分离出的菌株居多(14株);菌株多为棕或绿色霉菌(15株);水解圈以透明的居多(10株),且16株菌株的水解圈与菌落直径比均在1.0-2.0之间。产酶菌株的酶活和水解圈的透明状态基本相符;其中以牛中香茎处100-1、牛中香茎处100-2、牛中香茎处100-6等3株的酶活值最大,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酶 筛选
下载PDF
茶叶中没食子酸在医学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辜文彦 余函霖 +1 位作者 严小凤 韦朝芬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80-85,共6页
饮茶具有诸多保健功效,然茶叶中所含单宁酸确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过量单宁酸会影响铁质吸收、对胃黏膜造成伤害。诸多科学文献证实利用生物技术可将茶叶中单宁酸降低,以机能性微生物进行后发酵处理,可迅速稳定制作高含量没食子酸茶叶... 饮茶具有诸多保健功效,然茶叶中所含单宁酸确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过量单宁酸会影响铁质吸收、对胃黏膜造成伤害。诸多科学文献证实利用生物技术可将茶叶中单宁酸降低,以机能性微生物进行后发酵处理,可迅速稳定制作高含量没食子酸茶叶,所制作的茶汤不仅回甘,亦可提升其保健功效,降低单宁酸对人体危害。应用茶叶后发酵技术已应用至生物医学领域,将来可作为有效的饮食以预防抽烟引起相关癌症发生的科学依据,同时可促进保健茶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老茶 没食子酸 单宁酸酶 茶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