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球囊边支保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的边支保护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强 王慧峰 +4 位作者 王凤群 王琨 张永红 胡新贵 刘飞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分析主动球囊边支保护技术(ABP)与单导丝保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过程中的边支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脉分叉病变病人316例,对其光盘和临床资料进行... 目的分析主动球囊边支保护技术(ABP)与单导丝保护技术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过程中的边支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3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并接受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冠脉分叉病变病人316例,对其光盘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PCI术式的不同分为主动球囊边支保护组(ABP组)和单导丝保护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接受PCI治疗冠脉分叉病变的成功率、手术即刻边支血流情况、心绞痛的发生率以及术后6 h心肌酶谱水平,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6个月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术后12个月通过冠脉造影随访,比较两组病人分支情况。结果主支支架置入后边支血管闭塞,单导丝保护组12例(7.8%),ABP组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中期疗效比较,ABP组的心绞痛及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单导丝保护组(P<0.05)。结论 ABP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近、中期疗效优于单导丝保护技术,且手术安全性高,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主动球囊保护技术 单导丝保护技术 心脏不良事件 冠脉造影
下载PDF
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在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2
作者 黄小洪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年第8期18-20,共3页
目的探究在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的效果。方法 60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单导丝保护技术治疗)和实验组30例(应用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治疗)。均随访一年,对比两... 目的探究在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的效果。方法 60例冠脉分叉病变患者(均行介入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应用单导丝保护技术治疗)和实验组30例(应用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治疗)。均随访一年,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X射线曝光时间、病变冠脉狭窄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X射线曝光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实验组手术成功率(93.33%)高于对照组(63.33%),P<0.05;且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33%)较对照组(23.33%)更低(P<0.05);实验组主支血管狭窄情况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边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较对照组更小(P<0.05)。结论在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的效果更优,手术成功率更高,具有手术时间、对比剂用量及X射线曝光时间少等优点,且更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减小边支血管开口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非左主干分叉病变 介入治疗 单导丝保护技术 边支深部预埋球囊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