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8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单开门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陈涛 王挺锐 +3 位作者 陈焕雄 祝开忠 钟贞浩 孟志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7-53,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颈椎单开门成形术术后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探讨颈脊髓面积改变量与患者术后远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颈椎单开门成形术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末次... 目的通过分析颈椎单开门成形术术后患者远期临床疗效,探讨颈脊髓面积改变量与患者术后远期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颈椎单开门成形术的6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改善率评估患者远期临床疗效。将末次随访JOA改善率>60%的32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而末次随访JOA改善率≤60%的28例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记录2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JOA评分。并通过术前、术后颈椎MRI、CT及X射线测量椎管矢状面直径、颈椎曲率指数、颈椎活动度、椎管面积及颈脊髓面积。结果预后良好组术后颈脊髓面积改变量为(55±41)mm^(2)显著大于预后不良组的(35±37)mm^(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预后良好组术前、术后椎管面积及门轴位置均明显大于预后不良组(P<0.05)。但2组间术前、术后椎管尺状面直径及颈椎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OR=6.924,P<0.05)及术后JOA评分(OR=22.000,P<0.05)、术前椎管面积(OR=2.518,P<0.05)和颈脊髓面积改变量(OR=5.513,P<0.05)与患者末次随访JOA改善率有关。结论SDCL术后颈脊髓面积改变量、术前颈椎管面积、及术前术后JOA评分与术后末次随访时JOA改善率密切相关。术者可依据SDCL术后颈脊髓面积改变量预判患者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单开门成形术 颈椎 颈脊髓面积 JOA评分 椎管面积
下载PDF
腰椎管单开门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40例
2
作者 邱永荣 余丰 《颈腰痛杂志》 1997年第4期231-232,共2页
作者报告采用腰椎管单开门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993年4月~1996年4月手术40例,平均49岁,病史2~5年,平均3.2年。40例经长期系统保守治疗正疗程以上.均经X线平片、CT和/或脊髓造影检查。术中见骨性及发育性30例,肿瘤性4例,... 作者报告采用腰椎管单开门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993年4月~1996年4月手术40例,平均49岁,病史2~5年,平均3.2年。40例经长期系统保守治疗正疗程以上.均经X线平片、CT和/或脊髓造影检查。术中见骨性及发育性30例,肿瘤性4例,炎症性2例.其他4例。术后卧床1月。随访3月~36月,优26例,良12例,可2例。该术式可扩大骨性椎管容积;同时切除增生黄韧带、小关节突及突出的髓核.直接解除压迫;可探查同侧各神经根管;能保持后柱结构大部完整,操作简单。可作为一种探查减压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单开门成形术 治疗
下载PDF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单开门成形术后轴性痛发作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巩腾 夏群 +1 位作者 王景贵 阚世廉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641-646,共6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PAS)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治疗79例OPLL患者,12例术后发生PAS。比较PAS和非PAS患者术中指... 目的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行颈椎管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痛(PAS)发生机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行单开门扩大成形减压联合连续开门侧Centerpiece微型钛板固定治疗79例OPLL患者,12例术后发生PAS。比较PAS和非PAS患者术中指标:减压节段数量,椎板开门角,C_2和C_7棘突处理方式;手术前后参数:合并颈椎不稳比例,C_(2~7)节段Cobb角,颈椎前凸指数,矢状垂直轴线,K线类型,C_(4~6)部分节段占C_(2~7)整体屈伸活动度比例。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术前OPLL最狭窄处骨化物形态、病理分型、术前颈椎不稳及术中C_2或C_7棘突处理方式对PAS发作的影响。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术后颈椎屈伸度变化幅度与PAS严重度和发生率间存在关联性。结果 PAS患者术前合并颈椎不稳比例、术前C_(4~6)椎间占C_(2~7)活动度比例、术后C_(2~7)屈伸度矫正值均高于非PAS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颈椎不稳系预测PAS发作的独立易感因素,术后C_(2~7)屈伸度显著下降与PAS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颈椎不稳是单开门扩大成形术后继发PAS独立风险因素。术后发生PAS患者颈椎屈伸度下降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轴性痛 开门扩大成形术 术前颈椎不稳 微型钛板固定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即刻保持常压引流与负压引流效果的比较
4
作者 高阳 王勇 +2 位作者 刘阳 杨枭雄 吴坤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3-557,共5页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术后即刻保持常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6月我院9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EOL,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常压引流组(n=43)和负压引流组(n=51)... 目的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术后即刻保持常压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6月我院9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EOL,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常压引流组(n=43)和负压引流组(n=51),常压组病例时间为2023年1~3月,负压组为2023年4~6月。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总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发热、切口感染、颈部切口血肿、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JOA)评分改善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等。结果常压引流组术后24 h引流量中位数45(15~150)ml,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中位数170(70~400)ml(Z=-7.934,P=0.000);常压引流组术后总引流量中位数45(15~285)ml,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中位数315(165~730)ml(Z=-7.924,P=0.000);常压引流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7.1±13.9)h,明显短于负压引流组(82.2±20.6)h(t=-14.933,P=0.000);常压引流组住院时间(3.5±1.1)d,明显短于负压引流组(5.6±0.8)d(t=-10.322,P=0.000);常压引流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13.9±3.1)g/L,显著低于负压引流组(16.5±7.2)g/L(t=-2.165,P=0.033);常压引流组住院费用(3.00±0.30)万元,显著少于负压引流组(3.48±0.29)万元(t=-7.924,P=0.000)。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切口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均无深部切口感染或血肿发生。2组术后3个月JOA评分改善率无显著性差异(t=0.861,P=0.391)。结论颈后路EOL术后常压引流可以减少术后引流量,缩短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且并不增加术后血肿、发热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后路手术 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常压引流 负压引流 血肿
下载PDF
术前C7/T1椎间孔面积对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的影响
5
作者 张黎龙 邵睿 +1 位作者 耿彦南 徐天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探究术前C7/T1椎间孔面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76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为64.4±... 目的:探究术前C7/T1椎间孔面积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接受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我院因脊髓型颈椎病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76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18例,年龄为64.4±8.5岁。于患者术前颈椎双斜位X线片上测量C7/T1椎间孔面积,根据C7/T1椎间孔面积分为两组:A组,C7/T1椎间孔面积≤平均值(40例),B组,C7/T1椎间孔面积大于平均值(36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计算JOA改善率;记录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轴性症状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不同C7/T1椎间孔面积的患者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后是否存在疗效的差异性。结果:C7/T1椎间孔面积A组为35.2±9.7mm^(2),B组为65.7±13.1mm^(2);术前C2~C7 Cobb角A组为14.0°±3.6°,B组为16.0°±5.5°,两组间椎间孔面积和C2~C7 Cobb角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时间A组127.5±23.6min,B组120.3±32.6min;出血量A组176.8±88.2mL,B组183.6±100.2mL,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JOA评分A组10.9±2.0分,B组10.3±2.1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A组12.8±1.5分,B组14.0±2.2分;术后12个月JOA评分A组14.1±1.5分,B组15.9±1.7分,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术后12个月的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2.5%和19.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C7/T1椎间孔面积较大的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更好,JOA改善率更高,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C7/T1椎间孔面积 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症状
下载PDF
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
6
作者 罗宇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462-1465,共4页
目的:分析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 目的:分析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传统颈后路单开门缝线悬吊门轴干预;观察组实施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影像学观测指标(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C_(2)~C_(7)Cobb角、颈椎活动度、最窄节段椎管面积)。结果:术后3个月~1年,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1年,观察组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C_(2)~C_(7)Cobb角、颈椎活动度、最窄节段椎管面积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C_(4)、C_(6)门轴骨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C_(4)、C_(6)门轴骨愈合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丝线重建颈后方韧带复合体联合Centerpiece支撑钢板应用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具备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恢复颈椎功能,减轻对最窄节段椎管面积、颈椎活动度、门轴骨愈合情况及椎管扩大程度的影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线缝合 颈后方韧带复合体 Centerpiece支撑钢板 开门椎管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对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疗效
7
作者 张树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探索治疗术后轴性症状新途径。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且中医... 目的:探讨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临床效果,探索治疗术后轴性症状新途径。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0月于赣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的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后轴性症状且中医辨证属于气血不足症型的7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采用雷火灸联合加味芍药甘草汤内服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颈椎JOA评分及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4周,试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颈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配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脊髓功能障碍,缓解轴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加味芍药甘草汤 开门颈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轴性症状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张文远 陈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8期52-54,共3页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1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84例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开门组和双开门组,各4... 目的:比较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3年1月北京丰台医院收治的84例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开门组和双开门组,各42例。单开门组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双开门组采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双开门组手术时间短于单开门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单开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膀胱功能评分及总分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两组颈椎曲度、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颈椎曲度小于术前,疼痛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脊髓病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但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压迫性颈脊髓病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纳米骨板固定的疗效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征 未东兴 段大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P)术中应用纳米骨板固定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诊治的84...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MCSM)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singl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P)术中应用纳米骨板固定的疗效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6月诊治的84例MCS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予以EOLP纳米骨板固定,依照末次随访结果评估治疗效果,根据JOA改善率分为A组(JOA改善率≥50%,n=59)与B组(JOA改善率<50%,n=25),分析影响JOA改善率的相关因素。结果84例随访优良率为70.24%,术后7 d的C5节段椎管矢状径大于术前(P<0.05),术后7 d、术后12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术前(P<0.05)。两组在性别、年龄、压迫节段、术前JOA评分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程、术前Yukawa信号等级分级、术前脊髓受压段横断面积、术前脊髓受压比、术前最大脊髓受压程度(maximum spinal cord compression,MSCC)、术前最大椎管容积(maximum canal compromise,MCC)比较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6个月、术前Yukawa信号等级分级为2级/1级、术前脊髓受压段横断面积、术前脊髓受压比、术前MSCC、术前MCC是影响MCSM患者JOA改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前Yukawa信号分级与术前MSCC、术前MCC呈正相关(r=0.289/0.234,P<0.05)。结论EOLP纳米骨板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改善颈椎功能,病程≥6个月、术前Yukawa信号分级为2级/1级、术前脊髓受压段横断面积、术前脊髓受压比、术前MSCC、术前MCC是影响MCSM患者JOA改善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型纳米骨板 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门轴侧骨槽位置对C5神经根的影响——一项有限元分析
10
作者 洪伟军 金海明 +1 位作者 吴爱悯 王向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2-332,共1页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门轴侧骨槽位置变化对术后C5神经根应力的影响。方法建立C2~T1节段脊柱、颈髓和神经根的有限元模型,并于C4~C6椎体后方生成占位比40%和60%的节段性后纵韧带骨化。然后对C3~C7椎体行... 目的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探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中门轴侧骨槽位置变化对术后C5神经根应力的影响。方法建立C2~T1节段脊柱、颈髓和神经根的有限元模型,并于C4~C6椎体后方生成占位比40%和60%的节段性后纵韧带骨化。然后对C3~C7椎体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开门宽度约12 mm。门轴侧开槽位点分为3种,分别为:(1)椎板与侧块的交界处内侧;(2)椎板与侧块的交界处;(3)椎板与侧块的交界处外侧。测量术后椎板倾斜角度、椎板开门角度及侧隐窝宽度,并分析术前与3种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模型中脊髓与C5神经根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结果当门轴侧开槽位点向外侧移动后,在开门宽度不变的情况下,椎板倾斜角度、椎板开门角度与门轴侧侧隐窝宽度均有所增大。在3种术后模型中,脊髓均获得较为充分的解压,其最大von Mises应力无显著差异;而两侧C5神经根的应力均随着门轴侧开槽位点向外侧移动而减小,其中,门轴侧神经根的应力较开门侧下降更为明显。结论将门轴侧开槽位置外移,增大侧隐窝可能有利于预防C5神经根麻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纵韧带骨化 神经根 颈后路开门椎管成形术 侧隐窝 椎板开门角度 骨槽 节段性 椎体
下载PDF
开门角度决定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扩容效果
11
作者 钟煜花 崔皓桢 +5 位作者 陈予幸 刘彧婷 陶敏懿 陈焱君 欧阳钧 钱蕾 《解剖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89-493,501,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PCOL)时的最佳开门角度(OA)。研究方法利用颈椎三维模型模拟PCOL,计算不同OA下的椎管扩大容积和比例,以及扩容比增幅;同时在传统二维平面测量PCOL后椎管矢... 目的本研究旨在确定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PCOL)时的最佳开门角度(OA)。研究方法利用颈椎三维模型模拟PCOL,计算不同OA下的椎管扩大容积和比例,以及扩容比增幅;同时在传统二维平面测量PCOL后椎管矢状径。结果随着OA的增加,椎管扩大容积和扩容比显著增加,其中0A为30°时通过三维测量得出的扩容效果最佳,而0A为60°时通过二维测量得出的扩容效果最佳。此外,0A为30°和60°时扩容比增幅和扩径比增幅最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门角度与颈椎管扩大容积存在密切关系,通过三维测量方法计算出0A为30°时扩容效果最佳,而通过二维测量方法计算出OA为60°时扩容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多节段 颈后路开门椎板成形术 开门角度 扩容效果
下载PDF
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佩戴颈托时长对临床结局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2
作者 宋继鹏 林万程 +7 位作者 姚思远 卢雨征 张垚 易蒙 姚明涛 罗正宁 杨嘉琪 丁立祥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4-129,共6页
背景颈托常规用于保持术后颈部刚性固定和避免并发症。目前未见文献报道关于颈托的不同佩戴时长对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目的比较不同颈托佩戴时长(2周vs 3个月)对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患者颈部不适、功能恢复和影像学... 背景颈托常规用于保持术后颈部刚性固定和避免并发症。目前未见文献报道关于颈托的不同佩戴时长对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目的比较不同颈托佩戴时长(2周vs 3个月)对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后患者颈部不适、功能恢复和影像学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脊柱外科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并持续佩戴颈托3个月的患者(长期组)和2019年1月—2020年12月接受同样手术并持续佩戴颈托2周的患者(短期组)术后1年内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颈部残疾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以及术后颈部活动度(range of room,ROM)和门轴愈合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共纳入69例患者,长期组33例,其中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52.10±10.15)岁;短期组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92±9.48)岁;两组性别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组患者术后3周和3个月时的VAS(3周:2.92±2.01 vs 1.48±1.13,P=0.003;3个月:2.67±1.71 vs 1.69±1.30,P=0.027)和NDI(3周:35.82±15.81 vs 26.41±15.77,P=0.016;3个月:33.56±12.75 vs 24.92±15.19,P=0.013)评分较长期组差,术后3个月时的ROM较长期组有显著优势(23.03°±4.70°vs 30.78°±7.38°,P<0.001),其余各时间点两组VAS、NDI和ROM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和门轴愈合率在各随访时间点上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缩短颈托佩戴时间没有明显劣势,短期与长期佩戴颈托的患者,术后1年的功能评分、门轴愈合率和颈部ROM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因此建议外科医师可以在术后评估患者状况后缩短颈托佩戴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门椎板成形术 颈托 VAS评分 NDI评分 JOA评分
下载PDF
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应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董征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43).对照组... 目的:探究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锦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7)和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基础指标、疼痛程度、炎症指标、颈椎功能、创伤应激指标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及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0%低于对照组的27.0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0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2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N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WBC、NEU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皮质醇、C反应蛋白、丙二醛、5-羟色胺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机体创伤应激反应,缓解疼痛,提高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改良开门椎板成形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下颈椎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在颈椎管扩大单开门成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勇 徐荣明 +2 位作者 顾勇杰 马维虎 赵红勇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69-571,共3页
颈椎椎板成形术于20世纪70年代作为椎板切除术的一种替代方式得到发展,用于治疗颈椎脊髓病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颈椎失稳和后凸畸形[1].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新型的颈后路内固定技术在椎板成形术中的应用.
关键词 颈椎管扩大 单开门成形术 椎板螺钉 侧块螺钉 应用 下颈椎 椎板切除术后 后路内固定技术
原文传递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比较
15
作者 王峰 戴腾 《大医生》 2024年第19期71-73,共3页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4年1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M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观察组患者行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和术后脊髓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NDI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手术前,JOA评分均高于手术前,且观察组NDI评分、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脊髓功能总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MCSM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更短,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可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功能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隐性失血及其风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周瑞华 尹清力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P)术后的隐性失血量(hidden blood loss,HBL)及其风险因素。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3月~2020年3月行EOLP手术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其手术前...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xpansive open-door laminoplasty,EOLP)术后的隐性失血量(hidden blood loss,HBL)及其风险因素。方法随机纳入2019年3月~2020年3月行EOLP手术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其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变化,从总失血量(total blood loss,TBL)中去除围手术期可见的失血量,计算其HBL值。通过对51例患者的人口学与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与EOLP术后HBL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51例患者的TBL为(704.3±251.8)mL,HBL为(329.4±173.6)mL,占比(45.9±14.6)%;术后13例患者出现继发性贫血。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高血压是影响TBL的风险因素,与之呈负相关性;颈椎后方软组织厚度(thickness of the posterior cervical soft tissue,TPCST)是影响TBL和HBL的共同风险因素,且与之呈正相关性。结论HBL在EOLP手术总出血量中有较大占比,部分患者术后可出现继发性贫血;TPCST是引起HBL和TBL升高的共同风险因素,对于颈后软组织较厚的人群,应注意观察其出血量和隐性失血问题,及时纠正贫血,以免影响术后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隐性失血 风险因素
下载PDF
OPLL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风险
17
作者 商玉臣 杨敬 +4 位作者 苏宝金 朱伟 何保华 王强 赵鹏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3期496-498,共3页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椎管占位严重程度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OPLL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组... 目的 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椎管占位严重程度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88例OPLL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术后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组,比较两组术前椎管占位率以及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等临床资料,并采用多因素分析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等与C_(5)神经根麻痹的关系。结果 88例OPLL患者术后19例发生C_(5)神经根麻痹;麻痹组与非麻痹组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术后脊髓漂移距离、手术节段数、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性别、OPLL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脊髓漂移距离是术后C_(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OPLL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C_(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较高,椎管占位率、C_(5)椎间孔宽度、脊髓漂移距离是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椎管占位 术后C_(5)神经根麻痹
下载PDF
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短期疗效分析
18
作者 缪必成 潘达静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4期707-710,共4页
目的 探讨分析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2例CSM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EODL 31例)和对照组(行ACDF 31例),比较... 目的 探讨分析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2年11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2例CSM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行EODL 31例)和对照组(行ACDF 3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不同时间点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评分(JOA)、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影像学参数;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而术中失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JOA评分、VAS评分和NDI指数较术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且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在JOA评分和ND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_(2-7)Cobb角较术前显著升高,而C_(2-7)SVA和T_(1)倾斜角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90%与观察组的9.675%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与ACDF比较,EODL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在术后短期内改善功能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后路 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疗效
下载PDF
C_(3)~C_(6)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9
作者 付国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7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讨C_(3)~C_(6)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2)。对... 目的探讨C_(3)~C_(6)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治疗,观察组行C_(3)~C_(6)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SIA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应用于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具有较好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水平与脊髓损伤情况,并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 开门椎管减压成形术 全椎板切除减压术 疼痛水平 脊髓损伤程度
下载PDF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结合微型钛板固定应用于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李红见 姬凌飞 《大医生》 2024年第24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LP)结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MCS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应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LP)结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兰陵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MCS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颈椎后路EOLP结合丝线悬吊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颈椎后路EOLP结合微型钛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轴性症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颈椎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前屈、后伸、左右旋转角度均小于术前,但观察组减小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_(2)~C_(7)Cobb角、颈椎倾斜度、头颅倾斜度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观察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后路EOLP结合微型钛板固定可缩短MCSM患者术后颈椎疼痛时间,改善颈椎活动度及颈椎曲度,降低轴性症状发生风险,临床可基于患者临床症状采取上述术式实施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后路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微型钛板固定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