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玉梅 黄丽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4期28-29,共2页
总结6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病人的护理,认为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体位训练,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基础;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持正确的体位,做好功能锻炼的指导,是保持颈椎稳定,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护理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护理
2
作者 张淑贞 昝桂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88-289,共2页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开门重建 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护理 围手术期
下载PDF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术中护理5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吉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单开门棘突重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 术中护理 后路椎管成形术 脊髓型颈椎 手术治疗 颈椎间盘
原文传递
单开门棘突重建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卫华 《护理学报》 2008年第3期58-59,共2页
总结对29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棘突重建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术前、术后康复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保持患者心理舒适,进行适应性体位训练及功能指导,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评估和充分准备;术后实施... 总结对29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颈椎后路单开门棘突重建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术前、术后康复护理经验。包括术前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保持患者心理舒适,进行适应性体位训练及功能指导,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评估和充分准备;术后实施体位护理、功能康复训练、出院康复指导等。认为手术方式的技术要求高,正确、系统的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避免并发症发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退行性疾病 开门重建管扩大成形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2
5
作者 顾勇杰 胡勇 +2 位作者 徐荣明 马维虎 赵红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3年第1期1-3,6,共4页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 目的探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以JOA评分(17分法)及其改善率评价术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检查评价椎管扩大和维持情况及门轴侧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120±25)min;术中出血量为(675±105)ml。术后1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经3周保守治疗症状逐渐消失。25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JOA评分术前为(9.4±1.0)分,术后6个月为(14.6±1.3)分,JOA改善率为(68.2±9.2)%。X线片及CT示椎管扩大满意,门轴侧均骨性愈合,均未见椎板塌陷和再关门现象。C5节段椎管矢状径术前为(9.2±1.0)mm,术后6个月为(14.5±1.2)mm,椎管扩大率为(57.6±13.8)%。结论单开门颈椎管扩大成形侧块螺钉结合棘突椎板螺钉内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抬起椎板获得即刻稳定的同时,可以恢复椎管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狭窄症 管扩大成形术 开门 椎板螺钉 侧块螺钉
下载PDF
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国权 陆廷盛 +2 位作者 姚书眈 蒲兴魏 罗春山 《西部医学》 2021年第8期1184-1188,共5页
目的对比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患者... 目的对比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7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改良组患者采用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对照组患者选取传统不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手术。记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轴性症状发生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术前及随访时的颈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改善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6~2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JOA评分与同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改良组术后出现7例轴性症状,对照组出现8例轴性症状,均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缓解,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面相比,同样能获得有效的脊髓减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以及较少的并发症,且保留棘突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术能够降低出血量及简化手术步骤,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 颈椎后路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脊髓型颈椎 出血量
下载PDF
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少明 邱玉金 +1 位作者 刘亚 刘文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 目的探讨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在维持颈椎的稳定性、减少颈椎疾患术后轴性症状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脊髓型颈椎病(CSM)19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16例,随机分为2组,A组共18例接受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B组共17例接受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JOA评分改善率、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JOA评分恢复率A组为(52·0±21·4)%,B组为(52·7±19·8)%,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有明显轴性症状者的比例为22·2%,B组为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2·87±2·32)%,B组患者术后颈椎曲度指数丢失(5·51±2·1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颈椎曲度指数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7·58±3·65)%,B组患者术后颈椎活动度丢失(5·51±2·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保留颈椎后部棘突肌肉韧带复合体对于其发挥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颈椎的稳定性、减少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韧带复合体 开门椎管成形术 轴性症状 生理曲度
下载PDF
颈椎旁正中切口棘突重建椎管扩大成形术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程 张立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8期42-43,共2页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方法,评价其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旁正中切口棘突重建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1例,根据JOA评分和术后CT判定改善率。结果术后随访9~17个月(平均14.3个月),应...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方法,评价其在治疗颈椎管狭窄症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采用旁正中切口棘突重建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11例,根据JOA评分和术后CT判定改善率。结果术后随访9~17个月(平均14.3个月),应用JOA评分改善率均>75%,CT示处于良好开门状态,疗效满意。结论本改良术式较传统后正中切口入路手术并发症减少,但对手术者要求较高,应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正中切口 椎管狭窄 重建 管扩大成形术 治疗 颈椎管狭窄症
下载PDF
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对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颈椎功能的重建作用(英文)
9
作者 权正学 欧云生 安洪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221-223,共3页
背景: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主要治疗方法采取后路椎板切除术,但术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 背景: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主要治疗方法采取后路椎板切除术,但术后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目的:观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功能改善情况。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5-05/2004-05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12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18例,后纵韧带骨化症2例。方法:对32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获患者知情同意,术后随访半年。术前、术后2周及3个月脊髓功能采用日本骨科学会17分法评定(上肢和下肢功能分别为0~4分;上肢、下肢和躯干感觉分别为0~2分;膀胱功能分为0~3分。各项0分为严重障碍,最高分为正常)。术后2周,3个月及半年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的观察采用X射线片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2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估:以日本骨科学会评估标准,12例脊髓型颈椎病致椎管退变性狭窄患者、18例发育性椎管狭窄症患者及2例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术后2周及3个月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术前分别为5.2,5.7,5.5分;术后2周分别为9.2,9.7,9.4分;术后3个月分别为11.3,11.8,11.6分)。②术后颈椎弧度、脊柱稳定性及并发症变化:3例显示颈椎前屈弧度消失颈椎变直,但未见再关门及脊柱不稳现象;余29例未出现颈椎曲度异常及脊柱不稳现象。结论:应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颈椎管狭窄症患者,术后短期及3个月时,仍能改善和提高患者脊髓功能评分,对颈椎的稳定性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管狭窄 减压术 外科 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患者知情同意 颈椎管狭窄症 颈椎功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建作用
下载PDF
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后椎管面积与神经功能改善的2年随访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必留 李书纲 +2 位作者 张普国 黄明光 曾海龙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5期824-825,T001,共3页
目的:观察应用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治疗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26~5... 目的:观察应用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后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治疗35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前术后均采用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26~56个月(平均40.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优10例(28.6%),良13例(37.1%),一般8例(22.9%),差4例(11.4%)。JOA评分为9~17分,平均(12.6±3.5)分,与术前JOA评分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神经功能改善率为88.6%,优良率为65.7%。结论:颈椎棘突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患者术后椎管面积与神经功能改善状况良好,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纵切双开门扩大植骨成形术 术后 椎管面积 神经功能 随访 脊髓型颈椎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40
11
作者 孔凡磊 聂志红 +2 位作者 刘中坡 武玉江 付秀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总结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C4-C7"锚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对7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锚定法... 目的:总结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C4-C7"锚定"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0月,共对74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锚定法"固定悬吊C4-C7椎板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其中57例患者获得随访,男31例,女26例,年龄50-71岁,平均63岁。术前JOA评分4-11分,平均8.5±2.0分,颈椎活动度23°-49°,平均37.4°±10.3°,颈椎曲度指数6.0%-22.0%,平均(13.9±7.4)%。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颈椎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指数和颈椎活动度,观察颈椎曲度指数和颈椎活动度变化情况;末次随访时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JOA评分,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0-110min,平均70min。术中出血150-600ml,平均230ml。术中无脊髓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41例患者有颈痛,给予消炎镇痛治疗,术后3周内疼痛消失或明显缓解。2例出现切口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并再次清创后切口延时愈合。9例有明显轴性症状,发生率为15.8%;6例出现C5神经根麻痹,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6-32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指数为4.2%-21.1%,平均(11.3±8.1)%,较术前丢失(2.9±2.4)%;颈椎活动度为18°-46°,平均28.2°±10.8°,平均丢失8.2°±5.1°。患者神经功能均不同程度得到改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10-17分,平均13.8±2.3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神经功能改善率为29.0%-77.3%,平均(57.0±19.7)%。末次随访均未发现"再关门"现象。结论:保留颈半棘肌肌止、C3椎板切除、"锚定法"固定悬吊C4-C7椎板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明显改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术操作简单,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锚定法 轴性症状 颈半
下载PDF
改良颈椎管成形术中重建C_2棘突肌肉止点对轴性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赵晔 李书奎 +1 位作者 程才 李维彬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6期432-436,共5页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重建C2棘突肌肉止点对改善术后颈椎轴性症状(A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传统颈...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中重建C2棘突肌肉止点对改善术后颈椎轴性症状(AS)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行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组(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20例)和改良组(重建C2肌肉止点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28例)。记录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比较两组在JOA评分改善率、颈椎AS分级及颈椎活动度变化方面的差异。结果 48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26个月(24~42个月)。两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和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组AS分级优于传统组,颈椎活动度变化值小于传统组(P<0.05)。结论重建C2棘突肌肉止点的改良颈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获得与传统方法相似的减压效果的同时,能够维持颈椎活动度,减少术后A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管扩大成形术 重建 轴性症状
下载PDF
单开门植骨式弹性支撑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13
作者 栾金达 李垠 常伶文 《实用骨科杂志》 1997年第1期41-43,共3页
颈椎后路单开门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的方法之一,大多数开门后均以悬吊法维持开门的宽度,但本文作者认为对侧开槽处易骨折,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因此提出开槽要够宽,不<5mm。开门宽度之维持用悬吊法,不是方法不好,而是手术技巧问题。脑脊液... 颈椎后路单开门是治疗颈椎管狭窄的方法之一,大多数开门后均以悬吊法维持开门的宽度,但本文作者认为对侧开槽处易骨折,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因此提出开槽要够宽,不<5mm。开门宽度之维持用悬吊法,不是方法不好,而是手术技巧问题。脑脊液漏的发生究竟是开槽后骨折所致,还是术中操作技巧之虞,值得大家推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大成形术 开门手术 脊髓型颈椎 弹性支撑 植骨 完全骨折 脑脊液漏 关节 江苏省连云港市 黄韧带
下载PDF
C_(3)椎板潜行切除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文全 臧传艳 +1 位作者 郭俊翔 刘文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64-67,共4页
目的观察C3椎板潜行切除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拟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MCSM患者45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丝线悬吊固定21例(传统组),采用C3椎板潜行切除联合微型钛板固定24例(改良... 目的观察C3椎板潜行切除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的疗效。方法拟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MCSM患者45例,采用颈后路单开门丝线悬吊固定21例(传统组),采用C3椎板潜行切除联合微型钛板固定24例(改良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神经功能JOA评分、C_(2~7) Cobb角和颈椎活动度(ROM),记录患者术后轴性症状发生率、颈后伸肌萎缩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改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均<0.05)。术后改良组轴性症状发生率(16.7%,4/24)低于传统组(57.1%,12/21),P<0.05。术后两组神经功能均显著改善。两组术后C_(2~7) Cobb角和ROM均小于术前,且改良组术后C_(2~7) Cobb角和ROM高于传统组、丢失程度低于传统组(P均<0.05)。改良组术后颈后伸肌横截面积大于传统组,颈后伸肌萎缩率小于传统组(P均<0.01)。结论C3椎板潜行切除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固定术与传统的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丝线悬吊固定术具有相似的神经功能改善疗效,但前者保留了C2棘突上颈半棘肌止点,可有效防止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和活动度丢失,减少术后轴性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症状 颈半
下载PDF
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华 刘浩 +5 位作者 龚全 李涛 邓宇骁 丁琛 王贝宇 宋跃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17,共7页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6年3月219例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6例,女43例,年龄31~89岁(60.7&#... 目的 :探讨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后轴性疼痛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2016年3月219例在我院行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6例,女43例,年龄31~89岁(60.7±12.3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轴性疼痛,分为轴性疼痛组和无轴性疼痛组。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诊断类型、内科合并症情况、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前术后神经功能、颈椎稳定性、颈椎序列分型、颈椎曲度、椎管矢状径、颈椎活动度、颈后伸肌群面积、门轴愈合情况、关节突关节完整性等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63例患者术后出现轴性疼痛,156例患者无轴性疼痛,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两组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颈肩疼痛、术后颈椎稳定性、术后颈椎序列分型、术后颈椎曲度变化、术后颈椎活动度变化、关节突关节破坏等指标与术后轴性痛发生可能相关(P<0.1),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后颈椎活动度的变化(P=0.047)和关节突关节破坏(P=0.041)与术后轴性疼痛的发生相关。结论:颈椎活动度减少和微型钢板固定螺钉对关节突关节的破坏是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微型钢板固定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术中应注意保护关节突关节,减少对颈后肌群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开门管扩大椎板成形术 轴性疼痛 微型钢板 多因素分析 颈椎活动度 关节关节
下载PDF
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单开门椎管扩大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对比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经宇 张春霖 +1 位作者 翟福英 李振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380-1385,共6页
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近年开展一项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保留颈椎重要结构的基础上对颈椎病实现脊髓减压。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 背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近年开展一项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在保留颈椎重要结构的基础上对颈椎病实现脊髓减压。目的:对比分析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对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微创微型钛板置入颈椎管成形与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3-36个月。末次随访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优良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轴性症状明显率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明显低于单开门组(P<0.05),颈曲指数丢失值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显著低于单开门组(P<0.05)。微创颈椎管成形组末次随访1例患者2枚钛钉轻微松动,患者无异常症状。单开门组治疗中6例开门时出现铰链侧断裂,将断裂椎板切除,脊髓表面覆盖人工硬脊膜加以保护。结果表明,微创颈椎管成形组与单开门组相比在脊髓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无差别,但治疗后并发症远低于单开门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脊髓型颈椎 微创 开门 椎管成形术 微型钛板 韧带复合体 轴性症状 颈椎 颈曲指数 JOA评分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发生颈椎轴性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毛省岭 肖江岭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2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后发生颈椎轴性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LAMP治疗后发生颈椎轴性疼痛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资料,纳入发生组;采... 目的:分析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后发生颈椎轴性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医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接受LAMP治疗后发生颈椎轴性疼痛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资料,纳入发生组;采集医院同期接受LAMP治疗后未发生颈椎轴性疼痛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0例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患者资料,经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找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LAMP后发生颈椎轴性痛的影响因素.结果:初步单因素检验结果显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LAMP后发生颈椎轴性疼痛可能受患者颈椎活动度变化、术前颈椎曲度、术中关节突关节破坏等因素影响(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LAMP时间、手术节段数无关(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颈椎活动度变化>15°、术前颈椎曲度<12°、术中关节突关节破坏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LAMP后发生颈椎轴性痛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颈椎活动度变化>15°、术前颈椎曲度<12°、术中关节突关节破坏均是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LAMP后发生颈椎轴性痛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后路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痛 颈椎活动度 颈椎曲度 关节关节破坏
下载PDF
超声骨刀棘突切除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 被引量:2
18
作者 鲍朝辉 崔海涛 +4 位作者 丁锏 董正 耿端 高乾坤 张文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1-73,共3页
[目的]介绍超声骨刀棘突切除改良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该术式治疗。切皮前切口周围注射稀释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取颈后正中切口,剥离C_(3)~C_(6)椎板... [目的]介绍超声骨刀棘突切除改良颈椎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结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对3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该术式治疗。切皮前切口周围注射稀释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取颈后正中切口,剥离C_(3)~C_(6)椎板上的颈旁肌,显露棘突和椎板。使用超声骨刀在压迫较轻侧椎板和侧块关节交界处开槽作门;超声骨刀的三角形刀头在对侧做门轴;将椎板逐个掀起,扩大椎管。选取大小合适的Z形钛板置于相应的开门节段中并用螺钉固定,使用超声骨刀创新性地沿C_(3)~C_(6)棘突根部切除全部的棘突。[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VAS评分由术前平均(3.6±0.9)分改善至末次随访平均(1.2±0.6)分;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5±1.2)分改善至末次随访平均(15.0±0.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出现螺钉及钛板松动、脱落现象,也未出现“再关门”现象。[结论]切除C_(3)~C_(6)的全部棘突可明显减少棘突对颈部肌肉的应力遮挡,且双侧基本对称的结构更有利于术后肌肉组织的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 开门椎板成形术 切除 超声骨刀
原文传递
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赵国权 姚书眈 +5 位作者 陆廷盛 欧阳北平 杨建文 王力航 蒲兴魏 罗春山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1年第9期935-937,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5—2019-03诊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0例采用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改... 目的比较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5—2019-03诊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40例采用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改良组),40例采用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出现轴性症状数以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Tsuji轴性症状评分。结果 8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平均15.0(7~28)个月。改良组术后出现轴性症状数、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疼痛VAS评分、JOA评分、JOA评分改善率、Tsuji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传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前者能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简化手术步骤,术后可有效减少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 颈椎后路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轴性症状
原文传递
以纳米人工骨块充当间隔物在颈椎植骨后的融合
20
作者 刘午阳 莫建文 +5 位作者 高辉 刘海丽 王茂源 何春耒 唐文 叶勇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9期5327-5330,共4页
背景:近年来椎板开门后多使用异体骨块和珊瑚人工骨等充当间隔物,结果易出现排异反应、不融合等情况。目的:验证纳米人工骨块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的患者使用纳米人工骨块充... 背景:近年来椎板开门后多使用异体骨块和珊瑚人工骨等充当间隔物,结果易出现排异反应、不融合等情况。目的:验证纳米人工骨块在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6例行颈椎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的患者使用纳米人工骨块充当间隔物。随访3个月以上,比较纳米人工骨块置入前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X射线和CT检测颈椎植骨融合状况。结果与结论:随访病例于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由置入前(7.9±1.9)分提高至(12.1±2.8),未见颈椎失稳和人工骨块松脱移位情况,纳米人工骨块和棘突融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人工骨 开门管扩大成形术 颈椎 日本骨科学会评分 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