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
作者 熊坚威 李强 +6 位作者 唐涛 张立鑫 英保 赵开烽 熊永福 李敬东 武国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76-181,共6页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及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以下简称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病人65例,均采用TACE+TKIs+PD-1抗体治疗。观察肿瘤反应、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总生存时间、无进展生存时间、转化手术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 65例病人的客观缓解率为49.2%(32/65),疾病控制率为89.2%(58/65),其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0例,疾病稳定26例,疾病进展7例。65例病人中,18例转化为可切除肝癌,行R0手术切除,转化手术率为27.6%(18/65)。6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5个月。65例病人中位总体生存时间、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分别为14.5个月(95%CI为12.3~16.6个月)、8.8个月(95%CI为6.9~10.6个月)。65例病人治疗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短暂的肝功能异常。3级以下药物不良反应均在1周内恢复。部分病人合并多种药物不良反应。其中1例(1.5%)因顽固性呕吐停用TACE治疗,5例因治疗过程中严重肝功能损伤停用仑伐替尼,2例因严重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停用卡瑞利珠单抗,1例因严重甲状腺功能减退停用替雷利珠单抗,1例因顽固消化道出血停用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其他治疗病人发生3~4级药物不良反应经药物减量及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TACE+TKIs+PD-1抗体治疗中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经动脉化疗栓塞 酪氨酸激酶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免疫抑制剂在中晚期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石佳鹏 汤小星 赵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60-63,共4页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 肝细胞癌(HCC)是肝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中晚期HCC预后差,其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对HCC免疫及病理机制的深入认识,基于肿瘤免疫微环境调控的免疫治疗成为HCC患者治疗的新选择。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最广泛,但是其疗效及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本文以PD-1为代表,就HCC中PD-1/PD-L1治疗的研究现状,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局部消融治疗指征,疗效及研究进展等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HCC及PD-1/PD-L1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免疫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预后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言子琪 陈斯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3期253-256,294,共5页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 基底细胞癌(BCC)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是发病率最高的两大皮肤癌,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大多数cSCC和BCC患者的预后较好,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常规治疗无效的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和BCC患者可以选择全身治疗,但化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和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HHI)的治疗效果不佳、耐药性和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不断研究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已成为局部晚期/转移性cSCC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和晚期/转移性BCC的二线治疗药物。本文对PD-1抑制剂在cSCC和B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皮肤鳞状细胞 基底细胞 免疫治疗 转移 晚期
下载PDF
外泌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国志 厉兵城 +1 位作者 张林 孟令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床实践,标志着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免疫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NSCLC的治疗现状,但仅有少部分患者能从中持久性获益。因此,筛选免疫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exoPD-L1)有可能成为预测ICI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exoPD-L1预测ICI治疗NSCLC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 疗效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5
作者 江雪 葛晓英 +1 位作者 郑丹 鲍蕾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还可以介导免疫微环境,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本文总结了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概述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回顾和分析这些一线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以及差异性,并对其真实世界研究进行探讨,为后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 抗血管生成药物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孙子娟 汪海岩 +1 位作者 施慧婕 司悦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50-1855,共6页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因突变MSS型晚... 目的评估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大鼠肉瘤病毒(RAS)基因突变、微卫星稳定(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7例RAS基因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n=32)行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对照组(n=35)行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78.1%和51.4%(P<0.05),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96.9%和77.1%(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较对照组延长,分别为12.9个月和11.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高于对照组(90.6%比8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可控制,且未发生致死性事件。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和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RAS基因突变MSS型晚期结直肠癌初步显示疗效显著,此类病人在常规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加用PD-1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微卫星稳定 大鼠肉瘤病毒基因突变 程序性死亡因子受体-1抑制 贝伐珠单抗 卡瑞利珠/信迪利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7
作者 李丽芳 张萌 +1 位作者 艾冬冬 刘小红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64例NSCLC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22例(34.38%),其中甲亢5例,甲减12例,亚甲亢2例,亚甲减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肥胖、病程≥6个月、有放疗史、有化疗史、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均是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肥胖、病程≥6个月、有放疗史、有化疗史、基线TPO-Ab阳性均是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订针对性管理方案,积极对症干预,以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甲状腺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
8
作者 陈军 张兆星 +3 位作者 米婧 屈红艳 胡蓉 李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每组15只。荷瘤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共饲养56天;荷瘤共病抑郁组是在荷瘤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以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干预,每天行适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第1天、15天、29天、43天小鼠尾静脉注射适量生理盐水;PD-1抑制剂组是在荷瘤共病抑郁组的基础上,将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改为PD-1抑制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是在PD-1抑制剂组的基础上,将生理盐水灌胃改为逍遥散水提物灌胃。分组后第57天,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进行糖水偏好测试、陌生环境摄食实验,分析两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计算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获取小鼠瘤体,并测量瘤体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 IDO)、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的数值;对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表达情况。结果 (1)行为学改变:与荷瘤对照组比较,荷瘤共病抑郁组的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摄食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0.01)。(2)生存率差异:荷瘤共病抑郁组小鼠生存率为20%,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26.7%,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40%。(3)肿瘤增值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体积小于PD-1抑制剂组(P<0.05),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重量显著小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显著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的抑瘤率为35.4%优于PD-1抑制剂组的22.1%。(4)相关蛋白表达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IDO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Kyn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AhR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5)各组小鼠肿瘤组织Foxp3表达情况:与荷瘤共病抑郁组比较,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PD-1抑制剂组比较,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逍遥散对PD-1抑制剂的增敏作用可能与通过下调IDO、Kyn、AhR水平,进而有效降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值与分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犬尿氨酸 叉头样转录因子3 芳香烃受体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宋平安 陈晓亮 +4 位作者 姚远 高瑾 杨洋 崔洪春 张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1-247,共7页
背景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近年来逐步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改变了该病的治疗格局。大部分PD-1抑制剂相关研究排除了70或75岁以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得老年患者使用PD-1抑制剂治疗... 背景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治疗近年来逐步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改变了该病的治疗格局。大部分PD-1抑制剂相关研究排除了70或75岁以上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得老年患者使用PD-1抑制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相对较少。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PD-1抑制剂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1月在甘肃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胸外科和肿瘤科接受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的65岁及以上的晚期NSCLC患者,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63例。本研究中PD-1抑制剂均为已经在中国获批上市的PD-1抑制剂单抗,包括卡瑞利珠单抗、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整理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并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获取长期生存数据,随访至2022-03-15,收集患者PD-1抑制剂的疗效资料、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预后情况和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毒副作用情况,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老年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63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1(65,89)岁。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期间的最佳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无患者完全缓解,14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21例患者疾病稳定,28例患者疾病进展。PD-1抑制剂单药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2.2%(14/63),疾病控制率(DCR)为66.7%(14/21)。预后数据提示63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3(2.0,4.6)个月。中位OS为10.2(6.1,14.3)个月。接受PD-1单药治疗期间,63例老年晚期NSCLC中46例患者出现了治疗相关的毒副作用(73.0%),其中3级以上的毒副作用发生率为14.3%(9/63)。常见的毒副作用类型有乏力、腹泻、皮疹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3.8%(15/63)、19.1%(12/63)、15.9%(10/63)和14.3%(9/63)。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质状态评分和转移病灶数目是老年晚期NSCLC患者接受PD-1抑制剂后PFS的独立影响因素(HR=0.56、0.48)。结论PD-1抑制剂单药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具有初步的疗效和可耐受的安全性。ECOG体质状态评分和转移病灶数目可能是影响该类患者PFS的潜在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非小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抑制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安全性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肺癌致Steven-Johnson综合征1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阳阳 杨希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647-648,652,共3页
本文报道2022年6月5日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致Steven-Johnson综合征的患者,对该例患者进行多项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要点:加强全身皮肤护理是重点,需切实做好导管护理、营养支持、... 本文报道2022年6月5日浙江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致Steven-Johnson综合征的患者,对该例患者进行多项针对性护理措施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护理要点:加强全身皮肤护理是重点,需切实做好导管护理、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同时严密细致的进行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本例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后,14 d病情明显好转,34 d康复出院,随访1个月,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 肺癌 STEVEN-JOHNSON综合征 护理体会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志胜 何学军 +3 位作者 张晶 纪晓燕 朱翔 包赟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目的 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 目的 探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4月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3例。单药组采用安罗替尼治疗,联合组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率、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率、肿瘤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血管新生指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VEGF受体2(VEGFR2)]、血清驱动蛋白超家族蛋白(KIF)C1、N-钙黏蛋白、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结果 联合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组血清CYFRA21-1、CA125、CEA、VEGF-A、VEGFR2、KIFC1及N-钙黏蛋白水平均低于单药组(P<0.05),QLQ-C30评分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各毒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联合组累积生存率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老年晚期NSCLC效果显著,可有效调节血清KIFC1、N-钙黏蛋白表达,抑制VEGF-A、VEGFR2水平,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二线化疗失败 安罗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生存期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二线疗法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魏 戴虹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9期17-21,共5页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组织病理学确诊的68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在一线含铂方案化疗失败后,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其...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组织病理学确诊的68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在一线含铂方案化疗失败后,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其中32例患者联合卡瑞利珠单抗,20例患者联合信迪利单抗,16例患者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免疫治疗。分析3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68例患者经疗效评估18例部分缓解,40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6.5%、85.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5个月(95%CI为6.6~8.4),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多为1~2级,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未发生4~5级不良反应;所有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能缓解。结论 晚期食管鳞癌患者二线治疗采用PD-1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可显著获益,且不良反应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食管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 抑制 安罗替尼 二线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致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阳 关凤军 +1 位作者 韩正祥 张昕博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2352-2357,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临床应用中的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和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恶性...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临床应用中的皮肤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发生和结局。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20年3月至2022年11月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的患者456例,观察出现皮肤irAEs的种类、分级及治疗和预后。结果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共有101例患者发生irAEs,其中反应性毛细血管增生症(reactive cutaneous capillary endothelial proliferation,RCCEP)71例(占比70.29%),其中2级15例,1级56例,大多数患者未予特殊治疗,少部分患者加用阿帕替尼抗血管治疗后血管瘤消退;皮肤瘙痒22例(占比21.7%),其中2级4例,1级18例,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治疗,症状在1周内好转;斑丘疹15例(占比14.8%),其中1级皮肤不良反应9例,2级皮肤不良反应6例,使用润肤剂、外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进行对症治疗后好转;白癜风样色素脱失4例(占比3.9%),其中2级1例,1级3例,均未进行特殊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1例,ICU支持治疗及激素抗生素应用后,皮损好转;银屑病样反应1例,为3级皮肤反应,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后,皮损好转。结论PD-1发生的irAEs中,分级主要为1~3级,4级以上罕见。irAEs对症处理后,绝大多数可以缓解。皮肤irAEs的早期识别和充分管理可以预防症状发展恶化,皮肤irAEs总体安全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免疫检查点抑制 皮肤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14
作者 湛云飞 张佳秀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8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临床效果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的98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49)。对照组静脉滴注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帕博利珠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用力肺活量(FVC)、卡氏功能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抑制剂联合化疗在NSCLC中的疗效较好,有利于改善肺部健康、提高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化疗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刘巍 王丽娜 +1 位作者 张黎明 胡荣杭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1期1176-1179,1191,共5页
肺癌病死率在过去十年中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应用。近些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迅速从研究药物发展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药物,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通过调... 肺癌病死率在过去十年中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应用。近些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迅速从研究药物发展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药物,如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通过调节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NSCLC患者中显示出卓越的抗肿瘤疗效,产生了持久的临床反应,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均较传统化疗具有更高的应答率,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并改善了患者的预后。本文对PD-1/PD-L1抑制剂在NSCLC患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生物标志物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下载PDF
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PD-1抑制剂疗效研究进展
16
作者 张鹏 李桂香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信号通路抑制剂激活机体免系统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抗肿瘤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回顾近年来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获益的相关性研究,揭示... 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信号通路抑制剂激活机体免系统后产生的细胞因子在抗肿瘤细胞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回顾近年来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细胞因子表达水平与临床获益的相关性研究,揭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1治疗前后白介素-6、白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介素-17A等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寻找经济、便捷的PD-1抑制剂疗效生物标志物提供思路和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细胞因子 疗效预测
下载PDF
PD-1抑制剂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王向阳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SOX方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晚期胃癌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接受SOX方案治疗)、研究组(接受P... 目的 分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联合SOX方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晚期胃癌患者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接受SOX方案治疗)、研究组(接受PD-1抑制剂联合SOX方案治疗),各45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体系之胃癌量表(QLICP-ST)、卡式评分(KPS)及不良反应;比较2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724(CA724)、胃蛋白酶原Ⅰ(PG-Ⅰ)、癌胚抗原(CEA)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结果 研究组疾病控制率(75.56%)高于对照组(55.56%)(P<0.05);治疗后研究组QLICP-ST评分、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恶心呕吐、肝损伤、便秘腹泻、骨髓抑制、皮疹瘙痒、神经毒性、心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G-I高于对照组,CA724、CE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减轻免疫抑制,改善患者体能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晚期胃癌 SOX方案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不良反应的热点分析
18
作者 叶美辰 卢天舒 +3 位作者 魏峰 崔雷 张斯扬 项荣武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分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热点,了解该领域发展现状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和参考。方法以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PD-1抑制剂的药物不良反应文献为来源,以“antine... 目的分析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programmed cell death receptor 1,PD-1)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热点,了解该领域发展现状并为未来研究提供方向和参考。方法以PubMed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PD-1抑制剂的药物不良反应文献为来源,以“antineoplastic agents,immunological/adverse effects”[Mesh]and“programmed cell death 1 receptor/antagonists and inhibitors”[Mesh]为检索策略,以2010-2020年为限定时间。采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软件抽取主要主题词/副主题词,获得高频主题词论文矩阵,利用gCLUTO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检索得到411篇文献,20个高频主题词,可视化分析后得到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黑色素瘤和疗法比较4个聚类。结论皮炎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较常见的不良反应,非小细胞肺癌患和晚期黑色素瘤为在抗PD-1治疗上最常被研究的肿瘤类型,Nivolumab是最常被研究的PD-1抑制剂类药物,对相关科学研究有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 免疫检查点抑制 不良反应 研究热点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相关性胰腺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周仕明 黄勍 +3 位作者 唐红卫 任渝棠 蒋绚 姜泊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437-1440,共4页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广泛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临床表现多样,及时识别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并干预可预防长期毒性。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腹痛;程序性死亡受... 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广泛应用,相关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irAE)临床表现多样,及时识别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并干预可预防长期毒性。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腹痛;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史;查体上腹压痛,完善检验检查提示胰腺炎,结合病史考虑诊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胰腺炎。现简述该患者诊治过程,并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胰腺炎展开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 胰腺炎 免疫相关不良事件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20
作者 沈珈谊 吕玲春 韦铁民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1期49-51,共3页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席卷全球,相关研究及应用领域激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和淋巴瘤等适应证上的广泛使用,掀起了免疫抑制剂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PD-1/PD-L1抑制剂通过增... 近年来,肿瘤免疫疗法席卷全球,相关研究及应用领域激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和淋巴瘤等适应证上的广泛使用,掀起了免疫抑制剂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PD-1/PD-L1抑制剂通过增强自身免疫系统的活性而引起免疫系统相关的副作用,包括引起相关心脏毒性,通常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疾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或猝死等,因其表现多样、致死率高,所以引起学者的关注。本文就PD-1/PD-L1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机制、流行病学、作用特点、监测及管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 心脏毒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