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次时间”测量技术研究
1
作者 陈宇晓 《电子技术参考》 1999年第1期38-44,共7页
本文对单次时间测量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讨论,阐明单次时间测量原理,介绍一种精确、抗强干扰、高可靠的实用测量电路,并重点讨论其中计数(显示)模块的设计,最后对整体电路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单次时间 测量 精度 实用测量电路
下载PDF
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支气管扩张患儿排痰效果影响
2
作者 王月 赵顺英 +1 位作者 张雨晴 杨芹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4年第14期2004-2007,共4页
目的观察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支气管扩张(BE)患儿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BE患儿90例,采用分组配对设计方法,根据厂家建议排痰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5 min组、10 min组... 目的观察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支气管扩张(BE)患儿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二科收治的BE患儿90例,采用分组配对设计方法,根据厂家建议排痰时间进行分组,分别为5 min组、10 min组、15 min组各30例,比较3组患儿日均排痰量、日咳痰总次数、咳痰间隔时间、总住院时间、患儿耐受程度及干预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并分析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对BE患儿咳痰间隔时间、住院时间、日均排痰量的影响。结果15 min组日均排痰量、日咳痰总次数明显高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上述各指标明显高于5 min组(P均<0.05)。15 min组咳痰间隔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上述各指标明显短于5 min组(P均<0.05)。干预后3组FVC、FEV 1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均<0.05),且15 min组干预后的肺功能指标最高,其次为10 min组,再次为5 min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5 min组耐受程度VAS评分明显高于10 min组、5 min组(P均<0.05),且10 min组耐受程度VAS评分明显高于5 min组(P<0.05)。经Pearson分析不同单次使用时间与咳痰间隔时间(r=-0.612,P<0.05)、住院时间(r=-0.593,P<0.05)呈负相关,与日均排痰量呈正相关(r=0.887,P<0.05)。结论随着体外震动排痰仪单次使用时间延长,可提高BE患儿日均排痰量,缩短咳痰间隔时间、住院时间,且单次使用时间15 min的日咳痰总次数最高,并且更有助于促进肺功能恢复,但患儿治疗耐受度较低,临床可根据患儿病情和耐受程度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震动排痰仪 单次使用时间 支气管扩张 排痰效果
下载PDF
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应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为主单次治疗时间差异疗效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弘扬 梁峰 +2 位作者 张爱国 闫明宇 梅荣军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在手法相同、疗程确定的情况下,采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为主单次不同治疗时间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加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各组均...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在手法相同、疗程确定的情况下,采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为主单次不同治疗时间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加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各组均采用颈椎关节松动法为主治疗,对照组每次治疗15 min,加强对照组每次治疗30 min,治疗组采用时间递增法(第1个疗程单次治疗时间为8 min,其后每个疗程单次治疗时间在前一疗程基础上增加3 min)。5天为一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分别进行前后症状疗效评分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症状疗效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和加强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时间递增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改善有明显差异;颈椎关节松动法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方面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关节松动法 时间递增法 单次治疗时间
下载PDF
X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在放射检测及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吴文杰 李屹洲 +1 位作者 李强 刘瑞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7期2149-2153,共5页
X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XACT)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成像技术。XACT是利用单脉冲X线和超声信号的实时分析实现低辐射量和高分辨率的成像,XACT在放射检测、辐射剂量监测、肿瘤定位以及骨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XACT能够... X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XACT)是一种新兴的数字成像技术。XACT是利用单脉冲X线和超声信号的实时分析实现低辐射量和高分辨率的成像,XACT在放射检测、辐射剂量监测、肿瘤定位以及骨疾病诊断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XACT能够在单次光照时间内成像,减少辐射暴露,对临床转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XACT在各种医学成像领域的应用潜力已被验证,但仍需要优化成像重建算法以及提高设备临床适用性等。未来,应深入开发新的成像算法以及开展大规模临床试验,以推动其在医学成像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检测 疾病诊断 X线诱导声学计算机断层扫描 辐射量 单次光照时间
下载PDF
照射时间延长对肺鳞癌细胞株H520放射生物效应的影响
5
作者 李磊 孟玲楠 +3 位作者 高纯子 林珊 李瑛 韩波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分割照射模式下单次照射时间延长对肺癌细胞系H520放射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1)肺鳞癌细胞株H520离体培养,分组进行照射,利用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比率(SS);(2)细胞给予总剂量为2Gy、4Gy、6Gy、8Gy的照射...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分割照射模式下单次照射时间延长对肺癌细胞系H520放射生物效应的影响。方法(1)肺鳞癌细胞株H520离体培养,分组进行照射,利用克隆形成实验计算细胞存活比率(SS);(2)细胞给予总剂量为2Gy、4Gy、6Gy、8Gy的照射,并按照每日单次照射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照射2分钟组)、B1组(照射10分钟组)、B2组(照射30分钟组)。观察延长照射时问对肺鳞癌细胞株H520存活比率的影响。结果伴随单次照射总时间的延长,实验细胞的存活比率逐渐提高,接受照射总剂量为8Gy的H520细胞株,A组细胞存活比率为1.9%;B1组和B2组存活比率分别为2.35%和3.42%。A组与B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剂量分割模式下延长单次照射时间,显著降低了放射治疗对I-1520细胞的生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20细胞株 放射生物效应 细胞存活比率 单次照射时间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根管内照射与牙根表面温度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幸 朱庆萍 沈中华 《口腔医学》 CAS 2013年第9期615-618,共4页
目的采用不同功率半导体激光根管内连续照射或间隔照射,观察3种照射模式对根管外壁温度升高的影响。方法实验一:60颗离体单根管牙分A组(功率1.5 W)与B组(功率3 W),每组又分为3亚组(A1、A2、A3),每组10颗,采用三种不同照射模式:A1:照射5... 目的采用不同功率半导体激光根管内连续照射或间隔照射,观察3种照射模式对根管外壁温度升高的影响。方法实验一:60颗离体单根管牙分A组(功率1.5 W)与B组(功率3 W),每组又分为3亚组(A1、A2、A3),每组10颗,采用三种不同照射模式:A1:照射5s 4次,A2:照射10 s 2次,单次照射间均间隔5 s;A3:连续照射20 s,同时测定根管外壁平均温度的变化。实验二:30颗离体单根管牙,采用功率1.5 W,连续照射20 s的模式,测定牙根外三点:G1(根尖点)、G2(根尖1/3)、G3(根中1/3)温度变化值。结果 A组中,A1、A2、A3照射模式下根管外壁温度升高均值分别为4.78℃,5.21℃,5.97℃,3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B组于相同照射模式下温升均值均大于A组,且B3模式下根管外壁温度升高最高可达10.3℃。相同照射条件下,根尖(G1点)温度升高明显低于根尖1/3(G2点)及根中1/3(G3点)的温度(P<0.05),G2、G3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照射模式及激光功率对根管外壁温度改变均有显著影响,且不同部位升温幅度也不相同。功率1.5 W条件下,本实验设计的3种不同照射模式,均是临床较为安全的使用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单次照射时间 牙根表面 温度测定
下载PDF
热式燃气表脉动流量测试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江航成 郭刚 +1 位作者 李杭 沈文新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CAS 2016年第12期1273-1275,1295,共4页
研制了一套方波脉动流与恒定流一体的标准表法流量试验装置。介绍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计算模型,建立单次脉动流测量时间的数学模型。对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的G6规格热式燃气表,设计了一个仪表采样频率为1s、不确定度为1%的试... 研制了一套方波脉动流与恒定流一体的标准表法流量试验装置。介绍该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计算模型,建立单次脉动流测量时间的数学模型。对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工艺的G6规格热式燃气表,设计了一个仪表采样频率为1s、不确定度为1%的试验方案。结果证实:脉动流平均误差与恒定流误差之偏差ΔE,在高区脉动流周期为5.25Tc(Tc为仪表采样周期)、10.50Tc时不超过0.50%,周期为1.05Tc时不超过1.00%;在低区脉动流周期为5.25Tc、10.50Tc时不超过1.00%,周期为1.05Tc时不超过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流量试验装置 热式燃气表 采样周期 单次脉动流测量时间 偏差ΔE
下载PDF
风机叶片电加热除冰及间歇加热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颜训刚 《电器工业》 2022年第5期30-34,共5页
提出一种间歇性电加热叶片除冰控制方法,针对传统加热控制方式单一和能耗大等问题,采用改变单次加热时间的控制方法,并基于对融冰传热过程的研究,搭建了风机叶片间歇加热除冰时间的仿真模型,经仿真和实验比较,合理控制单次加热时间能够... 提出一种间歇性电加热叶片除冰控制方法,针对传统加热控制方式单一和能耗大等问题,采用改变单次加热时间的控制方法,并基于对融冰传热过程的研究,搭建了风机叶片间歇加热除冰时间的仿真模型,经仿真和实验比较,合理控制单次加热时间能够有效降低除冰能耗,为后续叶片电加热除冰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加热时间 传热方程 除冰时间 MATLAB仿真
下载PDF
浅析丹参多酚、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付琳 孙静 张桐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1027-1029,共3页
目的:浅析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独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和联合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各50例,对... 目的:浅析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0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单独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和联合治疗组(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单次发作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心功能、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幅度、单次发作持续时间缩短幅度、VAS评分降低幅度、QOL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的LVEF升高幅度、ESV、EDV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联合治疗组为86.0%(43/50),单独治疗组为60.0%(30/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单独治疗组为4.0%(2/50),联合治疗组为8.0%(4/5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的效果较丹参多酚酸盐单独治疗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丹参多酚酸盐 复方丹参滴丸 心绞痛发作次数 单次发作持续时间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Indefinite Linear Quadratic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for Singular 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 Krein Space Method
10
作者 CUI Peng ZHANG Cheng-Hui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5-640,共6页
有限时间地平线不定线性二次(LQ ) 为单个线性分离变化时间的系统的最佳的控制问题被讨论。为单个系统的不定的 LQ 最佳的控制问题能在一个合理假设下面为标准州空间的系统被转变到那。不定的 LQ 最佳的控制问题对为向后的随机的系统的... 有限时间地平线不定线性二次(LQ ) 为单个线性分离变化时间的系统的最佳的控制问题被讨论。为单个系统的不定的 LQ 最佳的控制问题能在一个合理假设下面为标准州空间的系统被转变到那。不定的 LQ 最佳的控制问题对为向后的随机的系统的设计的双,这被显示出。因此,最佳的 LQ 控制器能被计算 Kalman 过滤器的获得矩阵获得。为不定的 LQ 问题保证一个唯一的答案的必要、足够的条件被给。这个问题的一个明确的解决方案以 Riccati 差别方程的答案被获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线性二次最佳控制 单次线性离散时间系统 有限时间 差异方程 KaLman过滤
下载PDF
可视化腹腔镜器械收纳袋在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马裔 叶丽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182-185,共4页
探讨并分析了可视化腹腔镜器械收纳袋在腔镜手术操作中的作用。方法 从2022年5-11月份,选择我院收治的200名住院病人进行了临床试验。按照住院序列数,采取随机数字分配,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以不带可视化腹腔镜器械收纳袋... 探讨并分析了可视化腹腔镜器械收纳袋在腔镜手术操作中的作用。方法 从2022年5-11月份,选择我院收治的200名住院病人进行了临床试验。按照住院序列数,采取随机数字分配,2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以不带可视化腹腔镜器械收纳袋的传统腹腔镜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可视化腹腔镜器械收纳袋进行腹腔镜操作。并将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的准备和手术后的转接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利用可视化腹腔镜器械收纳袋对病人进行介入治疗,可以大大缩短开台的预备时间和单一设备的转移时间,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腹腔镜器械收纳袋 腹腔镜手术 开台准备时间 单次器械传递时间
下载PDF
提高突出区煤巷掘进速度的关键防突技术
12
作者 景婷婷 《才智》 2012年第14期58-58,共1页
采用水力挤出措施是向掘进头前方煤体内部打钻孔注入高压水达到防突目的,不仅防突效果显著,且操作和管理简便快捷,降低了劳动强度。
关键词 水力挤出措施 气枕 单次措施时间
原文传递
长期卧床病人便秘的特殊性及优化诊治
13
作者 曹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0期20-22,共3页
研究分析长期卧床病人的便秘情况以及临床有效的治疗模式。方法 研究样本为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便秘的患者,首先分析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然后根据治疗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的治疗,观察... 研究分析长期卧床病人的便秘情况以及临床有效的治疗模式。方法 研究样本为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长期卧床便秘的患者,首先分析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然后根据治疗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单纯药物的治疗,观察组加入饮食调节等干预模式,分析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长期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包括了饮食结构变化、卧床时间较长以及心理压力大等;经过不同的治疗方式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观察组的单次排便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引发长期卧床病人发生便秘的因素比较多,在治疗中采取综合性的干预措施结对于缓解患者的情况更有效,临床值得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卧床 便秘 综合治疗 临床疗效 单次排便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