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除颤——从单相波到双相波 被引量:7
1
作者 韩庆国 曲延峰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电除颤 单相波 双相
下载PDF
双/单相波电击除颤治疗院前室颤的系统评价
2
作者 张晓东 何庆 《西南军医》 2009年第4期603-606,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双相波和单相波电击除颤治疗院前室颤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配合手工检索,纳入院前发生室颤的患者采用双/单相波除颤器经胸壁电击除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RCT5篇... 目的系统评价双相波和单相波电击除颤治疗院前室颤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配合手工检索,纳入院前发生室颤的患者采用双/单相波除颤器经胸壁电击除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RCT5篇,包括552例患者。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双相截顶指数波较单相阻尼正弦波除颤器第一次除颤成功率[RR=1.09,95%CI(1.01,1.18),P=0.03]及除颤后有效心律恢复率[RR=0.53,95%CI(0.32,0.87),P=0.01]更高,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现有的证据,可以认为双相波除颤对VF的终止率较高;但采用双相截顶指数波电击除颤与单相阻尼正弦波相比自主循环恢复率、出入院存活率并无差异。受原始文献质量和数量的影响,本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s文献发表对结果进一步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颤 除颤 双相 单相波 系统评价
下载PDF
Zoll双相方波与单相波除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雪 张爱华 张霞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4年第4期75-75,共1页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目前使用Zoll双相方波进行体外除颤(室颤)... 电除颤是以一定量的电流冲击心脏从而使室颤终止的方法,是治疗心室纤颤的有效方法,现今以直流电除颤法使用最为广泛。原始的除颤器是利用工业交流电直接进行除颤的,这种除颤器常会因触电而伤亡,目前使用Zoll双相方波进行体外除颤(室颤),比单相波除颤的效果要好,损伤要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oll双相方 单相波 除颤
原文传递
基于单相电流行波的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
4
作者 冯迪 《区域治理》 2018年第36期192-192,共1页
目前,我国有的电力企业在处理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需要首先明确故障得的具体线路和具体位置,但其仍采用人工沿线寻找的模式,使得故障检测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利用行波定位技术,可根据配电线路上波阻抗各个节点的反射情况来进行... 目前,我国有的电力企业在处理配电线路单相接地故障时,需要首先明确故障得的具体线路和具体位置,但其仍采用人工沿线寻找的模式,使得故障检测效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利用行波定位技术,可根据配电线路上波阻抗各个节点的反射情况来进行定位,从而计算故障距离,能有效提高定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电流行 配电线路 单相接地 故障选线方法
下载PDF
除颤波形对细胞动作电位影响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晓东 聂振宁 +2 位作者 方祖祥 杨翠微 邬小玫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2-296,共5页
目的研究除颤中双相波优于单相波的理论依据。方法调整Luo-Rudy模型使其满足除颤研究的需要,研究不同除颤波形对单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双相电场脉冲比单相脉冲更多地扩展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不同强度的双相波电场脉冲,对动作电位... 目的研究除颤中双相波优于单相波的理论依据。方法调整Luo-Rudy模型使其满足除颤研究的需要,研究不同除颤波形对单细胞动作电位的影响。结果双相电场脉冲比单相脉冲更多地扩展细胞的动作电位时程;不同强度的双相波电场脉冲,对动作电位时程的扩展能力非常相近,而不同强度的单相波对动作电位的扩展能力差别很大,电击后动作电位时程空间分布不均匀;动作电位的扩展主要取决于脉冲强度的峰值,和脉冲持续时间关系不大。结论临床上双相波形具有更好的除颤效果,除了其更强的动作电位时程扩展能力外,更多的可能是由于双相波电击后心肌组织中动作电位时程的空间均匀性分布,减少了再次诱发新室颤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颤 Luo—Rudy模型 动作电位时程 单相波 双相
下载PDF
经胸体外单、双相波除颤对犬心肌损伤的程度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吴天明 蒋光辉 黄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1期36-37,共2页
目的比较经胸体外单、双相波除颤对犬心肌的损伤程度。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3只,随机分为单相波除颤组(A组)7只、双相波除颤组(B组)6只。两组均经右颈外静脉置管至右心室诱发室颤,15 s后给予除颤。除颤前后记录Ⅱ导联ST段改变情况;用ELIS... 目的比较经胸体外单、双相波除颤对犬心肌的损伤程度。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3只,随机分为单相波除颤组(A组)7只、双相波除颤组(B组)6只。两组均经右颈外静脉置管至右心室诱发室颤,15 s后给予除颤。除颤前后记录Ⅱ导联ST段改变情况;用ELISA法测定每组除颤前及窦性心律恢复后15、30、60 m in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含量,除颤前及窦性心律恢复后4、6、8 h血清肌钙蛋白I(cTnI)含量;观察72 h后心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 A组6只ST段明显压低或抬高,有的伴有T波倒置;B组1只发生ST段上斜性压低,且很快恢复到基线水平,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29)。两组除颤后H-FABP立即升高,15 m in达高峰,30 m in已下降,B组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均明显降低(P<0.05)。cTnI除颤后4 h已出现,并呈上升趋势,8 h后B组明显低于A组(P<0.01)。与A组相比,B组心脏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除颤能量与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双相波除颤引发的心肌损伤较单相波除颤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波 双相 心室颤动 电抗休克 心肌损伤
下载PDF
低能量双相波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莫荣浩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19期2739-2740,共2页
目的探讨双相波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相波组104例患者,双相波组136例患者。单相波组电除颤采用能量递进提升;... 目的探讨双相波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3年12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相波组104例患者,双相波组136例患者。单相波组电除颤采用能量递进提升;双相波组电除颤采用能量非递进提升。记录电除颤成功所需的电击次数、第一次电击后心律转复率、电除颤前及复律成功后6h血肌钙蛋白(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CK)水平,比较两组各项指标,评价低能量双相波在恶性心律失常复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单相波组三次电除颤成功率为44.23%,双相波组为66.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相波组一次电除颤后心率转复率为60.57%,双相波组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电除颤成功后6h测定心肌损伤指标,单相波组cTnI、CK-MB为(6.9±0.3)、(124.7±23.5)μg/L,双相波组为(2.1±0.4)、(65.3±15.2)μ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能量双相波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电除颤中的转复成功率高于单相波,心肌损伤程度比单相波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波 双相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电除颤
下载PDF
双相波体外除颤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姜胜 黄子通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1年第4期319-321,共3页
自从1996年美国批准第一台双相波自动体外除颤器(AEDs)应用临床以来,使用双相波进行体外除颤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就双相波及其体外除颤应用背景,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 除颤 双相 单相波
下载PDF
电除颤技术及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赵达明 祁震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9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研究电除颤技术及其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在复习电除颤概念的基础上,介绍电除颤技术的发展趋势与能量选择;结合"共识",确定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初期电除颤采用单相波技术,但近年单相波技术呈现... 目的:研究电除颤技术及其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方法:在复习电除颤概念的基础上,介绍电除颤技术的发展趋势与能量选择;结合"共识",确定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所扮演的角色。结果:初期电除颤采用单相波技术,但近年单相波技术呈现被双相波取代的趋势。双相波技术包括双相切角指数波型和双相方波型。电除颤所需能量因波型而异,即单相波除颤选择较高的能量,双相波选择较低的能量。双相波除颤具有心肌损伤小与成功率高的优势,在可除颤性心脏骤停的急救中,推荐"1次电击+5组心肺复苏"方案。结论:电除颤技术以单相波与双相波为代表,后者优于前者。根据现代急救理念,电除颤必须与心肺复苏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颤 单相波 双相 心肺复苏
下载PDF
非同步电复律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天明 黄亮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120-121,123,共3页
关键词 双相 单相波 心室纤颤 电击除颤
下载PDF
电除颤术在心肺复苏中应用进展 被引量:8
11
作者 秦克秀 赵勇 张泓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2期183-184,共2页
回顾电除颤技术历史与现状,了解除颤仪的结构与原理,双相波除颤较单相波除颤在心肺复苏中除颤成功率具有优势,三相波及四相波除颤等在实验研究中。近10余年医疗使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大多采用双... 回顾电除颤技术历史与现状,了解除颤仪的结构与原理,双相波除颤较单相波除颤在心肺复苏中除颤成功率具有优势,三相波及四相波除颤等在实验研究中。近10余年医疗使用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大多采用双相波技术原理制造,其疗效可靠,复苏率高。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14万人。根据现代急救理念,电除颤必须与心肺复苏联合应用。电除颤在心肺复苏中非常重要,越早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颤 单相波 双相 AED
下载PDF
除颤仪技术的讨论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红蕾 《医疗设备信息》 2006年第10期35-36,共2页
本文通过介绍了除颤仪原理、单相波和双相波电流、波形、能量,分析了除颤仪双相波技术的优点。
关键词 除颤仪 单相波 双相 室颤
下载PDF
甲亢患者肌电图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13
作者 李开云 李俊书 +2 位作者 陆双 朱咸华 梁惠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3年第6期363-364,共2页
自1988年以来,对5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进行了肌电图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57例均为临床确诊的甲亢患者,其中女37例,男20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29岁。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单相波 神经传导速度 检查结果分析 肌营养不良 挠神经 突眼 运动传导速度 DISA 甲状腺肿大
下载PDF
基于IGBT的除颤能量发生器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越 王晓飞 +2 位作者 邵海明 张煌辉 张文飞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5,共6页
针对除颤分析仪的校准问题,研制除颤能量发生器,为社会大众安全提供计量技术支撑。研究基于IGBT的常规单相指数波的除颤能量发生器控制电路,提出了基于IGBT的除颤能量控制电路系统,构建了整个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系统硬件电路,包括线性... 针对除颤分析仪的校准问题,研制除颤能量发生器,为社会大众安全提供计量技术支撑。研究基于IGBT的常规单相指数波的除颤能量发生器控制电路,提出了基于IGBT的除颤能量控制电路系统,构建了整个系统的总体框架;设计系统硬件电路,包括线性稳压电源设计、自举方法的栅极驱动设计、Multisim电路仿真;通过STM32输出一定占空比的PWM信号,控制IGBT导通与中断;结果表明,电路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稳定可靠,输出单相衰减指数波,放电时间数据准确。最后对设计的IGBT控制系统进行重复性实验,验证系统释放单相波能量的精度,达到了校准分析仪的要求。为进一步准确研究除颤能量发生器全桥逆变电路和设计高精度的脉冲分流分压器进行能量数据采集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BT 单相波 计量校准
下载PDF
除颤监护仪工作原理及不确定度评定
15
作者 韩延丽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14年第1期47-48,共2页
阐述了除颤监护仪的工作原理、使用与维护中常见问题及处理。给出了除颤监护仪校准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关键词 除颤监护仪 电极 单相波 双相 释放能量
下载PDF
单周控制的单相交流斩波调压电路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贤明 吕宏水 +2 位作者 刘国华 王伟 朱晓东 《电源世界》 2009年第6期28-32,41,共6页
阐述了单周控制用于单相电压交流斩波AC/AC转换器工作原理,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并联型转换器Buck电路建模并进行仿真,给出了电阻性负载稳态及突变情况下的仿真结果,证明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 单周控制AC/AC转换器单相Buck电路斩仿真
原文传递
音叉干涉的定性解释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祖年 《物理教师》 1993年第10期13-14,共2页
发声的音叉周围存在互相间隔的四个声强区和四个声弱区,如图1所示。本文从波的叠加原理出发,同时考虑到声波的相位差别、强度分布和声波波长λ远大于音叉横截面尺寸d的具体情况,用两种方法定性解释这个现象。插图中的实线圆弧和虚线圆... 发声的音叉周围存在互相间隔的四个声强区和四个声弱区,如图1所示。本文从波的叠加原理出发,同时考虑到声波的相位差别、强度分布和声波波长λ远大于音叉横截面尺寸d的具体情况,用两种方法定性解释这个现象。插图中的实线圆弧和虚线圆弧分别代表密部和疏部或反相的波面,而各处声音强弱则以文字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解释 横截面尺寸 叠加原理 声强 双相 纸筒 球面 单相波 吸声材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