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研究进展
1
作者 赖昊 孟丹 张庆祥 《科技视界》 2016年第6期54-54,共1页
本文通过整理研究近五年来以穴位埋线疗法为主治疗乳腺增生的文献,从而得出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乳腺增生病的优势和有效性的结论,并在以后的乳腺增生治疗中给予向导性的诊疗建议。
关键词 单纯性乳腺增生 穴位埋线 向导
下载PDF
不同类型乳腺增生性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学军 罗仁浩 林剑英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年第6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增生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HP Agilent IMAGE POINT HX彩超仪,诊断和区分单纯性乳腺增生症(研究1组)、乳腺囊性增生病(研究2组)和健康妇女各60例,在月经周期的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月经前期采用SC...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乳腺增生性疾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应用HP Agilent IMAGE POINT HX彩超仪,诊断和区分单纯性乳腺增生症(研究1组)、乳腺囊性增生病(研究2组)和健康妇女各60例,在月经周期的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月经前期采用SCL-90评定精神状态。结果两研究组在月经期和月经前期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比健康对照组高;在增生期两研究组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比健康对照组高,研究1组的躯体化因子分比健康对照组高;在分泌期两研究组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分比健康对照组高;月经期研究1组躯体化、焦虑因子分及月经前期焦虑因子分比研究2组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因子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乳腺增生性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健康妇女差,主要表现为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并随月经周期而变化,而且单纯性乳腺增生症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疾病 单纯性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 彩色多普勒 心理健康
下载PDF
浸润性乳腺癌及乳腺增生细胞3p、9p上5个微卫星位点的杂合性缺失观察
3
作者 马骄 文春荣 +2 位作者 谢渊 龙义国 张小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增生细胞中染色体3p、9p上5个微卫星位点(MS)杂合性缺失(LOH)模式。方法显微分离技术分离病变细胞,PCR-微卫星技术分析18例乳腺单纯性导管增生(UDH组)、15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组)和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乳腺增生细胞中染色体3p、9p上5个微卫星位点(MS)杂合性缺失(LOH)模式。方法显微分离技术分离病变细胞,PCR-微卫星技术分析18例乳腺单纯性导管增生(UDH组)、15例不典型导管增生(ADH组)和3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细胞的3p、9p上D3S1447、D3S1612、D3S1597、D9S171及D9S1748位点的LOH模式。结果UDH组中仅1例D3S1447位点发生LOH(10%),ADH组5个位点均发生一定频率的LOH(10%~22%),IDC组5个位点均发生高频LOH(19%~48%)。至少1个位点发生LOH者,UDH组为6%、ADH组为33%、IDC组为71%,三组相比,P<0.05;2个或以上位点发生LOH者,UDH组为0、ADH组为13%、IDC组为40%,UDH组、ADH组与IDC组相比,P均<0.05。IDC组中D3S1612发生高频LOH者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为63%,无淋巴结转移组为19%,两组相比,P<0.05。结论UDH组的D3S1447位点发生的LOH和ADH组的5个位点发生的LOH有作为癌变风险预测分子标记的可能性,分析多个MS的LOH模式对于乳腺癌的早期预测和早期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D3S1612位点的LOH可能是ID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单纯导管增生 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 乳腺浸润导管癌 染色体 杂合缺失
下载PDF
乳腺癌与癌前病变微卫星DNA杂合性缺失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争 赵华 +1 位作者 罗志永 杨振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2-595,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性导管增生(UDH)、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和浸润性导管癌(IDC)样本中位于3p、17p和17q的5个微卫星DNA(MS)位点杂合性缺失(LOH)的频率和模式。方法采用显微分离技术分离病变细胞,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3S1029、D3S1300、T... 目的探讨乳腺单纯性导管增生(UDH)、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ADH)和浸润性导管癌(IDC)样本中位于3p、17p和17q的5个微卫星DNA(MS)位点杂合性缺失(LOH)的频率和模式。方法采用显微分离技术分离病变细胞,聚合酶链反应扩增D3S1029、D3S1300、TP53、D17S579、D17S855目的DNA片段。结果 (1)UDH组D3S1029、D17S855位点LOH频率分别为9.1%和8.3%;ADH组D3S1029、D3S1300、D17S579、D17S855位点LOH频率分别为25.0%、18.2%、10.0%1、6.7%,TP53位点未见LOH;IDC组五个MS位点的LOH频率均大于25%。(2)IDC组TP53和D17S579位点LOH的频率显著高于ADH组(P<0.05);IDC组5个MS位点LOH的频率显著高于UDH组(P<0.05);IDC组发生多个位点LOH的频率显著高于ADH和UDH组(P<0.05)。结论 (1)5个MS位点的LOH频繁发生于散发性乳腺癌;(2)部分UDH、ADH发生D3S1029、D3S1300、D17S579、D17S855位点的LOH,是否作为乳腺癌前损伤恶变风险的分子标志,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单纯导管增生 乳腺不典型导管增生 浸润导管癌 微卫星DNA 杂合缺失
下载PDF
药酒火攻治疗乳腺增生症60例
5
作者 葛江涛 贾中鑫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3期21-21,共1页
乳腺增生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属乳腺结构不良病变,主要包括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和乳腺囊性增生症两种,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中医学属"乳癖"范畴。乳腺增生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 乳腺增生以乳房部肿块和疼痛为两大主症,属乳腺结构不良病变,主要包括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和乳腺囊性增生症两种,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乳腺增生症中医学属"乳癖"范畴。乳腺增生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0%以上,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5~45岁,3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为90%以上。由于本病病程长,易于复发,严重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目前纯西药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中医中药是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手段。现将近年药酒火攻对肝气郁滞型为主的乳腺增生症治疗的有效方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 单纯性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 乳房部 乳腺结构 高峰年龄 乳癖 发病率 腺体增生 程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