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锡类散外用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及瘢痕的影响
1
作者 时宗保 石健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5期299-303,312,共6页
目的探讨锡类散外用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及瘢痕的影响。方法共纳入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于腰麻下行低位肛瘘切除术和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 目的探讨锡类散外用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及瘢痕的影响。方法共纳入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于腰麻下行低位肛瘘切除术和术后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换药,换药前予以痔瘘洗剂(院内制剂)坐浴熏洗,对照组使用凡士林纱条常规换药,观察组则使用锡类散纱条,直至创面愈合。比较2组患者术后8 h及术后1、2、3、7、14 d的创面静息疼痛评分,术后72 h内止痛药物使用率,术后1 d及术后14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6,IL-6)水平,术后3、7、14 d创面渗液程度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14 w、18 w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atient and observer scar assessment scale,POSAS)评分以及术后肉芽组织不良生长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术后1、2、3、7、14 d的创面静息疼痛评分逐渐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术后2、3、7、14 d的创面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72 h内,观察组止痛药物使用率为5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0.00%(P<0.05)。术后14 d,2组血清TNF-α、IL-6的含量均低于术后1 d(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7 d和14 d的创面渗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8 w,2组POSAS评分均较术后14 w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术后肉芽组织不良生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发生大出血、肛门失禁、肛周坏死等不良事件。结论锡类散外用可以减轻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的创面疼痛和瘢痕形成,减少术后创面渗液和肉芽组织的不良增生,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类散 低位单纯性肛瘘 术后疼痛 术后瘢痕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三七纱条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创面生长时间的影响
2
作者 单雁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33-0136,共4页
研究三七纱条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伤口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项研究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肛肠科进行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的60名患者。将上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三七纱条用药组)30例,其中男性占17例,女性占1... 研究三七纱条在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伤口恢复方面的效果。方法 本项研究选取2022年12月到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肛肠科进行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的60名患者。将上述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三七纱条用药组)30例,其中男性占17例,女性占13例。对照组(凡士林纱条组)30例,其中男性占19例,女性占11例。结果 在实验中,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痊愈率为22例,显著超过对照组的8例。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远低于对照组的10%。此外,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达到100%,相较之下,对照组的满意度为96%。所有这些差异的统计学意义达到P<0.05。结论 研究表明,三七纱条能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后创面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但对减少并发症影响有限。后续研究应扩大样本规模,观察不同类型手术创面使用三七纱条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纱条 低位单纯性肛瘘 手术创面愈合 创面生长时间 术后恢复
下载PDF
痔疮合并单纯性肛瘘同期手术的可行性分析
3
作者 谢永俊 张明金 段同华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痔疮合并单纯性肛瘘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并分析手术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90例痔疮合并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 目的:探讨痔疮合并单纯性肛瘘同期手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并分析手术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90例痔疮合并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随访并记录有效率、术后伤口疼痛及肛门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住院天数、肛门功能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对照组VAS评分高于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前提下,痔疮合并单纯性肛瘘同期手术治疗是可行的,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并未增加术后复发及肛门狭窄或肛门失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单纯性肛瘘 同期手术 分期手术
下载PDF
对比分析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手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雷辉 许国城 魏良宝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40-42,46,共4页
目的对比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手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采用传... 目的对比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手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平市人民医院肛肠科于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86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采用传统肛瘘手术治疗的42例患者为常规组,应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的44例患者为研究组,比较2组手术指标、临床疗效、肛门生理指标、术后疼痛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常规组高(P<0.05)。治疗后,2组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肛管高压带长度、肛管静息压水平较常规组高,研究组初始感觉阈值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视觉疼痛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常规组低(P<0.05)。结论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采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可改善各项手术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对肛门生理指标、术后肛门功能的优化有积极意义,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高位单纯性肛瘘 肛门生理指标 肛门功能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5
作者 马瑞 王晓如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1-133,共3页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鹤壁市按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8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目的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01鹤壁市按摩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8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和对照组(28例,实施挂线疗法)。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随访6个月期间的复发情况。末次随访评价2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以及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等肛门功能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期间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收缩压、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挂线疗法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创伤更轻,创面愈合时间更快,复发率更少,且对肛门生理功能损伤程度更轻,治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单纯性肛瘘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肛门功能
下载PDF
外洗一号辅助LIFT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
6
作者 郭洁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研究外洗一号辅助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18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均给予LIFT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 目的 研究外洗一号辅助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18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两组均给予LIFT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外洗一号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上皮生长时间、脓苔脱落时间、术后1 d、术后14 d创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创面水肿评分、创面渗液量、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血清细胞因子[纤维连接蛋白(FN)、表皮生长因子(EGF)、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上皮生长时间、脓苔脱落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观察组VAS评分、创面水肿评分及创面渗液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MCP、RRP、AR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FN、EGF水平高于对照组,8-OHD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外洗一号辅助LIFT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氧化应激性损伤及疼痛,加速创面愈合,促进肛肠动力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洗一号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单纯性肛瘘 康复
下载PDF
消肿生肌汤辅助LIFT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疼痛与康复进程的影响
7
作者 孔二波 郭宗战 贾宝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51-554,共4页
目的:研究消肿生肌汤辅助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94例肛瘘患... 目的:研究消肿生肌汤辅助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疼痛(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94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随机对照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LIFT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肿生肌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大便失禁严重性指数(Fecal incontinence severity index,FISI)、Wexner肛门失禁评分(Wexner)、肛肠动力学、相关血清指标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FISI、Wexne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直肠静息压(Rectal resting pressure,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肛管静息压(Anal tube resting pressure,ARP)、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nal longest contraction,AL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高于对照组,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趋化因子5(Chemokine ligand 5,CCL5)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生肌汤辅助LIFT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创口愈合,减少炎症反应,降低肛肠疼痛度,缩短临床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生肌汤 LIFT 高位单纯性肛瘘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传统肛瘘切开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比较
8
作者 杨世磊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探讨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连云港市东海县中医院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肛瘘切开术,观察组采用LIFT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310)。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肛门失禁Wexner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LIFT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痛苦,保留患者括约肌功能,患者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 单纯性肛瘘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下载PDF
促愈汤联合常规治疗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9
作者 陶晓春 梁宏涛 +3 位作者 银浩强 王琛 曹永清 陆金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73-1676,共4页
目的考察促愈汤联合常规治疗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术后常规专科换药、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或甲硝唑氯化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促愈汤,连续1... 目的考察促愈汤联合常规治疗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术后常规专科换药、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或甲硝唑氯化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促愈汤,连续14 d。检测术后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渗液情况、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指标、Wexner评分、肛管直肠压力变化,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10、14天,观察组创面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指标更优(P<0.05);观察组术后第10、14天肉芽生长情况及第3、14天创面渗液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管静息压亦然(P<0.05)。2组Wexner评分、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愈汤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反应。结论促愈汤联合常规治疗能安全有效地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保护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愈汤 常规治疗 低位单纯性肛瘘
下载PDF
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0
作者 颜帅 甄曙光 +4 位作者 文科 吴本升 孙明明 王晓鹏 陈映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43-146,共4页
目的:观察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研究方法,将12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外科坐浴方)和治疗组(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通过观察术... 目的:观察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研究方法,将12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外科坐浴方)和治疗组(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通过观察术后患者不同时期创面疼痛情况、创面渗液情况、创面愈合率,治疗前后有无出现不良反应等总结出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此外,从对照组和治疗组随机抽出25例于第7天、第14天取创面肉芽组织作病理切片分析,从分子水平观察镜下创面成纤维细胞数目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术后第7天、第14天的创面疼痛评分、水肿评分、渗液评分以及愈合率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7 d成纤维细胞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应用外科坐浴方结合窄谱红光照射能明显减轻术后创面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单纯性肛瘘 外科坐浴方 窄谱红光照射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复方蛋黄油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唐智军 刘淳 +5 位作者 孔祥建 张远华 李群芝 刘春斌 任军华 谢德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2-14,23,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蛋黄油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复方蛋黄油膏组(A组)、凡士林组(B组)和雷夫诺尔组(C组)各30例,手术后分别采用复方蛋黄油膏纱条、凡士林纱条、雷夫诺尔纱条换药,比较三... 目的观察复方蛋黄油膏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90例,随机分为复方蛋黄油膏组(A组)、凡士林组(B组)和雷夫诺尔组(C组)各30例,手术后分别采用复方蛋黄油膏纱条、凡士林纱条、雷夫诺尔纱条换药,比较三组疗效。结果 A组与其它两组相比较,在减轻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蛋黄油膏能减轻肛瘘术后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且无明显肝肾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蛋黄油膏 低位单纯性肛瘘 创面愈合
下载PDF
“促愈熏洗方”对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仇菲 郑德 +4 位作者 瞿胤 杨巍 汪庆明 陆宏 芦亚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36期137-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促愈熏洗方"对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和14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采用高、低浓度,分长、短熏洗时... 目的探究"促愈熏洗方"对混合痔和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和144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患者。采用高、低浓度,分长、短熏洗时间,在术后第3、7、14天观察创面疼痛、水肿、渗出和出血症状变化,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研究4个因素对术后症状积分的综合影响。结果两类疾病比较,药物对于术后疼痛影响差别不明显;术后第14天水肿、渗出改善程度以肛瘘为明显;出血在术后第7、14天两种疾病出现了差异。同时,术后第7天,稀释比例对两种疾病水肿改善有差异;熏洗时间对两种疾病渗出改善有不同。结论 "促愈熏洗方"在14 d的疗程中对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症状的影响较大,在7 d的疗程中稀释比例和熏洗时间两个干预因素对于术后症状变化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愈熏洗方 混合痔 低位单纯性肛瘘 术后创面愈合
下载PDF
离子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黄德铨 陈敏 +6 位作者 唐太春 杜勇军 康健 侯艳梅 何涛宏 刘鸿畅 曹吉勋 《西部医学》 2016年第5期695-697,701,共4页
目的评价离子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11月期间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就诊,且符合高位单纯性肛瘘诊断并同意自愿参与本试验研究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到治疗组(离... 目的评价离子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11月期间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就诊,且符合高位单纯性肛瘘诊断并同意自愿参与本试验研究的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到治疗组(离子刀组32例)和对照组(挂线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等离子刀手术治疗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手术治疗。入组前3天进行患者手术前评估和基线期评价,手术治疗及术后护理2-3周(治疗期)进行评价,入组后3月进行电话随访。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愈率均为100%,而治疗组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2vs.4.89cm,P=0.002)。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19.31vs.28.72天,P=0.001)。结论离子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和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刀 中药熏洗 高位单纯性肛瘘
下载PDF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金炜 王振宜 +7 位作者 孙建华 陈新静 高凌卉 王芳 韩昌鹏 吴炯 冯卓 李盈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53-56,共4页
目的评价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瘘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第1、3、7、14天创面疼痛、渗... 目的评价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肛瘘切除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术后第1、3、7、14天创面疼痛、渗液、出血情况,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瘢痕长度、控便能力。结果①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97.5%,组间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第1天、第3天术后创面疼痛积分,各观察时点创面渗液积分,以及第1天、第3天、第7天术后创面出血积分少于对照组(P<0.05)。③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控便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瘢痕长度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肛瘘切除术比较,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用于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疼痛、渗液及出血情况轻,创面愈合时间短,创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单纯性肛瘘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微创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愈创汤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畅立强 陆金根 曹永清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2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愈创汤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以及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术后均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愈创汤;两组均治疗14天,采用量化评分法观察患... 目的观察愈创汤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以及肛门直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术后均常规处理,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愈创汤;两组均治疗14天,采用量化评分法观察患者创面组织修复的临床疗效及肛门功能,采用肛管直肠测压法观察肛管直肠压力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组间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肛门功能各指标评分及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肛门功能各指标评分及总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肛管直肠压力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肛管直肠压力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愈创汤对肛瘘术后创面组织修复有一定疗效,可有效缩短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而且不影响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单纯性肛瘘 术后 创面 中西医结合疗法 愈创汤
下载PDF
LIFT-plug术治疗慢性单纯性肛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雪涛 郑毅 +1 位作者 崔金杰 王振军 《北京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研究LIFT-plug术治疗慢性单纯性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第二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收治的87例慢性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LIFT-plug术治疗的患者43例(LIFT-plug组),采... 目的研究LIFT-plug术治疗慢性单纯性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北京市第二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收治的87例慢性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LIFT-plug术治疗的患者43例(LIFT-plug组),采用传统肛瘘切除术(或切开挂线术)的患者44例(传统手术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治愈率和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疼痛、肛门失禁,还包括手术前后的肛管直肠压力的变化。结果 LIFT-plug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1.1min,传统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8.3min;LIFT-plug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长为5.0d,传统手术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长为3.9d;LIFT-plug组治愈率为93.0%,传统手术组治愈率为90.9%;LIFT-plug组有1例复发,传统手术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分别为2.3%和4.5%;以及术后3个月两组的肛管直肠压力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LIFT-plug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2.1 d,传统手术组平均愈合时间为36.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内的平均VAS疼痛评分LIFT-plug组2.8分,传统手术组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肛门失禁Wexner评分比较:LIFT-plug组为0.5分,传统手术组为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单纯性肛瘘,LIFT-plug术式较传统术式愈合快,创伤小、疼痛轻且不影响肛门功能,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FT-plug术 肛瘘切除术 切开挂线术 单纯性肛瘘
下载PDF
99例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津 叶文峰 朱沛劲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1期4-4,15,共2页
目的:探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99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并采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痊愈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9例患者中,甲级愈合7... 目的:探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0年5月收治的99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并采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的患者资料,总结患者的痊愈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99例患者中,甲级愈合72例,占72.73%;乙级愈合20例,占20.20%;丙级愈合7例,占7.07%.所有患者均无大小便失禁、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和肛门狭窄等情况发生.结论:采用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患者多为甲级愈合,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单纯性肛瘘 肛瘘切除I期缝合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苦参汤加减坐浴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银光 惠小苏 陈加林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4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苦参汤加减坐浴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后观察组患者采用苦参汤加减坐浴,对照组患者采用1∶5000... 目的探讨苦参汤加减坐浴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后观察组患者采用苦参汤加减坐浴,对照组患者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00%(P<0.05);术后前3次排便后,除初次排便后坐浴前外,其余时段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坐浴前后VAS评分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3,7天,观察组患者切口水肿评分及渗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肿消退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汤加减坐浴可缓解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疼痛、水肿,减少渗出,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单纯性肛瘘 苦参汤 坐浴 术后疼痛 术后康复
下载PDF
散瘀消痛散外敷对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沈菲菲 王莉芬 张雅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目的观察散瘀消痛散外敷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创面愈合、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治疗的7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 目的观察散瘀消痛散外敷治疗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创面愈合、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7月—2020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治疗的7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肛肠科常规术后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散瘀消痛散外敷,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面积、愈合率、愈合时间,评价2组患者治疗第3,7,14天疼痛评分、创面渗出液评分、肉芽生长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6%(31/35),对照组为68.5%(24/3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面积、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第14天,2组患者疼痛评分、创面渗出液评分、肉芽生长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第3天(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患者治疗第3天SF-36评分中心理健康、认知功能、生理功能、社会职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7天、第14天均明显高于治疗第3天(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3%(5/35)和31.4%(11/3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散瘀消痛散外敷可有效促进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后患者创面愈合,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瘀消痛散 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 创面愈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沟内口结扎外口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 被引量:3
20
作者 金炜 王芳 +6 位作者 王振宜 孙建华 韩昌鹏 吴闯 高家治 高凌卉 肖文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12期1237-1239,共3页
目的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沟内口段瘘管结扎,外口段瘘管手捻内裹黄升药线拖线引流结合垫棉法治疗单纯性肛瘘,探索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明确该新术式的优缺点。方法采取静脉麻醉或局部麻醉,取侧卧位;探针从外口深入,从内口穿出;电... 目的采用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沟内口段瘘管结扎,外口段瘘管手捻内裹黄升药线拖线引流结合垫棉法治疗单纯性肛瘘,探索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明确该新术式的优缺点。方法采取静脉麻醉或局部麻醉,取侧卧位;探针从外口深入,从内口穿出;电刀沿内外括约肌间沟做一长约2—3cm的切口;钝性分离括约肌间痿管;缝扎肌间瘘管内口侧;探针为引导将手捻内裹黄升药线拖入瘘管,一头自外口处探头,一头自括约肌间沟切口处探出;保持引流通畅。结果1例患者复发,经2次行肛瘘切除术后治愈。结论经括约肌间沟内口结扎外口拖线术治疗单纯性肛瘘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尤其在保护括约肌功能上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括约肌间沟 内裹药线 拖线 垫棉法 单纯性肛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