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抑制素片段和单胺能神经递质对大鼠黄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江红 倪江 +2 位作者 程治平 孙颖 鲁桂琛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4-292,共9页
本工作采用细胞离休孵育方法观察了抑制素α亚基N末端片段P^(32)(1-32)、P^(32-Tyr)(1-32-Tyr)和外源性单胺能神经递质─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和五羟色胺(... 本工作采用细胞离休孵育方法观察了抑制素α亚基N末端片段P^(32)(1-32)、P^(32-Tyr)(1-32-Tyr)和外源性单胺能神经递质─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和五羟色胺(5-HT)]对大鼠黄体孕酮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1)P^(32)和P^(32-Tyr)100ng显著抑制黄体细胞的孕酮(P_4)分泌。(2)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0.1mmol/L),以及DA(10μmol/L)均使黄体基础与hCG致P_4分泌明显增加(P<0.001)。对基础P_4分泌,它们的强度是NE>E>DA,而对hCG致P_4分泌则相反,DA>E>NE。P^(32),P^(32-Tyr)对NE刺激的基础和hCG致P4分泌有所加强,而对E刺激的P_4分泌则显著抑制。(3)酚妥拉明(α)与心得安(β)阻断剂本身可显著降低基础与hCG致P_4分泌,心得安对hCG作用的抑制明显大于酚妥拉明;两者均加强P^(32),P^(32-Tyr)对P_4分泌的抑制。(4)5-HT0.5μmol/L则显著抑制黄体P_4分泌,并使P^(32),P^(32-Tyr)的抑制作用大为减弱。以上结果提示:(1)黄体细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素 α亚基片段 单胺能神经递质 黄体功能
下载PDF
可卡因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易松 邓浩 卢金婧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9年第3期343-346,共4页
可卡因主要作用于单胺类转运体,包括多巴胺转运体(DAT)、5-HT转运体(SERT)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阻止这些转运体将突触前释放的神经递质转运回突触前膜神经末梢,从而增强单胺能神经递质的作用而产生精神兴奋效应,其中DAT是可卡因... 可卡因主要作用于单胺类转运体,包括多巴胺转运体(DAT)、5-HT转运体(SERT)和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阻止这些转运体将突触前释放的神经递质转运回突触前膜神经末梢,从而增强单胺能神经递质的作用而产生精神兴奋效应,其中DAT是可卡因作用的主要环节。可卡因也能够增加突触前末梢神经递质的释放,对突触后神经元的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调节在可卡因成瘾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就可卡因成瘾分子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能神经 可卡因成瘾 单胺能神经递质 多巴转运体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 5-HT转运体 突触前膜 神经末梢
下载PDF
早发性抑郁及其神经基础 被引量:9
3
作者 王玮文 谢希 邵枫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1-417,共7页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抑郁(早发性抑郁)表现出与成年期抑郁不同的一些临床症状、药物疗效和生理反应特征,导致这些差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目前尚不清楚。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可能参与早发性抑郁的病生理,尤其是单胺能神经递质... 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抑郁(早发性抑郁)表现出与成年期抑郁不同的一些临床症状、药物疗效和生理反应特征,导致这些差异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目前尚不清楚。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神经系统的发展变化可能参与早发性抑郁的病生理,尤其是单胺能神经递质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早发性抑郁的生理和药物治疗反应密切相关。早发性抑郁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早发性抑郁脑机制的基础,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发展有效的早发性抑郁治疗药物和早期心理行为干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期 青少年期 旱发性抑郁 单胺能神经递质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抑郁症和抗抑郁治疗的枢组
4
作者 章斌 姚永秀 袁野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0-20,23,共2页
前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报告,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导致精神问题的第二大原因。目前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基于一些临床症状,例如长期的情绪低落、自卑、持续的自杀倾向等,这些现状表明多种不同的机制参与... 前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报告,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导致精神问题的第二大原因。目前抑郁症的诊断主要基于一些临床症状,例如长期的情绪低落、自卑、持续的自杀倾向等,这些现状表明多种不同的机制参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抑郁症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脑神经递质系统的失衡,特别是单胺能神经递质的过度损耗(单胺能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症 糖皮质激素受体 单胺能神经递质 抗抑郁治疗 神经递质系统 自杀倾向 抗抑郁作用 临床症状 内分
下载PDF
双相障碍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假说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晓华 江开达 徐一峰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48-251,共4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成为当今全球最主要精神卫生问题之一。早期的BD病因学假说主要包括单胺能神经递质假说...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是精神科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特点,给患者及其家庭及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成为当今全球最主要精神卫生问题之一。早期的BD病因学假说主要包括单胺能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内分泌失调假说等,但基于这些假说的研究并未给BD的病因学探索和药物研发带来太多进展。因此,Kato和Kato 2000年提出了BD的线粒体功能异常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异常 病因学假说 双相障碍 单胺能神经递质 神经内分泌失调 精神卫生问题 高发病率 高复发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