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丽芍药单萜苷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文娟 万黎 +1 位作者 李秀芬 刘良燕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94-799,共6页
目的研究美丽芍药Paeonia mairei Levl.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方法美丽芍药70%乙醇提取物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对其中成分进行体外激动褪黑素受体1活性、抗炎和细胞毒性、抑制黄... 目的研究美丽芍药Paeonia mairei Levl.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方法美丽芍药70%乙醇提取物采用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对其中成分进行体外激动褪黑素受体1活性、抗炎和细胞毒性、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研究。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芍药苷(1)、氧化芍药苷(2)、没食子酰芍药苷(3)、芍药内酯苷(4)、6-O-benzoyl paeoniflorin(5)、benzoyl oxypaeoniflorin(6)、mudanpioside C(7)、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8)、邻苯三酚(9)、蔗糖(10)、paeonidanin E(11)。化合物1~8在100μmol/L浓度下对褪黑素受体1均无活性,在5~100μmol/L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作用和抗炎活性。在200μmol/L浓度作用下,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没食子酰芍药苷有一定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该酶活率分别为(65.98±3.46)%、(74.17±2.13)%。结论化合物2~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芍药 单萜苷类成分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褪黑素受体 黄嘌呤氧化酶 抗炎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茵陈与牛至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8
2
作者 霍务贞 卫世杰 +4 位作者 袁旭江 索绪斌 李苑新 吴燕红 朱盛山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492-496,共5页
目的分析茵陈和牛至中挥发油成分,并比较其异同。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挥发油测定法]中的规定,提取茵陈和牛至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检测。结果茵陈和牛至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双环倍半萜类成分。该两类... 目的分析茵陈和牛至中挥发油成分,并比较其异同。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附录[挥发油测定法]中的规定,提取茵陈和牛至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检测。结果茵陈和牛至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均为单萜类、双环倍半萜类成分。该两类成分在茵陈挥发油中质量分数分别为31.31%、68.69%;在牛至挥发油中质量分数分别为69.31%、20.25%。其中单萜类成分中两者共有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7.89%、44.46%;双环倍半萜类成分中两者共有成分的含量分别为21.07%、14.0%。结论茵陈和牛至的挥发油中含有一些相同成分,但含量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 牛至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单萜成分 双环倍半萜类成分
下载PDF
油松萜烯成分变化与红脂大小蠹的反应特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龙娃 刘柱东 姚剑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9-255,共7页
采用顶空采样方法,比较健康油松、人工损伤油松以及抗性油松在单萜烯成分组成上的差异。GC-MS分析表明,在自然状况下,油松树干释放的萜烯类成分很少,以α-蒎烯占绝对优势(>97%);人工损伤后,油松萜烯类成分明显增多,除α-蒎烯为主要... 采用顶空采样方法,比较健康油松、人工损伤油松以及抗性油松在单萜烯成分组成上的差异。GC-MS分析表明,在自然状况下,油松树干释放的萜烯类成分很少,以α-蒎烯占绝对优势(>97%);人工损伤后,油松萜烯类成分明显增多,除α-蒎烯为主要成分外,还包括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萜品油烯、β-水芹烯、长叶烯等;而抗性油松萜烯类成分更为复杂。对3类油松主要单萜类成分的相对含量方差分析表明,α-蒎烯的相对含量呈显著降低;3-蒈烯在损伤寄主中相对含量最高,在抗性寄主中相对含量与自然状态下没有差异。柠檬烯、莰烯、萜品油烯在抗性寄主中相对比率显著增加。而β-蒎烯、月桂烯、β-水芹烯相对含量在3个处理中变化不大。在此基础上,比较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对油松主要单萜类成分的触角电位及嗅觉行为反应。结果表明,室内触角电位、嗅觉试验与先前林间试验结果相一致,即红脂大小蠹对(+)-3-蒈烯表现出最强的电生理和行为反应。对R-(+)-α-蒎烯和S-(-)-α-蒎烯研究发现,红脂大小蠹对α-蒎烯2个对映体的触角电位、嗅觉行为无显著不同。结合油松单萜类含量变化特点与红脂大小蠹行为反应,认为3-蒈烯相对含量上升可能作为易感寄主特点;而柠檬烯、莰烯、萜品油烯相对比率增加则代表了抗性或者非适合寄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单萜成分 红脂大小蠹 电生理 嗅觉行为
下载PDF
红脂大小蠹诱导油松树干挥发性单萜相对含量的变化
4
作者 陈海波 张真 +2 位作者 王鸿斌 孔祥波 刘随存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7-102,共6页
使用PorapakQ吸附剂,采用动态顶空的吸附方法,连续抽取11个不同阶段的对照、损伤与虫害油松的挥发物成分。运用GC、GC-MS与图谱峰面积进行挥发物成分定性与单萜相对含量的定量分析。与对照和损伤油松相比,虫害油松含有高比率的(+)-α-蒎... 使用PorapakQ吸附剂,采用动态顶空的吸附方法,连续抽取11个不同阶段的对照、损伤与虫害油松的挥发物成分。运用GC、GC-MS与图谱峰面积进行挥发物成分定性与单萜相对含量的定量分析。与对照和损伤油松相比,虫害油松含有高比率的(+)-α-蒎烯(超过90%)和月桂烯,但(+)-3-蒈烯,(-)-β-蒎烯,莰烯和柠檬烯含量较低。(+)-3-蒈烯含量对照和损伤油松高于虫害油松(低于4%)。(+)-3-蒈烯含量从损伤4天后的最低水平逐渐恢复到对照油松中含量水平。(-)-β-蒎烯和柠檬烯在不同处理的油松中含量相近,但在接入雌雄虫后3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尽管目前不确定我国的红脂大小蠹是否在危害油松后释放信息素,但研究表明红脂大小蠹可能会利用各种单萜成分细节上的变化作为化学信号,从而实现寄主的选择和种群聚集。本研究对于揭示油松抗性机制,完善红脂大小蠹的监测与防控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红脂大小蠹 单萜成分 信息素 相对含量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牡丹皮中丹皮酚和3种单萜芍药苷类成分 被引量:10
5
作者 丁梦锦 邓仙梅 +3 位作者 孟江 朱琼花 王淑美 梁生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80-85,共6页
目的:建立牡丹皮药材中丹皮酚和3种单萜芍药苷类成分同时测定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UltimateTM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以丹皮酚为内标物,建立其与芍... 目的:建立牡丹皮药材中丹皮酚和3种单萜芍药苷类成分同时测定的一测多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UltimateTMX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以丹皮酚为内标物,建立其与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利用校正因子计算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成分的含量,同时利用外标法计算4种成分的含量,并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间的差异,验证一测多评的准确性、科学性。结果:12批牡丹皮药材中3种单萜芍药苷类成分的含量可以用一测多评的方法进行测定,其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以丹皮酚、芍药苷、氧化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建立的一测多评测定含量的方法对牡丹皮药材的质量评价是准确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测多评 牡丹皮 校正因子 丹皮酚 单萜芍药苷类成分
原文传递
微量升华法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怀彪 《中国药业》 CAS 2000年第6期23-24,共2页
介绍微量升华法在中药材鉴别中的应用,试图为充分运用这一方法鉴别中药材提供思路。
关键词 微量升华法 中药材 鉴别 单萜成分
下载PDF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中4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2
7
作者 关皎 张颖 +4 位作者 刘爽爽 郝乘仪 冯波 梁承武 朱鹤云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683-1688,共6页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中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桂皮酸的含量,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色谱柱(75 mm×3.0 mm,2.2μ... 目的:建立超快速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中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桂皮酸的含量,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色谱柱(75 mm×3.0 mm,2.2μm);流动相为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5 min,10%B→20%B;5~10 min,20%B→25%B;10~15 min,25%B→35%B;15~18 min,35%B→43%B),平衡时间为5 min;流速为0.4 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分别为232 nm(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290 nm(桂皮酸);进样量为5μL。结果:毛蕊异黄酮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和桂皮酸质量浓度分别在1~50μg·mL-1(r=0.999 7)、10~500μg·mL-1(r=0.999 8)、2.5~125μg·mL-1(r=0.999 8)和5~250μg·mL-1(r=0.999 7)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9%、99.4%、98.5%和98.9%。6批样品中上述4个成分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185~0.221、18.80~23.49、4.00~4.92和0.644~0.681 mg·mL-1。结论:本法可用于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桂枝五物汤 毛蕊异黄酮苷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桂皮酸 黄酮类成分 有机酸类成分 单萜苷类成分 黄芪 桂枝 芍药 超快速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UFLC法测定当归芍药散中6个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8
作者 关皎 张葆祺 +4 位作者 杨昊瑾 费雪 马莹慧 冯波 朱鹤云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24-1131,共8页
目的:建立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阿魏酸、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B和白术内酯Ⅰ含量的超快速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色谱柱(75 mm×3.0 mm,2.2μm),以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测... 目的:建立测定当归芍药散中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阿魏酸、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B和白术内酯Ⅰ含量的超快速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Shim-Pack XR-ODS色谱柱(75 mm×3.0 mm,2.2μm),以0.1%磷酸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测定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阿魏酸、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时采用梯度洗脱(0~10 min,14%B;10~11 min,14%B→80%B;11~20 min,80%B),平衡时间为2 min,测定白术内酯Ⅰ时采用等度洗脱(0~6 min,38%B),流速0.4 m 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32 nm(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阿魏酸、白术内酯Ⅰ)和208 nm(24-乙酰泽泻醇A和23-乙酰泽泻醇B),进样量为5μL。结果:芍药苷、芍药内酯苷、阿魏酸、24-乙酰泽泻醇A、23-乙酰泽泻醇B和白术内酯Ⅰ质量浓度分别在10~500μg·m L^(-1)(r=0.999 9)、2~100μg·m L^(-1)(r=0.999 9)、0.2~10μg·m L^(-1)(r=0.999 9)、2~100μg·m L^(-1)(r=0.999 7)、2~100μg·m L^(-1)(r=0.999 3)和0.1~5μg·m L^(-1)(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8.6%,96.8%,97.7%,96.9%,97.0%和97.6%。6批当归芍药散样品测定结果:芍药苷0.91%~0.98%,芍药内酯苷0.20%~0.23%,阿魏酸0.034%~0.052%,24-乙酰泽泻醇A 0.041%~0.043%,23-乙酰泽泻醇B 0.020 1%~0.024 9%,白术内酯Ⅰ0.002 6%~0.003 0%。结论:该方法可为当归芍药散的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芍药散 当归 芍药 川芎 泽泻 白术 单萜苷类成分 有机酸类成分 三萜类成分 内酯类成分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阿魏酸 24-乙酰泽泻醇A 23-乙酰泽泻醇B 白术内酯Ⅰ 超快速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