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Q值单间隙同轴谐振腔的物理设计与实验研究
1
作者 吕彦奎 阳福香 +2 位作者 党方超 葛行军 贺军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2-76,共5页
随着高功率微波源向高功率、高频率和长脉冲方向不断发展,同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其发展一直受限于自激振荡等问题存在,为此,设计一种高Q值单间隙同轴谐振腔,以抑制同轴RKA中TEM模式泄露引起的自激振... 随着高功率微波源向高功率、高频率和长脉冲方向不断发展,同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RKA)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然而其发展一直受限于自激振荡等问题存在,为此,设计一种高Q值单间隙同轴谐振腔,以抑制同轴RKA中TEM模式泄露引起的自激振荡。通过对单间隙同轴谐振腔TM_(01)模式与TEM模式转化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模拟,发现同轴谐振腔上下槽深差值与轴向错位值对其Q值变化影响很大,当上下槽深差值与轴向错位值分别为0.3 mm和0 mm时,同轴谐振腔的Q值为极大值(18764),意味着此时谐振腔中两种模式转化最小,多组谐振腔级联后自激振荡风险大大降低。将三组级联的高Q值单间隙同轴谐振腔应用于紧凑型同轴RKA,粒子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器件的输出微波功率稳定,频谱纯净,无自激振荡等问题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轴相对论速调管放大器 自激振荡 高Q值 单间隙同轴谐振腔
下载PDF
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治疗单间隙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振 萧锦瑜 郭练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21-0024,共4页
研究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治疗单间隙颈椎病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单间隙颈椎病病例100例资料,均采用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术后1周、12周、24周的颈椎曲度水平(24.57±3.11... 研究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治疗单间隙颈椎病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单间隙颈椎病病例100例资料,均采用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 术后1周、12周、24周的颈椎曲度水平(24.57±3.11)、(23.89±3.61)、(23.74±3.35),分别对比术前(10.15±3.24),均明显更高(p<0.05)。术后24周的颈椎活动度水平(65.08±9.44),同术前的(66.12±8.36)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2周、24周的平均椎间高度值(41.89±3.66)mm、(39.05±3.49)mm、(39.05±3.38)mm,分别对比术前(34.16±3.28)mm,均明显更高(p<0.05)。椎间孔测量指标水平,分别对比术前面积:(46.56±2.46)mm2对比(46.56±2.46)mm2;竖径:(10.49±0.26)mm对比(8.08±0.11)mm],均明显更高(p<0.05)。病变节段椎管有效面积水平,分别对比术前[横断面:(186.19±27.15)mm2对比(124.23±21.09)mm2;矢状面:(557.59±42.15)mm2对比(481.16±31.33)mm2,均明显更高(p<0.05)。术后1周、12周、24周的JOA评分(10.14±1.13)分、(12.37±1.49)分、(15.67±1.11)分,分别对比术前(8.86±1.28)分,均明显更高(p<0.05)。术后1周、12周、24周的NRS评分(4.45±0.21)分、(1.42±0.51)分、(0.99±0.28b)分,对比术前(6.89±1.32)分,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将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治疗方案,用于单间隙颈椎病患者,能够发挥更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间隙颈椎病 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融合术 疗效 预后
下载PDF
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与加用钢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0
3
作者 赵剑 贾连顺 +3 位作者 陈雄生 袁文 陈德玉 肖建如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69-271,共3页
目的 :对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后有无必要在单纯植骨基础上加用钢板内固定作一初步探讨。方法 :对 48例单间隙病变行前路减压手术的患者随访 1~ 4年 ,平均 2 2年。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单纯植骨和加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分析比... 目的 :对单间隙颈椎前路减压后有无必要在单纯植骨基础上加用钢板内固定作一初步探讨。方法 :对 48例单间隙病变行前路减压手术的患者随访 1~ 4年 ,平均 2 2年。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及影像学资料对单纯植骨和加用前路钢板内固定作分析比较。结果 :根据JOA评分 ,单纯植骨组和加用钢板内固定组之间在疗效的改善方面近似 ,都能获得满意的融合率 ;在椎间高度的恢复和维持方面加用前路钢板有明显效果 (P <0 0 5 ) ,在恢复和维持颈椎生理曲度方面 ,加用钢板也优于单纯植骨。结论 :使用前路钢板安全、可靠 ,在单间隙病变手术中加用前路钢板有助于恢复和保持颈椎生理曲度 ,防止植骨块的塌陷 ,可能利于长期手术疗效的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减压 前入路 植骨融合 内固定 钢板 单间隙病变 治疗
下载PDF
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和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对比 被引量:8
4
作者 蒋俊锋 蒋建刚 蒋建农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8期65-67,共3页
目的比较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和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5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 目的比较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和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颈椎病患者5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术,对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Cobb角以及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优17例(58.6%),良10例(34.5%),可2例(6.9%),优良率93.1%;对照组优10例(33.3%),良14例(46.7%),可6例(20.0%),优良率80.0%。秩和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显著性(u=2.084,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表明两组患者疗效优良率差异无显著性(x^2=2.162,P<0.05)。术后两组患者Cobb角差异无显著性(t=0.307,P>0.05);术后2天和术后9个月时观察组患者Cobb角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9个月时对照组Cobb角丢失显著大于对照组(t=24.461,P<0.05)。术前和术后9个月时两组患者JOA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9个月时,观察组JOA评分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8.023,P<0.05)。结论两种术式在术后短期内均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但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术具有更好的长久稳定性,长期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多节段单间隙固定 椎体次全切钛网固定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前路不同术式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波 罗春山 +2 位作者 赵筑川 彭智 杨震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单间隙减压融合结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连续型脊髓型颈椎病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长安 李军 +1 位作者 张金磊 周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5年第17期2558-2559,2567,共3页
目的 分析对多节段连续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单间隙减压融合结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64例多节段连续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分... 目的 分析对多节段连续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单间隙减压融合结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3月至2014年10月间本院收治的64例多节段连续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入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分别采用连续椎体次全切除手术治疗、单间隙减压融合结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1.25%,对照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6327,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0.20±5.60)min,出血量为(210.34±50.10) ml,恢复时间为(28.35±2.34)d,对照组依次为(90.56±4.45) min、(200.13±44.55) ml、(34.16±1.30)d,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恢复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的JOA评分分别为(15.23±0.91)分、(12.03±1.78)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单间隙减压融合结合椎体次全切除术治疗多节段连续型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间隙减压 椎体次全切除 多节段 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花龙 任政 刘修信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13期227-228,共2页
目的:分析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48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膝关节进行评分,... 目的:分析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本院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患者,共计48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膝关节进行评分,在术后半年、1年、2年、3年对患者的优良率进行分析。结果:在术后半年、1年、2年、3年对患者的优良率进行分析分别为95.83%,95.83%,95.83%,93.7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早期治疗效果较佳,临床疗效较为明显,该手术为患者在日后需行膝关节置换手术争取了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 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2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仕国 徐杰 林院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采用Cage、钛网或自体髂骨椎体间植入后,使用颈前路钉板系统固定。结果 52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根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采用Cage、钛网或自体髂骨椎体间植入后,使用颈前路钉板系统固定。结果 52例患者术后症状明显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术后复发者。随访8~36个月,影像学资料证实神经根减压充分,椎体间骨融合良好,内固定钛板位置准确。结论颈前路单间隙前方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 单间隙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下载PDF
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邱碧辉 刘大民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1年第9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手术的麻醉方法,以选出一种麻醉效果理想且对病人创伤最小的麻醉方法。方法:将ASAⅠ-Ⅱ级90例病人随机等分为单间隙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和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观察并记录术前、术...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手术的麻醉方法,以选出一种麻醉效果理想且对病人创伤最小的麻醉方法。方法:将ASAⅠ-Ⅱ级90例病人随机等分为单间隙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组(B组)和双间隙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观察并记录术前、术中MAP、HR、R、Sp02,ECG的变化;麻醉起效、维持、消退时间;术中局麻药物剂量及辅助用药情况;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麻醉并发症及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果:三组病人手术过程中呼吸频率(R)、血氧饱和度(Sp02)、心电图(ECG)无明显变化(P>0.05),三组病人血压在麻醉后15min和手术牵拉时均明显下降(P<0.05),A组病人在手术牵拉时心率明显减慢,与麻醉前及B、C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B组起效最快,维持、消退时间最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B、C组局麻药总量和需要辅助静脉用药的病例数明显少于A组,且以B组最少;B、C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且以B组效果最好;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间隙腰硬联合麻醉完全可以满足子宫全切术的要求,且对病人创伤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全切手术 单间隙 间隙 连硬外麻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有束单间隙微波腔中的非稳态过程
10
作者 廖旭 任学藻 +1 位作者 周自刚 谢鸿全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以单间隙微波腔为研究对象,将电子束作为激励源,根据Maxwell方程和电子受到的洛沦兹力,建立微波腔在电子束作用下的激励方程和电子束在微波场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即微波谐振腔中电子束同微波场相互作用的自洽方程组),由此进一步研究一维... 以单间隙微波腔为研究对象,将电子束作为激励源,根据Maxwell方程和电子受到的洛沦兹力,建立微波腔在电子束作用下的激励方程和电子束在微波场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即微波谐振腔中电子束同微波场相互作用的自洽方程组),由此进一步研究一维情况下束波互作用的非稳态作用过程,在理论上给出:当工作电流远大于起振电流时,微波腔在非稳态过程中产生很强的窄脉冲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单间隙微波腔 超辐射 非稳态过程
下载PDF
局麻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析
11
作者 屈庆元 《中外医学研究》 2014年第30期145-146,共2页
目的:分析局麻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均自愿接受局麻下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 目的:分析局麻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8月-2013年7月收治的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均自愿接受局麻下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观察手术并发症,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法、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患者JOA评分明显上升,VAS评分明显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局麻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无明显并发症,是治疗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小切口开窗髓核摘除术 单间隙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纳秒脉冲下单间隙伪火花放电特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佳 赵军平 张乔根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1-214,共4页
采用单间隙伪火花放电装置,研究了纳秒脉冲下气压、间隙距离和小孔直径对伪火花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秒脉冲下伪火花放电电压随着气压、间隙距离和小孔直径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数值拟合,得到了放电电压与气压、间隙距离和小... 采用单间隙伪火花放电装置,研究了纳秒脉冲下气压、间隙距离和小孔直径对伪火花放电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纳秒脉冲下伪火花放电电压随着气压、间隙距离和小孔直径的增加而减小。通过数值拟合,得到了放电电压与气压、间隙距离和小孔直径间的经验公式。放电电压随着气压、间隙距离和小孔直径的增加而减小,衰减系数分别为0.76,0.39和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秒脉冲 单间隙伪火花放电 放电电压特性 间隙距离 小孔直径
下载PDF
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定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聂中阶 黄开元 +2 位作者 郭继民 占晨光 张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702-703,共2页
关键词 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手术定位 X线检查
下载PDF
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久超 徐展望 郝延科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902-904,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脊柱骨科采用颈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行完整体格检查及影像学...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脊柱骨科采用颈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行完整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颈椎X线、CT、MRI)。本组病例随访6~32个月,平均14个月。[结果]36例患者术后JOA评分均明显提高,改善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Odom’s临床效果分级,优29例,良5例,优良率达到94.44%。[结论]采用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加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减压彻底、固定坚强、多节段椎间高度均恢复理想,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单间隙减压 椎体次全切除
下载PDF
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5
作者 汪翔 卜星平 吴小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951-954,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病人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分别采用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治疗,... 目的比较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病人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3例,分别采用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手术效果。手术前后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表(ODI)评定病人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随访1年,测定术后不同时期病人椎间隙高度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切口长度分别为(1. 90±0. 34) cm和(12. 81±2. 41) cm,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8. 25±16. 74) ml和(180. 45±20. 26)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 72±0. 36)天、(6. 32±1. 07)天和(2. 81±0. 52)天、(8. 90±0. 96)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 33%和9. 30%,手术疗效分别为90. 70%和86.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1天、术后3个月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天评分分别为(3. 04±1. 26)分和(3. 91±1. 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ODI评分分别为(13. 51±2. 26)分和(10. 79±3. 52)分,对照组分别为(14. 11±3. 23)分和(10. 94±2. 47)分,与术前[观察组术前(32. 14±5. 15)分,对照组术前(33. 31±4. 98)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椎间隙高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微创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固定术治疗单间隙腰椎管狭窄症疗效与开放性双侧减压固定术相当,但创伤小,疼痛轻,同时可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对病人远期脊柱稳定性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单间隙 侧入路 微创 开放手术
下载PDF
颈前路带锁钢板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椎曲度及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弘栩 袁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4期2047-2049,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使用或不使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随访,分析不同术式对颈椎曲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45例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12~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A组行颈前... 目的通过对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使用或不使用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术后随访,分析不同术式对颈椎曲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45例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12~38个月,平均20个月,其中A组行颈前路减压单纯植骨融合20例,B组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25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内、术后2~4个月、术后5~7个月、术后1年以上拍摄颈椎标准侧位片,测量融合节段颈椎前高、后高、颈椎总曲度、融合节段曲度,分析这些参数在手术前后的变化。结果X线片测量显示,融合节段颈椎前高、后高及节段曲度在术后1周内A、B组在均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分别增加(3.4±0.6)mm,(1.9±0.6)mm,(6.2±8.1)°,B组分别增加(4.1±1.6)mm,(2.2±0.8)mm,(7.1±5.3)°,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P>0.05,t=1.932,1.484,0.420),在术后2~4个月、术后5~7个月及术后1年以上的随访中,A组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以术后2~4个月尤著,而B组在术后长期随访中无明显丢失,均能较好维持,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t值为2.435~4.701。颈椎总曲度在术后1周内亦较术前明显改善,A组增加(10.4±7.7)°、B组增加(8.1±3.4)°,两组间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t=1.364);在术后2~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 单间隙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曲度 颈椎高度 颈前路减压纯植骨融合术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记选 王续鹏 +1 位作者 王怡康 苏坤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7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行HTO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发症、满意度、Lysholm评分进行评估;术前和术后3个...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行HTO手术治疗,术后对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并发症、满意度、Lysholm评分进行评估;术前和术后3个月用膝关节HSS评分、VAS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2.2±3.5)个月。下肢静脉血栓4例,膝内侧疼痛消失,骨折愈合时间3~4个月。膝关节功能良好。手术优良率90%。术后下肢力线轻度膝外翻小于5°。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合并内侧单间隙退变骨性关节炎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单间隙同轴腔TM_(410)模间隙阻抗与输出波导结构的关系
18
作者 张秀龙 董玉和 刘田达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14年第2期28-31,共4页
场分析法能够有效的计算出加载滤波器单间隙输出回路间隙阻抗的实部。设计了同轴单间隙TM410模输出腔的结构。由场分析法模拟计算和分析了矩形波导长度和波导内膜片间距对间隙阻抗的影响。在谐振腔结构参数一定时,波导长度的改变对间隙... 场分析法能够有效的计算出加载滤波器单间隙输出回路间隙阻抗的实部。设计了同轴单间隙TM410模输出腔的结构。由场分析法模拟计算和分析了矩形波导长度和波导内膜片间距对间隙阻抗的影响。在谐振腔结构参数一定时,波导长度的改变对间隙阻抗没有影响,而膜片间距的改变对间隙阻抗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间隙同轴腔 TM410模 场分析法 间隙阻抗
下载PDF
椎体次全切加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玉军 孙卫山 +1 位作者 蔡中续 李亮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X线片及MRI示均有不同程... 目的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术前X线片及MRI示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变。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所有患者的颈椎畸形矫正后曲度明显恢复,有些恢复正常。按照Odom’s临床效果分级进行评价,优18例,良3例。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或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椎体次全切 单间隙减压 椎间融合
下载PDF
椎体次全切除加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玉军 孙卫山 +2 位作者 蔡中续 于学忠 李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8期600-602,共3页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 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其中男16 例,女6 例;年龄45~... 目的 探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9年10月采用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治疗22 例多节段(连续3个或4个节段)病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其中男16 例,女6 例;年龄45~75 岁,平均56 岁.术前X线片及MRI检查显示均有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颈髓受压.分析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6个月时的JOA评分改变.结果 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J0A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改善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100%,所有患者的颈椎畸形矫正后曲度明显恢复,部分恢复正常.按照Odom's临床效果分级进行评价,优18 例,良3 例.无植骨块延期融合、内置物下沉或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椎体次全切联合单间隙减压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较好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椎体次全切 单间隙减压 椎间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