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京津冀各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的单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各实验室混检单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各实验室在实验过程的差别和影响因素,为推进京津冀血站的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2018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目的对京津冀各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的单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各实验室混检单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各实验室在实验过程的差别和影响因素,为推进京津冀血站的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2018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质量指标数据汇总分析,按不同检测系统、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不同国产检测系统和不同混样模式划分,对使用混样模式进行核酸检测14家实验室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阳性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京津冀14家实验室采用混样模式中,核酸检测实验室以试剂R1、R2和R3为主;试剂6种使用模式3个项目(依次HBV DNA、HCV RNA、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909 vs 4.212 vs 3.592 vs 4.585、0.161 vs 0.078 vs 0.158 vs 0 vs 0.218 vs 0.955、0.032 vs 0.158 vs 0.158 vs 0.301 vs 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R1、R2、R4)国产试剂检测系统HBV DNA的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2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2种试剂组合的2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检出率(/万)分别为3.592 vs 4.585、0.218 vs 0.955、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1试剂的3家实验室间HBV DNA检出率(/万)分别为7.197 vs 7.590 vs 7.776,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0 vs 0.281 vs 0.933、0 vs 0.141 vs 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2试剂的5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万)分别为3.812 vs 3.849 vs 3.745 vs 1.557 vs 1.542、0 vs 0.367 vs 0 vs 0 vs 0、0 vs 0.183 vs 0.250 vs 0.311 vs 0,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3试剂的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试剂R3混样模式为6混,国产试剂均为8混,两者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冀14家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以国产试剂混样模式为主,血站核酸混样检测实验室的HBV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HCV RNA和HIV RNA,且不同试剂间、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京津冀各血站需持续评估各自实验室单阳性率的差别,通过单阳性率比对分析,进一步提升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促进血液检测同质化建设。展开更多
目的:对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尝试构建预测穿刺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数学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且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目的:对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尝试构建预测穿刺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数学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且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1 349例,选取其中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术后病理较穿刺病理升级组及未升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临床分期、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PI-RADS)评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报告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穿刺活检的Gleason评分、穿刺前及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术前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共有71例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术后病理升级组34例,未升级组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P=0.585)、体重指数(P=0.165)、手术方式(P=0.08)、MRI前列腺体积(P=0.067)、临床分期(P=0.678)、PI-RADS评分(P=0.203)、穿刺前PSA(P=0.359)、术前PSA(P=0.739)、PSA密度差(P=0.063)、穿刺Gleason评分(P=0.0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穿刺阳性针中肿瘤组织占比(P=0.007)、术后病理分期(P<0.001)及术后Gleason评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术前变量,即MRI前列腺体积、PSA密度差、穿刺阳性针中的肿瘤组织占比、穿刺Gleason评分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MRI前列腺体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绘制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73。结论:对于穿刺病理单针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若前列腺体积较小或穿刺阳性针中肿瘤组织占比较少,需警惕术后病理较穿刺病理升级的可能;对于可能出现病理升级的患者,需谨慎考虑术前的危险分层。本模型可初步用于预测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可能性。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对京津冀各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的单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各实验室混检单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各实验室在实验过程的差别和影响因素,为推进京津冀血站的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2018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质量指标数据汇总分析,按不同检测系统、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不同国产检测系统和不同混样模式划分,对使用混样模式进行核酸检测14家实验室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阳性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京津冀14家实验室采用混样模式中,核酸检测实验室以试剂R1、R2和R3为主;试剂6种使用模式3个项目(依次HBV DNA、HCV RNA、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909 vs 4.212 vs 3.592 vs 4.585、0.161 vs 0.078 vs 0.158 vs 0 vs 0.218 vs 0.955、0.032 vs 0.158 vs 0.158 vs 0.301 vs 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R1、R2、R4)国产试剂检测系统HBV DNA的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2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2种试剂组合的2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检出率(/万)分别为3.592 vs 4.585、0.218 vs 0.955、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1试剂的3家实验室间HBV DNA检出率(/万)分别为7.197 vs 7.590 vs 7.776,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0 vs 0.281 vs 0.933、0 vs 0.141 vs 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2试剂的5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万)分别为3.812 vs 3.849 vs 3.745 vs 1.557 vs 1.542、0 vs 0.367 vs 0 vs 0 vs 0、0 vs 0.183 vs 0.250 vs 0.311 vs 0,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3试剂的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试剂R3混样模式为6混,国产试剂均为8混,两者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冀14家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以国产试剂混样模式为主,血站核酸混样检测实验室的HBV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HCV RNA和HIV RNA,且不同试剂间、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京津冀各血站需持续评估各自实验室单阳性率的差别,通过单阳性率比对分析,进一步提升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促进血液检测同质化建设。
文摘目的:对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尝试构建预测穿刺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数学模型。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癌且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1 349例,选取其中穿刺活检单针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术后病理较穿刺病理升级组及未升级组,比较两组的年龄、体重指数、临床分期、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PI-RADS)评分、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报告的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穿刺活检的Gleason评分、穿刺前及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术前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并绘制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共有71例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其中术后病理升级组34例,未升级组37例,两组患者的年龄(P=0.585)、体重指数(P=0.165)、手术方式(P=0.08)、MRI前列腺体积(P=0.067)、临床分期(P=0.678)、PI-RADS评分(P=0.203)、穿刺前PSA(P=0.359)、术前PSA(P=0.739)、PSA密度差(P=0.063)、穿刺Gleason评分(P=0.0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穿刺阳性针中肿瘤组织占比(P=0.007)、术后病理分期(P<0.001)及术后Gleason评分(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术前变量,即MRI前列腺体积、PSA密度差、穿刺阳性针中的肿瘤组织占比、穿刺Gleason评分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只有MRI前列腺体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绘制列线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73。结论:对于穿刺病理单针阳性的前列腺癌患者,若前列腺体积较小或穿刺阳性针中肿瘤组织占比较少,需警惕术后病理较穿刺病理升级的可能;对于可能出现病理升级的患者,需谨慎考虑术前的危险分层。本模型可初步用于预测穿刺活检单针阳性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病理升级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