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单阳性率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毓 张丽 +21 位作者 王学刚 葛红卫 王瑞 潘彤 韩卫 王鹏 杨莉 孙绍秋 曹晓 崔立晔 李红云 魏超 于桂军 徐云鹏 房金娟 刘彩侠 甄志军 张志红 刘晓杰 杜文功 王露楠 孙国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对京津冀各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的单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各实验室混检单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各实验室在实验过程的差别和影响因素,为推进京津冀血站的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2018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 目的对京津冀各血站实验室核酸混样模式的单阳性率进行分析,对比各实验室混检单阳性率的差异,探讨各实验室在实验过程的差别和影响因素,为推进京津冀血站的同质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根据15家血液中心/中心血站2018京津冀血液筛查实验室质量指标数据汇总分析,按不同检测系统、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进口试剂和国产试剂、不同国产检测系统和不同混样模式划分,对使用混样模式进行核酸检测14家实验室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阳性率,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京津冀14家实验室采用混样模式中,核酸检测实验室以试剂R1、R2和R3为主;试剂6种使用模式3个项目(依次HBV DNA、HCV RNA、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909 vs 4.212 vs 3.592 vs 4.585、0.161 vs 0.078 vs 0.158 vs 0 vs 0.218 vs 0.955、0.032 vs 0.158 vs 0.158 vs 0.301 vs 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R1、R2、R4)国产试剂检测系统HBV DNA的检出率(/万)分别为6.201 vs 3.399 vs 4.21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2种试剂组合的2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检出率(/万)分别为3.592 vs 4.585、0.218 vs 0.955、0 vs 1.14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1试剂的3家实验室间HBV DNA检出率(/万)分别为7.197 vs 7.590 vs 7.776,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万)分别为0 vs 0.281 vs 0.933、0 vs 0.141 vs 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2试剂的5家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万)分别为3.812 vs 3.849 vs 3.745 vs 1.557 vs 1.542、0 vs 0.367 vs 0 vs 0 vs 0、0 vs 0.183 vs 0.250 vs 0.311 vs 0,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3试剂的实验室间3个项目的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口试剂R3混样模式为6混,国产试剂均为8混,两者的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出率,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冀14家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以国产试剂混样模式为主,血站核酸混样检测实验室的HBV DNA检出率明显高于HCV RNA和HIV RNA,且不同试剂间、相同试剂不同实验室存在不同程度差异。京津冀各血站需持续评估各自实验室单阳性率的差别,通过单阳性率比对分析,进一步提升血站实验室检测能力,促进血液检测同质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 核酸检测 混样模式 单阳性率
下载PDF
血站核酸实验室混样检测系统HBV DNA单阳性率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毓 孙国栋 +3 位作者 田丰 张丽 燕锋 尹志柱 《医学动物防制》 2020年第10期930-933,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混样检测系统HBV DNA单阳性率在监控指标中的实际应用,为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中心血站2018年1~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定性)检测... 目的研究分析无偿献血者核酸检测(nucleic acid test,NAT)混样检测系统HBV DNA单阳性率在监控指标中的实际应用,为采供血机构保障血液安全的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邯郸市中心血站2018年1~12月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核酸(定性)检测数据。结果2018年核酸检测标本为97975份,70份呈HBV DNA反应性。6月出现1个异常“高点”,混检阳性率为2.06%,单阳性率为9.81/万,均高于其他月份;不同试剂批号单阳性率:B批号试剂为8.17/万,与其他三批A、C、D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和A比较:χ^2=6.64,P<0.05;B和C比较:χ^2=4.77,P<0.05;B和D比较:χ^2=5.39,P<0.05);试剂检测室内质控情况,变异系数较小且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标本再次确认单检时,在不同CT值分布上,CT值越大,与拆分检测的符合率越低。结论NAT实验室按月统计HBV DNA单阳性率出现异常时,应适时增加按批号阳性率统计情况和再检符合情况,同时关注室内质控变化情况,客观真实地进行分析评估,指导实验室的管理导向,提升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混样系统 核酸检测 HBV DNA 单阳性率 血液安全
原文传递
血站核酸筛查模式对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影响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敏 白林 +16 位作者 卢长春 朱姗姗 李玉军 张志安 马海莉 尤榕 秦䶮丽 居兵 韩卫 王芳 陈雪 袁晓华 任星历 赵磊 张铃浩 易星 邱艳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429-435,共7页
目的初步评估探讨核酸筛查模式对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传播残余风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大陆执业比对工作组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利用NAT单阳性率-窗口期比率数学模型(NAT yield/WP ratio model),对2015—... 目的初步评估探讨核酸筛查模式对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传播残余风险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大陆执业比对工作组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数据,利用NAT单阳性率-窗口期比率数学模型(NAT yield/WP ratio model),对2015—2019年度我国18家血液中心的献血人群HBV传播的残余风险度进行趋势分析;同时分析比较2019年18家血液中心的ELISA联合核酸单检/混检(ELISA+ID-NAT/MP-NAT)和ELISA联合核酸混检(ELISA+MP-NAT)2种血液筛查(简称血筛)模式对残余风险度的影响。结果18家血液中心5年的HBV血筛残余风险度总体趋势经趋势卡方检验显示:核酸检测单阳性率趋势χ^(2)=39.42(P<0.01),残余风险度趋势χ^(2)=279.792(P<0.01);ELISA+ID-NAT/MP-NAT和ELISA+MP-NAT 2种不同血筛模式对残余风险度RR的影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显示χ^(2)=7.4(P<0.01)。结论自2015年我国将核酸检测用于血筛以来,HBV输血传播的残余风险度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主要的2种血筛模式对血液残余风险度有可能造成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输血残余风险 NAT单阳性率-窗口期比率数学模型 核酸检测 血筛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