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单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二次离子质谱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梁汉东 于春海 +3 位作者 刘咸德 周强 李艳芳 冯明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2-445,共4页
采用飞行时间式二次离子质谱对大气单颗粒物 ( 2 0μm以下 )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并用硅片、铜片、镀银铜片和镀金铜片作为分析基片进行了对比实验 ;对以镀金铜片基片得到的谱图进行了金属元素分析 ,并与相同样品总颗粒物的 ICP- AES分析... 采用飞行时间式二次离子质谱对大气单颗粒物 ( 2 0μm以下 )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并用硅片、铜片、镀银铜片和镀金铜片作为分析基片进行了对比实验 ;对以镀金铜片基片得到的谱图进行了金属元素分析 ,并与相同样品总颗粒物的 ICP- AES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镀金铜片基片的分析效果最佳 ;ICP- AES检测出的金属元素除 Cd外 ,在二次离子质谱图上均有体现 .因此 ,单颗粒物含有总颗粒物的“指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S 单颗粒物 无机元素 大气 二次离子质谱
下载PDF
北京沙尘暴的干盐湖盐渍土源——单颗粒物分析和XPS表面结构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兴赢 庄国顺 袁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3-537,共5页
2002年3月20日北京特大沙尘暴565个单颗粒物分析结果表明,S和Cl是唯一呈现显著正相关的一对元素.同时含有S和Cl的单颗粒物检出率高达82.5%,其中S和Cl的含量还高于所有颗粒物平均值.同时含有S、Cl和Na的颗粒物检出率为62.0%,其中Na的含... 2002年3月20日北京特大沙尘暴565个单颗粒物分析结果表明,S和Cl是唯一呈现显著正相关的一对元素.同时含有S和Cl的单颗粒物检出率高达82.5%,其中S和Cl的含量还高于所有颗粒物平均值.同时含有S、Cl和Na的颗粒物检出率为62.0%,其中Na的含量更比所有颗粒物平均值高出1.4倍.PMF因子分析显示NaCl和Na2SO4是北京沙尘暴S和Cl显著相关的那些单颗粒物的主要成分.沙尘暴样品中SO42-和Cl-浓度呈高度线性相关.X射线光电子谱对气溶胶表面结构分析显示,Na和S在沙尘暴颗粒物表面的百分含量比北京非沙尘暴和内蒙古地区气溶胶样品高.这些同时含有S、Cl和Na,且S和Cl显著正相关,Na相对富集的颗粒物多数来自于沙尘暴途中所经过的其表层土成分富含氯化物和硫酸盐的干盐湖盐渍土地区.证明了北京沙尘暴不仅来自于其源头沙漠,沙尘暴所经过的包括干盐湖盐渍土的大范围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表层土也是其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单颗粒物分析 XPS表面结构分析 氯-硫相关 干盐湖盐渍土
下载PDF
大气单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二次离子质谱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于春海 周强 +1 位作者 李艳芳 左丹英 《洁净煤技术》 CAS 2000年第4期41-42,共2页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 (SIMS)对大气单颗粒物 (2 0 μm以下 )中的有机成分进行分析研究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大气颗粒物中含有多环芳烃系列 (PAHs) 。
关键词 SIMS 大气单颗粒物 多环芳烃 PAHS 二次离子谱 环境分析
下载PDF
钢铁厂平炉尘单颗粒物的二次离子质谱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梁汉东 于春海 +1 位作者 周强 李艳芳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1年第3期4-7,共4页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 SIMS)对钢铁厂平炉尘单颗粒物( 20μ m以下)进行分 析研究,鉴别其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平炉尘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 ( 包括稀土元素 )和多环芳烃系列( PAHS)。本文拟对颗粒物中氟化物的存... 采用二次离子质谱( SIMS)对钢铁厂平炉尘单颗粒物( 20μ m以下)进行分 析研究,鉴别其中的无机和有机成分。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平炉尘中含有多种金属元素 ( 包括稀土元素 )和多环芳烃系列( PAHS)。本文拟对颗粒物中氟化物的存在状态进行了初 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S 平炉尘 单颗粒物 无机元素 氟化物 钢铁厂 氟化物 二次离子质谱
下载PDF
大气单颗粒物的成分、形态分析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春海 李艳芳 +1 位作者 周强 左丹英 《煤矿环境保护》 2001年第2期58-61,共4页
显微分析方法是研究单颗粒物的形态结构的主要方法,激光微探针质谱、二次离子质谱、Raman微探针以及红外光谱是研究单颗粒物的化学组成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大气污染 大气单颗粒物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激光微探针质谱 二次离子质谱
下载PDF
锤式破碎机中单颗粒物料的最大破碎力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付林兴 银金光 《矿业快报》 2002年第11期4-6,共3页
从理论上和实验上分别对锤式破碎机中单颗粒物料的最大破碎力进行了分析 ,并导出了最大破碎力的实验公式。
关键词 锤式破碎机 单颗粒物 最大破碎力 力学模型 摩擦力 阻力 锤头
下载PDF
钢铁厂平炉尘单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二次离子质谱研究
7
作者 于春海 梁汉东 +1 位作者 周强 左丹英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35-136,共2页
The deposition of steel plant’s aerosol collected by a low pressure impactor on aluminum foils were analyzed by SIMS. The results show many metal elements, including some rare metal elements.
关键词 钢铁厂 平炉尘 单颗粒物 无机元素分析 SIMS
下载PDF
单颗粒物料破碎的突变过程研究
8
作者 刘传绍 《焦作矿业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61-66,共6页
本文利用突变理论的尖点模型研究了单颗粒物料破碎的物理过程。从理论上阐明了物料性质和系统刚度对物料破碎的影响,得到了物料突然破碎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同时得到了物料突然破碎之前的能耗公式和物料内部裂纹扩展与释放热所耗散... 本文利用突变理论的尖点模型研究了单颗粒物料破碎的物理过程。从理论上阐明了物料性质和系统刚度对物料破碎的影响,得到了物料突然破碎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同时得到了物料突然破碎之前的能耗公式和物料内部裂纹扩展与释放热所耗散的能量公式。本文的讨论加深了对能耗理论和物料破碎机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点突变 物料破碎 能耗 单颗粒物
下载PDF
大气单颗粒物理化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均玉 崔小梅 +1 位作者 任培 布多 《环境生态学》 2021年第2期85-96,共12页
大气单颗粒物是大气气溶胶中的单个气溶胶颗粒,其理化特性是形成复杂多变大气气溶胶的物质基础。对大气单颗粒物的研究,在深入了解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大气气溶胶的形成过程、化学反应机制和影响效应,对科学有效防控... 大气单颗粒物是大气气溶胶中的单个气溶胶颗粒,其理化特性是形成复杂多变大气气溶胶的物质基础。对大气单颗粒物的研究,在深入了解大气气溶胶理化特性的同时,进一步揭示了大气气溶胶的形成过程、化学反应机制和影响效应,对科学有效防控大气污染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大气单颗粒物的研究内容、范围、技术方法、局限性等众多方面对国内外大气单颗粒物研究进展进行初步分析评估,探讨目前大气单颗粒物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与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单颗粒物 理化特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混合粒径颗粒物对切割器评价结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佳琪 张国城 +5 位作者 吴丹 杨振琪 田莹 荆文杰 霍胜伟 沈上圯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77-1682,共6页
依据标准选用8个不同粒径的标准聚苯乙烯小球分别进行PM 2.5切割器的评价,检测周期长、流程复杂。采用多种粒径粒子进行混匀后雾化,形成多分散气溶胶再进行检测,可一次性获取切割器在几种粒径下的捕集效率。用两种方法评价比对了国内外... 依据标准选用8个不同粒径的标准聚苯乙烯小球分别进行PM 2.5切割器的评价,检测周期长、流程复杂。采用多种粒径粒子进行混匀后雾化,形成多分散气溶胶再进行检测,可一次性获取切割器在几种粒径下的捕集效率。用两种方法评价比对了国内外两种切割器,结果表明D a50及几何标准偏差δg一致性较好,偏差不超过3%,但混合方法的测量时间较传统方法缩短了80%。研究成果为优化切割器评价流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切割器 性能评价 分散颗粒物 混合粒径颗粒物 测量时间
下载PDF
5μm颗粒物在人体下呼吸道暴露量的研究
11
作者 段栋丹 李琦 +2 位作者 付林志 刘荔 王怡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9年第8期36-40,35,共6页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别测试了男性、女性在平躺、静坐、站立活动状态下一个呼吸周期内5μm颗粒物在人体下呼吸道的暴露量。研究中使用的呼吸道模型为基于真实人体的呼吸道CT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并与人体呼吸道几何边界完...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别测试了男性、女性在平躺、静坐、站立活动状态下一个呼吸周期内5μm颗粒物在人体下呼吸道的暴露量。研究中使用的呼吸道模型为基于真实人体的呼吸道CT扫描数据,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并与人体呼吸道几何边界完全一致的呼吸道模型。本文量化了一个呼吸周期内5μm颗粒物在人体下呼吸道的暴露量,并得出如下结论:(1)当5μm颗粒物暴露在呼吸区的数量浓度相同时,相同活动状态下一个呼吸周期内颗粒物在男性呼吸道中的暴露量均高于女性。(2)对于女性而言,呼吸区颗粒物暴露量水平相同的条件下,5μm颗粒物在下呼吸道的暴露量大小为:平躺<静坐<站立。对于男性而言,5μm颗粒物在下呼吸道的暴露量大小为:静坐<平躺<站立。(3)对于5μm颗粒物来说,呼吸量增加并不是意味着颗粒物在人体下呼吸道的暴露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μm分散颗粒物 下呼吸道 暴露量 呼吸强度
下载PDF
单个大气超细颗粒物源特征的同步辐射光源X射线探针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晓林 刘江峰 +6 位作者 包良满 张桂林 李燕 杨科 李爱国 Steve Sutton Matthew Newville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07-1112,共6页
研究了单个大气超细颗粒分析靶样的制备方法,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PS同步光源的13-ID-C试验站,用束斑为2μm的X射线探针分析了不同污染源超细颗粒物,得到了单个超细颗粒物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污染源的超细单颗粒具有... 研究了单个大气超细颗粒分析靶样的制备方法,在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PS同步光源的13-ID-C试验站,用束斑为2μm的X射线探针分析了不同污染源超细颗粒物,得到了单个超细颗粒物的特征X射线谱.实验结果表明,来自不同污染源的超细单颗粒具有不同的特征X射线能谱.这为单颗粒分析方法识别大气超细颗粒物来源提供了依据.超细含铅颗粒物的分析暗示,大气颗粒物中的铅污染是多源的,除燃烧加铅汽油外,燃煤和钢铁工业也是大气铅污染的排放源.来自燃煤排放的超细颗粒分析提示,燃煤超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具有更大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同步辐射X射线探针 单颗粒物
原文传递
Individual Aerosol Particles Emitted in the Ceramic-Tile Industry in Chihuahua, Mexico
13
作者 Baiter Trujillo-Navarrete Francisco Paraguay-Delgado +3 位作者 Alfredo Campos-Truj illo LuisaQuifiones-Montenegr Carmen Navarro Eduardo Herrera-Peraza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A)》 2012年第11期1248-1259,共12页
The contribution of anthropogenic mineral aerosol dust has been of interest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dust aerosols on climate, and the health of workers occupational exposure. Several stud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contribution of anthropogenic mineral aerosol dust has been of interest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dust aerosols on climate, and the health of workers occupational exposure. Several stud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mainly in particulate matter. However, the characterizations have not extended diameters below to 1.0 μm. In this study, it described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shape measurements of individual aerosol particles with 50% cut-off diameters less than 1.1 μm emitted at ceramic-tile manufacturing. Four emission sites of process were selected, and thei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using a cascade-impactor, investigated using X-ray diffraction,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and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where the data were analysed applying a combin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d cluster analysis. Particles of tectosilicate (quartz, zeolite), phyllosilicate (illite, montmorillonite), and inosilicate (calcium silicate) were founded in all sampling sites; also, silicates mixed with transition metals oxides used as pigments (e.g., Fe, Ti, Co, Ni, Zn and Mo). Silicates were granulated and flat crystals with a transparent, translucent appearance; otherwise, the mixture had flake shapes and opaque appearance. Analyses of multivariate data showed that the process stages emissions were related with specific composition and shape suggesting the use three measurements related (1) the internal axis, (2) roundness and (3) roughness to isolate particles shapes, and the presence of transition metals oxides as emissions tracer of the ceramic indus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hropogenic source tile-ceramic mineral aerosol dust individual aerosol particle shape measures.
下载PDF
Tuning crystal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y of dispersible FePt intermetallic nanoparticles 被引量:3
14
作者 Jing Yu Weiliang Gao +6 位作者 Fei Liu Yanmin Ju Fan Zhao Ziyu Yang Xin Chu Shenglei Che Yanglong Hou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SCD 2018年第7期961-968,共8页
Dispersible FePt intermetallic nanopartides (NPs) with tunable compositio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rmal annealing of MgO coated A1-FePt (or A1-FePt-Fe304) NPs followed by an acid treatment to remove MgO. High-tem- ... Dispersible FePt intermetallic nanopartides (NPs) with tunable composition were synthesized by thermal annealing of MgO coated A1-FePt (or A1-FePt-Fe304) NPs followed by an acid treatment to remove MgO. High-tem- perature annealing facilitates the conversion of FePt from disordered alloy to ordered intermetaUics. Under the protec- tion of MgO, the diffusion of Fe and Pt atoms was limited, making it possible for the atom reconstruction in the lattice to give discrete FePt intermetaUic NPs after a facile acid etching process. FePt intermetallic NPs formed face-centered cubic and face-centered tetragonal structures with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tuned by composition.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 tion was adjusted from 8 to 52 emu g^-1 by increasing the Fe concentration, while the coercivity reached a max/mum of 33 kOe when Fe concentration was 44%. After surface mod- ifications by hydrophilic or hydrophobic molecules containing thiol groups, FePt intermetallic NPs could be dissolved into water or hydrocarbon solvents. The hydrophilic L10-FePt in- termetallic NPs were applied as contrast agents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howing a high transverse relaxivity of 328.6 mmo1^-1 L s^-l, which indicated the great potential of FePt intermetallic NPs as molecular probes for cancer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Pt intermetallic nanoparticles chemical ordering magnetic materials contrast agen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