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单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急性白血病误诊原因分析
1
作者 李论 杨佳 +1 位作者 徐涛涛 周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 探讨以单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误诊为骨髓炎的急性白血病患儿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初诊时均因患侧肢体疼痛就诊,均为下肢,伴有发热症状,行血... 目的 探讨以单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初诊误诊为骨髓炎的急性白血病患儿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初诊时均因患侧肢体疼痛就诊,均为下肢,伴有发热症状,行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均正常,2例C反应蛋白增高,行X线及MRI检查后,1例误诊为胫骨急性骨髓炎,1例误诊为股骨急性骨髓炎。2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未见明显骨膜或骨髓腔内脓肿,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例均转血液科继续治疗,1例治疗后缓解,1例尚在抗肿瘤治疗中。结论 以单骨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急性白血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难以与骨感染性疾病鉴别,容易导致治疗方案不当,掌握该病的临床特点,必要时行骨髓穿刺检查,是减少或避免误诊误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误诊 髓炎 单骨 C反应蛋白 病理学 分子 髓检查 儿童
下载PDF
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重建联合单骨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印钰 陈临新 +8 位作者 梅宇 罗浩 代岭辉 冯涛 尹金强 谢可心 王鹏 张鹏 谢兴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36-941,共6页
目的:探讨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重建联合单骨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该手术方式治疗的47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34例,年龄13~44岁,... 目的:探讨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重建联合单骨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8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该手术方式治疗的47例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3例,女34例,年龄13~44岁,平均23.89±8.44岁。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末次随访时分别记录临床查体、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膝关节影像学检查结果,通过X线或CT测量髌骨适合角和外侧髌股角以评估髌股关节对合关系。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4个月(范围12~50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恐惧试验为阴性,未出现髌骨再脱位,活动角度正常。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17±0.99分,术后6个月为2.36±0.85分,术后末次随访为0.83±0.73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IKDC评分30.30±8.70分,术后6个月为78.55±4.37分,术后末次随访为88.50±2.77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为26.98±7.76分,术后6个月为88.85±4.80分,术后末次随访为94.51±4.43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Tegner评分为1.32±0.47分,术后6个月为3.23±0.52分,术后末次随访为4.17±0.48分,各时间点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适合角术前为31.63°±7.06°,末次随访为1.56°±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髌股角术前为0.07°±2.99°,末次随访为14.77°±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骨韧带重建联合单骨道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早中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脱位 内侧股四头肌腱股韧带 内侧髌股韧带 单骨 重建
下载PDF
致外耳道狭窄的单骨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陈秋坚 杨海弟 +1 位作者 郑亿庆 龚坚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9期481-483,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骨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导致外耳道狭窄病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确诊为单骨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引起外耳道狭窄的7例单耳患者行外耳道成形术,术后随访时间2~6年,对术后听力恢复情况及成形外耳道效果等进...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骨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导致外耳道狭窄病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我科确诊为单骨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引起外耳道狭窄的7例单耳患者行外耳道成形术,术后随访时间2~6年,对术后听力恢复情况及成形外耳道效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发现合并外耳道胆脂瘤4耳,术后6个月平均纯音听阈及气骨导差分别由术前的64.5 dB nHL和46.4 dB nHL下降至术后6个月的35.1 dB nHL和14.9 dB nHL。术后3个月植皮成形之外耳道完全上皮化、通畅,1例患者术后4年出现外耳道再狭窄,予再次行外耳道成形术,术后随访2年未出现再狭窄。结论单骨型颞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致外耳道狭窄必须尽早治疗,防止并发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成形术效果好,术中可仅行外耳道重建恢复听觉功能,不必强求彻底切除所有病变范围,随访过程中发现外耳道再狭窄可再次手术,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发育不良 单骨 耳道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单骨道双Endobutton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22例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熊小龙 王广积 +3 位作者 方业汉 杜秀藩 黄晖 叶志方 《临床外科杂志》 2020年第11期1051-1054,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骨道双Endobutton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人22例,采用关节镜下单骨道双Endobutton固定。比较术前和术后CT矢状位骨折块最大位移...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单骨道双Endobutton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病人22例,采用关节镜下单骨道双Endobutton固定。比较术前和术后CT矢状位骨折块最大位移距离、膝关节松弛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分级、视觉模拟评分(VAS)、Lysholm评分和膝关节屈曲度。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CT矢状位骨折块最大位移距离(1.5±0.6)mm,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病人均获随访,术后3个月X线检查提示骨折愈合,终末随访时间为24个月。术后24个月所有病人膝关节松弛度均为阴性,IKDC分级均为A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24个月时VAS评分为(0.1±0.3)分,Lysholm评分为(96.1±4.3)分,膝关节屈曲度为(129.3±6.4)°,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关节镜下单骨道双Endobutton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可改善膝关节术后疼痛,恢复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 撕脱 ENDOBUTTON 单骨
下载PDF
腰椎单骨型骨纤维结构不良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金康 伍骥 +1 位作者 李松林 黄蓉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5期2184-2187,共4页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脊柱单骨型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经影像学、病理证实腰椎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患者,行前路腰3椎体病灶及附件切除、L2-4间钛网置入脊柱前柱重建、植骨融合、MACS内固定术,并回顾相关文献。结...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脊柱单骨型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报告1例经影像学、病理证实腰椎骨纤维结构不良的患者,行前路腰3椎体病灶及附件切除、L2-4间钛网置入脊柱前柱重建、植骨融合、MACS内固定术,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术中切除部分腰3椎体及附件,重建脊柱稳定,病理检查结果提示:(L3椎体肿瘤)纤维结构不良,免疫组化结果示:CAM5.2(-)、CKpan(-)、EMA(-)。术后病人疼痛症状缓解,恢复良好。结论:脊柱单骨型纤维结构不良比较罕见,经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不良 单骨 病理性 椎间融合
下载PDF
关节镜下胫骨单骨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世峰 赵小泉 +4 位作者 谢洪法 崔文波 廖志峰 夏贤生 邝名业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背景:ACL损伤的重建分为双束重建和单束重建两类,双束重建稳定性优于单束解剖重建,但关于胫骨单骨道双束自体肌腱重建技术和临床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单骨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价值。方法方法:根据入院... 背景:ACL损伤的重建分为双束重建和单束重建两类,双束重建稳定性优于单束解剖重建,但关于胫骨单骨道双束自体肌腱重建技术和临床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单骨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价值。方法方法: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将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24例初次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分为单束组和双束组,每组12例,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单骨道单束和双骨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采用自体腘绳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膝关节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量表评分(IKDC)及患者屈膝30°和90°的134N拉力情况下胫骨前移度的KT-2000值,及末次随访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结果:两组间膝关节Lysholm评分在术前,术后第6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第6、12个月的Lysholm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术前单束组和双束组的IKDC评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双束组的IKDC评分显著高于单束组(P<0.05)。手术前后两组的KT-2000值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两组的KT-2000值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单束组和双束组的膝关节HSS评定优良率分别为83.33%和91.67%,组间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结论:关节镜下胫骨单骨道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和单骨道单束手术方式相近,但双束法的稳定性较单束法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单骨道双束 重建前交叉韧带 单骨 腘绳肌
下载PDF
少年胫骨单骨局灶性纤维结构不良的影像学诊断
7
作者 赵得荣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5期103-103,共1页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组正常骨组织被纤维组织及其衍生的矿化物取代的良性成骨性纤维病变[1,2].FD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3],诊断并不困难.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少年骨骺尚未闭合的胫骨单骨局灶性或皮质型FD,在影像学表...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组正常骨组织被纤维组织及其衍生的矿化物取代的良性成骨性纤维病变[1,2].FD具有典型的X线表现[3],诊断并不困难.但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少年骨骺尚未闭合的胫骨单骨局灶性或皮质型FD,在影像学表现上很难与骨化性纤维瘤(OF)及非骨化性纤维瘤(NOF)相鉴别.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3例少年胫骨单骨局灶性或皮质型FD的影像学与病理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 下肢 纤维结构 单骨 局灶性 化性纤维瘤 纤维性皮质缺损 髓腔 管状 前凸 少年
下载PDF
介绍一种治疗尺桡骨单骨骨不连的植骨方法
8
作者 张俊忠 《中医正骨》 2002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尺桡单骨不连 方法 治疗
下载PDF
单骨孔与双骨孔微创技术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9
作者 张培君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1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单骨孔与双骨孔微创技术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CSDH患者共100例,分为单骨孔组以及双骨孔各50例,分别行单骨孔穿刺术和双骨孔穿刺术。结果单骨孔组手术时间为(43.3... 目的探讨单骨孔与双骨孔微创技术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0月于本院治疗的CSDH患者共100例,分为单骨孔组以及双骨孔各50例,分别行单骨孔穿刺术和双骨孔穿刺术。结果单骨孔组手术时间为(43.38±21.45)min,双骨孔组手术时间为(87.23±27.5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骨孔组血肿复发率为18.0%,双骨孔组血肿复发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骨孔组和双骨孔组术后并发症分别为20.0%和18.0%,血肿清除率分别为92.0%和9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骨孔穿刺术可以大幅度减少手术时间,冲洗方便,减少创伤。双骨孔穿刺术则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双骨孔穿刺术也优于单骨孔穿刺术。根据患者的身体耐受性状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术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孔开颅 单骨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单骨孔与双骨孔技术外科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史振宅 李卫杰 +1 位作者 刘铁彪 薛一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0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单骨孔与双骨孔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国市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CSDH患者96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双骨孔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骨孔技术治疗。临床症状的比较采... 目的探讨单骨孔与双骨孔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安国市人民医院2010年3月~2012年12月CSDH患者96例,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双骨孔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骨孔技术治疗。临床症状的比较采用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观察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残余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①观察组血肿完全清除率[91.67%(44/48)]高于对照组[79.17%(38/48)],观察组病死率[0.00%(0/48)]及术后残余量[(18.9±4.6)mL]均低于对照组[4.16%(38/48)、(18.9±4.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0.37±0.17)、(0.48±0.21)分]均低于治疗前[(1.45±0.23)、(1.48±0.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arkwalder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住院天数[(6.8±3.4)d]、并发症发生率[8.33%(4/48)]、复发率[4.16%(2/48)]均低于对照组[(10.5±3.9)d、25.00%(12/48)、16.67%(8/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骨孔技术治疗CSDH疗效显著,血肿清除率高,损伤小且并发症少,可作为外科治疗CSDH的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骨孔技术 孔技术 慢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承波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5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改良单骨道技术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胫骨结节内移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髌骨稳... 目的:探讨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改良单骨道技术双束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胫骨结节内移治疗。术后观察切口愈合情况,髌骨稳定性,膝关节X片检查测量对比术前、术后髌骨适配角、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采用Lysholm和Kujala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33例均获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2±3.1)月。切口按期愈合,无感染,髌骨稳定,运动能力恢复,33例病例均无髌骨再脱位,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髌骨适配角为(21.8±5.9)°、(-2.5±4.0)°,髌骨倾斜角(24.9±5.8)°、(14.8±4.2)°,外侧髌股角(-6.1±2.3)°、(5.4±1.6)°。Lysholm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35.10±9.31)分和(89.11±5.21)分, Kujala评分术前、术后分别为(36.26±13.36)分和(90.45±4.5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单骨道双束重建技术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具有操作简单,牢固可靠、并发症少、住院费用低的优点,联合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加胫骨结节内移,可取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单骨 双束重建 内侧髌股韧带 脱位
下载PDF
关节镜下骨槽带线锚钉与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比较
12
作者 郝非凡 夏磊 +2 位作者 胡泽森 付浩然 张旭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4年第4期351-355,共5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骨槽带线锚钉与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1-01采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其中19例髌骨侧采用单骨道解剖重建(单骨道组),1...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骨槽带线锚钉与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1-01采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的35例复发性髌骨脱位,其中19例髌骨侧采用单骨道解剖重建(单骨道组),16例髌骨侧采用骨槽带线锚钉固定(带线锚钉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髌骨侧重建肌腱宽度,术后外侧髌股角、髌骨适合角、膝关节疼痛VAS评分、膝关节Kujala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结果3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内未出现髌骨再脱位。单骨道组手术时间较带线锚钉组短,术后3、6、9、12个月膝关节Kujala评分、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带线锚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髌骨侧重建肌腱宽度、术后3个月外侧髌股角、术后3个月髌骨适合角,以及术后3、6、9、12个月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关节镜下骨槽带线锚钉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比较,关节镜下通过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更有利于患者早期开始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的髌骨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髌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韧带重建 单骨 带线锚钉
原文传递
改良Lapidus截骨术第1跖楔关节单平面截骨联合第1跖骨下移治疗拇外翻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李大成 王青松 +2 位作者 宋传航 付莹 靳晓波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53-57,63,共6页
目的分析第1跖楔关节单平面截骨联合第1跖骨下移在改良Lapidus术中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采用改良Lapidus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共27例(34足)。所有患者均拍摄术前负重X线、术后1周非... 目的分析第1跖楔关节单平面截骨联合第1跖骨下移在改良Lapidus术中治疗拇外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采用改良Lapidus截骨术治疗的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共27例(34足)。所有患者均拍摄术前负重X线、术后1周非负重X线和术后随访足负重位X线,测量第1跖骨长度(first metatarsal length,FML),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第1、2跖骨间夹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胫侧籽骨位置(tibial sesamoid position,TSP),第1跖骨基底距离地面高度和第1跖骨与地面角度,并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学会前足评分量表(American Orthopedics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与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该术式的临床疗效。对以上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并获得12~48个月的随访,平均(23.71±8.05)个月。在FML方面,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VA、IMA及TSP方面,术后1周、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跖骨基底距离地面高度、第1跖骨与地面角度及VAS评分方面,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减小,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AOFAS评分方面,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转移性疼痛等并发症,部分患者表现为影像学资料角度增加。结论第1跖楔关节单平面截骨联合第1跖骨下移不仅能够保证手术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预防传统Lapidus双平面截骨并发第1跖骨短缩及成角加大引起术后疼痛等并发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跖楔关节 拇外翻 Lapidus术 平面截
下载PDF
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岳桐 朱光宇 +5 位作者 田向东 谭冶彤 马晟 薛志鹏 胡元一 李晓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349-3354,共6页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一种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缺乏其对踝关节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患者负重位下肢X射线片上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一种内侧单间室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目前缺乏其对踝关节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患者负重位下肢X射线片上踝关节冠状面角度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40例(41膝),其中女31例,男9例;左膝20例,右膝21例;年龄49-75岁,平均(63.44±6.57)岁。收集术前及术后第2,48周的负重位下肢全长X射线片资料,测量髋-膝-踝关节角、距骨倾斜角、踝关节倾斜角、胫骨踝穴角、胫骨远端关节面角的术前术后变化。结果与结论:①髋-膝-踝关节角由术前的(-6.24±3.69)°改善为术后第2周的(2.59±3.49)°,至第48周为(2.15±3.49)°;踝关节倾斜角由术前的(-7.90±3.11)改变为术后第2周的(-2.51±2.59)°,至第48周为(-2.46±2.4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②距骨倾斜角、胫骨踝穴角及胫骨远端关节面角的术前、术后2次随访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第2周与第48周各角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提示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在纠正膝内翻的同时,能够改善踝关节的角度异常,且在48周负重活动后该角度保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结节远端平面截 踝关节 冠状面 影像学
下载PDF
椎体附件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郭鹏飞 李峰 尹成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2期179-180,183,共3页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腰椎单骨型纤维结构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报告1例经病理证实仅累及腰椎附件单骨型纤维结构不良的患者,对其X线、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X线骨密度减低;CT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 目的: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腰椎单骨型纤维结构不良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报告1例经病理证实仅累及腰椎附件单骨型纤维结构不良的患者,对其X线、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X线骨密度减低;CT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骨质硬化,骨皮质可局部不连续,对诊断有意义;MR信号较复杂,不具有特异性。结论:仅累及椎体附件单骨型纤维结构不良比较罕见,影像特征与椎体单骨型一致,常具有常见部位的影像特征,除此以外还具有不同的影像特征及临床表现,熟知这些以提高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不良 单骨 腰椎附件
下载PDF
用斜单切口旋转截骨修复长骨复杂畸形的数学分析和应用
16
作者 高玮彤 郭鹏年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3498-3502,共5页
背景: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治疗长骨畸形在截骨后保持了最大的接触面积且没有骨丢失,但必须进行完善的术前计划。目的:精确确定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方法:提出了一种对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 背景: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治疗长骨畸形在截骨后保持了最大的接触面积且没有骨丢失,但必须进行完善的术前计划。目的:精确确定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方法:提出了一种对斜单切口旋转截骨术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数学过程的改进方法,明确了畸形角度和扭曲角度变形的定义,计算出旋转角度和截骨平面法线方向,得到截骨平面。结果与结论:应用实例验证表明,基于该方法计算结果进行长骨畸形纠正准确,骨断端接触紧密。该方法能精确确定切骨平面的方向和旋转角大小,提高了截骨的准确性,减少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同时提高了临床应用、计算机模拟切骨、3D打印切骨导板时使用的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畸形长 切口旋转截 数学分析 应用
下载PDF
单骨内固定治疗儿童前臂双骨干骨折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章平 马承宣 赫荣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前臂双 折内固定术 单骨内固定
原文传递
髌骨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症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旭辉 夏磊 +1 位作者 王世海 马珍珍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2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髌骨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01—2013-01采用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髌骨不稳症47例,术前及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 目的探讨髌骨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髌骨不稳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01—2013-01采用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无骨性结构异常的髌骨不稳症47例,术前及随访时采用Lyshol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1(12~30)个月。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加,未再发生髌骨脱位,恐惧试验阴性,髌骨轴位X线片示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恢复正常44例,髌骨轻度半脱位3例,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95.32±4.21)分,与术前(56.66±5.7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12,P <0.001)。结论髌骨单骨道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对无骨性结构异常的髌骨不稳症疗效确切、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 单骨道解剖重建 内侧髌股韧带
原文传递
自体肌腱移植髌骨双锚钉与髌骨单骨道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锦秋 何海溶 +5 位作者 余欢 常旭东 王荟臻 兰如华 陈振东 戴刚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35-3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体肌腱移植髌骨单骨道与髌骨双锚钉两种方法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到本科就诊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58例。采用自体肌腱移植髌骨单骨道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 目的:回顾性分析自体肌腱移植髌骨单骨道与髌骨双锚钉两种方法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到本科就诊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共58例。采用自体肌腱移植髌骨单骨道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32例(对照组):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16~28岁,平均22.5岁;病程为4个月~6年。采用自体肌腱移植髌骨双锚钉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26例(试验组):其中男7例,女19例:年龄16~28岁,平均21.8岁;病程为4个月~6年。术前主要症状表现为膝关节不稳、肿胀,查体恐惧试验阳性,术前IKDC评分为42.3±11.5、Kujala评分为53.4±12.5,最后一次随访评估IKDC评分、Kujala评分、髌骨稳定性和X线片影像学异常。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0个月,平均23.9个月,全部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无髌骨骨折和再脱位发生,关节活动度无受限,髌骨恐惧试验阴性。对照组患者1例术后出现髌骨倾斜,余患者髌骨轴位片显示髌股关节解剖关系均恢复正常。试验组患者髌股关节解剖关系无明显异常。两组患者末次随访IKDC评分分别为72.3±11.7和83.2±10.8,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末次随访Kujala评分分别为86.3±8.7和87.0±9.8,与术前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肌腱移植髌骨单骨道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与双锚钉重建可取得相同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骨道:双锚钉 内侧髌股韧带 重建 脱位
原文传递
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患者髌股关节退变及髌骨高度的改变
20
作者 李晓敏 田向东 +5 位作者 谭冶彤 薛志鹏 马晟 胡元一 黄叶 丁天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367-4372,共6页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中的一种,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目前尚缺乏该术式对髌股关节退变以及对髌骨高度影响的相关报道。目的:探究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髌股关节退变以及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作为内侧开放楔形截骨术中的一种,在临床应用广泛,但目前尚缺乏该术式对髌股关节退变以及对髌骨高度影响的相关报道。目的:探究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对髌股关节退变以及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63例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髌股关节轻中度退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20例,女43例,均行关节镜清理术联合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术,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在骨折处良好愈合后建议取出内植物并进行再次关节镜探查。采用膝关节轴位45°X射线片Kellgren-Lawrence分级、Iwano分级以及国际软骨修复协会软骨损伤分级评价两次手术时患者髌股关节退变情况;采用Caton-Deschamps指数、Blackburne-Peel指数以及Insall-Salvati指数评价两次手术时髌骨高度的变化情况;以疼痛目测类比评分及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价两次手术时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采用下肢力线比率评价两次手术时患者下肢力线情况。结果与结论:(1)6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2)再次手术时的膝关节轴位45°X射线片Kellgren-Lawrence分级、Iwano分级以及国际软骨修复协会分级虽有进展性改变,但与初次手术时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3)再次手术时通过3种方法测量的髌骨高度与初次手术时无显著差异(P> 0.05);(4)再次手术时的膝关节疼痛目测类比评分、美国西安大略与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以及下肢力线比率均显著优于初次手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5)提示对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髌股关节轻中度退变、而无髌股关节症状的患者,胫骨结节远端单平面截骨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并且在短期内对髌骨高度以及髌股关节退变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远端平面截 内侧间室 关节炎 髌股关节 退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