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形式的叠置与变异——以“VVVV”和“V倒V倒”为例
1
作者 王丽娟 《文教资料》 2023年第8期6-9,共4页
南京方言属江淮官话洪巢片,体现出南北方言的过渡性,既有官话的典型特征,又有吴语成分的遗留。本文考察了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形式“VVVV”与“V倒V倒”的叠置与变异现象,认为其形成原因为官话层与吴语底层在共时层面的竞争,并结合方言历... 南京方言属江淮官话洪巢片,体现出南北方言的过渡性,既有官话的典型特征,又有吴语成分的遗留。本文考察了南京方言动词重叠形式“VVVV”与“V倒V倒”的叠置与变异现象,认为其形成原因为官话层与吴语底层在共时层面的竞争,并结合方言历史演变与共时变异的情况,得出南京方言向北方官话、普通话靠拢的结论,预测源于官话的“V倒V倒”会渐次取代吴语底层的“VVV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动词重叠 叠置 变异
下载PDF
南京方言不是明代官话的基础 被引量:29
2
作者 麦耘 朱晓农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7-358,共22页
有些学者主张明代的官话是以属于江淮方言的南京话为基础方言,主要是根据一些文史资料。文章认为这一观点难以经受历史比较的检验,也难以解释另一些文史资料。同时还对某些关键的文史资料作了重新解释。文章认为,南京官话在当时确有较... 有些学者主张明代的官话是以属于江淮方言的南京话为基础方言,主要是根据一些文史资料。文章认为这一观点难以经受历史比较的检验,也难以解释另一些文史资料。同时还对某些关键的文史资料作了重新解释。文章认为,南京官话在当时确有较高声望,但仅限于南方某些地域;且南京官话是中原书音在南方的地域变体,而不同于南京方言。"南京话为明代官话基础"的主张者为字面所迷惑,混淆了作为书音一支的南京官话与作为江淮方言一种的南京方言。当时具有全国声望的官话是河洛话。要解决官话基础问题,不能单凭文史资料作判断,而要靠语言本体研究,尤其是历史比较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江淮方言 明代官话 南京官话 中原书音 语言声望 历史比较
下载PDF
《西儒耳目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补证 被引量:16
3
作者 曾晓渝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3-429,共7页
针对学界关于《西儒耳目资》基础方言的争论,文章通过明代相关官话方言韵书韵图音系特点的比较,以及明代南直隶军屯移民后裔语言中历史痕迹的旁证,指出《西儒耳目资》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并认为明代南京官话(南京话)不一定限于南京方... 针对学界关于《西儒耳目资》基础方言的争论,文章通过明代相关官话方言韵书韵图音系特点的比较,以及明代南直隶军屯移民后裔语言中历史痕迹的旁证,指出《西儒耳目资》的音系基础非南京方言,并认为明代南京官话(南京话)不一定限于南京方言或江淮官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儒耳目资》 明代南京官话 南京方言 中原官话
下载PDF
南京方言中的入声喉塞尾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宋益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入声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以韵尾的演变为始,进一步带动声调的变化。喉塞尾阶段是大多数方言入声消失的前奏,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喉塞尾逐步弱化,音节时长逐渐变长;第二阶段喉塞尾完全脱落,时长上的舒促对立消失,但... 入声演变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以韵尾的演变为始,进一步带动声调的变化。喉塞尾阶段是大多数方言入声消失的前奏,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喉塞尾逐步弱化,音节时长逐渐变长;第二阶段喉塞尾完全脱落,时长上的舒促对立消失,但还保留入声调类,入声调值不变;第三阶段入声并入其他调类,最终消失。目前,南京方言整体上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过渡期,同时个别入声音节已归入舒声调类,这是语音自身演变和普通话影响双重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入声演变 喉塞尾
下载PDF
南京方言三字组连读变调的实验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秋武 李昕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0-107,共8页
通过语音实验设计、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南京方言三字组连读变调与词组内部结构和词语性质无关,它是基于两字组连读变调规则进行的,变调主要是右向的,但也有左向的,两种方向并存有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是否属于双向性连读变调,还有... 通过语音实验设计、调查和分析,本研究发现南京方言三字组连读变调与词组内部结构和词语性质无关,它是基于两字组连读变调规则进行的,变调主要是右向的,但也有左向的,两种方向并存有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是否属于双向性连读变调,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三字组 连读变调 实验分析
下载PDF
轻声性质探赜——以南京方言轻声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柏莹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7-160,共4页
南京方言轻声的音高变化,使用与一般连读变调不同的另一套连读调式,一般连读变调采用后字不变的"右字调"型调式,轻声连读调式采用后字皆变的右向延展式。轻声音变现象与该方言语音系统密切关联:轻声音节的调值由其前字调类决... 南京方言轻声的音高变化,使用与一般连读变调不同的另一套连读调式,一般连读变调采用后字不变的"右字调"型调式,轻声连读调式采用后字皆变的右向延展式。轻声音变现象与该方言语音系统密切关联:轻声音节的调值由其前字调类决定,并可从前字底层调值预测,阳平、入声后接的轻声不"轻",轻声前字阳平变调。详细考察轻声在南京方言中的分布情况,提出轻声是一种表达语义、语法等功能的功能性变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连读变调 轻声调式 轻声分布与功能
下载PDF
轻声音高模式的特性——以南京方言轻声和入声音变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柏莹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63-166,共4页
南京方言的"阳平+入声/轻声"组合中阳平会发生变调,变同"上声+入声/轻声"组合中的上声,于是"阳平+入声"与"上声+入声"连读调式相同,但"阳平+轻声"却与"上声+轻声"调式不相... 南京方言的"阳平+入声/轻声"组合中阳平会发生变调,变同"上声+入声/轻声"组合中的上声,于是"阳平+入声"与"上声+入声"连读调式相同,但"阳平+轻声"却与"上声+轻声"调式不相同,这是因为轻声连读调模式不同于非轻声连调模式。轻声音高模式具有特殊性。汉语轻声依据音高模式,可预测其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入声 轻声 音高模式
下载PDF
南京方言中的“V不起来”与“阿/还VP”——兼谈语法同中有异对学习普通话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春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44-47,共4页
南京方言中存在两种与普通话不完全对应的结构:“V不起来”与“阿/还VP”。它们与普通话之间的部分对应使得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很容易忽视二者的区别,直接把与普通话不同的方言用法带入普通话,因此,只有明确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南京方言中存在两种与普通话不完全对应的结构:“V不起来”与“阿/还VP”。它们与普通话之间的部分对应使得人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很容易忽视二者的区别,直接把与普通话不同的方言用法带入普通话,因此,只有明确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在学习普通话时避免方言语法的负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V不起来 副词疑问句 阿/还VP
下载PDF
南京方言宕江两摄入声韵的共时变异及历时演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顾黔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4-393,共10页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方言古为吴语,由于历史上多次北人南下,充实江淮间,现已演变为江淮官话。本文考察南京方言宕江两摄入声韵在老、中、青、少四个年龄段的共时变异,分析宕江两摄入声韵的语音层次,探讨普通话渗透、嵌入南京方言...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其方言古为吴语,由于历史上多次北人南下,充实江淮间,现已演变为江淮官话。本文考察南京方言宕江两摄入声韵在老、中、青、少四个年龄段的共时变异,分析宕江两摄入声韵的语音层次,探讨普通话渗透、嵌入南京方言的方式和步骤,讨论南京方言入声韵的演变轨迹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入声韵 共时变异 历时演变
下载PDF
南京方言儿化语音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5-79,共5页
关于南京方言,近、现代学者作了多方描写,但对其内部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则很少。本文对南京方言中老派城南、城北儿化词做了调查,对比了南、北两片儿化现象的异同,从语音机理角度研究了南京方言的儿化现象:儿化韵-儿中(“儿”在词中间)... 关于南京方言,近、现代学者作了多方描写,但对其内部区域之间的差异研究则很少。本文对南京方言中老派城南、城北儿化词做了调查,对比了南、北两片儿化现象的异同,从语音机理角度研究了南京方言的儿化现象:儿化韵-儿中(“儿”在词中间)-儿尾(“儿”在词末尾)-声调变化。其中城南以儿化韵为主,儿尾、儿中、声调变化的情况城南、城北均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机理分析 语音 儿化现象 差异研究 “儿” 儿化韵 儿化词 声调 儿尾 老派 对比
下载PDF
二十世纪以来的南京方言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郭骏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1-48,共8页
本文对20世纪以来的南京方言研究情况作简要回顾,梳理研究成果,总结研究经验,分析存在不足,展望未来研究,这对南京方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整个汉语方言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二十世纪 南京方言研究 基本经验 研究展望
下载PDF
三十年来的南京方言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顺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92-97,共6页
三十年来南京方言研究中,语音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入声、轻声、儿化和变调上,语音的基本面貌已经描写出来;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出版了高质量的南京方言词典;语法的研究也已经起步,在动词重叠、特殊句法格式和个别助词的研究上有了可喜的... 三十年来南京方言研究中,语音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入声、轻声、儿化和变调上,语音的基本面貌已经描写出来;词汇研究的重要成果是出版了高质量的南京方言词典;语法的研究也已经起步,在动词重叠、特殊句法格式和个别助词的研究上有了可喜的进展。总体上看,南京方言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还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今后应该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语音 词汇 语法
下载PDF
南京方言儿化合音的演化与语法意义的磨损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进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22-23,共2页
本文通过方言调查,分析了南京方言儿化合音的演化与语法意义磨损的关联情况,使我们看到了南京方言的语言特色,从另一角度透视出南京方言的地域色彩和文化底蕴。
关键词 南京方言 儿化合音 语法意义 语音演化 语义磨损 语言特色
下载PDF
南京方言中声母系统对二语习得的负迁移影响及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怡 孙志波 《滁州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37-41,共5页
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语言迁移现象,母语方言会直接影响二语习得效果。根据语言迁移理论,论述了南京方言区外语学习者不同程度地受其母语方言的影响,对二语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重点讨论了南京方言的声母系统对其英语学习者语音产生的负... 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语言迁移现象,母语方言会直接影响二语习得效果。根据语言迁移理论,论述了南京方言区外语学习者不同程度地受其母语方言的影响,对二语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重点讨论了南京方言的声母系统对其英语学习者语音产生的负迁移影响,最后为克服南京方言造成的负迁移障碍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二语习得 负迁移影响
下载PDF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薇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9年第11期95-96,共2页
南京方言中的反复问句主要有“VP不VP”“阿VP”和“阿V不VP”三种类型,且每一种类型又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三种类型的反复问句在南京方言里共存,但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
关键词 南京方言 反复问句 “阿VP”句型
下载PDF
南京方言中以“哎是啊”为标记的反复疑问句的语法、语义、语用分析
16
作者 许彩云 汪健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802-807,831,共7页
本文结合语言事实对南京方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短语"哎是啊"的使用与发展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探求当今南京方言中普遍存在的以"哎是啊"为标记的反复疑问句的结构特点以及语义类别,并试从认知角度探寻和理解语言与社... 本文结合语言事实对南京方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短语"哎是啊"的使用与发展进行描述与分析,从而探求当今南京方言中普遍存在的以"哎是啊"为标记的反复疑问句的结构特点以及语义类别,并试从认知角度探寻和理解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哎是啊 语义分析 语用分析 反复疑问句
下载PDF
六朝乐府“风人体”对后世方言的影响——以南京方言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瑞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4-20,共7页
六朝乐府诗对后世的影响,最主要的是使全国各地方言产生了特殊的谐音造词法:隐实示虚,设难成趣,使汉语有了数量众多的有智巧艺术性的词。此尚未有人论述,本文以南京方言为例做补空白而充分的论证。
关键词 六朝乐府诗 影响 谐音造词法 南京方言
下载PDF
南京方言音系百年变迁
18
作者 宋益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5年第4期157-162,共6页
本文比较了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以及21世纪的音系描写。南京方言的语音演变比一般城市方言要快得多,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声母和韵母上面,声调系统则保持稳定。传统的方言调查方法无法充分满足今天方言发展的需要,自然... 本文比较了20世纪20年代、20世纪50年代、20世纪90年以及21世纪的音系描写。南京方言的语音演变比一般城市方言要快得多,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声母和韵母上面,声调系统则保持稳定。传统的方言调查方法无法充分满足今天方言发展的需要,自然语料的调查应成为方言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音系 语音演变
下载PDF
浅谈南京方言中的“一塌”
19
作者 罗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5期52-53,共2页
"一塌"在南京方言中作为"一塌糊涂"的简称,有着超越现代汉语词典所定义词义的很多延伸运用。本文通过"一塌"在形容词和动词后的使用情况,探讨它在南京方言中引申出的丰富多彩的内涵,并对其在南京方言中... "一塌"在南京方言中作为"一塌糊涂"的简称,有着超越现代汉语词典所定义词义的很多延伸运用。本文通过"一塌"在形容词和动词后的使用情况,探讨它在南京方言中引申出的丰富多彩的内涵,并对其在南京方言中的使用做较为细致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方言 一塌 一塌糊涂
下载PDF
音节音量测量方法——运用V值法对南京方言轻声的个案研究
20
作者 柏莹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2期38-40,共3页
音节音量测量方法是一种测量音节综合声学数据的简易方法,它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参考英国语言学家巴维尔先生的V值公式,获得语音频率、振幅、时长的多维数值,使之与语音上的听觉印象“轻”“重”相对应。运用这... 音节音量测量方法是一种测量音节综合声学数据的简易方法,它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Excel统计软件,参考英国语言学家巴维尔先生的V值公式,获得语音频率、振幅、时长的多维数值,使之与语音上的听觉印象“轻”“重”相对应。运用这种方法测量南京方言的音节音量,结果显示,该方言的轻声和北京话属于不同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节音量 V值公式 南京方言轻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