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傣—泰民族“南传佛教文化圈”的呈构——以景谷傣族泼水节为例
1
作者
罗敏
孔莹杰
《红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4-77,共4页
傣—泰民族有着共同民族渊源的“亲缘民族”,其中一支保持着原始宗教文化,另外一支则更多地被南传佛教文化所传播和渗透,泼水节则是“南传佛教文化圈”族群共同的传统节日。文章以景谷傣族泼水节为研究个案,从文化圈视角对中、泰、缅、...
傣—泰民族有着共同民族渊源的“亲缘民族”,其中一支保持着原始宗教文化,另外一支则更多地被南传佛教文化所传播和渗透,泼水节则是“南传佛教文化圈”族群共同的传统节日。文章以景谷傣族泼水节为研究个案,从文化圈视角对中、泰、缅、老四国的“南传佛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一传统节日在地域文化空间上构成了一个共享的“南传佛教文化圈”,而“南传佛教文化圈”又通过族群记忆和文化认同型塑、佛寺建筑群神圣空间建造、“赕巴达”仪式信仰空间表达等形式进行呈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
—泰民族
南传
佛教
文化
圈
泼水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迁移境外傣泐人南传佛教文化观研究——以泰北南王村寨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饶睿颖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8,共6页
迁移泰北的傣泐人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由于战争的原因被掳掠至泰北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完成了其国家认同,成为"泰国人",他们的后代继承了傣泐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南传佛教文化观。从佛寺到宗教节庆及人生礼仪的各种仪式...
迁移泰北的傣泐人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由于战争的原因被掳掠至泰北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完成了其国家认同,成为"泰国人",他们的后代继承了傣泐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南传佛教文化观。从佛寺到宗教节庆及人生礼仪的各种仪式都折射出了布施、感恩、孝、行善修身等佛教文化观。在佛教文化观的引导下,僧俗共同构建了相对稳固的神圣空间,并得以延续。在社会文化变迁中不断调适,最终僧俗共同选择了回归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对传统的传承与发扬,泰国境内的傣泐人获得了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
泐
人
南传
佛教
文化
观
泰北
西双版纳
原文传递
论南传佛教诵经音声系统的动态综合构成——以沧源县班老佤族总佛寺大殿开光仪式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董宸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32,共10页
本文以组织结构复杂且具有典型性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佤族总佛寺的大殿开光仪式为例,尝试分析探讨境内"傣泐亚文化圈"的诵经音声系统分层规律是如何在具体仪式当中应用,并以动态综合方式构成的。南传佛教诵经主要在仪式...
本文以组织结构复杂且具有典型性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佤族总佛寺的大殿开光仪式为例,尝试分析探讨境内"傣泐亚文化圈"的诵经音声系统分层规律是如何在具体仪式当中应用,并以动态综合方式构成的。南传佛教诵经主要在仪式中构成,其结构和组织方式是宗教信仰多方面综合并相互作用的结果。临沧佤族地区南传佛教诵经音声系统将地方特征融于宗教原则之中,兼具典型性和特殊性,按照经文类型划分为巴利语经书、地方语经书和傣语宗教叙事诗三类,分别对应宗教核心—中介—外围层面。本文通过解读仪式空间中诵经音声内容、旋律风格及其与仪式仪程的"同形同构"关系,论证南传佛教诵经音声中蕴含的分层规律特征不是仅由经文和音声构成的独立静态的概念,而是由信仰功能、仪式场域、人员组合等多重结构组合形成的动态综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传佛教傣泐亚文化圈
诵经风格分层构成
旋律分析
动态综合体
原文传递
傣泐古文化历史渊源探秘
4
作者
晓飞
《版纳》
2006年第Z1期21-27,共7页
西双版纳地处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汇地带,傣族历来频频与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和南亚文化亲密接触,借鉴吸收了诸多文化因子,不断丰富和发展傣族自己的特色文化,并使之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始终保持着傣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鲜明风...
西双版纳地处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汇地带,傣族历来频频与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和南亚文化亲密接触,借鉴吸收了诸多文化因子,不断丰富和发展傣族自己的特色文化,并使之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始终保持着傣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鲜明风格。一、傣泐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一)傣泐干支纪时法是中原文化传播的例证用干支纪时间,在汉历中已有悠久的历史。春秋以来就使用干支纪日并沿用至今,干支纪月及干支纪时大约从战国时期开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
泐
干支纪时
文化
经典
召片领
寨神
文化
因子
南传
上座部
佛教
战国时期
傣
文
佛教
传入
原文传递
话说“泼水节”
被引量:
1
5
作者
冯晓飞
《版纳》
2006年第2期32-42,共11页
被海内外观光客誉为“东方狂欢节”的傣族泼水节,傣泐语称作“桑勘比迈”,意即傣历新年。由于傣历的年,是以太阳进入白羊宫首之时为岁首,因此,元旦并不在一月初一,而是在傣历的六月初六至七月初六之间,故又称作“楞贺桑勘比迈”,即六月...
被海内外观光客誉为“东方狂欢节”的傣族泼水节,傣泐语称作“桑勘比迈”,意即傣历新年。由于傣历的年,是以太阳进入白羊宫首之时为岁首,因此,元旦并不在一月初一,而是在傣历的六月初六至七月初六之间,故又称作“楞贺桑勘比迈”,即六月新年。又由于节日期间有热闹欢腾的泼水祝福活动,而被他称为泼水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
族泼水节
泼水
节庆活动
赶摆
白羊宫
章哈
傣
泐
水灯
南传
上座部
佛教
曼景兰
原文传递
题名
傣—泰民族“南传佛教文化圈”的呈构——以景谷傣族泼水节为例
1
作者
罗敏
孔莹杰
机构
普洱学院
出处
《红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74-77,共4页
基金
普洱学院校级课题:景谷傣族泼水节的民族志研究(2015xjkt03)
普洱学院校级创新团队资助项目:云南边疆治理研究(CXTD001)
文摘
傣—泰民族有着共同民族渊源的“亲缘民族”,其中一支保持着原始宗教文化,另外一支则更多地被南传佛教文化所传播和渗透,泼水节则是“南传佛教文化圈”族群共同的传统节日。文章以景谷傣族泼水节为研究个案,从文化圈视角对中、泰、缅、老四国的“南传佛教”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一传统节日在地域文化空间上构成了一个共享的“南传佛教文化圈”,而“南传佛教文化圈”又通过族群记忆和文化认同型塑、佛寺建筑群神圣空间建造、“赕巴达”仪式信仰空间表达等形式进行呈构。
关键词
傣
—泰民族
南传
佛教
文化
圈
泼水节
Keywords
Dai-Thai peoples
Theravada Buddhism culture circle
Water-Sprinkling Festival
分类号
C953 [社会学—民族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迁移境外傣泐人南传佛教文化观研究——以泰北南王村寨为例
被引量:
1
2
作者
饶睿颖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
出处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3-118,共6页
基金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西双版纳与泰国北部南传佛教僧伽制度改革关系调查研究"(13CZJ007)阶段性成果
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设专项资金科研项目"迁移境外傣泐民族南传佛教文化变迁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基地项目"中印孟缅经济带宗教交流研究"阶段性成果
文摘
迁移泰北的傣泐人绝大多数是历史上由于战争的原因被掳掠至泰北的,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完成了其国家认同,成为"泰国人",他们的后代继承了傣泐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南传佛教文化观。从佛寺到宗教节庆及人生礼仪的各种仪式都折射出了布施、感恩、孝、行善修身等佛教文化观。在佛教文化观的引导下,僧俗共同构建了相对稳固的神圣空间,并得以延续。在社会文化变迁中不断调适,最终僧俗共同选择了回归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对传统的传承与发扬,泰国境内的傣泐人获得了精神与物质文明的双赢。
关键词
傣
泐
人
南传
佛教
文化
观
泰北
西双版纳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南传佛教诵经音声系统的动态综合构成——以沧源县班老佤族总佛寺大殿开光仪式为例
被引量:
4
3
作者
董宸
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
出处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32,共10页
文摘
本文以组织结构复杂且具有典型性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班老佤族总佛寺的大殿开光仪式为例,尝试分析探讨境内"傣泐亚文化圈"的诵经音声系统分层规律是如何在具体仪式当中应用,并以动态综合方式构成的。南传佛教诵经主要在仪式中构成,其结构和组织方式是宗教信仰多方面综合并相互作用的结果。临沧佤族地区南传佛教诵经音声系统将地方特征融于宗教原则之中,兼具典型性和特殊性,按照经文类型划分为巴利语经书、地方语经书和傣语宗教叙事诗三类,分别对应宗教核心—中介—外围层面。本文通过解读仪式空间中诵经音声内容、旋律风格及其与仪式仪程的"同形同构"关系,论证南传佛教诵经音声中蕴含的分层规律特征不是仅由经文和音声构成的独立静态的概念,而是由信仰功能、仪式场域、人员组合等多重结构组合形成的动态综合体。
关键词
南传佛教傣泐亚文化圈
诵经风格分层构成
旋律分析
动态综合体
分类号
J608.2 [艺术—音乐]
原文传递
题名
傣泐古文化历史渊源探秘
4
作者
晓飞
出处
《版纳》
2006年第Z1期21-27,共7页
文摘
西双版纳地处多元文化碰撞、交流、融汇地带,傣族历来频频与中原文化、东南亚文化和南亚文化亲密接触,借鉴吸收了诸多文化因子,不断丰富和发展傣族自己的特色文化,并使之在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始终保持着傣族文化的独特个性和鲜明风格。一、傣泐文化与中原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一)傣泐干支纪时法是中原文化传播的例证用干支纪时间,在汉历中已有悠久的历史。春秋以来就使用干支纪日并沿用至今,干支纪月及干支纪时大约从战国时期开始使用。
关键词
傣
泐
干支纪时
文化
经典
召片领
寨神
文化
因子
南传
上座部
佛教
战国时期
傣
文
佛教
传入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话说“泼水节”
被引量:
1
5
作者
冯晓飞
出处
《版纳》
2006年第2期32-42,共11页
文摘
被海内外观光客誉为“东方狂欢节”的傣族泼水节,傣泐语称作“桑勘比迈”,意即傣历新年。由于傣历的年,是以太阳进入白羊宫首之时为岁首,因此,元旦并不在一月初一,而是在傣历的六月初六至七月初六之间,故又称作“楞贺桑勘比迈”,即六月新年。又由于节日期间有热闹欢腾的泼水祝福活动,而被他称为泼水节。
关键词
傣
族泼水节
泼水
节庆活动
赶摆
白羊宫
章哈
傣
泐
水灯
南传
上座部
佛教
曼景兰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傣—泰民族“南传佛教文化圈”的呈构——以景谷傣族泼水节为例
罗敏
孔莹杰
《红河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迁移境外傣泐人南传佛教文化观研究——以泰北南王村寨为例
饶睿颖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原文传递
3
论南传佛教诵经音声系统的动态综合构成——以沧源县班老佤族总佛寺大殿开光仪式为例
董宸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4
原文传递
4
傣泐古文化历史渊源探秘
晓飞
《版纳》
2006
0
原文传递
5
话说“泼水节”
冯晓飞
《版纳》
2006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