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补史到新证——试论阮元《南北书派论》的学术基础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慧斌 于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80-184,共5页
阮元《南北书派论》在古代书法文献发展史上很有代表性,是第一篇具有一定学术性质和现代学术意义的书法史学术论文,开启了古代相对独立的书法史研究的先河,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前人的书法史观与史论。
关键词 阮元 南北书派论 研究方法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阮元与《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 被引量:5
2
作者 金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2年第2期47-52,26,共7页
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由于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清代中、后期书坛渐成碑学兴盛、帖学衰微的格局,从而影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书法观念和创作。在这个转折时期,清代学者阮元以其显赫的政治和学术地位,对清代碑学的形... 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由于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清代中、后期书坛渐成碑学兴盛、帖学衰微的格局,从而影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书法观念和创作。在这个转折时期,清代学者阮元以其显赫的政治和学术地位,对清代碑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称他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清代 法观念 碑学 南北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 学思想 地域风理论
下载PDF
清代褚遂良书法形象的建构——兼论阮元《南北书派论》中褚遂良的归属问题
3
作者 席乐 卢玉珊 《中国书画》 2020年第12期23-25,共3页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太宗朝以忠正直谏闻名,唐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旧唐书》云其"博涉文史,尤工隶书"([1]),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后世学楷书欲求变化者,多从褚书...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唐太宗朝以忠正直谏闻名,唐高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旧唐书》云其"博涉文史,尤工隶书"([1]),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家"。后世学楷书欲求变化者,多从褚书取法。褚遂良对唐代书家影响颇深,薛稷、颜真卿均得其传,刘熙载誉其为“唐之广大教化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书派论 褚遂良 薛稷 颜真卿 《旧唐 欧阳询 虞世南 唐太宗
下载PDF
刘咸炘南北分派书学思想研究
4
作者 赵长瑞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刘咸炘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南北分派这一书学思想理论的系统研究,反映出刘咸炘对这一书学分派思想的思考。南北分派这一书学理论是由清代学者阮元提出,刘咸炘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的文艺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 刘咸炘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南北分派这一书学思想理论的系统研究,反映出刘咸炘对这一书学分派思想的思考。南北分派这一书学理论是由清代学者阮元提出,刘咸炘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的文艺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刘咸炘著作中关于南北分派的思想进行整理归类,详细论证,对于系统、成体系地阐述他关于南北分派理论的思想以及他的观点,对书坛研究南北分派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 学思想 北碑南帖
下载PDF
欧阳询、虞世南与魏晋南北朝的书学传统(上)
5
作者 郑成航 《中国书画》 2021年第3期4-9,共6页
欧阳询(557—641)与虞世南(558—638),同为冠冕唐初的重要书家,二人基本同龄,都有由陈入隋、由隋入唐的人生经历。人们在谈论这一时期的书史时,免不了将二人进行比较(图1、图2)。除了直接比较书风,论者也着眼于欧、虞的书学来源,如阮元(... 欧阳询(557—641)与虞世南(558—638),同为冠冕唐初的重要书家,二人基本同龄,都有由陈入隋、由隋入唐的人生经历。人们在谈论这一时期的书史时,免不了将二人进行比较(图1、图2)。除了直接比较书风,论者也着眼于欧、虞的书学来源,如阮元(1764—1849)在《南北书派论》中,将欧、虞分别划入南北两派的谱系中:南派由锺繇、卫瓘及王羲之、献之、僧虔等,以至智永、虞世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书派论 魏晋南北 虞世南 欧阳询 锺繇 卫瓘
下载PDF
略论阮元的书法理论与碑学派的兴起
6
作者 王雪玲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30-33,共4页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认为北派...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保存了隶书的古意,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首倡碑学。经包世臣、康有为的倡导和宣扬,碑学兴起,盛行于清代后期的书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法理论 碑学 南北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 清代
全文增补中
对阮元书学属于“碑学”之观点的检讨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学峰 《中国书画》 2007年第10期64-67,共4页
阮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书论将魏晋直至隋唐的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并在书法史上首次系统梳理"北派"书法的发展脉络。因而,在一部分书法史家看来,阮元发现了书法历史发展长河中&qu... 阮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书论将魏晋直至隋唐的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并在书法史上首次系统梳理"北派"书法的发展脉络。因而,在一部分书法史家看来,阮元发现了书法历史发展长河中"碑学"和"帖学"两条事实存在的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法史 南北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 帖学 二王 碑版 篆隶
下载PDF
阮元书学思想刍议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学勇 《中国书画》 2008年第6期60-61,共2页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云台(或芸台),又号揅经老人、雷塘庵主、节性斋老人、颐性老人、北湖跛叟等。江苏扬州人,占籍仪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出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历任兵、礼、户、工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巡抚,... 阮元(1764~1849年),字伯元,号云台(或芸台),又号揅经老人、雷塘庵主、节性斋老人、颐性老人、北湖跛叟等。江苏扬州人,占籍仪征。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出仕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历任兵、礼、户、工部侍郎,浙江、江西、河南巡抚,漕运、湖广、两广、云贵总督,拜体仁阁大学士,晋太傅衔,死后赐谥文达。阮元善书画,精鉴定,一生取得了诸多成就,在经学、史学、文字、音韵、训诂、校勘、金石、书画、天文、历算、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斋 南北书派论 文达 芸台 体仁阁大学士 庵主 北碑
下载PDF
马宗霍的书学观——马宗霍及其书学著作的学术史考察(上)
9
作者 陈硕 《中国书画》 2016年第11期4-10,共7页
《书林藻鉴》与《书林纪事》([1])为著名学者马宗霍(1897—1976)一生在书学领域的主要著述。马氏较为"精""纯"的学术路径使其远不及同时的许多学人在坊间歆享盛名([2]),以二著为代表的相关著述或因体例与撰述思维上的某种"... 《书林藻鉴》与《书林纪事》([1])为著名学者马宗霍(1897—1976)一生在书学领域的主要著述。马氏较为"精""纯"的学术路径使其远不及同时的许多学人在坊间歆享盛名([2]),以二著为代表的相关著述或因体例与撰述思维上的某种"滞后性"而未能在一些学者笔下荣膺佳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著作迄今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生命力,取资援引不乏其事([3])。欲对其人其著形成客观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宗霍 林纪事 主要著述 马氏 北碑 曾熙 学史 南北书派论 碑学
下载PDF
书学研究与海南书法事业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东民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52-53,共2页
创作与理论批评是文艺事业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因为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也不可能及时总结实践的经验教训,从更高的高度... 创作与理论批评是文艺事业不可或缺的两大组成部分,因为理论与实践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来自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没有实践也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也不可能及时总结实践的经验教训,从更高的高度去指导和引领实践。文艺创作实践与文艺理论批评自然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理论批评 文艺创作 海南省 辩证关系 引用日期 经验教训 南北书派论 马克思主义 玉堂禁经
下载PDF
论民间书法与名家书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沃兴华 《中国书画》 2006年第3期155-156,共2页
最近十多年,我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三代金文、秦汉简牍帛书、汉魏六朝碑版和敦煌遗书,所有这些研究对象虽然字体不同,但是在非篆非分非楷的兼容性上有相同之处。它们的风格面貌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以稚拙奇肆为主要特征。而且,它们都是在... 最近十多年,我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三代金文、秦汉简牍帛书、汉魏六朝碑版和敦煌遗书,所有这些研究对象虽然字体不同,但是在非篆非分非楷的兼容性上有相同之处。它们的风格面貌虽然各不相同,但是都以稚拙奇肆为主要特征。而且,它们都是在历史上被人忽视和遗忘的作品,对当代书法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因此,当我综述它们的时候,使用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民间书法,并对它作了一番界说和阐述。我认为书法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之上的,人们在写字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将自己的审美意识流露笔端,多一笔,少一笔,粗一点,细一点,大大小小,正正侧侧,形成千差万别的风格面貌,其中,当某些风格面貌与时代精神契合时,会特别引人注目,经过杰出的书法家的进一步加工完善,提炼为典型,然后经过多数人的附和,衍生为流派,称誉当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版 沃兴华 敦煌遗 汉魏六朝 审美意识 时代精神 帖学 北碑南帖论 南北书派论 碑学
下载PDF
论阮元的书法理论及其碑学成就
12
作者 丁永刚 茅云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6-78,共3页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 ,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 ,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 ,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 ,认为北...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 ,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 ,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 ,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 ,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 ,保存了隶书的古意 ,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 ,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帖学碑学 南北 北碑南帖
下载PDF
毛泽东书法艺术刍论
13
作者 周建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S1期32-34,共3页
在中国书法史上,若论振兴狂草艺术的成就和贡献,毛泽东当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一座巍峨的高峰。诚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所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而“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研究毛泽东,无疑应包... 在中国书法史上,若论振兴狂草艺术的成就和贡献,毛泽东当是继张旭、怀素之后的一座巍峨的高峰。诚如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所云:“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而“观人于书,莫如观其行草”。研究毛泽东,无疑应包括对他的书法艺术的研究。本文谨从其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略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史 怀素 北碑 南北书派论 《艺概》 熙载 中国法简论 于佑 结体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的书法
14
作者 魏学峰 《文史杂志》 1992年第6期39-41,共3页
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研究,在今天越来越受到书学家们的重视,发表了许多具有卓识的著述,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显现出一种极不平衡的状态。对于古代书法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条分缕析,而对于近现代书法,特别是民国时期... 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研究,在今天越来越受到书学家们的重视,发表了许多具有卓识的著述,但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研究显现出一种极不平衡的状态。对于古代书法的许多方面都进行了条分缕析,而对于近现代书法,特别是民国时期的书法研究几乎成为一个断带。除了个别的民国书家介绍外,系统地论述至今尚无,或许是由于资料的零散、稀少,或许是对进一时期的书法发展有着不同的认识。我以为民国时期的书法史是一个承先启后的了不起的时代。不少书风直接影响着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史 碑学 沈尹默 千字文 沙孟海 古籀 南北书派论
下载PDF
书法教育的再认识
15
作者 陆潞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1993年第1期50-53,共4页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的可考的历史,……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要算中国书法了。更动人的是,我国古代就有着较丰腴的“书法教育”体制...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已有了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的可考的历史,……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最能代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的要算中国书法了。更动人的是,我国古代就有着较丰腴的“书法教育”体制,本文试图从古代书法教育的一个侧面,反映华夏民族历代革新进取的精神。对于历史文化,一位哲人说过:“人们拍打去其间凝聚者的灰尘,便会露出灿烂的金光”。文字产生后;随着文化知识的日益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教育 中国 古代 学习工具 文化知识 古代文化 笔阵图 南北书派论 意在笔前 弘文馆
下载PDF
读何绍基楷书《前后赤壁赋》
16
作者 井亭 《上海文博论丛》 2006年第4期36-40,共5页
何绍基的书法,《清史稿》称其"运肘敛指,心摹手追,遂成一家,世皆重之。"对于这样一位书风独特、书艺高绝的书法家,人们是很难忘记的。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道州,晚号蝯叟,别署东洲居士、猨臂翁,湖南道州(今道县)人。... 何绍基的书法,《清史稿》称其"运肘敛指,心摹手追,遂成一家,世皆重之。"对于这样一位书风独特、书艺高绝的书法家,人们是很难忘记的。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道州,晚号蝯叟,别署东洲居士、猨臂翁,湖南道州(今道县)人。其父何凌汉曾历任工部、吏部、户部尚书,追赠太子太保,谥文安。家学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后赤壁赋 何凌汉 北碑 太子太保 《清史稿》 二王 南北书派论
下载PDF
书法史的转向:金石学向碑学书法的趣味过渡
17
作者 张强 《中国艺术》 2015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北宋年间兴起的金石学,成为一种文献考据与研究方法。到了清代中晚期之后,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开始在其书法之中,寻找字体差异的趣味,同时将残碑剩碣的拓制效果,作为书法之中高古的趣味来演习。之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对北朝书... 北宋年间兴起的金石学,成为一种文献考据与研究方法。到了清代中晚期之后,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开始在其书法之中,寻找字体差异的趣味,同时将残碑剩碣的拓制效果,作为书法之中高古的趣味来演习。之后,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对北朝书法从理论上,构建了这种趣味转向的必然性。从南北书派的划分,到北碑审美趣味、审美品阶、审美内涵的形态营造,终使这个被追认、被赋予、被建构的意义系统,得以真实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金石学 帖学 南北 审美趣味
下载PDF
先父黄永年教授在书法史研究方面的造诣
18
作者 黄寿成 《大学书法》 2022年第4期19-23,共5页
先父黄永年教授为史学名家,特别是在北朝隋唐史、历史文献学研究方面贡献甚夥,这已为学术界所共知。但是他擅长书法、篆刻,且对书法史颇有研究,却少为人知。而其有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书法研究的论文《王羲之书师法锺张》《〈兰亭序... 先父黄永年教授为史学名家,特别是在北朝隋唐史、历史文献学研究方面贡献甚夥,这已为学术界所共知。但是他擅长书法、篆刻,且对书法史颇有研究,却少为人知。而其有关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书法研究的论文《王羲之书师法锺张》《〈兰亭序〉为梁陈人书》《南北书派异同》《晋唐小楷不可信》《唐人楷书述论》等见载于《黄永年谈艺录》,下面围绕这几篇论文,谈谈先父对这一时期书法的一些看法,祈请方家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研究 兰亭序 法史 历史文献学 南北 魏晋南北 黄永年 小楷
下载PDF
融会碑与帖——何绍基的书学思想
19
作者 崔伟 《中国书画》 2003年第1期77-81,共5页
何绍基是一位兼收并蓄、思想通达的学者书家,对碑刻的搜访与评价不囿南北,对书家的评价也不囿派别。他以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审视南北书迹之高下优劣,显示出客观、公允与平和的心态,而他之所以能在书法实践中走碑与帖融会的道路,也正是... 何绍基是一位兼收并蓄、思想通达的学者书家,对碑刻的搜访与评价不囿南北,对书家的评价也不囿派别。他以自己的眼光来观察、审视南北书迹之高下优劣,显示出客观、公允与平和的心态,而他之所以能在书法实践中走碑与帖融会的道路,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与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绍基 北碑 碑学 南北书派论 刻帖 帖学 十七帖 篆隶
下载PDF
书法名著选讲(连载之五)
20
作者 冯亦吾 《书画世界》 1994年第1期49-53,共5页
五、碑帖碑谓碑刻,帖谓法帖,俗亦通称碑帖。碑的名称,始于周代,原有三种作用:一为用于宫廷,以测日影,以定时刻,有如后之日规(或称日晷仪)。二为用于寺庙,以为栓马之石。三为用于墓地,为下棺时所需,其形如碑,上有穿孔,立在墓道四周,下棺... 五、碑帖碑谓碑刻,帖谓法帖,俗亦通称碑帖。碑的名称,始于周代,原有三种作用:一为用于宫廷,以测日影,以定时刻,有如后之日规(或称日晷仪)。二为用于寺庙,以为栓马之石。三为用于墓地,为下棺时所需,其形如碑,上有穿孔,立在墓道四周,下棺时以作纤绕。可见早期的碑,并无文字。到了秦代,秦始皇东游,登泰山,刻石记功,称作刻石,有碑之义而无碑之名。东汉初年,有于墓地碑石上刻辞者,只在记事。到了桓帝、灵帝时际,立碑刻辞之风大盛,始有今日形式的碑刻,这就是碑的由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北碑南帖论 圣教序 南北书派论 孔子庙堂碑 遂良 王行满 刻辞 帖学 晷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