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年梅雨暴雨带振荡特征及其诊断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季致建 赵贤产 《浙江气象》 2004年第3期1-4,F003,共5页
通过对 2 0 0 3年梅雨期形势诊断分析发现 ,2 0 0 3年梅雨具有强度强、影响范围大、北南两条中心雨量带和梅雨暴雨带南北振荡明显等特征 ;梅雨期内的 6次梅雨暴雨带振荡过程与副热带高压振荡和西风带低槽活动密切相关 ;梅雨暴雨带的位... 通过对 2 0 0 3年梅雨期形势诊断分析发现 ,2 0 0 3年梅雨具有强度强、影响范围大、北南两条中心雨量带和梅雨暴雨带南北振荡明显等特征 ;梅雨期内的 6次梅雨暴雨带振荡过程与副热带高压振荡和西风带低槽活动密切相关 ;梅雨暴雨带的位置与低空急流北线位置和低层 85 0、70 0hPa露点高值轴位置相一致 ;高层强辐散的抽气作用是造成梅雨带内大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暴雨带 南北振荡 低空急流 露点场 高层辐散
下载PDF
Sea surface height oscillation with quasi-four-month period along the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2
作者 曹俊和 刘秦玉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352-359,共8页
The sea surface height oscillation with a quasi-four-month period (SSHO4) along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NSCS) is detected using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and an ocean model simulation. Th... The sea surface height oscillation with a quasi-four-month period (SSHO4) along continental slop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NSCS) is detected using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and an ocean model simulation. The SSHO4 is at southwest of Dongsha Island,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a wavelength of-600 km and a southwestward phase speed of-0.1 m/s. Crossing the climatological background SST front, geostrophic currents corresponding to the SSHO4 generally induce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tongues" during January-March. The cold and warm SST tongues appear southwest of cyclonic and anticyclonic eddies, respectivel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warm and cold SST tongues is about half the wavelength of the SSHO4. The geostrophic curr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ateral mixing, as manifested by the SST tongue phenomena in the N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surface height heat advection EDDIES continental slope
下载PDF
全新世南亚高压南北移动及其与亚洲夏季风降水的关系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肖剑 靳立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44-1254,共11页
南亚高压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强度及位置变化对亚洲夏季风降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变化特征和物理机制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亚洲夏季风演化的认识。论文利用一个海-气耦合模式(KCM),在轨道参数的强迫下模拟了全新世... 南亚高压是亚洲夏季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强度及位置变化对亚洲夏季风降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其变化特征和物理机制的研究可以加深对亚洲夏季风演化的认识。论文利用一个海-气耦合模式(KCM),在轨道参数的强迫下模拟了全新世以来(9.5~0 ka B.P.)的气候变化,分析了全新世南亚高压的南北移动特征,并探讨其与亚洲夏季风降水的关系。研究发现,全新世以来南亚高压持续向南移动,同时也反映了对流层上层西风逐渐向南扩张,响应逐渐减少的夏季太阳辐射。早全新世南亚高压偏北主要是由于夏季太阳辐射增加导致伊朗高原感热加热加强。南亚高压的南北移动与亚洲夏季风降水有显著的关系,它与东亚季风区北部和印度季风区降水呈正相关关系,而与东亚季风区南部和西南季风区降水呈负相关关系。偏北的南亚高压在东亚北部上空产生异常反气旋,有利于对流层低层空气辐合上升,降水增加,此外异常反气旋还可以加强西太副高,使得输送到东亚北部的水汽增加。南亚高压偏北时还会在中低纬地区产生异常东风带,减弱了来自孟加拉湾的水汽输入,从而使得东亚南部和西南季风区降水减少。偏北的南亚高压还在阿拉伯海上空产生异常气旋,有利于印度夏季风降水的增加。南亚高压的南北振荡可以部分解释相同轨道强迫下亚洲夏季风降水出现显著空间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南亚高压 南北振荡 亚洲夏季风 气候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