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魏晋南北朝隋唐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整合 被引量:3
1
作者 许殿才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整合过程中,民族史记述成为史家关注的重点,正史中的民族史撰述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正史的民族史记述有了新的发展,一是民族史记述成为各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二是民族史记述范围扩展...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整合过程中,民族史记述成为史家关注的重点,正史中的民族史撰述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正史的民族史记述有了新的发展,一是民族史记述成为各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二是民族史记述范围扩展;三是记述方式有所改进、创新。在魏晋南北朝分裂时期,在分争的表象下,史学有着加强民族联系、实现民族统一的内在要求。隋唐统一后,天下一家的思想基本成为人们共识,对巩固统一起着重要作用。随着接触的增多和联系的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理论认识有了深化。民族关系的思考主要关注两点:一是宣讲以夏变夷的责任及意义,二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具体方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正史 民族史撰述 统一多民族国家 整合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注三题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治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5-129,共5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史书注释得到很大的发展,著作数量大、种类多、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其兴起的原因、所反映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历史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 史注 原因 特点 影响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词语札记
3
作者 徐志学 刘爽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30-135,共6页
本文主要考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中“薦居”、“荐居”、“杻阳铣照”、“春阴玉颖”、“人里”、“郑里”、“北里”、“若人”、“左避”、“槐里”、“周里”、“半体”等语辞的来源或意义。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石刻 词语札记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研究
4
作者 张刚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4期108-110,共3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是广博多元的。《徙戎论》尖锐地指出民族矛盾将是导致中国政权更迭的根本原因。王通打破了儒家以种族论正统的传统,转以王道与民心所向作为正统的标准,而不分种族出身。唐儒则把儒家民族思想引向文化层面的... 魏晋南北朝隋唐儒家民族思想是广博多元的。《徙戎论》尖锐地指出民族矛盾将是导致中国政权更迭的根本原因。王通打破了儒家以种族论正统的传统,转以王道与民心所向作为正统的标准,而不分种族出身。唐儒则把儒家民族思想引向文化层面的儒佛之争,最终逐步消解了华夏文化中心论。这些思想在儒学史上都具有首创意义,并在今后思想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 儒家 民族 夷夏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x里”考辨
5
作者 徐志学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65-68,共4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里"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多为双名,单字"里"名一般有特定文化内涵。我们调查同期石刻中单字"里"名,共有五十九个。其中二十六个辞书未收;四个释义有阙;二十一个并非基层行政单位。...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里"作为基层行政单位,多为双名,单字"里"名一般有特定文化内涵。我们调查同期石刻中单字"里"名,共有五十九个。其中二十六个辞书未收;四个释义有阙;二十一个并非基层行政单位。本文主要辨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中"北里、故里、东里、公里"的释义,考释"旧里、前里、夏里、槐里、五里、九里、万里、人里、我里、周里、王里、私里、临里、郑里"等语辞的来源、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石刻 “里”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学、玄学伦理思想探究
6
作者 高文金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27-28,共2页
隋唐时期的伦理思想,受着经济政治状况的制约,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而变化。它以批判名教开始,中经玄学、佛学的伦理学说,最后复归到儒家伦理纲常而宣告结束。主要阐述了佛学、玄学三个方面对比:关于人生理想问题;关于人性和情欲的关系问... 隋唐时期的伦理思想,受着经济政治状况的制约,随着社会思潮的变化而变化。它以批判名教开始,中经玄学、佛学的伦理学说,最后复归到儒家伦理纲常而宣告结束。主要阐述了佛学、玄学三个方面对比:关于人生理想问题;关于人性和情欲的关系问题;关于"道德"和"仁义"的关系问题,试图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和共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 佛学 玄学 伦理思想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引《文言》形成用典形式梳理
7
作者 徐志学 《三峡论坛》 2014年第4期134-139,共6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石刻引《周易》形成了相当数量的用典形式,其中有很多不见于《汉语大词典》。梳理石刻引《文言》形成的用典形式,阐释其中不见于《汉语大词典》的用典形式的意义,辨析《汉语大词典》用典形式在石刻中的意义。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石刻 用典形式 《文言》
下载PDF
古代文学史教学改革与诗词格律——以南北朝隋唐文学史为例
8
作者 何泽棠 《文教资料》 2009年第7期229-231,共3页
《中国文学史》教材与教学大纲一般不涉及诗歌格律,学生不了解诗歌格律,就难以真正阅读理解古典诗词,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史中诗歌声律的发展过程。在永明体与谢朓、何逊与阴铿、宫体诗派、初唐诗歌、杜甫的律诗等部分的教学中,逐步加入... 《中国文学史》教材与教学大纲一般不涉及诗歌格律,学生不了解诗歌格律,就难以真正阅读理解古典诗词,也不能完全理解文学史中诗歌声律的发展过程。在永明体与谢朓、何逊与阴铿、宫体诗派、初唐诗歌、杜甫的律诗等部分的教学中,逐步加入五绝、五律、五排、七绝、七律的平仄格律与律诗的对仗知识,在不增加课时、不改变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既能让学生快速掌握诗歌格律,又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声律从探索到成熟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史教学 诗词格律 南北朝隋唐文学史
下载PDF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层级变迁述论(中)——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9
作者 梁万斌 《行政科学论坛》 2014年第3期61-62,63,共3页
形成于汉末的州郡县三级制到南北朝后期已非常混乱,要想澄清政治,降低行政成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就必须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彻底的改革。隋文帝"罢天下诸郡",确立了州县两级制。唐承隋制。武则天以后,唐廷于边地设置节度使,&q... 形成于汉末的州郡县三级制到南北朝后期已非常混乱,要想澄清政治,降低行政成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就必须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彻底的改革。隋文帝"罢天下诸郡",确立了州县两级制。唐承隋制。武则天以后,唐廷于边地设置节度使,"式遏四夷"。安史之乱后,内地也普设方镇,这样,行政区划就由此前的州(府)县两级制演变成了方镇(道)、州、县三级制,而唐帝国则最终亡于藩镇割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行政区划 层级变迁
下载PDF
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并州地区歌舞文化述略
10
作者 牛白琳 《丝绸之路》 2012年第20期10-13,共4页
宋、金、元时期,戏剧,戏曲的产生与繁荣有多种原因,其中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带来的文化转型是重要历史背景,特别是少数民族少礼教束缚,喜爱并参与、推动通俗文艺的发展为重要的历史动因。历史上,在具有中原... 宋、金、元时期,戏剧,戏曲的产生与繁荣有多种原因,其中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民族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流带来的文化转型是重要历史背景,特别是少数民族少礼教束缚,喜爱并参与、推动通俗文艺的发展为重要的历史动因。历史上,在具有中原与草原地区交流门户地位的太原地区,这一时期民族融合背景下的歌舞戏剧的交流,充分体现出上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 并州地区 歌舞文化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试论魏晋南北朝隋唐墓葬出土的牛车 被引量:3
11
作者 臧卓美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11-19,共9页
在已发现的考古资料中,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制度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大特点,便是牛车模型及壁画中牛车形象的大量出现。特别是到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陶牛车模型往往伴随马、骆驼、仪仗侍卫等一起出土,应为墓主人出行所用。壁画中的... 在已发现的考古资料中,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墓葬制度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一大特点,便是牛车模型及壁画中牛车形象的大量出现。特别是到了南北朝隋唐时期,陶牛车模型往往伴随马、骆驼、仪仗侍卫等一起出土,应为墓主人出行所用。壁画中的牛车形象,其周围往往有侍卫、仆人等手执羽扇、华盖站立,应归为仪仗类。作为此时期墓葬的随葬特点,这些牛车形象分布广泛,且形制多样。史籍中亦多有关于此时期上层统治者中盛行乘坐牛车的记载。因为牛车盛行的时期正与中国贵族制社会时间吻合,且又多出现于等级较高的墓葬中,故可认为上层统治者乘坐牛车乃是中国贵族制社会特有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 牛车 贵族制社会
下载PDF
试析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地主阶级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香芹 《三明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2-27,共6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地主阶级分为士族和庶族两个阶层,士族包含门阀地主和寺院地主,庶族包含豪族地主和富商地主,通过对这几个地主阶层的分析可以得知: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的不断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品经济...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地主阶级分为士族和庶族两个阶层,士族包含门阀地主和寺院地主,庶族包含豪族地主和富商地主,通过对这几个地主阶层的分析可以得知:在中国封建社会,皇权不断加强、专制主义的不断强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品经济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隋唐 门阀地主 寺院地主 豪族地主 富商地主
下载PDF
南北朝隋唐时期“獠人”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皓浩 《黑龙江史志》 2014年第5期32-34,共3页
"獠"是居住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部族,通过对"獠人"变化过程,特别是其与宋以前中央政府关系的梳理,可以对广大南方的少数族群有更清晰的认识,找到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形成今天不同民族... "獠"是居住在我国中南、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部族,通过对"獠人"变化过程,特别是其与宋以前中央政府关系的梳理,可以对广大南方的少数族群有更清晰的认识,找到他们之间的异同,以及走上不同发展道路,形成今天不同民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隋唐 獠人
下载PDF
2020一2022年度中国人文学术评价报告(选刊之五)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
14
作者 仇鹿鸣 庄麦 曾磊 《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9-216,共8页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素以名家辈出、积淀丰厚著称。史料的限制与近代以降标的颇高的研究积累,使这一断代素有“题无剩意”之称,也对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构成了挑战。21世纪以来,在理论方法更新与新材料发现的助力下,涌现出一批引人注...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素以名家辈出、积淀丰厚著称。史料的限制与近代以降标的颇高的研究积累,使这一断代素有“题无剩意”之称,也对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推进构成了挑战。21世纪以来,在理论方法更新与新材料发现的助力下,涌现出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已有的进展与现存的瓶颈也驱使学者思考未来工作的方向。近年陈怀宇与魏斌等学者的笔谈已对扩充史料,突破断代、学科与国别划分以及反思近代以来形成的研究范式等方面提出了思考,①本文则以专题的形式对2020一2022年发表的研究论著择要加以梳理与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家辈出 研究论著 人文学术 评价报告 学术研究 魏晋南北朝隋唐 研究范式
原文传递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字锦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斌 李强 刘安定 《服饰导刊》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字锦与汉晋时期的文字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字锦中不再使用长词句的文字,而较多使用单字或短词,同时主题纹样越来越生动具体,文字与主题纹样呈现叠加的新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客观、...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字锦与汉晋时期的文字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文字锦中不再使用长词句的文字,而较多使用单字或短词,同时主题纹样越来越生动具体,文字与主题纹样呈现叠加的新趋势。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客观、主观、深层三方面的原因,外来织物纹样的传入和流行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国丝绸纹样的转型与织机的改进都是造成文字锦变化的客观原因;统治阶级对外来文化的开放态度则是造成文字锦变化的主观原因;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文字崇拜的式微则是其变化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隋唐时期 文字锦 变化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新疆与中原民族妇女服饰交流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蓓蓓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大小城郭相互的兼并后,新疆地区逐步形成了以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为中心的民族文化辐射圈和服饰文化交流圈。西域与中原服饰之间的交流是多向的,即存在单向性的影响,也并存着多元式的交融,并以圆领袍衫...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大小城郭相互的兼并后,新疆地区逐步形成了以高昌、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为中心的民族文化辐射圈和服饰文化交流圈。西域与中原服饰之间的交流是多向的,即存在单向性的影响,也并存着多元式的交融,并以圆领袍衫、裲裆、背带式长裙、翻领对襟长袍和半臂等服饰样式最具代表,形成了该时期妇女服饰的异域之风,尤其表现为服装部件构成中的异域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隋唐 中原地区 新疆地区 妇女服饰
下载PDF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寺院经楼、钟楼布局变化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玄胜旭 《华中建筑》 2013年第10期136-141,共6页
在佛教寺院中的经楼与钟楼是早期佛寺的重要布局要素之一。但是,由于中国早期佛教考古发掘资料的缺乏,我们尚不知道其具体布局情况如何。因此,该文基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以及敦煌莫高窟佛寺壁画和韩日早期佛寺遗址资... 在佛教寺院中的经楼与钟楼是早期佛寺的重要布局要素之一。但是,由于中国早期佛教考古发掘资料的缺乏,我们尚不知道其具体布局情况如何。因此,该文基于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有关佛教文献记载,以及敦煌莫高窟佛寺壁画和韩日早期佛寺遗址资料,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寺中的经楼与钟楼布局变化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如下结论:由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在佛寺布局中的经楼与钟楼,由佛殿后边至佛殿前边、由中心院落以外至中心院落以内迁移,但其左右位置却无定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隋唐佛寺 佛寺布局 经楼 钟楼
下载PDF
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易误知识辨析
18
作者 陈玉星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22年第11期42-43,共2页
1.误认为三国鼎立只有对抗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很多师生从历史的表象出发,误认为三国鼎立时代只有对抗和战争。孟平在《论“三国鼎立”的几个问题》中认为:“孙刘联盟与曹魏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举妄动。诸葛亮五出祁山,战斗范围很小... 1.误认为三国鼎立只有对抗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很多师生从历史的表象出发,误认为三国鼎立时代只有对抗和战争。孟平在《论“三国鼎立”的几个问题》中认为:“孙刘联盟与曹魏势均力敌,彼此都不敢轻举妄动。诸葛亮五出祁山,战斗范围很小。此外,交战范围仅局限于彼此交界之处,于广大地区损益不大。相对稳定的环境,为经济、政治、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鼎立 孙刘联盟 三国两晋 曹魏 南北朝隋唐 诸葛亮 恢复和发展
下载PDF
多元文化激荡下妇女服饰系统趋向研究——南北朝至唐前期之“鲜卑化”现象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蓓蓓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0-99,共10页
南北朝至唐前期是妇女服饰进行传承,特别是由于民族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使得妇女服饰发生变革的一个重要起点。南北朝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实现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加速民族服饰之间相互传播和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服饰发展所经... 南北朝至唐前期是妇女服饰进行传承,特别是由于民族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使得妇女服饰发生变革的一个重要起点。南北朝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实现民族大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是加速民族服饰之间相互传播和交融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服饰发展所经历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其间,游牧民族妇女服饰受到统治阶级等因素的影响与干预,既而涌现出一股服饰汉化的强势主流。与此同时,汉族妇女服饰又深受胡风浸染,并在传统服饰的基础上融会贯通,服式变化丰富,呈现出多种风格并存的新格局,并逐步建立和开辟出两个来源的服饰复合体系。妇女的骑乘之风伴随着北朝游牧民族的南徙大潮所兴起的融合之风而逐渐弥漫于中土,直接影响着妇女服饰的形制变化。与此同时,礼教对于此时妇女的种种禁锢逐渐被改变和突破,女扮男装成为妇女对礼法、俗规、伦常等外在价值目标比较疏淡和超越的一种较为直观的表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朝隋唐 妇女服饰 鲜卑化
下载PDF
魏晋至隋唐时期几个佛教故事的历史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青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魏晋至隋唐正史中的很多记载往往源于佛经中的虚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被本土化之后,载入这一时期的正史。论文举出一些个案,如王戎识果、陶母剪发待宾、武后驯马等著名的史实都不是他们本人的行为,很可能是本人或记录者对... 魏晋至隋唐正史中的很多记载往往源于佛经中的虚构故事,这些故事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被本土化之后,载入这一时期的正史。论文举出一些个案,如王戎识果、陶母剪发待宾、武后驯马等著名的史实都不是他们本人的行为,很可能是本人或记录者对佛教故事的转述或模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故事 魏晋南北朝隋唐 历史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