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黔桂邻区板溪期与南华冰期之间的沉积转换及其地层学涵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汪正江 江新胜 +4 位作者 杜秋定 邓奇 杨菲 伍皓 周小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5-395,共11页
前人一直认为湘黔桂邻区的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的下江群、丹洲群与南华冰期的沉积序列是连续或部分连续的,没有明显的沉积—构造转换界面。本次调查的锦屏隆里剖面、黎平肇兴剖面、从江黎家坡剖面、三江泗里口剖面、罗城黄金友洞剖面等... 前人一直认为湘黔桂邻区的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的下江群、丹洲群与南华冰期的沉积序列是连续或部分连续的,没有明显的沉积—构造转换界面。本次调查的锦屏隆里剖面、黎平肇兴剖面、从江黎家坡剖面、三江泗里口剖面、罗城黄金友洞剖面等均显示,板溪期与南华冰期的沉积转换非常明显,主要表现是界面上下的地层岩性、岩石结构构造和沉积相类型等迥然不同。其区域表现是:板溪沉积晚期为海退进积序列,从陆块内部到陆块边缘,地层缺失逐渐减少;江口冰期沉积从陆块边缘到陆块内部,显示出明显的渐次海侵上超特征,越靠近边缘早期沉积序列越完整。我们认为这就是前人提出的"雪峰运动"的沉积表现。因此,在扬子东南缘的湘黔桂邻区一带南华系地层序列是相对完整或近似完整的,应是层型剖面和点(GSSP)选择的最有利地区。目前首要问题是要进一步明晰"南华系"含义,而深入研究和探讨南华大冰期沉积前之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地层的构造属性及其与冰期沉积的转换过程则是建立"南华系"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黔桂邻区 板溪期 南华冰期 沉积-构造转换面 沉积记录 南华
下载PDF
南华冰期的底界讨论:来自沉积学与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45
2
作者 汪正江 许效松 +4 位作者 杜秋定 杨菲 邓奇 伍皓 周小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89,共13页
目前国内对于我国新元古代南华系划分的分歧很大,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地层的构造属性及其上限年龄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在详细的沉积学调查的基础上,对湘黔桂地区典型丹州群和下江群(与板溪群相当)有关剖面上顶部... 目前国内对于我国新元古代南华系划分的分歧很大,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对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地层的构造属性及其上限年龄的认识存在较大差异,为此,在详细的沉积学调查的基础上,对湘黔桂地区典型丹州群和下江群(与板溪群相当)有关剖面上顶部地层沉凝灰岩开展了锆石年代学研究。沉积学调查表明,板溪期沉积地层与上覆南华冰期沉积地层之间的转换界面清晰,界面上下岩性、结构、构造、沉积相特征迥异,显示板溪群和上覆南华纪冰期沉积期间存在明显的沉积—构造转换过程。而板溪晚期沉凝灰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则表明,板溪群及其相当层位的上限年龄均趋向于720 Ma,这与Sturtian冰期的启动年龄718 Ma接近。因此,基于沉积盆地演化的阶段性、全球性重要古气候演化的区域可对比性以及同位素年代学分析,将南华冰期启动年龄设定为720 Ma是恰当的,将我国南华系底界置于江口冰期沉积层系之底也是合理的,这为我国南华系底界GSSP的选定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和沉积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溪期 南华冰期 沉积-构造转换 同位素年代学 南华系底界
原文传递
华南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层序与南华间冰期——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明桂 王光辉 《华东地质》 2020年第3期197-208,共12页
文章综述了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南裂谷系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划分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通过研究区域标志地层、沉积与沉积成矿事件并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对争议较多的“板溪期”地层、南华系底界、南华冰期地层及武夷—云开一带元古宙构造、... 文章综述了扬子陆块东南缘与华南裂谷系新元古代晚期地层划分研究取得的新进展。通过研究区域标志地层、沉积与沉积成矿事件并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对争议较多的“板溪期”地层、南华系底界、南华冰期地层及武夷—云开一带元古宙构造、岩石、地层时代和层序进行了系统划分与对比,进一步厘清南华间冰期—冰后期大规模沉积成矿作用形成的铁、锰、磷、滑石及页岩气、黑色碳质页岩(石墨)等矿产成矿及生物大爆发事件链,探讨了区域地质构造、沉积与雪球事件等气候环境对沉积成矿规律的约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地区 新元古代晚期 南华冰期 地层对比 沉积成矿作用
下载PDF
华南南华纪南沱冰期海洋环境的沉积地球化学记录——来自黔东部南华系南沱组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的证据 被引量:7
4
作者 沈洪娟 顾尚义 +2 位作者 赵思凡 吴忠银 冯永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4-228,共15页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代表地球经历的极端气候条件,对其后的大气和海洋氧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真核生物的演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同冰期化学沉积岩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对冰期海洋环境的了解。笔者等在贵州松桃地区一...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代表地球经历的极端气候条件,对其后的大气和海洋氧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真核生物的演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同冰期化学沉积岩的缺乏,严重制约了对冰期海洋环境的了解。笔者等在贵州松桃地区一钻孔岩芯南华系南沱组中采集到一套同冰期白云岩,为南沱冰期海洋环境研究提供了理想材料。岩芯中白云岩层位于南沱组下部,夹持于两套杂砾岩、粉砂质泥岩组合中间,厚度1.61 m。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岩性为微晶白云岩。采用Delta V Advantage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分析白云岩的碳、氧同位素,测定结果为:δ^18OV-PDB在-16.97‰^-8.37‰之间,δ^13CV-PDB在-9.68‰^-8.42‰之间,与冰期前后碳同位素组成对比,δ^13CV-PDB具显著低负值特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岩样品中铁、锰含量很高,铁含量的平均值约为92867×10^-6,锰含量的平均值约为10644×10^-6;Mn/Sr值较大,平均值约为26.89。综合碳、氧同位素的相关性及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南沱组同冰期白云岩碳同位素组成代表了原始的沉积记录。研究结果表明:①南沱组白云岩的出现反映了南沱冰期海洋中存在着开放的水体,这些开放水体为此时真核生物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场所。②南沱冰期海洋处于富铁缺氧的环境,白云岩中碳同位素低负值主要是甲烷厌氧氧化的结果。③同位素质量平衡计算表明,冰期海洋中较高比例的有机质埋藏和极其有限的大气-海洋气体交换导致了大气中氧浓度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系南沱组 南华纪南沱冰期 白云岩 碳同位素 甲烷厌氧氧化 大气氧
下载PDF
华南新元古代南华大冰期气候岩石地层对比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定彪 张德明 +2 位作者 吴开彬 跃连红 黄文俊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60-1067,共8页
针对"南华系"自提出并在2001年正式使用以来,至今仍不能指定其标准剖面和底界层型这一问题,以湘黔桂交界区连续完整的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为基础、以南华大冰期各气候波动阶段所留下的沉积记录—特殊的气候岩石地层组合为标准,... 针对"南华系"自提出并在2001年正式使用以来,至今仍不能指定其标准剖面和底界层型这一问题,以湘黔桂交界区连续完整的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为基础、以南华大冰期各气候波动阶段所留下的沉积记录—特殊的气候岩石地层组合为标准,建立了南华大冰期气候岩石地层对比标志。将湘黔桂交界区的南华系与黔东北、湘西北、峡东等地区的南华系进行气候岩石地层对比,证明了湘黔桂交界区的黎家坡南华系剖面是华南最完整的南华系剖面。以黎家坡南华系剖面为基础,开展南华系标准剖面建立和底界层型研究,将有可能取得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对比 气候岩石地层 黎家坡南华系剖面 南华冰期 华南
下载PDF
辽宁南华系的划分及其特征 被引量:13
6
作者 曲洪祥 鲍庆忠 +3 位作者 董万德 李艳 曲若达 郝明 《地质与资源》 CAS 2011年第6期430-433,共4页
南华系以冰川活动的广泛出现为其特征,始称"南华大冰期",但辽宁南华系中迄今尚未发现冰成岩沉积.相反,辽宁南华系却发育大量的宏观藻类化石,反映出当时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世界各地前寒武纪晚期冰川活动,均出现于低古纬度位... 南华系以冰川活动的广泛出现为其特征,始称"南华大冰期",但辽宁南华系中迄今尚未发现冰成岩沉积.相反,辽宁南华系却发育大量的宏观藻类化石,反映出当时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条件.世界各地前寒武纪晚期冰川活动,均出现于低古纬度位置.根据古地磁资料,辽宁南华系分布于中、高古纬度位置.因此,辽宁南华系不会发育冰成岩.辽宁发育"温暖型南华系",这将对全国的南华系划分对比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华 温暖型南华 南华冰期 古地磁 辽宁省
下载PDF
华南扬子地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3
7
作者 汪正江 王剑 +7 位作者 江新胜 孙海清 高天山 陈建书 邱艳生 杜秋定 邓奇 杨菲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共22页
华南扬子地区发育有新元古代完整的沉积地层记录,是研究我国新元古代时期古大陆演化与沉积盆地演替的天然平台。四堡—晋宁造山运动(约850~820Ma)以前,新元古代早期的扬子陆块总体上处于弧陆碰撞与弧后前陆盆地充填阶段。约820Ma以后... 华南扬子地区发育有新元古代完整的沉积地层记录,是研究我国新元古代时期古大陆演化与沉积盆地演替的天然平台。四堡—晋宁造山运动(约850~820Ma)以前,新元古代早期的扬子陆块总体上处于弧陆碰撞与弧后前陆盆地充填阶段。约820Ma以后,新生裂谷盆地开启了新一轮板块构造旋回,至约635Ma,华南扬子陆块走过了一段冰与火的不平坦里程。板溪群沉积期(约820~720Ma),在Rodinia超大陆裂解的构造背景下,伴随着三幕重要的火山岩浆事件,沉积了一套裂谷盆地充填序列。板溪晚期,由于Rodinia超大陆主要陆块的裂离(Drifting),伴随着区域性海平面下降,迎来了南华大冰期的长安冰期沉积;实际上,南华大冰期并非严格的"雪球地球",而且期间还存在一个间冰期(富禄间冰期);随后,可能与海平面持续的海侵上超有关,南沱冰期沉积区域展布广泛。由此可见,华南扬子地区晋宁—四堡造山后至南华冰期,沉积序列、事件序列特征明显,阶段性清楚,为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对比提供了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陆块 新元古代 南华 裂谷充填 南华冰期 沉积序列
下载PDF
南华系底界讨论:来自沉积学与同位素年代学证据 被引量:2
8
作者 汪正江 许效松 +4 位作者 江新胜 杜秋定 杨菲 邓奇 伍皓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33-633,共1页
目前对于板溪群顶界及其与南华冰期的关系待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接触关系和年代地层格架。这也是目前我国“南华系”涵义厘定及其层型剖面选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际上板溪期和南华冰期沉积的同位素年代... 目前对于板溪群顶界及其与南华冰期的关系待认识还存在很大分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接触关系和年代地层格架。这也是目前我国“南华系”涵义厘定及其层型剖面选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际上板溪期和南华冰期沉积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目前已经很多了,但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最主要问题出在对测试对象的鉴别和测试数据的解释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年代学 南华冰期 沉积构造转换 雪峰运动 板溪期 南华 华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