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中地区南华纪裂谷结构及深层油气意义
1
作者 柴顺琪 李传新 +2 位作者 卞从胜 高天 孙峥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3-1217,共15页
受Rodinia超大陆裂解影响,南华纪,扬子地块、华北地块和塔里木地块广泛发育裂谷盆地,深部裂谷的存在对盆地晚期构造演化及深层油气分布均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地块西缘,由于盆内少有钻井揭示南华系特征,因此对四川盆地... 受Rodinia超大陆裂解影响,南华纪,扬子地块、华北地块和塔里木地块广泛发育裂谷盆地,深部裂谷的存在对盆地晚期构造演化及深层油气分布均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四川盆地位于扬子地块西缘,由于盆内少有钻井揭示南华系特征,因此对四川盆地南华纪裂谷的结构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程度较低。以川中地区南华纪裂谷为研究对象,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展开裂谷盆地几何学特征解析、运动学过程恢复,并在区域构造背景约束下初步探讨裂谷盆地成因机制。研究揭示:①川中地区南华纪时期发育NE向以伸展作用为主的狭长裂谷,其边界多呈“断超式”或“双断式”,内部发育堑垒结构和铲式断层;②该裂谷的构造演化分为裂谷盆地开启期、同沉积期和沉积超覆期3个主要阶段,南华纪裂谷形成演化对上覆沉积地层的构造变形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继而影响盆内多套源储组合与油气分布;③结合前人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认为四川盆地南华纪裂谷发育于板块俯冲碰撞后的陆壳减薄环境下,表现为陆内裂谷性质。其伸展构造背景下的断裂活动是影响寒武系碳酸盐岩热液溶蚀储层发育与天然气成藏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南华纪裂谷 陆内裂谷 结构特征 构造演化
原文传递
塔西南坳陷震旦纪末古构造格局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崔海峰 刘江丽 +2 位作者 田雷 刘军 张年春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75,共9页
综合西昆仑露头资料、塔里木盆地内钻穿寒武系钻井信息和地震剖面特征,研究了盆地震旦系纪末的古构造格局,分析了震旦纪末古构造格局与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的关系,明确了塔西南坳陷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认为,震旦纪... 综合西昆仑露头资料、塔里木盆地内钻穿寒武系钻井信息和地震剖面特征,研究了盆地震旦系纪末的古构造格局,分析了震旦纪末古构造格局与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的关系,明确了塔西南坳陷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分布特征。研究认为,震旦纪末巴楚—塔中地区存在近东西向展布的古隆起,隆起之上水体较浅,为一套潮坪相沉积,玉尔吐斯组没有沉积或相变,隆起南北两侧的坳陷内玉尔吐斯组有沉积。塔西南坳陷玉尔吐斯组分布在南华纪—震旦纪裂谷或加里东早期正断层形成的洼槽内,主要从昆仑山前中段北东向延伸至麦盖提斜坡区,规模较大。近期坳陷中段罗斯2井在奥陶系蓬莱坝组获得重大油气发现,间接证实了深层寒武系丰富的油气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坳陷 震旦 古构造格局 南华-震旦裂谷 玉尔吐斯组 烃源岩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央高磁异常带成因:来自地震反射剖面的新证据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文山 李江海 +3 位作者 周肖贝 李维波 王洪浩 杨静懿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1-287,共7页
根据钻井资料及构造分析,对塔东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和塔中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系统解释,在该地区震旦系之下识别出断坳二元结构的陆内裂谷,该裂谷由4个断陷沿纬向形成一个裂谷带,其平面分布形态与高磁异常范围极为吻合。结合构造与地层... 根据钻井资料及构造分析,对塔东地区二维地震资料和塔中地区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系统解释,在该地区震旦系之下识别出断坳二元结构的陆内裂谷,该裂谷由4个断陷沿纬向形成一个裂谷带,其平面分布形态与高磁异常范围极为吻合。结合构造与地层发育特征认为:裂谷期断陷中发育典型陆内双峰式火山岩,是航磁异常带上磁力高的直接表现;高磁异常带轴线与断陷的边界断层位置吻合,异常源具有垂直向下的通道,与基底断裂及深部岩浆上涌有关。正演计算验证了南华纪裂谷带模型的磁异常结果。高磁异常带东段为裂谷成因,向中部、西部裂谷作用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至巴楚段高磁异常主要由二叠纪玄武岩造成,异常带西段则属于塔南古陆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中央高磁异常带 南华纪裂谷 双峰式火山岩 地震剖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