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调”和“调式”——关鼎、东川清一论文读后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应时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34-36,共3页
我怀着莫大的兴趣读了日本《音乐艺术》1981年11月号上关鼎的《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日本雅乐调原型》一文和12月号上东川清一的《关于“调”——关鼎论文读后》一文。日本雅乐调的原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但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这些乐调... 我怀着莫大的兴趣读了日本《音乐艺术》1981年11月号上关鼎的《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日本雅乐调原型》一文和12月号上东川清一的《关于“调”——关鼎论文读后》一文。日本雅乐调的原型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记载,但中国古代文献记载的这些乐调,有的却已在我国失传了,幸好它们至今还被完整地保存在日本的雅乐中,这是一件十分令人高兴的事。过去,日本林谦三著有《隋唐燕乐调研究》一书,一九三六年由我国著名学者郭沫若译成中文后在我国出版,但林氏在此书中对于唐代燕乐调究属“为调”或“之调”体系的问题,没有作出明确的结论。所以,对于我国唐代的燕乐调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雅乐 燕乐 太簇角 林谦三 清一 十四调 古代文献记载 变宫 角调 南吕商
下载PDF
转旋 转均 转旋均——东川清一氏论文读后
2
作者 陈应时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45-51,共7页
日本《音乐艺术》杂志前不久发表了东川清一氏的论文《读陈应时氏论文〈关于“调”和“调式”——关鼎、东川清一论文读后〉》(译文见本刊本期)。此文对拙稿(见本刊1983年第二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论,既指出了我们双方在看法上一致... 日本《音乐艺术》杂志前不久发表了东川清一氏的论文《读陈应时氏论文〈关于“调”和“调式”——关鼎、东川清一论文读后〉》(译文见本刊本期)。此文对拙稿(见本刊1983年第二期)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论,既指出了我们双方在看法上一致的地方,又对拙稿提出了一些商榷性的意见。对于东川氏如此热情地将拙稿向日本音乐学界的同行们介绍,笔者深表感谢。东川氏在这次发表的论文中,又提出了“转旋、转调(均)、转旋调(转旋均)”这样一套转调理论术语,再次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笔者拟在本文中除了阐明由于前稿中未说清楚而引起东川氏产生疑问的地方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一 音乐学界 理论术语 十四调 西洋音乐 南吕商 黄钟宫 变宫 陈应时 乐名
下载PDF
读陈应时氏论文关于“调”和“调式”——《关鼎、东川清一论文读后》
3
作者 东川清一 林晔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37-44,共8页
日本《音乐艺术》杂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号刊登了拙稿《关于“调”——关鼎论文读后》,同杂志十一月号还载有关鼎氏的论文《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日本雅乐调原型》,介绍了宋代类书《册府元龟》中关于“天宝十四调”的记载。这两篇论文都是对... 日本《音乐艺术》杂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号刊登了拙稿《关于“调”——关鼎论文读后》,同杂志十一月号还载有关鼎氏的论文《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日本雅乐调原型》,介绍了宋代类书《册府元龟》中关于“天宝十四调”的记载。这两篇论文都是对中国古代调名,即所谓雅乐名进行音乐理论上的探讨。但出乎意外的是,这两篇论文引起了中国方面的注意,即题目里提到的陈应时的《关于“调”和“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时 十四调 日本雅乐 音乐理论 南吕商 乐名 太簇角 角调 变宫 燕乐二十八调
下载PDF
关于“调”——关鼎论文读后
4
作者 东川清一 伯归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3期31-33,共3页
我不懂中国音乐理论,但上月号(注1)所载关鼎氏的《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日本雅乐调原型》一文,使人读来意趣盎然。尤其是为关氏所介绍的中国古籍《册府元龟》(据称编纂于1005——1013年)所深深吸引,感受颇多,想在此一谈,以补充拙稿《五声音... 我不懂中国音乐理论,但上月号(注1)所载关鼎氏的《中国文献记载中的日本雅乐调原型》一文,使人读来意趣盎然。尤其是为关氏所介绍的中国古籍《册府元龟》(据称编纂于1005——1013年)所深深吸引,感受颇多,想在此一谈,以补充拙稿《五声音阶杂考》(巳收入《日本音乐及其它——吉川英史先生诞生六十一周年纪念论文集》)之不足。按关氏所述,本文图例“中国名”栏中列出了《册府元龟》记载的十四调(本文对于“调”在限定其严格的专门意义时,特用唱名[注2]来表示)。说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调 日本雅乐 日本音乐 《册府元龟》 音乐理论 五声音阶 周年纪念 杂考 南吕商 中国文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