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汲古阁刻《南唐书》版本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立暄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6-79,共4页
对汲古阁刻陆游《南唐书》的版本问题,清代学者黄丕烈、顾广圻得出过相反的结论。二者孰是孰非,本文在调查各图书馆藏本的情况下得出了自己的判断。
关键词 南唐书 版本 汲古阁刻本 校勘
下载PDF
三家《南唐书》传本考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恒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7年第6期57-61,共5页
《南唐书》有胡恢、马令、陆游三家,胡书现已很难见到,仅马、陆二书存世。今就胡恢《南唐书》的流传踪迹作了相关的考证,并对马、陆二书现存版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希望能对南唐史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 南唐书 胡恢 马令 陆游
下载PDF
浅论陆游《南唐书》的几点缺憾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志伟 《黑龙江史志》 2012年第15期11-12,共2页
陆游所著《南唐书》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也存在缺憾。在内容上,当立传而没有立传,当记载却失于记载;在体例上,只有纪传,无有表志,体例不够完备;在思想上,存在诸多天人感应和神怪思想的记叙,还存在对农民起义的轻蔑思想。
关键词 陆游 南唐书 缺憾
下载PDF
论陆游《南唐书》的文学成就
4
作者 赵永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34-139,共6页
陆游的《南唐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陆游写战争并未满足于战争过程的一般化记叙,而是努力去揭示出战争的起因、酝酿的过程及战争的后果。陆游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还塑造了一些个性较为鲜明的历史人物,并且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这... 陆游的《南唐书》有一定的文学色彩。陆游写战争并未满足于战争过程的一般化记叙,而是努力去揭示出战争的起因、酝酿的过程及战争的后果。陆游在叙述史实的过程中,还塑造了一些个性较为鲜明的历史人物,并且写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这些人物的性格各具特色,生动形象,还往往与精彩的故事性与传奇色彩联系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南唐书 战争叙事 人物传记 故事性 传奇性
下载PDF
陆游《南唐书》的史学思想 被引量:3
5
作者 陆敏明 孙旭红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年第1期80-81,共2页
陆游的《南唐书》不仅包含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的正统之辩、以史为鉴的精神,也保持了实录、经世致用的治史观,其史评的独到之处也在书中多有体现。虽然该书也存在体例残缺、文教观念矛盾的缺憾,但仍被历代学者视为研究南唐史的佳作。
关键词 陆游 南唐书 史学思想
下载PDF
陆游《南唐书》简论 被引量:1
6
作者 肃霜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90-94,共5页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任公《读陆放翁集》梁启超诗中所指当是《剑南诗稿》.其实不仅诗作,在陆游的所有著作中,无一不贯注其爱国思想.毛晋读《老学庵笔记》载“秦桧之杀岳飞于临安狱中...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梁任公《读陆放翁集》梁启超诗中所指当是《剑南诗稿》.其实不仅诗作,在陆游的所有著作中,无一不贯注其爱国思想.毛晋读《老学庵笔记》载“秦桧之杀岳飞于临安狱中,都人皆涕泣”一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陆放翁集 从军乐 南唐书 剑南诗稿 学庵 毛晋 梁任公 南唐 中所 彦能
下载PDF
陆游《南唐书》的著史理念与文学特色 被引量:1
7
作者 祁海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8-22,共5页
《南唐书》是陆游存世的唯一一部史学著作,展现了陆游非凡的史学修养,在后世获得了很高评价。从另一角度讲,《南唐书》也属于陆游散文创作的有机组成。其文史兼得的卓越成就,无疑得益于作者身兼史学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南唐书》以... 《南唐书》是陆游存世的唯一一部史学著作,展现了陆游非凡的史学修养,在后世获得了很高评价。从另一角度讲,《南唐书》也属于陆游散文创作的有机组成。其文史兼得的卓越成就,无疑得益于作者身兼史学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南唐书》以史为鉴,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褒贬寄寓现实关怀,其著史理念颇具"春秋笔法"。与此相应,《南唐书》的文学成就集中体现在人物塑造的忠奸对立以及历史叙事的细节传神上,对此,前人尚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评述。本文以为,从文史互通的角度探究《南唐书》所蕴含的著史理念及文学特点,所得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南唐书 著史理念 文学成就
下载PDF
陆游《南唐书》近五十年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琦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7年第10期48-49,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陆游《南唐书》的研究呈逐渐深化的趋势,涌现出了不少相关论著,这些论著多从陆游《南唐书》的作者争议、流传版本、内容体例及《南唐书》所体现的思想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成果...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对陆游《南唐书》的研究呈逐渐深化的趋势,涌现出了不少相关论著,这些论著多从陆游《南唐书》的作者争议、流传版本、内容体例及《南唐书》所体现的思想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成果中存在重复研究的现象。因此,如何在研究方法上突破,并有所创新,是目前学术界在关于陆游《南唐书》研究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南唐书 研究
下载PDF
马令《南唐书》述评
9
作者 张刚 孙万洁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9年第4期135-136,共2页
北宋建立后,极为重视前代史的编修,而十国史的编修以南唐史的编修为盛。其中马令的《南唐书》取材广泛、体例有所创新、史事及人物评论较为客观公允,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关键词 编修概况 南唐书 史学价值
下载PDF
试论陆游《南唐书》的史学成就及其局限性
10
作者 沈晶 《普洱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28-30,共3页
陆游《南唐书》是研究南唐史的重要文献,也是考察宋人五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其中既有陆游承继旧有史学传统所包含的史学思想,也有其本人所特秉、独创的史学观念。鉴于此,对陆游《南唐书》的的史学成就及其局限性展开探讨,得出陆游《南... 陆游《南唐书》是研究南唐史的重要文献,也是考察宋人五代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其中既有陆游承继旧有史学传统所包含的史学思想,也有其本人所特秉、独创的史学观念。鉴于此,对陆游《南唐书》的的史学成就及其局限性展开探讨,得出陆游《南唐书》所继承的实录笔法、经世致用的治史观和不拘一格的史评风格成就以及对《南唐书》所存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游 南唐书 史学成就 局限性
下载PDF
李清与《南唐书合订》
11
作者 张光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7-173,共7页
《南唐书合订》是李清在“南唐承唐”的正统思想指导下,以陆游书为基础,以马令书和野史为辅,经改订之后完成南唐史新著。该书曾遭清廷禁毁,版本一度非常稀少。家族及家庭的影响、遗民心态、李清自身的学术理念与学术素养为该书撰成提供... 《南唐书合订》是李清在“南唐承唐”的正统思想指导下,以陆游书为基础,以马令书和野史为辅,经改订之后完成南唐史新著。该书曾遭清廷禁毁,版本一度非常稀少。家族及家庭的影响、遗民心态、李清自身的学术理念与学术素养为该书撰成提供了条件。该书体例严整,内容丰富,考证精详,实际是对清初以前南唐史研究的一次全面总结,对史学知识的普及和清初学风的转换亦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 南唐书合订》 版本流传 原因 撰述特点
原文传递
论陆游《南唐书》——兼评《新修南唐书作者考辨》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光崇 《中国史研究》 1984年第2期147-158,共12页
一、“三备吏官”的陆游 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一个爱国诗人,也是一个爱国史家。但是他的诗名太大了,大到足以掩盖其他一切成就,以至吏许多人并不知道他在史学上还有重要的贡... 一、“三备吏官”的陆游 陆游(公元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是一个爱国诗人,也是一个爱国史家。但是他的诗名太大了,大到足以掩盖其他一切成就,以至吏许多人并不知道他在史学上还有重要的贡献。在仕途偃蹇,郁郁不得志的长期经历中,陆游三次做过史官,时间都很短。第一次在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他以“善词章,谙典故”,为史浩等所荐,孝宗召对,赐进士出身,摆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预修《高宗圣政》,草创凡例,多出其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书 陆游 作者考辨 爱国诗人 浙江绍兴 枢密院 山阴 越州
原文传递
《四库全书》所收南唐史著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历凭 雷近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46-48,4,共4页
《四库全书》所收南唐史著比较研究张历凭,雷近芳《四库全书》向有“千古巨制”之称,它系统保存了大量古文献典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长期以来,人们十分关注《四库全书》的保存与整理,注重对它的宝贵史料的研究和利用... 《四库全书》所收南唐史著比较研究张历凭,雷近芳《四库全书》向有“千古巨制”之称,它系统保存了大量古文献典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长期以来,人们十分关注《四库全书》的保存与整理,注重对它的宝贵史料的研究和利用。本文仅就该书所收有关南唐史著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 南唐书 中国文化史 汤运泰 江南别录 江南录 殷崇义 江南余载 文献典籍 郑文宝
下载PDF
自修《南唐书》,三次修国史诗家陆游的史家生涯
14
作者 陆春祥 《国家人文历史》 2022年第19期106-113,共8页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十一日晨,临安皇城德寿宫内,56岁的赵构自深梦中醒来,感觉通体舒畅,晨曦初露,晨风送爽,这一夜睡得很沉,自决定要退位后,他那颗煌惶的心,终于有些安定下来。6岁就进宫的赵春,今年已经36岁了,应该要负担起国家的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十一日晨,临安皇城德寿宫内,56岁的赵构自深梦中醒来,感觉通体舒畅,晨曦初露,晨风送爽,这一夜睡得很沉,自决定要退位后,他那颗煌惶的心,终于有些安定下来。6岁就进宫的赵春,今年已经36岁了,应该要负担起国家的重任,自己在位35年,这个皇帝,做得太窝囊,他受够了,他要过几天不再担惊受怕的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国史 陆游 德寿宫 南唐书
原文传递
南唐士人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良弢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5年第2期85-89,共5页
唐末克代,群雄纷争,杨行密统一江淮,割据一方,终成霸业,及李大辅吴,进而建立南唐,均得力于士人出谋划策,竭诚效力。但是以宋齐丘为首的“元从”士人却结成党羽,控制言路,蒙蔽人君,排斥异己,操纵权柄;而中主李玲,后主李鸡... 唐末克代,群雄纷争,杨行密统一江淮,割据一方,终成霸业,及李大辅吴,进而建立南唐,均得力于士人出谋划策,竭诚效力。但是以宋齐丘为首的“元从”士人却结成党羽,控制言路,蒙蔽人君,排斥异己,操纵权柄;而中主李玲,后主李鸡又是政治庸人,暗于知人。江淮员人材济济,但不得其用,南唐小朝廷在士人的儿子普遍淡漠中亡于宋。然而在政治上失意的南唐士人却以其人格、品操和业绩特别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存、继承和发展,对江淮大地的社会风气、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此,江淮成为中国的文化基地,精英华出,人文答革,直至今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唐书 宋齐丘 韩熙载 《十国春秋》 杨行密 《通鉴》 《江南野史》 《新五代史》 重要作用 《中国通史简编》
下载PDF
南唐六军与侍卫诸军考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文玉 《学术界》 CSSCI 1997年第4期29-35,共7页
关键词 南唐书 禁军 神武军 归义军 《资治通鉴》 中原王朝 节度使 《十国春秋》 全唐文 墓志铭
下载PDF
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 被引量:7
17
作者 邱永山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5年第10期43-49,共7页
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邱永山早在先秦时期,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这些长江流域的南方系统文化,已显露出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的并举之势。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六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遗址,更将吴越文化的流... 鲁迅与乡邦文献及乡贤故书邱永山早在先秦时期,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这些长江流域的南方系统文化,已显露出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的并举之势。1973年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六千多年前的原始居民遗址,更将吴越文化的流源推向远古。浙东是古越族的栖息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史通义》 《越缦堂日记》 周作人 《陶庵梦忆》 会稽郡 南唐书 王思任 明末遗民 鲁迅藏
下载PDF
南唐贡举考略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腊生 《文献》 2001年第2期15-24,共10页
有关五代时期周边各国的科举考试情形,向来无人作专门的研究. 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于宋代科举考证较详,于唐五代则甚为粗略,更未注意十国的贡举情形.
关键词 开宝元年 保大 江文蔚 放进士 贡举 乾德 南唐书 《十国春秋》 考略
下载PDF
南唐姚嗣骈墓志初考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之龙 《东南文化》 CSSCI 1995年第1期69-75,共7页
1952年在江苏扬州西郊出土了南唐姚嗣骈墓志一合两方,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墓盖呈复斗形,盖顶及四杀刻有天文星象图案。有关墓盖天文星象图案内容的介绍,笔者撰有专文[1],此处不再重复。志石(见拓片)边长约59厘米,正方... 1952年在江苏扬州西郊出土了南唐姚嗣骈墓志一合两方,现收藏于扬州博物馆。墓盖呈复斗形,盖顶及四杀刻有天文星象图案。有关墓盖天文星象图案内容的介绍,笔者撰有专文[1],此处不再重复。志石(见拓片)边长约59厘米,正方形,楷书,40行,满行39字。志石下方有一片漫漶区,范围约26行阔、5字高。漫漶区正中又篆刻11字“越一千又十载出土,胤漳记”,排4行,行3字(“土”字下空一格),系出土后为人所镌。志文抄录于后。五代十国时期,年代短促,兵戈不息,社会剧烈动荡,完好地保存至今的文物不多。南唐姚嗣骈墓志能较好地保存下来,应该说是相当幸运的。该志文对澄清南唐政权建立之际的若干历史问题,对认识该历史时期职官制度的变化及特点,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五代史》 墓志 南唐时期 《十国春秋》 南唐书 墓主 御史大夫 历史问题 东都 星象图
下载PDF
南唐诗人李中和他的《碧云集》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兴武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3-20,共8页
本文考述了南唐诗人李中的生平行事,并对其沉寂已久的《碧云集》作了详尽的探讨。认为《碧云集》通过苦吟这一艺术手法所传达出来的愁多欢少的情感基调,代表了那个时代身处社会中下层的文人的真实心声。
关键词 庐山国学 唐诗人 唐末五代 情感基调 南唐书 苦吟诗人 五七言律诗 李建勋 五代诗 晚唐五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