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曲南唱和昆唱北曲——元明戏曲曲体发展演变的一点思考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子方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2,142,共4页
南唱是北曲南曲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元及明初剧作家接受南戏影响只是出于丰富舞台表现力的需要,南戏曲体的少量介入并未破坏整个北曲体系。与此同时,传奇在自己的音律体制拓展中也在吸收北曲,吸收北曲并成了南戏完成传奇化的重素之一。... 南唱是北曲南曲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元及明初剧作家接受南戏影响只是出于丰富舞台表现力的需要,南戏曲体的少量介入并未破坏整个北曲体系。与此同时,传奇在自己的音律体制拓展中也在吸收北曲,吸收北曲并成了南戏完成传奇化的重素之一。也正因为南曲中北曲具备独特的审美补偿作用,亦即导致明中叶后传奇创作过程中向北曲靠拢的情况并没有中止,反而更为多见。另一方面,由于嘉靖以后昆曲出现并迅速风靡南北,北曲南唱最终发展成为昆唱北曲以至昆唱杂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北曲 音律体制 南唱 戏曲曲体
下载PDF
论析泉州傀儡调里所保留的南戏“合(唱)”结构
2
作者 陈新凤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6-73,共8页
本文以潮调(白字戏)、泉腔(梨园戏)、莆仙戏和辰阳高腔等南戏活化石为参照,讨论泉州傀儡调中“合(唱)”的源流。认为唐宋曲子“和声”,可能启发了“管弦之中缠声”与佛教“和念”的“拌和”观念,弋阳高腔的“帮和”,可能与唐宋曲子的“... 本文以潮调(白字戏)、泉腔(梨园戏)、莆仙戏和辰阳高腔等南戏活化石为参照,讨论泉州傀儡调中“合(唱)”的源流。认为唐宋曲子“和声”,可能启发了“管弦之中缠声”与佛教“和念”的“拌和”观念,弋阳高腔的“帮和”,可能与唐宋曲子的“和声”关系更为密切,而南戏“合(唱)”源于“管弦之中缠声”与佛教“和念”。本文揭示南戏唱法中“合(唱)”的本质是,人声与器乐一起“合宫拌调”,形成南戏曲牌“二段式”结构,从而丰富了南戏曲牌音乐的发展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傀儡戏 戏“合()” 缠声 和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