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对南太平洋辐合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琼 郑建 王法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3-150,共8页
为研究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的局地气候效应,利用Hadley中心的海温数据集Had ISST以及NCEP-NCAR的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Dipole,SPSD)对南太平洋辐合带(South Pacific Convergence Z... 为研究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的局地气候效应,利用Hadley中心的海温数据集Had ISST以及NCEP-NCAR的大气再分析数据,分析了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Dipole,SPSD)对南太平洋辐合带(South Pacific Convergence Zone,SPCZ)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物理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事件线性独立于ENSO(El Nia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有明显的季节锁相,于12-2月达到峰值并显著影响SPCZ降水带的位置。其中,正偶极子事件(简称"正事件")期间偶极子东北极区域(暖海温)水汽辐合上升,降水增多;而在偶极子西南极区域(冷海温)水汽辐散下沉,降水减少,因此SPCZ降水带偏北。负偶极子事件(简称"负事件")则相反,东北极降水减少的同时西南极降水增多,从而SPCZ降水带偏南。本研究关于SPSD与SPCZ关系的分析,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南太平洋的年际气候变异和海气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 南太平洋辐合带 海面温度 降水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模式模拟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卓越 郑建 +1 位作者 杨宇星 王法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7-247,共11页
为研究模式模拟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的能力,本文利用CMIP5(CoupledModel IntercomparisonProjectPhase5)模式的模拟数据评估了15种模式模拟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Dipole, SPSD)时空分布的效果,并予以评分。... 为研究模式模拟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的能力,本文利用CMIP5(CoupledModel IntercomparisonProjectPhase5)模式的模拟数据评估了15种模式模拟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Dipole, SPSD)时空分布的效果,并予以评分。结果表明:其中10种模式可以模拟出完整的SPSD生成发展过程,且SPSD的主要区域与观测较为接近,但其余5种模式在模拟强度、位置与观测有较大出入;所有模式在模拟SPSD生成阶段时比观测提前一个月出现偶极模态,1/4的模式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偶极异常可以追溯到6个月之前;潜热通量与SST的时空分布显示,潜热通量是影响偶极模态生成发展的主要因素。模态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的调制,在模态发展最强时部分模式的正极上方有正潜热通量异常,即海洋向大气传递热量。分析显示模式模拟海气耦合过程中的SST模拟强度较观测偏强,气压方面与观测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5)模式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 热力耦合 大气环流
下载PDF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对中国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郭晨光 官元红 +1 位作者 陆其峰 董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939-1950,共12页
本文基于Hadley中心的海温数据集HadISST,利用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方法,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南太平洋副热带海温的特点,其第一模态呈现为马蹄型偶极子的空间分布(两个冷极中心和一个暖极中心),即为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模态(S... 本文基于Hadley中心的海温数据集HadISST,利用EOF(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方法,分析了北半球冬季南太平洋副热带海温的特点,其第一模态呈现为马蹄型偶极子的空间分布(两个冷极中心和一个暖极中心),即为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模态(South Pacific Ocean Dipole,SPOD);其次采用通用地球系统模式(the Commuinty Earth System Model version1.0.4,简称CESM1.0.4)探讨了SPOD模态对中国冬夏气候的影响.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在北半球冬季,SPOD偶极模态可使中国华东和东北等地区的地表温度(Surface Temperature,TS)减小、海平面气压(Sea Level Pressure,SLP)升高,而在中国西南地区的TS、SLP分别增加和降低.与此同时,SPOD偶极模态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可诱发低(高)层索马里越赤道气流(Somali Cross-Equatorial Flow,Somali CEF)和中国南海越赤道气流(South China Sea Cross-equatorial Flow)出现异常南(北)风、中国20°N—40°N附近的大气异常上升运动、水汽通量散度在中国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异常辐合,从而引起该区域的降水增加.在北半球夏季,虽然SPOD偶极模态在衰退,但仍对中国区域的SLP、TS存在影响,且基本与冬季相反.此时SPOD偶极模态可使低(高)层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呈现北(南)风异常和中国南海越赤道气流呈现南(北)风异常、中国30°N、40°N附近大气的垂直运动分别呈现异常上升、下沉运动,从而水汽在华北附近区域为异常辐散、在华东至华南部分区域为异常辐合,这些可能是引起中国东部降水呈现北负南正的异常空间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副热带偶极子 CESM 中国气候 越赤道气流
原文传递
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的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邢小罡 赵冬至 +1 位作者 王林 樊伟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38-1047,共10页
首次通过2008年12月-2010年3月在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复活节岛外海)投放的一台Bio-Argo浮标的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了该海区叶绿素a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作为典型的贫营养水体,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仅为O.02mg m... 首次通过2008年12月-2010年3月在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复活节岛外海)投放的一台Bio-Argo浮标的观测数据,分析与研究了该海区叶绿素a垂向分布的季节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作为典型的贫营养水体,南太平洋环流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仅为O.02mg m^(-3),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SCM)仅为0.15mg m^(-3)左右。SCM出现在180m深处,而次表层生物量极大值(SBM)的深度约50m。此外,SCM的深度存在季节特征,冬浅(150m)夏深(200m),位于真光层之下约30m。虽然SCM的深度在6月达到最浅,但SCM层的厚度和强度在7月才降至最低,这可能是由于混合层在6月时仍然持续加深导致的。通过估算日光合有效辐照度(PAR)的垂向分布发现,SCM大约位于0.2%光强深度处,跟随等光照线(PAR=0.08 mol quanta m^(-2)d^(-1))而发生季节波动,经分析,这主要是由于Chla:C值随光强变化而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rgo浮标 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区 次表层叶绿素极大值(SCM) 次表层生 物量极大值(SBM) 光合有效辐照度(PAR)
下载PDF
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的年代际转变特征
5
作者 刘凯 冯俊乔 +1 位作者 鲁云龙 段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4-986,共13页
为了增进对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SIOD)年代际变化的认识,基于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大气再分析数据集Ⅰ(NCEP-NCAR Reanalysis1,NCEP)的大气... 为了增进对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SIOD)年代际变化的认识,基于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大气再分析数据集Ⅰ(NCEP-NCAR Reanalysis1,NCEP)的大气再分析数据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海洋再分析数据(Ocean Reanalysis System 4,ORAS4)等,本文分析了1958~2020年SIOD年代际转变的特征和物理机制。结果显示,2000年之前,SIOD存在2~4 a和4~6 a两个年际主周期,但近20 a(2000~2020年)其年际变化周期以1.5~2.0 a为主。与此同时,SIOD的空间特征及其强度在1987年和2004年左右出现了两次显著的年代际转变:1958~1986年(P1)期间强度最大,1987~2003年(P2)期间最弱,2004~2020年(P3)期间居中;P1期间SIOD的最大正SST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中心位于(46°~80°E,44°~28°S),P2期间向西南移动到(35°~65°E,48°~34°S),同时负SSTA中心较P1期间向南北方向延伸,P3期间正、负SSTA中心又回到P1时期的位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SIOD的年代际变化受南极涛动(Antarctic Oscillation,AAO)和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的影响。P1期间,SIOD与AAO存在较强正相关。在研究时段,除1982~1993年期间ENSO与SIOD的关系不显著外,其他时段均呈显著负相关。海洋混合层热收支分析进一步研究发现,AAO与ENSO主要通过调制马斯克林高压(Mascarene high,MH)而影响海表面热通量(特别是潜热通量)的变化,进而影响S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表面温度 南印度洋副热带偶极子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Tasman”海中的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
6
作者 胡海波 刘秦玉 +1 位作者 林霄沛 刘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3-203,共1页
在位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29°S附近的“Tasman”海洋锋面延伸区,从WOCE的PR11断面的观测中发现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存在。在深度1500~2500Pa,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温度范围为16.5℃~19.5℃,且温度梯度〈1.6℃/100m;... 在位于澳大利亚的东海岸29°S附近的“Tasman”海洋锋面延伸区,从WOCE的PR11断面的观测中发现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存在。在深度1500~2500Pa,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温度范围为16.5℃~19.5℃,且温度梯度〈1.6℃/100m;密度范围为25.4~26.0kg·m^3,且位势涡度的梯度〈2×10^10^-1·s^-1。和北太平洋及北大西洋中的副热带模态水的形成过程一样,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由于南半球冬天失热引起的强烈的深混合而形成,与此同时,如浮标资料所示,深层的冷水会卷加进入混合层中。冬天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的形成过程中,局地的海洋涡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影响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第二年的分布型。在南太平洋模态水形成区,冬天深(浅)的混合层伴随着下降(上升)的温跃层与局地的反气旋(气旋)式得海洋涡旋有直接的关系。在反气旋存在的海域往往可以发现生成的副热带模态水的厚度〉50m且主温跃层的深度也要超过4500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 副热带 冷水 模态 温度梯度 海洋涡旋 混合层 反气旋
下载PDF
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急流
7
作者 DaytonG.Vincent KenchungKo +1 位作者 JonM.Schrage 黄彬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24,共8页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对夏半年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区域副热带对流层上层的西风最大区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过去的论文表明它的出现具有1~2周的周期性。该文的重点在于对前面提到的西风最大区的加速阶段中热带和温带强迫的相对重要性作一... 文章的主要目的是要对夏半年澳大利亚-南太平洋区域副热带对流层上层的西风最大区有一个更好的了解,过去的论文表明它的出现具有1~2周的周期性。该文的重点在于对前面提到的西风最大区的加速阶段中热带和温带强迫的相对重要性作一个定量分析。向外长波辐射,风数据以及分解为旋转和辐射分量的动能收支平衡,被用来探讨1985~1989年的6个月的夏季时段中强迫机制的重要性。制定了判据,用来判定纬向风的强加速阶段。总共找出40个例子与判据符合,即每年大约有10个例子。概括地讲,40个例子中的17个表明,急流的旋转动能的加大主要是热带强迫造成的。与此相反,13个例子说明热带对流热源和急流加速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实际上,看来中纬度波动的活动在这13个例子多数加速阶段是重要因素,对于其余10个例子很难判断热带强迫是否比中纬度强迫更重要。然而,尽管与前面提到的17个例子比起来弱一些,但热带强迫起到了强迫作用。研究这三类例子的合成,表明热带强迫情况的能量循环包括辐散动能的产生,辐散到旋转动能的转换和由于水平输出和磨擦耗散引起的旋转动能的损失。除了耗散引起旋转动能的损失外,温带强迫加速的主要能量循环与热带强迫急流是相反的。对于剩下的10个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 副热带 急流 气流
下载PDF
副热带太平洋海气变异对ENSO影响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冯俊乔 鲁云龙 +3 位作者 官聪 袁欣 惠玉超 武杰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共7页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是热带太平洋海气作用最强的年际信号,其变化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对东亚季风具有重要影响。2000年后中部型El Niño频繁发生,掀起了ENSO多样性研究热潮;El Niño的复杂性也对ENSO理论...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是热带太平洋海气作用最强的年际信号,其变化会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对东亚季风具有重要影响。2000年后中部型El Niño频繁发生,掀起了ENSO多样性研究热潮;El Niño的复杂性也对ENSO理论研究和预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为进一步理解并深入研究ENSO物理机制,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对两类ENSO的最新认识;特别对副热带太平洋通过海气界面“大气桥”和太平洋副热带-热带经向环流圈的内部经向翻转环流这一“海洋通道”与热带太平洋建立联系的相关成果进行了阐述,并对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副热带-热带经向翻转环流 副热带南太平洋经向模 副热带太平洋经向模 ENSO
下载PDF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联系 被引量:9
9
作者 刘琳 于卫东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1-306,共6页
分别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主要振荡周期为2a和4a,而副热带偶极子事件的主要振荡周期为8a;对整个印度洋海区的海表温度距平进行2~8a的带通滤... 分别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主要振荡周期为2a和4a,而副热带偶极子事件的主要振荡周期为8a;对整个印度洋海区的海表温度距平进行2~8a的带通滤波,发现未滤波之前,2个事件的相关性很低,而在进行了滤波之后,2个事件的相关性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当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超前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9个月时,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对温度场和风场的分析,从物理上解释了2个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印度洋 副热带印度洋 偶极子事件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小波分析
下载PDF
秋季ENSO与IOD对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协同影响
10
作者 宋文君 李旭 李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0-619,共10页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979-2020年的再分析资料、Ni?o3.4、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副热带西风急流(SWJ)指数,研究秋季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IOD对SWJ的协同影响及其机理.秋季SWJ强度、位置与ENSO和IOD存在显著相...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国家大气研究中心1979-2020年的再分析资料、Ni?o3.4、印度洋偶极子(IOD)和副热带西风急流(SWJ)指数,研究秋季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和IOD对SWJ的协同影响及其机理.秋季SWJ强度、位置与ENSO和IOD存在显著相关,急流强度指数与Ni?o3.4和IOD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和-0.31;急流轴指数与Ni?o3.4和IOD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5和-0.34,即当ENSO和IOD位于正(负)位相时,SWJ减弱(加强),急流位置偏南(北).ENSO和IOD事件对SWJ具有协同影响,表现为ENSO和IOD暖位相或冷位相会同时发生,且ENSO和IOD暖事件或冷事件共同发生时对SWJ的影响较其单独作用有放大效应,即当ENSO和IOD正(负)位相共同发生时,SWJ减弱(增强)幅度更大.ENSO和IOD事件可通过大气斜压性和Hadley环流影响SWJ.当ENSO和IOD正事件共同发生时,200~500 hPa处的经向气温梯度出现负异常,纬向风速随高度增加增大得更慢,使SWJ减弱;Hadley环流在不同ENSO和IOD事件协同影响下也有所不同,相较于ENSO和IOD处于正位相,当La Ni?a和IOD负位相共同发生时,Hadley环流上升支的强度更强且上升位置更高,携带更多地球角动量进入SWJ,使急流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偶极子 厄尔尼诺-南方涛动 副热带西风急流 大气斜压性 协同影响
下载PDF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的年际变化
11
作者 申都涵 林霄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共10页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Atlantic Subtropical Dipole;SASD)为南大西洋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模态。它的空间型为海表面温度异常呈现东北-西南偶极子分布。当SASD指数大于1,为SASD正事件,小于-1,为负事件。根据1960-2016年HadIS...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South Atlantic Subtropical Dipole;SASD)为南大西洋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主要模态。它的空间型为海表面温度异常呈现东北-西南偶极子分布。当SASD指数大于1,为SASD正事件,小于-1,为负事件。根据1960-2016年HadISST(Hadley Center Global Sea Ice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数据,本文鉴别出57年中共发生6次正事件和9次负事件。SASD存在显著的5~8年周期的年际变化特征。本文进一步利用1992-2016年ECCO2(Estimating the Circulation and Climate of the Ocean,PhaseⅡ)模式数据,根据温度倾向方程分别诊断了SASD西南极和东北极的混合层温度变化。诊断结果表明,SASD的年际变化主要来自于表面热力强迫项的年际变化。考虑到表面热力强迫项主要由短波辐射项控制,SASD的年际变化最终来源于短波辐射项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大西洋 南大西洋副热带偶极子(SASD) 海表温度 年际变化 热收支分析
下载PDF
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研究评述
12
作者 张爱华 黄运丰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评述了与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及其相伴云带有关的环流特征:SPCZ的位置、结构和特征;其存在的理论和观测事实;SPCZ在全球大气环流中的重要性;其位置和强度的准周期变化;在其影响区域内天气尺度系统的特征(如气... 本文评述了与南太平洋辐合带(SPCZ)及其相伴云带有关的环流特征:SPCZ的位置、结构和特征;其存在的理论和观测事实;SPCZ在全球大气环流中的重要性;其位置和强度的准周期变化;在其影响区域内天气尺度系统的特征(如气旋、副热带急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太平洋 辐合带 大气环流 气旋 副热带急流
下载PDF
东亚-北太平洋偶极型气压场及其与东亚季风年际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3
13
作者 赵平 张人禾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7-316,共10页
利用美国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东亚太平洋地区地面气压的耦合模态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亚洲大陆和北半球太平洋之间气压场的偶极子模态主要反映了东亚地区东西向气压梯度的异常。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利用美国NCEP/NCAR的月平均再分析资料,研究东亚太平洋地区地面气压的耦合模态与东亚副热带季风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亚洲大陆和北半球太平洋之间气压场的偶极子模态主要反映了东亚地区东西向气压梯度的异常。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东亚太平洋的这种偶极子表现为蒙古地区气压偏低和太平洋地区气压偏高的特征,而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则表现为蒙古地区气压偏高和太平洋地区气压偏低的特征。在偶极子指数值较高的年份,冬季(或夏季)蒙古高压(或蒙古低压)和太平洋阿留申低压(或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或弱),此时东亚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和中纬度地区盛行异常北风,对应着强(或弱)的东亚副热带冬(或夏)季风。因此,东亚太平洋偶极子模态实际上是一种东亚副热带季风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太平洋偶极子 东亚副热带季风 年际变率
下载PDF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对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
14
作者 时文娟 冯俊乔 +3 位作者 王富军 王庆业 胡石建 张子叶 《海洋与湖沼》 CAS 2024年第4期802-816,共15页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和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SIOD)作为热带和副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主要模态,二者联系密切。本文基于梁氏-克里曼信息流理论确定IOD与SIOD互为因果,并利用Had... 热带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和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subtropical Indian Ocean dipole,SIOD)作为热带和副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主要模态,二者联系密切。本文基于梁氏-克里曼信息流理论确定IOD与SIOD互为因果,并利用Hadley中心的海表面温度数据以及NCEP大气再分析等数据分析了1950~2021年期间前期IOD对SIOD发展的影响及其年代际变化规律。结果显示,IOD超前SIOD的相关关系在1976年和2002年前后发生了年代际转变。1950~1976年期间(P1),二者关系不显著;1977~2002年期间(P2),二者存在显著负相关,当IOD超前SIOD 5个月时达到最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6;2003~2021年期间(P3),二者相关性有所减弱,相关系数为-0.33。IOD与SIOD主周期的变化进一步验证了二者相关关系的年代际变化。P2时期,IOD与SIOD之间存在显著的2~4 a反位相一致周期,而在P1、P3时期两者没有明显的同周期。与此同时,IOD超前SIOD时二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PDO)的位相转换有密切联系。PDO冷位相下,副热带印度洋大气环流响应较弱,海气背景不利于IOD对SIOD事件的激发。PDO暖位相能够通过ENSO加强赤道印度洋-太平洋的Walker环流异常,与赤道东风异常有关的反气旋环流促使热带西印度洋的正海表温度异常(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SSTA)向东南方向延伸,促进东南印度洋正SSTA的发展;IOD通过经向环流的垂直运动引起中纬度对流层高层辐散,产生等效正压Rossby波,与之相关的低层异常气旋环流通过“风-蒸发-海表面温度”(wind-evaporation-SST,WES)反馈诱导副热带西南印度洋负SSTA的发展,二者共同促进了次年冬季负SIOD事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偶极子 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北半球大气环流的纬向对称模态
15
作者 郭品文 刘畅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3-299,共7页
运用自然正交分解方法(EOF)提取了北半球冬季热带外地区标准化纬向平均纬向风场的前两个模态。第1模态(方差贡献为34%)表现为中高纬带的西风(东风)异常和中纬带的东风(西风)异常,与之相联系的海平面气压场的异常表现为极区与中高纬度地... 运用自然正交分解方法(EOF)提取了北半球冬季热带外地区标准化纬向平均纬向风场的前两个模态。第1模态(方差贡献为34%)表现为中高纬带的西风(东风)异常和中纬带的东风(西风)异常,与之相联系的海平面气压场的异常表现为极区与中高纬度地区海平面气压场的反位相变化,即北极涛动(AO);第2模态(方差贡献为21%)表现为中纬带的西风(东风)异常和中低纬带的东风(西风)异常,与之相联系的海平面气压场的异常表现为副极地地区与副热带地区海平面气压场的反位相变化,即副热带涛动STO(sub-tropical oscillation)。副热带涛动的水平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纬向对称性,垂直方向上表现出相当正压性;与副热带涛动正位相相联系的纬向平均温度场表现为中高纬度地区负异常和副热带地区正异常,而且费雷尔环流加强南移。副热带涛动不仅在冬季有所表现,而且在整个冬半年(11月—翌年4月)都有所表现,但在夏半年则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热带涛动 纬向对称 经向偶极子
下载PDF
黄土高原4月旱涝环流特征及前期强迫信号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常德 王磊 +2 位作者 李晓霞 赵建华 曾鼎文 《干旱气象》 2020年第1期14-21,共8页
基于1961—2015年黄土高原57个基准站逐月降水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将其作为旱涝指标研究4月黄土高原旱涝异常年环流特征及其前期外强迫信号。结果表明:(1)当500 h Pa乌拉尔山至中国新疆高压脊偏强、东亚大槽偏深,700 h Pa黄... 基于1961—2015年黄土高原57个基准站逐月降水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将其作为旱涝指标研究4月黄土高原旱涝异常年环流特征及其前期外强迫信号。结果表明:(1)当500 h Pa乌拉尔山至中国新疆高压脊偏强、东亚大槽偏深,700 h Pa黄土高原及其以东南风偏弱,700 h Pa中国东部至日本温度偏低,中国东部到日本以东洋面西风急流南压加强时,黄土高原易旱,反之易涝。(2) 4月北半球中高纬度150°W—180°E区域异常涝年阻塞出现次数多于异常旱年。(3)南印度洋偶极子(SIOD)或西南印度洋海温可以作为4月旱涝的前期强迫信号,4月SPI与前一年12月SIOD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4)黄土高原旱涝对SIOD正负位相异常的响应主要反映在500 h Pa乌拉尔山高压脊、东亚大槽以及700 h Pa贝加尔湖至中国东北以及乌拉尔山的环流差异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旱涝 标准化降水指数 环流特征 副热带南印度洋偶极子
下载PDF
The 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in the Tasman Sea 被引量:2
17
作者 HU Haibo LILT Qinyu +1 位作者 LIN Xiaopei LIU We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7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From the synopical CTD sections in the WOCE PR11 repeated cruises, the 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SPSTMW)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region of the Tasman Front Extension (TFE) around 29?S to the east of Aus... From the synopical CTD sections in the WOCE PR11 repeated cruises, the South Pacific Subtropical Mode Water (SPSTMW) has been identified in the region of the Tasman Front Extension (TFE) around 29?S to the east of Australia. In the depth range of 150-250 m, the SPSTMW appears as a thermostad with vertical temperature gradient lower than 1.6℃(100 m)-1 and a tem- perature range of 16.5-19.5℃ and as a pycnostad with PV lower than 2×10-10 m-1 s-1 and a potential density range of 25.4-26.0 kg m-3. Like the subtropical mode waters in the North Atlantic and North Pacific, the formation of the SPSTMW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nvective mixing during the austral wintertime as manifested from the time series of the Argo floats. And cold water entrains into the mixed layer with the deepening mixed layer from September to the middle of October. During the wintertime formation process, mesoscale eddies prevailing in the TFE reg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PSTMW formation, and have a great effect on the SPSTMW distribution in the next year. The deeper (shallower) mixed layer in wintertime, consistent with the depressed (uplifted) permanent thermocline, is formed by the anticyclonic (cyclonic) eddies, and the substantial mode water thicker than 50 m is mainly found in the region of the anticyclonic eddies where the permanent thermocline is deeper than 4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斯曼海 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 SPSTMW 涡旋 海洋
下载PD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 Preceding the Indian Ocean Dipole and 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18
作者 DUAN Xin-Yu LIU Na LI Shuangli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5年第4期238-243,共6页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 signals leading the fall Indian Ocean Dipole(IOD)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ior to the IOD by one year, a positive SSHA emerges over the western-central tropica... The sea surface height anomaly(SSHA) signals leading the fall Indian Ocean Dipole(IOD) a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prior to the IOD by one year, a positive SSHA emerges over the western-central tropical Pacific(WCTP), which peaks during winter(January-February-March, JFM), persists into late spring and early summer(April-May-June, AMJ), and becomes weakened later on. An SSHA index, referred as to SSHA_WCTP, is defined as the averaged SSHA over the WCTP during JFM. The index is not only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following-fall(September-October-November, SON) IOD index, but also is higher than the autocorrelation of the IOD index crossing the two different seasons. The connection of SSHA_ WCTP with following-summer rainfall in China is then explore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er(lower) SSHA_ WCTP corresponds to increased(reduced) rainfall over southern coastal China, along with suppressed(increased) rainfall over the middle–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North China, and the Xinjiang region of northwestern China. Mechanistically, following the preceding-winter higher(lower) SSHA_WCTP, the South Asia High and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are weakened(intensified), which results i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weakening(intensifying). Finall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SSHA_WCTP and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is analyzed. Despite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SSHA_WCTP is mo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summer rainfall. This implies that the SSHA_WCTP index in the preceding winter is a more effective predictor of summer rainfall in comparison with EN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夏季降水 印度洋偶极子 海面高度异常 连接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ENSO 南方涛动 热带太平洋
下载PDF
秘鲁沿海渔业资源丰富原因
19
作者 卢杨 《地理教学》 1994年第5期47-48,共2页
秘鲁岸外大陆架狭窄,但渔业资源却极丰富,渔场超过大陆架范围。这是因为沿海海域经行着强大的秘鲁寒流,它从南纬45°附近北流,经智利、秘鲁,西北至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一带,其宽度至少在370公里以上.在南纬35°处约... 秘鲁岸外大陆架狭窄,但渔业资源却极丰富,渔场超过大陆架范围。这是因为沿海海域经行着强大的秘鲁寒流,它从南纬45°附近北流,经智利、秘鲁,西北至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一带,其宽度至少在370公里以上.在南纬35°处约900公里。由于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它在向北行进的途程中不断向左偏转.弯向西流;再则,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东缘的下沉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秘鲁 渔业资源 智利 厄瓜多尔 沿海 南太平洋 渔场 副热带高压 大陆架 下沉气流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