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夷书》笺注并考异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叔武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58-72,共15页
本文参考诸种文献 ,对明张洪《南夷书》作了笺注 ,并就文中歧误之处作了精心考校 ,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 南夷书 张洪 笺注 考证 钞本
下载PDF
掸傣古国考 被引量:13
2
作者 黄惠焜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85年第3期2-12,共11页
一、滇越 二、掸国(Siam) 三、篷(Pong) 四、文单(Vien Siam) 五、憍赏弥(Kousambi)恬 傣族是一个文明而古老的民族。傣族历史神秘而悠远。傣族历史工作者多年来都孜孜致力于揭开这历史的帏幕,我们却深感其中的许多环链无法缀合。正是... 一、滇越 二、掸国(Siam) 三、篷(Pong) 四、文单(Vien Siam) 五、憍赏弥(Kousambi)恬 傣族是一个文明而古老的民族。傣族历史神秘而悠远。傣族历史工作者多年来都孜孜致力于揭开这历史的帏幕,我们却深感其中的许多环链无法缀合。正是有鉴于此,我试提出汉唐时期掸傣历史的序列,就正于中外的史学专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掸人 文单 掸国 真腊 汉唐时期 滇越 吉蔑 环链 后汉·西南夷 鸠僚
下载PDF
羌族奇景碉楼 被引量:2
3
作者 管祥麟 《民族论坛》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35,共2页
我到达四川省汶川县,已是这年的夏未,寻访羌族是来此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 羌族 汶川县 《后汉·西南夷传》 起源 碉楼 少数民族建筑
下载PDF
从云南青铜乐舞看“滇人”的审美意识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开婉 《民族艺术研究》 1989年第6期53-57,共5页
建国以来,云南有大量的青铜器物源源出土。这些辉煌灿烂的青铜器物,以其丰富的内容,为我们研究“滇人”的审美意识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实证。鉴于云南青铜器物内容涉猎广泛,本文仅以青铜乐舞为据,对“滇人”的审美意识略加探讨(当然,“滇... 建国以来,云南有大量的青铜器物源源出土。这些辉煌灿烂的青铜器物,以其丰富的内容,为我们研究“滇人”的审美意识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实证。鉴于云南青铜器物内容涉猎广泛,本文仅以青铜乐舞为据,对“滇人”的审美意识略加探讨(当然,“滇人”的审美意识绝不仅仅只表现于青铜乐舞方面,只是限于篇幅,不便全面探讨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意识 云南青铜器 石寨山 乐舞图 贮贝器 碗舞 后汉·西南夷 葫芦笙 原始人类 舞人
下载PDF
从傣族舞蹈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金吾 《民族艺术研究》 1988年第2期73-75,共3页
(一)傣族舞蹈发展简况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比较悠久,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之一。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永宁六年(公元120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喜跳丸,数乃至千……... (一)傣族舞蹈发展简况傣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历史比较悠久,文化比较发达的民族之一。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永宁六年(公元120年)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又喜跳丸,数乃至千……。”说明当年到洛阳朝贡的使团中有一队杂技歌舞人员,他们技术高超、队伍壮观,在都城名震一时。掸人是傣族的先名,当时即有脱离生产的专业舞蹈武术杂技人员,说明傣族很早以前就有了较高的文化艺术水平。但后来由于部落之间争战频繁,以及部分地区舞蹈与戏剧结合逐步为戏剧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掸人 后汉·西南夷 名震一时 历史比较 文化比较 掸国 跳丸 文化艺术 孔雀舞 幻人
下载PDF
哀牢问题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申旭 《东南亚南亚研究》 1990年第4期40-48,共9页
关于哀牢问题,世人已作过诸多探讨,但至今尚未得到解决,如哀牢的族属问题、哀牢与昆明及南诏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哀牢本身,而且涉及南诏是否由泰族建立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曾作过一些研究,在此再作进一步论述。 关于... 关于哀牢问题,世人已作过诸多探讨,但至今尚未得到解决,如哀牢的族属问题、哀牢与昆明及南诏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哀牢本身,而且涉及南诏是否由泰族建立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曾作过一些研究,在此再作进一步论述。 关于哀牢的记载,首见于东汉杨终《哀牢传》,但此书早佚,其内容仅留存一份哀牢王世系谱,载于《后汉书·西南夷传》。此外,东汉王充(27—97)在其《论衡》中曾三次提到“哀牢”,并提及杨终作《哀牢传》事。关于哀牢情况的详细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 杨终 后汉·西南夷 《华阳国志》 南中志 常璩 族属 九隆 白古通记 华阳国志
下载PDF
白族“绕三灵”的发展和演变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正清 《昭通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55-74,共20页
在《白族“绕三灵” 的起源和性质》一文中,我们通过对“绕三灵”发祥地桑林谷的自然形势的描写和历史的透视,指出“绕三灵”活动所崇祀的对象是女性生殖器官;又通过对“绕三灵”者在太阳穴上所贴的具有“会徽”性质的太阳膏图案的剖析... 在《白族“绕三灵” 的起源和性质》一文中,我们通过对“绕三灵”发祥地桑林谷的自然形势的描写和历史的透视,指出“绕三灵”活动所崇祀的对象是女性生殖器官;又通过对“绕三灵”者在太阳穴上所贴的具有“会徽”性质的太阳膏图案的剖析,确认“绕三灵” 活动最早是白族先民不加区别的群婚活动.据此,我们得出了“绕三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绕三灵 太阳膏 太一 女性生殖器 南诏 大理国 不加区别 父子连名制 后汉·西南夷 河蛮
下载PDF
皮筏是羌人的发明吗?——与聪喆先生商榷 被引量:1
8
作者 汪受宽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6-48,共3页
聪喆先生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二期发表《古代羌人的一项重要发明——也论“皮筏”的历史及其它》一文(以下简称“聪文”),批评邵永强、魏通二同志关于皮筏自元代始有的误说,认为皮筏是东汉时期生活于青藏高原的羌人... 聪喆先生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第二期发表《古代羌人的一项重要发明——也论“皮筏”的历史及其它》一文(以下简称“聪文”),批评邵永强、魏通二同志关于皮筏自元代始有的误说,认为皮筏是东汉时期生活于青藏高原的羌人的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人 邓训 青海民族学院 护羌校尉 社科版 唐羌 后汉·西南夷 迷唐 匈奴人 皮筏子
下载PDF
本字零证 被引量:2
9
作者 雒江生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31-33,共3页
今人把用羊毛纺织的细布料叫“毛哔叽”,那“哔叽”的本字应当是什么字?按“哔叽”的本字应当是“纰(?)”.《说文·系部》说:“纰,氐人(?)也,从系,比声,读若《禹贡》玭珠.”段玉裁注:“氐人所织毛布也.《周书》:伊尹为四方献,令正... 今人把用羊毛纺织的细布料叫“毛哔叽”,那“哔叽”的本字应当是什么字?按“哔叽”的本字应当是“纰(?)”.《说文·系部》说:“纰,氐人(?)也,从系,比声,读若《禹贡》玭珠.”段玉裁注:“氐人所织毛布也.《周书》:伊尹为四方献,令正西以纰(?)为献.《后汉书·西南夷传》:冉(马龙)夷能作(比毛)(?).(比毛)即纰也.《华阳国志》同.”《说文·系部》又说:“(?),西胡毳布也,从系,(?)声.”段往:“毳者,兽细毛也,用织为布,是曰(?),亦假(?)为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氐人 《华阳国志》 后汉·西南夷 尹为 《周 《禹贡》 语法学家 语法特点 禹贡 相逢行
下载PDF
彝族文化研究鸟瞰──兼谈毕摩文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学良 《民族艺术研究》 1994年第1期26-36,共11页
关键词 毕摩文化 彝族文化 何耀华 原始宗教信仰 彝家 李绍明 彝语支 文化特征 人类学者 后汉·西南夷
下载PDF
巴蜀祭竹场所及活动景况 被引量:1
11
作者 季智慧 《文史杂志》 1989年第4期39-40,共2页
《华阳国志·南中志》、《水经·温水注》、《后汉书·西南夷传》、《述异记》等典籍,都记载贵州夜郎地有“竹王”的神话传说,大意是说:昔有一女子浣于遁水,见三节大竹,从水上漂流到足间,推之不去,闻其中有啼声,剖开,得一男... 《华阳国志·南中志》、《水经·温水注》、《后汉书·西南夷传》、《述异记》等典籍,都记载贵州夜郎地有“竹王”的神话传说,大意是说:昔有一女子浣于遁水,见三节大竹,从水上漂流到足间,推之不去,闻其中有啼声,剖开,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王,并以竹为姓。无疑,“竹王”是一个以竹为图腾,祭竹、拜竹的血缘亲族集团。巴蜀因为与夜郎地共处于一定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相类,故夜郎地的宗教文化风俗很容易对流、影响之。这就是《汉书·地理志》和《西汉会要》都曾谈到的:西南地区的部分民族,“民俗略与巴蜀同”。交汇融合的结果,使得一方面形成了有别于其它的西南文化,另一方面又使得西南各地区民族文化,粘附上对方的文化因素。巴蜀的传统文化正是如此,我们不妨稍注意一下巴蜀的有关史料典籍以及民俗风情,就会发现,四川也曾出现过一系列的拜竹、祭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王 夜郎国 西汉会要 华阳国志 南中志 后汉·西南夷 文化风俗 述异记 蚕丛 竹郎庙
下载PDF
傣族手工织锦技艺 被引量:1
12
作者 晓飞 《版纳》 2007年第5期36-43,共8页
一、傣族手工织锦技艺的历史渊源傣族为古代百越之后,不仅是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民族之一,也是我国较早从事纺织、织锦的民族之一。《后汉书·西南夷传》载:"知染采文绣,(?)毲帛叠,阑干细布。
关键词 傣锦 云南省民族 百越 传统文化传承 后汉·西南夷 斑布 文绣 青布 民间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工艺
原文传递
道教与少数民族
13
作者 覃光广 《中国道教》 1985年第16期62-64,共3页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多神教。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道教仅是汉族的宗教,与各少数民族并无多大关系。这种看法与历史事实不甚切合。道教创建、发展、衍化的历史,与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东汉未张陵创立五斗米道(...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多神教。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道教仅是汉族的宗教,与各少数民族并无多大关系。这种看法与历史事实不甚切合。道教创建、发展、衍化的历史,与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有密切关系。东汉未张陵创立五斗米道(即天师道)的四川鹤鸣山一带,正是西南少数民族居住与活动的地区。除氐族、羌族外,其地住南和西南还有僰人,邛僰、叟、濮、摩沙,昆明等古代少数民族。最初的道教徒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张陵设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鹤鸣山 南和 符水 神室 范长生 三官 师道 教团 后汉·西南夷 《道藏》
原文传递
羌族,“白色”的民族
14
作者 杨吉生 《中国民族》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0-41,共2页
我是羌族。在世代沿袭的传统观念中,我们民族有崇尚白色的习俗。羌族人供奉白色的石英石,视之为神。在每户人家的屋顶上都要砌上小石塔,羌语叫“拉克基”。“拉克基”的顶部和屋顶的四角、门窗横档上都镶着白石,分别代表天、地、月、星... 我是羌族。在世代沿袭的传统观念中,我们民族有崇尚白色的习俗。羌族人供奉白色的石英石,视之为神。在每户人家的屋顶上都要砌上小石塔,羌语叫“拉克基”。“拉克基”的顶部和屋顶的四角、门窗横档上都镶着白石,分别代表天、地、月、星、山、林、水、火、马、羊诸神。每个村寨附近都有一片“神树林”。“神林”中设置的天神也都是用白石代表。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民族中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在古代,羌人与戈基人经常发生战争,羌人屡败。危难之中,部族首领在梦中得到天神的启示,教他使用白石头作武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树林 羌人 羌语 神林 拉克 “白色” 祭山会 石英石 后汉·西南夷 横档
原文传递
羌族千年古碉楼
15
作者 彭陟焱 汪琦 +1 位作者 任德睦 周毓华 《中华文化画报》 2007年第12期40-45,共6页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为中华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羌族人创建的碉楼建筑.不仅丰富了中华建筑文化.而且对藏族等兄弟民族的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兄弟民族 中华民族大家庭 羌人 碉房 羌寨 后汉·西南夷 垒石 盖瓦 居住形式 嘉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