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声学映像的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集群特征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腾
童剑锋
朱国平
许柳雄
-
机构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17-1324,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185
41606210)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406801)
农业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项目(D8002-18-0097)
-
文摘
为确定南奥克尼群岛海域南极磷虾(Euphausia superba)集群特征,本研究根据2017年3-4月我国南极磷虾探捕项目采集的断面声学数据,使用通用声学数据后处理软件,研究了该海域的南极磷虾集群特征信息。本研究共检测并提取了2539个磷虾集群的高度、长度、分布深度、集群间距、集群面积及集群磷虾密度信息,其中白天集群1389个,夜晚集群1150个。通过集群特征值的统计,将该海域集群分为3类。聚类A的虾群密度最大[(19.24±27.00)ind/m^3],聚类B的虾群最深[(174.74±53.30) m],聚类C的虾群面积最大[(2868.62±2149.75) m^2]。聚类A和聚类B的集群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聚类A和聚类C的集群深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类集群主要分布在南奥克尼群岛北部及西北部的深水区,水深>1000 m。B类和C类集群在整个调查海域均有分布,其中B类集群多分布在群岛大陆架海域,水深<200 m。不同区域的集群分布信息不同,离岛屿最远的东西两个断面集群较少,分布比较分散。本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的磷虾个体位于少数的大型集群中,集群磷虾密度和集群间距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未来通过磷虾集群与外界因子(环境因子,捕食者)相关性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准确地了解集群结构与形成机制,预测磷虾资源分布。
-
关键词
南极磷虾
集群特征
声学调查
南奥克尼群岛海域
-
Keywords
Euphausia superba
swarm character
acoustic survey
South Orkney Islands
-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