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帖北碑”核心议题的审美文化史考察
1
作者 张文浩 曹文静 《极目》 2023年第3期13-23,共11页
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全面的成熟,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审美旨趣:书体的结构程式和法度标准业已确立;书法家族群兴盛,促进主体精神在书法形式符号群的渗透,确定了尚韵重意的审美趋向;“南帖北碑”的书风新变和差异,随着同质... 书法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全面的成熟,形成了富有时代特色的审美旨趣:书体的结构程式和法度标准业已确立;书法家族群兴盛,促进主体精神在书法形式符号群的渗透,确定了尚韵重意的审美趋向;“南帖北碑”的书风新变和差异,随着同质化竞争进程而实现异趣融通。此期的书法理论经籍对书法艺术进行理性反思和概括,在技法探讨、品评鉴赏、演变史、美学范畴等核心议题方面形成了诸多美学主张,使书法艺术学的概念和批评范式基本成型。从创作实践到批评理论建设,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开辟了一个自由的精神空间,为南北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个彼此认同和欣赏的符号载体,具有审美文化史方面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帖北碑 魏晋北朝 书论经籍 审美文化史
下载PDF
阮元与《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 被引量:6
2
作者 金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02年第2期47-52,26,共7页
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由于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清代中、后期书坛渐成碑学兴盛、帖学衰微的格局,从而影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书法观念和创作。在这个转折时期,清代学者阮元以其显赫的政治和学术地位,对清代碑学的形... 中国书法史上,清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由于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清代中、后期书坛渐成碑学兴盛、帖学衰微的格局,从而影响到近现代乃至当代的书法观念和创作。在这个转折时期,清代学者阮元以其显赫的政治和学术地位,对清代碑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称他的《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清代 书法观念 碑学 北书派论》 《北碑南帖论》 书学思想 地域书风理论
下载PDF
谈北碑与南帖审美风格之差异
3
作者 邹广胜 《艺术生活》 2021年第2期4-10,共7页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碑与南帖审美风格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以刀代笔的北碑与墨迹书写的南帖之间的书写方式的不同,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文化、文风及书风等各个方面所显示出的文化特征方面的巨大差异,书法的功用、目的与工具材料等都直接决定了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碑与南帖审美风格的差异不仅反映了以刀代笔的北碑与墨迹书写的南帖之间的书写方式的不同,同时也反映了南北文化、文风及书风等各个方面所显示出的文化特征方面的巨大差异,书法的功用、目的与工具材料等都直接决定了书风的最后形成。北碑与南帖审美风格的差异同样反映了民间书法与精英书法的巨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碑 南帖 审美风格 图像
下载PDF
浅析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中“书分南北”问题
4
作者 宋伊晨 《艺术教育》 202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清代学者阮元在《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二文中提出“书分南北”的观点,对南北书法各自的发展特点、南北书派的划分依据进行了明确的阐释。文章根据现有出土书迹分析阮元“二论”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南北书风不同的发展进程以及... 清代学者阮元在《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二文中提出“书分南北”的观点,对南北书法各自的发展特点、南北书派的划分依据进行了明确的阐释。文章根据现有出土书迹分析阮元“二论”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南北书风不同的发展进程以及“书分南北”思想对书学发展的启示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北碑南帖 书分
原文传递
论南碑书风——北碑南帖论驳议
5
作者 侯镜昶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982年第4期47-51,共5页
阮元论书,功过各半。他提出南北书派、溯其渊源,究其流变,颇具见地。但他又提出北碑南帖之论,则失诸片面。百余年来,江南碑志陆续出土,南派书风,面目更为清楚。本文谨以传世及新出土的江南碑志为据,阐明南碑书风特色。
关键词 书风 南帖 北碑 出土 碑志
原文传递
北碑南帖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因
6
作者 伍安民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42-45,共4页
清代乾嘉学派的领军者阮元(1764—1849)提出"北碑南帖论",以求真复古的考证方法划分东晋、南朝为书学南派,五胡十六国、北朝至隋为书学北派,框定了南北朝时期南北书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野。南北书论问世之后,包世臣的《艺舟... 清代乾嘉学派的领军者阮元(1764—1849)提出"北碑南帖论",以求真复古的考证方法划分东晋、南朝为书学南派,五胡十六国、北朝至隋为书学北派,框定了南北朝时期南北书风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野。南北书论问世之后,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和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随之都力推碑学,后世更是把南北书风差异归纳为"北碑南帖""北楷南行""北雄南秀""北民南士"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碑南帖 思想基础 文化基因
原文传递
深谙北碑玄妙 直造南帖堂奥——论何绍基的书法实践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7
作者 李名 《书法赏评》 2007年第6期19-21,共3页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媛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何绍基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处于清朝中晚期,适值清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革之关捩。就书法而言,碑帖两派,分庭抗礼,时风大变。在何绍... 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媛叟,湖南道州(今道县)人。何绍基一生经历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四朝。处于清朝中晚期,适值清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变革之关捩。就书法而言,碑帖两派,分庭抗礼,时风大变。在何绍基的一生中,既有求学应试之艰辛,也有功成名就之喜悦;既有罢官丧亲之痛楚,也有徜徉山水之逍遥。正是因为身处当时充斥着矛盾的社会,有着喜怒哀乐的冷暖人生,何绍基才有可能也必然能够找到矛盾的调和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实践 何绍基 北碑 南帖 文化变革 清朝 矛盾 同治
原文传递
晚清文人书家杨守敬、李瑞清、沈曾植的北碑与南帖观念嬗变摭言
8
作者 王军杰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17年第5期48-49,共2页
明末清初,有大批学者兴起了寻碑、访碑活动。由于文人书家审美风气转变而引起考据学、金石学的兴起,他们的书法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汉碑为主要取法对象,也引起了技法上的新追求。在这种背景下,碑派书法便应运而生。乾嘉时期... 明末清初,有大批学者兴起了寻碑、访碑活动。由于文人书家审美风气转变而引起考据学、金石学的兴起,他们的书法审美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以汉碑为主要取法对象,也引起了技法上的新追求。在这种背景下,碑派书法便应运而生。乾嘉时期,学者对北碑的态度有了较大的改变,许多文人书家逐渐将兴趣从帖学转移到金石碑刻,从中寻找新的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观念嬗变 北碑 杨守敬 李瑞清 沈曾植 晚清 南帖
原文传递
济南帖
9
作者 程耀东 《朔方》 2014年第12期70-73,共4页
大明湖畔 过了小明湖,大明湖就到了。灯光下,招来诸多拍照的身影。闪光开启的一瞬,相机里被定格的表情迥异,唯独不变的是身后那块牌匾,一年四季用同一个面孔,迎来与送往。白天的湿热、烦躁、压抑、沉闷……在这里全然消失。树是有的,... 大明湖畔 过了小明湖,大明湖就到了。灯光下,招来诸多拍照的身影。闪光开启的一瞬,相机里被定格的表情迥异,唯独不变的是身后那块牌匾,一年四季用同一个面孔,迎来与送往。白天的湿热、烦躁、压抑、沉闷……在这里全然消失。树是有的,遮住了从城市的楼群里发出的橙黄色、银白色、淡蓝色、翡翠色……在树下走动,延伸出来的枝条,轻拂了一下身体,身上会投下一些光的碎片。能闻到花香,从什么地方追来的,没有细究,也不想细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帖 散文作品 中国散文 《老残游记》 雨打芭蕉 散文选刊 曲水亭 石板路 于斯 前半生
原文传递
关于《兰亭序》的真伪问题
10
作者 黄永年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4,共10页
1965年郭沫若发文称《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高二适与严北溟著文反对。双方之根本分歧在于,高、严二先生未能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尊重客观事物并力求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字体来看,《兰亭序》属于稿、行之间的新体——行书,而王羲... 1965年郭沫若发文称《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高二适与严北溟著文反对。双方之根本分歧在于,高、严二先生未能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尊重客观事物并力求找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字体来看,《兰亭序》属于稿、行之间的新体——行书,而王羲之属于守成派,故写不出新体的《兰亭序》。另外,从南北书派的异同角度考察,王羲之生活的东晋以及其后的南北朝前期的书法,尚未出现南北的不同书派;而今本《兰亭序》与北朝碑志之间存在南帖北碑的差异。可见,郭老认为《兰亭序》非王羲之手迹是有道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亭序》真伪 王羲之 郭沫若 南帖北碑
下载PDF
认知、实践与创变:赵之谦对北碑书法的承变
11
作者 俞凯悦 《中国书画》 2024年第7期46-50,共5页
嘉庆年间,阮元以《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两篇论断,大力倡导学习北朝碑版石刻。包世臣紧跟其后,在创作技法和审美标准上进一步完善了阮元的碑学理论。但在北碑的学习上,并未出现成功的践行者。然而邓石如、何绍基已分别以秦篆隶... 嘉庆年间,阮元以《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两篇论断,大力倡导学习北朝碑版石刻。包世臣紧跟其后,在创作技法和审美标准上进一步完善了阮元的碑学理论。但在北碑的学习上,并未出现成功的践行者。然而邓石如、何绍基已分别以秦篆隶意、篆之法在篆隶和颜体书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当时书坛如此复杂的背景之下,北碑成了赵之谦书法创作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书派论 北碑南帖 赵之谦 邓石如 书风 碑版 书法创作 何绍基
下载PDF
现代中国碑学帖学之争的背后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岳川 《中国书画》 2009年第5期66-67,共2页
当今书法界“碑帖之争”成为了一个问题,值得深加审理。 清中期以降,帖学与碑学分流格局已经逐渐形成。笪重光在《书筏》中已经显露出对碑的偏重,而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对碑的关注同样引人注目。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 当今书法界“碑帖之争”成为了一个问题,值得深加审理。 清中期以降,帖学与碑学分流格局已经逐渐形成。笪重光在《书筏》中已经显露出对碑的偏重,而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对碑的关注同样引人注目。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和包世臣《艺舟双楫》则明确地传达出对碑学偏爱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现代中国 包世臣 书法 南帖 北碑
下载PDF
碑帖并举的书法家颜楷
13
作者 朱欣 《文史杂志》 1990年第5期40-41,40-50,共4页
颜楷(1871—1927),字雍耆,四川华阳县(现成都市)人。他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卓越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是与家庭熏陶,名师指点和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分不开的。 颜楷祖籍山东,世代为官的家庭为颜楷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从小聪颖过人,好... 颜楷(1871—1927),字雍耆,四川华阳县(现成都市)人。他能在书法艺术上取得卓越成就,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是与家庭熏陶,名师指点和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分不开的。 颜楷祖籍山东,世代为官的家庭为颜楷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从小聪颖过人,好学不倦。16岁以前的颜楷一直在父亲身边接受家庭教育,童年即喜临池,用功甚勤。因为科举是以文章取士,文章要先看字,是门面货。为了取得功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碑 家庭教育 华阳县 维新变法 聪颖过人 馆阁体 张迁碑 南帖 结体 赵尔丰
下载PDF
刘咸炘南北分派书学思想研究
14
作者 赵长瑞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1年第11期117-118,共2页
刘咸炘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南北分派这一书学思想理论的系统研究,反映出刘咸炘对这一书学分派思想的思考。南北分派这一书学理论是由清代学者阮元提出,刘咸炘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的文艺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 刘咸炘著作中有不少关于南北分派这一书学思想理论的系统研究,反映出刘咸炘对这一书学分派思想的思考。南北分派这一书学理论是由清代学者阮元提出,刘咸炘在其理论的基础上,又借鉴西方的文艺哲学思想,深入分析其形成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将刘咸炘著作中关于南北分派的思想进行整理归类,详细论证,对于系统、成体系地阐述他关于南北分派理论的思想以及他的观点,对书坛研究南北分派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书派 书学思想 北碑南帖
下载PDF
对阮元书学属于“碑学”之观点的检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学峰 《中国书画》 2007年第10期64-67,共4页
阮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书论将魏晋直至隋唐的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并在书法史上首次系统梳理"北派"书法的发展脉络。因而,在一部分书法史家看来,阮元发现了书法历史发展长河中&qu... 阮元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他的书论将魏晋直至隋唐的书法分为"南"、"北"两派,并在书法史上首次系统梳理"北派"书法的发展脉络。因而,在一部分书法史家看来,阮元发现了书法历史发展长河中"碑学"和"帖学"两条事实存在的支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学 碑学 书法史 北书派论 北碑南帖 书论 二王 碑版 篆隶
下载PDF
论阮元的书法理论及其碑学成就
16
作者 丁永刚 茅云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76-78,共3页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 ,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 ,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 ,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 ,认为北... 帖学派书法经隋、唐、宋、元、明各代逐步形成、发展、完善 ,到清代前期盛极而衰。阮元应时之需 ,撰《南北书派论》和《北碑南帖论》,系统地总结分析魏、晋以来书法的变化 ,将其划分为南北两大系统 ,论述了碑帖的形成及其特点 ,认为北派才是书法的正传 ,保存了隶书的古意 ,而北派书法又源于碑石 ,因此主张学习书法应以习碑为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元 学碑学 北书派 北碑南帖
下载PDF
爱国藏山积千卷 存古情怀书与诗——章鸿钊的风雅情怀
17
作者 马翠凤 蔡秀华 +1 位作者 张孟伯 冯晔 《中国书画》 2016年第11期81-87,共7页
章鸿钊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他既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又是爱国诗人。近来,中国地质图书馆在整理章鸿钊先生哲嗣的捐赠时,意外地发现,章鸿钊先生的成就绝不仅仅限于他所精专... 章鸿钊先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他既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中国现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又是爱国诗人。近来,中国地质图书馆在整理章鸿钊先生哲嗣的捐赠时,意外地发现,章鸿钊先生的成就绝不仅仅限于他所精专的领域,他的书法也是值得关注的,只是在以往的传记中,乃至章鸿钊先生自己书写的材料中,都极少涉及这位地质宗师的书艺世界。现根据中国地质图书馆所藏章鸿钊先生手书及章鸿钊先生旧藏书画作品,来窥测这位地质宗师的文艺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章 书画作品 书艺 甲骨文书 碑学 罗振玉 书风 艺舟双楫 北碑南帖
下载PDF
元清对比之碑学复兴原因探析
18
作者 李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18年第10期377-378,共2页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书风——北碑南帖。然而魏晋之后,帖学书风大兴,而碑学书风则日渐衰微。现在所存的关于北碑南帖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其一,结合具体书家对北碑南帖的书风... 书法艺术是中国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自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两种不同的书风——北碑南帖。然而魏晋之后,帖学书风大兴,而碑学书风则日渐衰微。现在所存的关于北碑南帖的研究大致分为以下三种:其一,结合具体书家对北碑南帖的书风进行研究。其二,对清朝碑学复兴的原因进行探析。其三,清朝碑帖融合对后世的影响。经研究后发现,大部分关于探析清朝碑学复兴原因的文章,入手的角度皆以清为主,并未说明其他朝代为何没有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清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唯元朝与它相似,因此本文将以元朝为参照,与清朝碑学复兴进行对比研究,借此来推断碑学复兴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碑学 南帖 康有为 对比 书学思想
下载PDF
刘咸炘之书法源流观 被引量:1
19
作者 雷雨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9期105-107,共3页
本文立足于对刘咸炘书学思想中的书法源流观进行全面的分析,力求反映出民国时期四川学者对该问题的深入思考。通过对刘咸炘书法源流观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澄清书学史上的诸多偏颇之说,力求公允地进行书学史的研究。
关键词 书法 刘咸炘 北碑 南帖 源流
下载PDF
《萧■碑》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永良 《东南文化》 CSSCI 1992年第6期214-220,共7页
一、概述南朝碑碣很少,原因是南朝有敕禁刻碑之事(见《昭明文选》).如刘宋义熙中,裴松之曾上表议碑禁,言辞甚切,由是加以禁断(见《宋书·裴松之传》);梁天监六年,“申明葬制,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唯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见《隋书... 一、概述南朝碑碣很少,原因是南朝有敕禁刻碑之事(见《昭明文选》).如刘宋义熙中,裴松之曾上表议碑禁,言辞甚切,由是加以禁断(见《宋书·裴松之传》);梁天监六年,“申明葬制,凡墓不得造石人兽碑,唯听作石柱记名位而已”(见《隋书·志第三·礼仪》).南朝刻石既少,而梁代《萧(忄詹)碑》(图一)碑文三千余字(清·方若《校碑随笔》谓“全文二千八百四十许字”),是南朝少见的丰碑大碣,而且其书法又颇有成就,可谓弥足珍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始兴 拓本 莫友芝 书法论文 碑文 欧阳询 将军 碑额 持节 北碑南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