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格措南断裂异常运动信号InSAR探测与成因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小云 杨莹辉 +4 位作者 许强 宋家苇 李鹏飞 王运生 陈强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3,共9页
该文获取Sentinel-1卫星升降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采用SBAS-InSAR技术提取木格措南断裂区域地表形变速率场,结果显示木格措南断裂北段和中段局部区域存在明显的断裂相关构造运动信号,而断裂南段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活动信号。针对北段和中... 该文获取Sentinel-1卫星升降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采用SBAS-InSAR技术提取木格措南断裂区域地表形变速率场,结果显示木格措南断裂北段和中段局部区域存在明显的断裂相关构造运动信号,而断裂南段未发现明显的断裂活动信号。针对北段和中段的局部断裂构造形变,提取其时序形变并与局部的降水和气温开展关联分析,同时联合升降轨数据开展了垂向形变和平行断层方向的形变分解,并选取典型剖面和时序点开展联合分析,发现断裂北段和中段的显著形变,受气温降水的周性变化和青藏高原冰川均衡调整过程影响显著,研究表明木格措南断裂区域发现的地表形变,是气温降水和冰川均衡调整过程造成的周期性形变与断裂构造形变的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格措南断裂 InSAR监测 周期性形变 冰川均衡调整 构造形变
下载PDF
柴达木块体内部都兰南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2
作者 盖海龙 姚生海 +2 位作者 殷翔 苏旭 刘炜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1-273,共13页
青藏高原是新生代期间印度与欧亚板块持续强烈陆陆碰撞作用下形成的陆内活动造山带,发育了复杂的活动断裂系统,并成为东亚显著的陆内强震活动区。已有学者对高原活动断裂的研究多集中于地块边界带上,缺少对块体内部变形的研究。近期在... 青藏高原是新生代期间印度与欧亚板块持续强烈陆陆碰撞作用下形成的陆内活动造山带,发育了复杂的活动断裂系统,并成为东亚显著的陆内强震活动区。已有学者对高原活动断裂的研究多集中于地块边界带上,缺少对块体内部变形的研究。近期在开展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地震小区划工作中,调查发现在柴达木地块东南部的都兰次级断块内部存在明显的晚第四纪活断层−都兰南断裂。通过对都兰南断裂开展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解译和无人机低空摄影精细测量等,得到该断裂的构造地貌特征、空间几何展布及运动特性,并通过开挖探槽和地质测年等,对其最新活动时代及滑动速率等进行初步约束。研究结果表明,该断裂为全长约43 km、全新世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并在其东段存在长约6 km的地表破裂带。在该断裂东段,地表的晚第四纪累积左旋位移达(14.5±1.8)m,西段的左旋走滑量为(6.7±0.8)m,初步估算其东段的水平走滑速率为1.56~1.9 mm/a,西段的水平走滑速率为0.9~1.16 mm/a。该断裂的发现及全新世活动的厘定表明,青藏高原内部活动构造变形样式复杂,断块内部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弥散变形。因此,断块内部的强震危险性不容忽视。该活动断裂的发现为认识都兰次级断块内部变形样式、应变分配等提供了参考,为都兰地区地震危险性的认知提供了支撑,对防御和减轻区域地震灾害风险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兰南断裂 全新世活动 地表破裂 左旋走滑 运动速率
下载PDF
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康定段新发现的活动断层:木格措南断裂 被引量:29
3
作者 潘家伟 李海兵 +6 位作者 Marie-Luce CHEVALIER 白明坤 刘富财 刘栋梁 郑勇 卢海建 赵中宝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78-3188,共11页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大型活动断裂带之一。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康定段未来几十年内发生破坏性强震的风险较高。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国家重大交通基础建设工程——川藏铁路,... 鲜水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中国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性最强的大型活动断裂带之一。大量研究证据表明,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康定段未来几十年内发生破坏性强震的风险较高。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国家重大交通基础建设工程——川藏铁路,将在康定折多山地区直接穿越鲜水河活动断裂带。本研究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地质地貌解译和详细的野外构造地质填图,新发现一条发育于色拉哈断裂和折多塘断裂之间折多山花岗岩体内的长约24km的全新世活动断层,该断裂空间上可分成北、中、南三段,呈(正滑)左旋右阶雁行状排列,并将其命名为"木格措南断裂"。该活动断裂的发现对完善鲜水河断裂带色拉哈—康定段的精细几何图像和构造组合特征,准确评价鲜水河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川藏铁路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科学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水河断裂 木格措南断裂 活动断层 地震 川藏铁路
下载PDF
珠三坳陷珠三南断裂形成演化及其对沉积中心迁移的控制 被引量:31
4
作者 雷宝华 郑求根 +3 位作者 李俊良 李琦 刘豪 王海荣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07-813,共7页
应用断裂三维定量构造几何学和不同时期断裂活动多参数-走向长度关系分析方法,对珠三南断裂几何特征、形成演化、分段和连锁、活动强度的差异及其对沉积中心迁移的控制,进行较细致和定量的研究。珠三南断裂总体分3大段:东段、西段北支... 应用断裂三维定量构造几何学和不同时期断裂活动多参数-走向长度关系分析方法,对珠三南断裂几何特征、形成演化、分段和连锁、活动强度的差异及其对沉积中心迁移的控制,进行较细致和定量的研究。珠三南断裂总体分3大段:东段、西段北支和西段南支,依次细分为2小段、4小段和3小段,各段几何特征和活动差异较大。早期,断裂自西向东分段延伸发育;中期,西段南支活动停止、西段北支和东段强烈差异活动下连锁;晚期,断裂自西向东分段停止活动。整个断裂体系随断裂"弱→强→弱"活动特征,呈"分→合→分"的演化状态。沉积中心随断裂活动强度差异变化表现为"跷跷板式"的迁移规律:古新世在文昌C凹陷的西部→始新世—渐新世早、中期在文昌A凹陷→渐新世晚期在文昌B凹陷的西部→渐新世以后不受断裂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坳陷 珠三南断裂 多参数-走向长度分析法 几何学 形成演化 分段连锁 沉积中心迁移
下载PDF
麦盖提斜坡玛南断裂演化及其油气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晶 赵锡奎 +2 位作者 李坤 罗廷辉 刘海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1期27-31,共5页
玛南构造位于麦盖提斜坡的南段,从其发育历史以及原型盆地分析的角度来看,该地区经历了3期构造运动:加里东期、海西期与喜山期,这3期构造控制了区内构造变形与盆地演化。虽然这3次构造运动中区域内奥陶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剥蚀,而且造成... 玛南构造位于麦盖提斜坡的南段,从其发育历史以及原型盆地分析的角度来看,该地区经历了3期构造运动:加里东期、海西期与喜山期,这3期构造控制了区内构造变形与盆地演化。虽然这3次构造运动中区域内奥陶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剥蚀,而且造成了上中奥陶统大面积缺失;但是从玛南断裂带的构造样式以及演化分析来看,该地区在构造运动中也发育了一系列断裂,并且在早期古构造带的基础上,发育起来了继承性很强的现今保存较好的与断层相关的背斜构造。这些断裂带对油气成藏和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对早期的油气藏形成破坏,但同时又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纽带和桥梁;因此,研究玛南断裂特征,对研究本断裂系烃源岩的成熟度,油气的产生、运移和再运移,以及圈闭的形成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演化:断裂展布 油气意义 南断裂 麦盖提斜坡
下载PDF
孤北洼陷桩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晶 董双波 +3 位作者 贾军涛 褚会丽 陈颖超 单秀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4期424-428,共5页
桩南断裂带位于孤北洼陷内部,对两侧的边界断裂起着继承与连接的作用。受区域右旋走滑作用影响,在本区形成了典型的走滑拉张构造,并且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连接两侧边界构造带的位置,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域。为探索该区油气成藏规律... 桩南断裂带位于孤北洼陷内部,对两侧的边界断裂起着继承与连接的作用。受区域右旋走滑作用影响,在本区形成了典型的走滑拉张构造,并且在构造演化过程中始终处于连接两侧边界构造带的位置,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域。为探索该区油气成藏规律,利用地质、测井、地震和生产动态等资料,通过分析构造分区和油气分区,首次提出桩南断裂带的分段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同时重点剖析油藏沿构造变形区的有序排列规律,明确了桩南断裂带分段性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总结了本区构造与油气分布的关系,指出了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域,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构造分区 成因机制 油气分布 南断裂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部南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迎朝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6-794,844+680-681,共9页
本文基于油气成藏组合、油气来源、油气相态等对比、分析,探讨了珠江口盆地西部南断裂带西、中、东段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差异性主控因素,发现自西向东成藏组合、油气来源和油气相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构造活动差异是南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 本文基于油气成藏组合、油气来源、油气相态等对比、分析,探讨了珠江口盆地西部南断裂带西、中、东段油气成藏特征及其差异性主控因素,发现自西向东成藏组合、油气来源和油气相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构造活动差异是南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差异的主控因素。依据构造样式、有效烃源岩—油气藏差异,构建了南断裂带三种油气成藏模式:①西段为"两期反转—文昌源型",油气生成、成藏与分布受早渐新世恩平期、中中新世韩江期反转构造活动控制,始新统文昌组为有效烃源岩,石油沿沟源断裂垂向运移,形成新近系—古近系复式成藏;②中段为"晚期反转—恩平源型",受南断裂伸展活动、构造沉降横向差异性和韩江期反转构造活动控制,下渐新统恩平组为有效烃源岩,油气沿沟源断裂垂向运移,形成新近系—古近系多期、叠合成藏;③东段为"持续伸展—文昌、恩平双源型",受南断裂同沉积断裂活动、构造沉降中心向东迁移控制,文昌组、恩平组为两套有效烃源岩,油气沿沟源断裂垂向运移,形成古近系多源、多期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南断裂 油气成藏特征 构造活动差异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桩南断裂带储层精细划分对比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清华 王晶 +1 位作者 石艳红 肖斐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75-80,共6页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桩南断裂带断裂复杂,储层精细划分对比难度极大。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断裂带储层细分对比方法,"逐级细分、分区对比、全区统一"是该方法的3个主要方面。逐级细分强调的是纵向上由油层组→砂层组... 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桩南断裂带断裂复杂,储层精细划分对比难度极大。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断裂带储层细分对比方法,"逐级细分、分区对比、全区统一"是该方法的3个主要方面。逐级细分强调的是纵向上由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砂体的细分对比,选择好的辅助标志层和邻井对比标志是做好逐级细分的关键;分区对比则强调平面上利用邻井对比标志均有一定的分布范围且存在重叠的特点,采用多标志控制原则进行分区对比,最终实现全区范围的对比统一。该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泥岩辅助标志层的发现及应用、重新确定邻井对比标志及其系统归类、首次提出多标志综合叠加应用的对比方法。最后,该方法在桩南断裂带储层细分对比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解决了原对比方案中方法较单一、对比精度低等问题,有助于类似的复杂断块区储层精细划分对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标志层 邻井对比标志 东营组 馆陶组 南断裂 沾化凹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孤北洼陷桩南断裂带馆陶组—东营组断裂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赵长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1,65,共3页
为解决孤北洼陷古潜山上覆地层地质构造问题,在应用Geoframe地震解释软件对该区主要目的层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展布特征、组合样式和形成机制的分析认为,桩南断裂带受郯庐断裂左旋应力场作用影响,形成张扭帚状构造体系,各断裂... 为解决孤北洼陷古潜山上覆地层地质构造问题,在应用Geoframe地震解释软件对该区主要目的层精细解释的基础上,通过对断层展布特征、组合样式和形成机制的分析认为,桩南断裂带受郯庐断裂左旋应力场作用影响,形成张扭帚状构造体系,各断裂围绕漩涡表现为S型顺时针排列,形成了多方向、落差各异的断裂体系。该断层具有长期活动性特点,在活动期可为油气运移提供良好通道,在断裂活动停止后容易形成构造和构造-岩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断裂 断裂特征 形成机制 孤北洼陷
下载PDF
埕南断裂带砂砾岩体的地震识别与描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军 阎昭岷 +2 位作者 张营革 朱定蓉 高秋菊 《油气地球物理》 2003年第4期39-42,共4页
受断层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影响,断裂带部分地区发育了砂砾岩体,这些砂砾岩体为多期扇体的叠置,每期扇体都是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单期扇体的描述很困难。埕南断裂带砂砾岩扇体的勘探研究与实践表明,利用测井、... 受断层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影响,断裂带部分地区发育了砂砾岩体,这些砂砾岩体为多期扇体的叠置,每期扇体都是有利的油气储集体。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单期扇体的描述很困难。埕南断裂带砂砾岩扇体的勘探研究与实践表明,利用测井、VSP等资料进行精细速度分析,建立砂砾岩体地震反射模式,对地震剖面进行频率—时间谱扫描是解剖砂砾岩体内部结构并划分其沉积旋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断裂 砂砾岩体 地震识别 油气储集体 地震资料 分辨率 沉积特征 成藏特征 储集特征
下载PDF
青海贵南南断裂活动性初步研究
11
作者 殷翔 刘兴盛 +1 位作者 黄帅堂 蔡丽雯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0-24,34,共6页
利用Google Earth影像数据,对发育于克日日岗山地与兴海—同德盆地北东边界的NWW走向的贵南南断裂活动性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断裂的遥感解译及野外地质调查认为,该断裂性质以逆冲为主,断裂带全长157km,而相关微地貌(水系、冲洪积扇、山脊... 利用Google Earth影像数据,对发育于克日日岗山地与兴海—同德盆地北东边界的NWW走向的贵南南断裂活动性进行研究。通过对该断裂的遥感解译及野外地质调查认为,该断裂性质以逆冲为主,断裂带全长157km,而相关微地貌(水系、冲洪积扇、山脊等)位错研究则表明断裂带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未发现断层活动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南断裂 解译 断错地貌
下载PDF
桩南断裂带构造变形分区特征研究
12
作者 王晶 陈清华 +1 位作者 褚会丽 陈颖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8,共5页
利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重点采用相干体技术与断裂解释结合的方法,研究桩南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发现桩南断裂带三段式分布规律及弧形弯曲的特征;并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合理解释其动力学机制:沾化凹陷内部两条主要边界断裂... 利用三维地震解释技术,重点采用相干体技术与断裂解释结合的方法,研究桩南断裂带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发现桩南断裂带三段式分布规律及弧形弯曲的特征;并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合理解释其动力学机制:沾化凹陷内部两条主要边界断裂(长堤断层、埕东断层)活动引发了桩南断裂带东、西两侧断裂的发育;边界断裂的活动强弱的差异性造成桩南断裂带发生弯曲变形;对桩南断裂带内部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断裂 三段式结构 弧形弯曲 边界断裂 形成机制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北部跃南断裂带的形成演化
13
作者 周慧 黄理力 +3 位作者 龚洪林 刘亚雷 文磊 李曰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0-739,共10页
跃南断裂带是塔里木盆地北部的一条形状奇特的断裂带,平面展布呈口袋状。在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断裂构造分析,认为跃南断裂带经历了二叠纪、二叠纪末—三叠纪和侏罗—白垩纪3期断裂作用的叠加。二叠纪大陆裂谷作用形... 跃南断裂带是塔里木盆地北部的一条形状奇特的断裂带,平面展布呈口袋状。在系统的地震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断裂构造分析,认为跃南断裂带经历了二叠纪、二叠纪末—三叠纪和侏罗—白垩纪3期断裂作用的叠加。二叠纪大陆裂谷作用形成的一系列NE-SW和NW-SE走向的陡倾的正断层,组成一个共轭断裂系统。沿跃南断裂带的两组不同方向的正断层活动加强,并最终追踪、贯通,形成了口袋状的跃南断裂带。也就是说,跃南断裂带实际上是由NE-SW和NW-SE走向两组断层组合而成的。断裂带围限的地块相对抬升,形成一个大型的垒块。二叠纪末—三叠纪南天山碰撞造山作用引起的逆冲断层,叠加在二叠纪正断层之上,进一步强化了跃南断裂带,使之断距加大,围限的垒块进一步抬升。侏罗—白垩纪的正断层属于南天山造山后的伸展构造,见于跃南断裂带上方,规模不大,数量不多,对断裂带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正断层 二叠纪末—三叠纪逆冲断层 侏罗—白垩纪正断层 大陆裂谷 同碰撞构造 碰撞后构造 南断裂 塔里木盆地北部
下载PDF
埕南断裂带砂砾岩体的地震识别与描述 被引量:4
14
作者 房克志 王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1-43,共3页
埕南断裂带发育了多期相互叠置的砂砾岩体,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难度。对埕南断裂带的多期砂砾岩体的沉积分布特征及成藏特点进行了分析。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测井、垂直地震剖面法对砂砾岩体的地震反射模式进行了分析;对... 埕南断裂带发育了多期相互叠置的砂砾岩体,具有很大的勘探开发难度。对埕南断裂带的多期砂砾岩体的沉积分布特征及成藏特点进行了分析。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等因素的影响,利用测井、垂直地震剖面法对砂砾岩体的地震反射模式进行了分析;对地震剖面进行频率-时间谱扫描和水平频率-时间谱扫描,详细解剖了砂砾岩体内部结构并划分其沉积旋回;结合测井约束庆演,对砂砾岩体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勘探开发方案,与实钻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断裂 砂砾岩体 地震识别 描述 油藏 沉积旋回
下载PDF
伸展构造背景下珠三坳陷南断裂走滑变形机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5
作者 张迎朝 甘军 +5 位作者 李辉 袁冰 邓广君 郑榕芬 吴杨瑜 曹拯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5,共7页
在层序地层展布分析的基础上,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入手,分析了珠江口盆地西部珠三坳陷南断裂伸展-走滑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特征,探讨了其走滑变形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差异的控制作用。渐新世—中新世,珠三坳陷南断裂具有伸展-右旋走滑性... 在层序地层展布分析的基础上,从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入手,分析了珠江口盆地西部珠三坳陷南断裂伸展-走滑构造样式和断裂体系特征,探讨了其走滑变形机制及其对油气成藏差异的控制作用。渐新世—中新世,珠三坳陷南断裂具有伸展-右旋走滑性质,倾向剖面上呈现挤压褶皱和破碎主位移带的构造样式,走向剖面上下降盘呈现地层"厚薄相间"的构造样式,平面上发育"马尾状"、右阶斜列阶步断裂体系。珠三坳陷南断裂伸展-右旋走滑变形受控于区域伸展构造应力场顺时针转变(为主控、外在因素)以及始新世先存断裂走向(为边界条件、内在因素),35Ma是南海北部区域构造应力场转折点。渐新世—中新世珠三坳陷南断裂的伸展-走滑变形,对该区油气生成、挤压褶皱的陡坡油气运聚分配、古近系储盖组合埋藏与储集物性、圈闭形成与沟源断裂等油气成藏要素和油气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坳陷南断裂 渐新世--中新世 伸展构造背景 走滑变形机制 油气地质意义珠江口盆地西部
下载PDF
安阳南断裂带土壤H2、Rn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明亮 胡宁 +3 位作者 郭德科 夏修军 王宇 李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98-1201,共4页
为研究安阳南断裂带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背景,采用野外流动测量的方法对安阳南断裂带宗村段开展2期土壤H2和Rn的重复观测。结果表明,第1期H2和R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66~58.56)×10^-6和15~123kBq/m^3,背景值分别为6.... 为研究安阳南断裂带土壤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背景,采用野外流动测量的方法对安阳南断裂带宗村段开展2期土壤H2和Rn的重复观测。结果表明,第1期H2和R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66~58.56)×10^-6和15~123kBq/m^3,背景值分别为6.87×10^-6和52.49kBq/m^3;第2期H2和Rn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36~29.73)×10^-6和28.2~103kBq/m^3,背景值分别为0.89×10^-6和47.49kBq/m^3。2期H2和Rn的测量结果均显示,在距测量起点210~300m处气体浓度出现高值异常,气体在断裂带附近较为富集,对断层位置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利用断层气H2和Rn探测隐伏断裂的浅层位置在该区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阳南断裂 土壤气 断层位置
下载PDF
砂砾岩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其控制因素研究——以埕南断裂带沙三下亚段为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锂 邱隆伟 宋雪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61-70,共10页
结合研究区物性资料、测井解释结果及油田试油资料,综合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石油法,求出埕南断裂带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和深度的数值,通过软件拟合出两者之间的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埋深、岩性、沉积相以及成岩作... 结合研究区物性资料、测井解释结果及油田试油资料,综合运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石油法,求出埕南断裂带沙河街组沙三下亚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和深度的数值,通过软件拟合出两者之间的物理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埋深、岩性、沉积相以及成岩作用对研究区有效储层发育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受埋深、沉积作用以及成岩作用等因素共同控制,有效储层物性下限随埋深增加而降低,优势岩相为细砾岩和砾状砂岩,由于埋深较深压实减孔作用明显,后期溶蚀为主要的增孔机制,其中沉积相为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近岸水下扇、湖底扇及扇三角洲沉积中,扇三角洲沉积为最有利的沉积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断裂 有效储层 砂砾岩 物性下限 控制因素
下载PDF
东昆仑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昆南断裂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旭莉 陈文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6-41,共6页
通过空间展布特征、物质组成、运动学特征及构造年代学研究,确定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东昆南断裂是由碎屑质糜棱岩构成的韧性剪切带,表现为左行平移的运动学特征,绢云母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值为234~237兆年,从而确定东昆... 通过空间展布特征、物质组成、运动学特征及构造年代学研究,确定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布喀达坂峰地区东昆南断裂是由碎屑质糜棱岩构成的韧性剪切带,表现为左行平移的运动学特征,绢云母单矿物40Ar-39Ar坪年龄值为234~237兆年,从而确定东昆南断裂主期变形时代为中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昆仑 南断裂 韧性剪切带
下载PDF
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19
作者 李艳梅 刘海青 +3 位作者 叶治续 李媛姝 刘君荣 付园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30-31,共2页
南堡凹陷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相对富集,但含油条带窄,油水关系复杂,油藏主控因素认识不清。通过对研究区源岩条件、油源断裂、储盖组合、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油... 南堡凹陷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相对富集,但含油条带窄,油水关系复杂,油藏主控因素认识不清。通过对研究区源岩条件、油源断裂、储盖组合、圈闭等成藏要素的综合研究,明确了庙南-高南断裂带中浅层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油藏受低幅度断鼻构造控制,油气主要分布在反向油源断层高部位,同时受到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影响。在油藏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滚动勘探取得重要突破,为下步滚动开发提供了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堡凹陷 -高南断裂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下载PDF
渤南洼陷北带埕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波 刘国宁 +1 位作者 黄秀芹 渠继航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0年第11期1032-1041,共10页
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从渤南洼陷北部埕南断裂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入手,对埕南断裂西部、中部及东部不同段的地震剖面进行精细解释,精细划分出埕南断裂带不同段之间断裂结构特征及差异性,分析得到埕南断裂特征、... 利用三维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从渤南洼陷北部埕南断裂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入手,对埕南断裂西部、中部及东部不同段的地震剖面进行精细解释,精细划分出埕南断裂带不同段之间断裂结构特征及差异性,分析得到埕南断裂特征、断层活动特征,剖析得到埕南断裂成因机制,恢复得到构造演化过程。对该区油气勘探、成藏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发现:埕南断裂是多期多段式活动断层的组合,剖面差异特征明显,由西段至东段依次呈上陡下缓的坡坪式、铲式同生正断层及板状正断层,一系列NW、NE、近EW优势方向断层相互切割,伴生、派生次级断层呈旋扭构造体系,表现为“网格化”的断裂系统。不同构造样式的断层在活动期次及活动强度的差异造就了现今渤南洼陷北部沿埕东凸起自西向东断层活动强度逐渐增强,活动期次逐渐变晚的特点,板式断裂发育在活动强度大区域,铲式断裂发育在活动强度中等区域,活动弱的地区则以坐椅式断裂为主,这与埕南断裂带剖面分段形态差异变化相吻合。不同时期的区域构造环境,控制着埕南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多阶段演化规律。新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带具有明显的张扭特征,时而左旋,时而右旋;郯庐断裂带左旋走滑挤压到右旋走滑拉张应力场的根本性变革,是研究区复杂断裂形成的控制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陷 南断裂 断裂特征 成因机制 构造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