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基于生态智慧转译视角
被引量:
7
1
作者
肖华斌
王梦颖
+2 位作者
许宇彤
王越
刘大亮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6,共9页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对大运河文化和生态进行全面保护。南旺分水枢纽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工程,蕴含了大运河重要的传统水利生态智慧。本研究将“适地性”与“共生性”生态智慧同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原则和构成...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对大运河文化和生态进行全面保护。南旺分水枢纽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工程,蕴含了大运河重要的传统水利生态智慧。本研究将“适地性”与“共生性”生态智慧同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原则和构成要素进行融合,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途径。识别了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区域生态要素和遗产要素,以及潜在的生态廊道,构建了“一核一带,六廊多节点”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安全和遗产保护导向下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优化策略,以期为京杭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智慧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杭大运河“运河之脊”南旺分水枢纽生态智慧探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肖华斌
王梦颖
+1 位作者
安淇
任震
《风景园林》
2019年第6期41-46,共6页
南旺分水枢纽是京杭大运河实现南北通航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江北都江堰',是交通性水利设施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国华北平原治水工程的生态智慧。通过系统梳理南旺分水枢纽区域格局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水源探寻和漕运兴衰贯穿...
南旺分水枢纽是京杭大运河实现南北通航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江北都江堰',是交通性水利设施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国华北平原治水工程的生态智慧。通过系统梳理南旺分水枢纽区域格局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水源探寻和漕运兴衰贯穿整个大运河山东段发展历程,体现了区域环境的'适地性'和运河与聚落'共生性'的生态智慧。在区域选址方面,以整体环境观为理念,连通区域水系;在枢纽组织方面,遵循系统性原则,构建梯级式功能网络;在营造技术方面,主动适应并适度改造自然环境,科学合理地构建'拦、引、分、蓄、排'不同功能的水利设施,实现通航。南旺分水枢纽与周边城乡聚落形成了'因河而兴,农商一体'的互动共生关系,通过严格管控和协同管理,确保漕运功能,从而实现财赋北进和政治一统的国家战略。南旺分水枢纽所蕴含的适应华北平原的'适地性'和'共生性'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对中国北方平原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智慧
南旺分水枢纽
适地性
共生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初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水工技术考
被引量:
9
3
作者
卢勇
刘启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0,共5页
明朝初年,国脉皆仰东南,为解决南方粮财物的北运问题,宋礼和白英受命组织修建了大运河山东段南旺分水枢纽。该枢纽主要包括引汶济运、导泉补源、设立水柜和置闸节流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引汶济运是工程之重点,包括戴村坝、小汶河、南旺...
明朝初年,国脉皆仰东南,为解决南方粮财物的北运问题,宋礼和白英受命组织修建了大运河山东段南旺分水枢纽。该枢纽主要包括引汶济运、导泉补源、设立水柜和置闸节流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引汶济运是工程之重点,包括戴村坝、小汶河、南旺分水以及配套工程等四个子系统。这些水利设施组成一个和谐的系统工程,保证了该段运河的水量稳定充足,从而实现了大运河500余年的正常通行。南旺分水枢纽代表了我国古代运河水工的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经典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南旺分水枢纽
大运河
水工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地雷达在南旺分水枢纽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念强
孔祥春
+2 位作者
马建明
邓中俊
吴双成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60-63,共4页
根据实际研究,分析南旺分水枢纽的分水原理及其对整个京杭运河发展的意义,重点阐述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实践方法.通过对现场探测数据的解译结果,探测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埋藏情况,并发现埋藏于地下的古代水工文物,证实了探地雷达在古代水...
根据实际研究,分析南旺分水枢纽的分水原理及其对整个京杭运河发展的意义,重点阐述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实践方法.通过对现场探测数据的解译结果,探测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埋藏情况,并发现埋藏于地下的古代水工文物,证实了探地雷达在古代水利工程考古中应用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京杭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考古发掘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佟佩华
刘健康
吴双成
《运河学研究》
2021年第2期203-217,共15页
南旺分水枢纽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关键节点性工程,因大运河停漕而废弃、掩埋。2008年对南旺分水枢纽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测绘工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了该工程的大量数据、图纸和照片,基本重现了南旺分水枢纽的本来面貌。考古...
南旺分水枢纽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关键节点性工程,因大运河停漕而废弃、掩埋。2008年对南旺分水枢纽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测绘工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了该工程的大量数据、图纸和照片,基本重现了南旺分水枢纽的本来面貌。考古资料与相关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不仅厘清了南旺枢纽工程从元代济宁会源闸到明代分水枢纽的演进过程,而且使工程的绝大多数历史记载得到实物印证,揭示了南旺分水枢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砝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工程
考古发掘
水工技术
原文传递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以汶上运河为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航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4-87,共4页
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建造,保证了京杭大运河五百余年的畅通运行。随着运河南北交流的不断深入,运河相关题材的诗文创作不绝如缕,并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名篇佳作。汶上运河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河段,诗文创作数量更是巨大。笔者通过分析《...
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建造,保证了京杭大运河五百余年的畅通运行。随着运河南北交流的不断深入,运河相关题材的诗文创作不绝如缕,并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名篇佳作。汶上运河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河段,诗文创作数量更是巨大。笔者通过分析《汶上县志·艺文志》中辑录的运河诗文,认为诗文创作丰富的原因分别是自然风光、孔子馀响和水利枢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工程
运河诗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山东水系与运河通航
被引量:
2
7
作者
姜传岗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5,90,共6页
山东水系是指历史上发源于鲁中丘陵地带的泉水而形成的河流和湖泊。山东水系在南北大运河贯通中居于关键的枢纽地位。大运河跨越山东水脊是通过系统和群组工程、各河流相互接力实现的,非一河一役之功。从历史上山东水系和地势条件的利...
山东水系是指历史上发源于鲁中丘陵地带的泉水而形成的河流和湖泊。山东水系在南北大运河贯通中居于关键的枢纽地位。大运河跨越山东水脊是通过系统和群组工程、各河流相互接力实现的,非一河一役之功。从历史上山东水系和地势条件的利用来说,戴村坝-南旺分水工程选择并不是最佳方案。今天北部运河复航,应从当前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实的水利条件,而不应因袭历史上的方式。所谓“鲁水直通南北”是不可行的,中办国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关于北部运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是科学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水系
运河通航
戴村坝-
南旺分水枢纽
北部运河水资源优化配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汶上运河
8
作者
吴芳
《文化产业》
2019年第3期15-17,共3页
运河文化由来已久。运河对加强南北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往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在漫长的历史的岁月中衍生出了许多浪漫的诗词歌赋,涛涛江水将历代文人墨客倾洒在大运河中的文化情怀,在经历了近一千五百...
运河文化由来已久。运河对加强南北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往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在漫长的历史的岁月中衍生出了许多浪漫的诗词歌赋,涛涛江水将历代文人墨客倾洒在大运河中的文化情怀,在经历了近一千五百年的沧海桑田后流传到我们的面前,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延续滔滔不绝的流传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汶上
运河诗文
南旺分水枢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基于生态智慧转译视角
被引量:
7
1
作者
肖华斌
王梦颖
许宇彤
王越
刘大亮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济宁市梁山县库区移民事务中心
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8-76,共9页
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MEE048)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2020KJG004)
+1 种基金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JNSK21A03)
西部绿色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LSKF202018)共同资助。
文摘
《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要求对大运河文化和生态进行全面保护。南旺分水枢纽为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的关键工程,蕴含了大运河重要的传统水利生态智慧。本研究将“适地性”与“共生性”生态智慧同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原则和构成要素进行融合,提出了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MSPA)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途径。识别了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区域生态要素和遗产要素,以及潜在的生态廊道,构建了“一核一带,六廊多节点”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安全和遗产保护导向下的区域绿色基础设施优化策略,以期为京杭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智慧
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Keywords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Nanwang Diversion Hub
green infrastructure
ecological wisdom
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
分类号
TU985.11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杭大运河“运河之脊”南旺分水枢纽生态智慧探析
被引量:
14
2
作者
肖华斌
王梦颖
安淇
任震
机构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
出处
《风景园林》
2019年第6期41-46,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编号14YJCZH166)
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编号2016ZB11)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编号JNSK18B15)~~
文摘
南旺分水枢纽是京杭大运河实现南北通航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江北都江堰',是交通性水利设施的典型代表,体现了中国华北平原治水工程的生态智慧。通过系统梳理南旺分水枢纽区域格局的历史演变,可以发现水源探寻和漕运兴衰贯穿整个大运河山东段发展历程,体现了区域环境的'适地性'和运河与聚落'共生性'的生态智慧。在区域选址方面,以整体环境观为理念,连通区域水系;在枢纽组织方面,遵循系统性原则,构建梯级式功能网络;在营造技术方面,主动适应并适度改造自然环境,科学合理地构建'拦、引、分、蓄、排'不同功能的水利设施,实现通航。南旺分水枢纽与周边城乡聚落形成了'因河而兴,农商一体'的互动共生关系,通过严格管控和协同管理,确保漕运功能,从而实现财赋北进和政治一统的国家战略。南旺分水枢纽所蕴含的适应华北平原的'适地性'和'共生性'的生态智慧和生态实践,对中国北方平原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
生态智慧
南旺分水枢纽
适地性
共生性
Keywords
ecological wisdom
Nanwang water-diversion hydro-junction
natural adaptability
symbiosis relationship
分类号
U652 [交通运输工程—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初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水工技术考
被引量:
9
3
作者
卢勇
刘启振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0,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以来的淮河水灾与治淮思想变迁研究"(13BZS07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明清时期淮河水灾与救灾机制研究"(11YJC770034)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江苏水利文化遗产调查研究"(12LSA0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明朝初年,国脉皆仰东南,为解决南方粮财物的北运问题,宋礼和白英受命组织修建了大运河山东段南旺分水枢纽。该枢纽主要包括引汶济运、导泉补源、设立水柜和置闸节流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引汶济运是工程之重点,包括戴村坝、小汶河、南旺分水以及配套工程等四个子系统。这些水利设施组成一个和谐的系统工程,保证了该段运河的水量稳定充足,从而实现了大运河500余年的正常通行。南旺分水枢纽代表了我国古代运河水工的最高科学技术成就,堪称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经典范例。
关键词
明初
南旺分水枢纽
大运河
水工技术
Keywords
early Ming Dynasty
Nanwang water-diversion hydro-junction
the Grand Canal
hydraulic engineering techniques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U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地雷达在南旺分水枢纽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念强
孔祥春
马建明
邓中俊
吴双成
机构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瑞典MALA北京分公司
山东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60-63,共4页
基金
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2006BAK30B01)
文摘
根据实际研究,分析南旺分水枢纽的分水原理及其对整个京杭运河发展的意义,重点阐述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实践方法.通过对现场探测数据的解译结果,探测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埋藏情况,并发现埋藏于地下的古代水工文物,证实了探地雷达在古代水利工程考古中应用的适用性.
关键词
探地雷达
京杭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Keywords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
Jinghang Canal
Nanwang water-diversion project
分类号
P631.5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考古发掘相关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
1
5
作者
佟佩华
刘健康
吴双成
机构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山东省汶上县文物保护中心
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
出处
《运河学研究》
2021年第2期203-217,共1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8BKG028)阶段成果
文摘
南旺分水枢纽是京杭大运河上的关键节点性工程,因大运河停漕而废弃、掩埋。2008年对南旺分水枢纽的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和测绘工作,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了该工程的大量数据、图纸和照片,基本重现了南旺分水枢纽的本来面貌。考古资料与相关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综合研究,不仅厘清了南旺枢纽工程从元代济宁会源闸到明代分水枢纽的演进过程,而且使工程的绝大多数历史记载得到实物印证,揭示了南旺分水枢纽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中国大运河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增添了极其重要的砝码。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工程
考古发掘
水工技术
Keywords
the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the Nanwang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Hydraulic Technology
分类号
TV6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K878.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以汶上运河为例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航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济宁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4-87,共4页
文摘
汶上南旺分水枢纽工程的建造,保证了京杭大运河五百余年的畅通运行。随着运河南北交流的不断深入,运河相关题材的诗文创作不绝如缕,并涌现出为数众多的名篇佳作。汶上运河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河段,诗文创作数量更是巨大。笔者通过分析《汶上县志·艺文志》中辑录的运河诗文,认为诗文创作丰富的原因分别是自然风光、孔子馀响和水利枢纽。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南旺分水枢纽
工程
运河诗文
Keywords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The Nanwang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e poetry and article of grand canal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山东水系与运河通航
被引量:
2
7
作者
姜传岗
机构
济宁市委党校
出处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1-5,90,共6页
文摘
山东水系是指历史上发源于鲁中丘陵地带的泉水而形成的河流和湖泊。山东水系在南北大运河贯通中居于关键的枢纽地位。大运河跨越山东水脊是通过系统和群组工程、各河流相互接力实现的,非一河一役之功。从历史上山东水系和地势条件的利用来说,戴村坝-南旺分水工程选择并不是最佳方案。今天北部运河复航,应从当前客观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实的水利条件,而不应因袭历史上的方式。所谓“鲁水直通南北”是不可行的,中办国办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中关于北部运河“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是科学合理的。
关键词
山东水系
运河通航
戴村坝-
南旺分水枢纽
北部运河水资源优化配置
Keywords
Shandong river system
Canal navigation
Daicunba-nanwang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North Canal Water Resources optimal allocation
分类号
U6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汶上运河
8
作者
吴芳
机构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
出处
《文化产业》
2019年第3期15-17,共3页
文摘
运河文化由来已久。运河对加强南北人民经济文化交流往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在漫长的历史的岁月中衍生出了许多浪漫的诗词歌赋,涛涛江水将历代文人墨客倾洒在大运河中的文化情怀,在经历了近一千五百年的沧海桑田后流传到我们的面前,并且会随着时代的延续滔滔不绝的流传下去。
关键词
京杭大运河
汶上
运河诗文
南旺分水枢纽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K878.4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京杭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绿色基础设施构建--基于生态智慧转译视角
肖华斌
王梦颖
许宇彤
王越
刘大亮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京杭大运河“运河之脊”南旺分水枢纽生态智慧探析
肖华斌
王梦颖
安淇
任震
《风景园林》
2019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明初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水工技术考
卢勇
刘启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探地雷达在南旺分水枢纽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张念强
孔祥春
马建明
邓中俊
吴双成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南旺分水枢纽工程考古发掘相关问题的思考
佟佩华
刘健康
吴双成
《运河学研究》
2021
1
原文传递
6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以汶上运河为例
刘航
《济宁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谈山东水系与运河通航
姜传岗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京杭运河诗文创作——汶上运河
吴芳
《文化产业》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