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看南明遗民的家国情怀 被引量:1
1
作者 陶谦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84-89,共6页
被世人誉称"清学开山始祖"的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及音韵学家。他虽生不逢时、一生流沛,但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勤奋好学精神和毅力,不仅开创了"经世致用"的治学门径,而且运用朴实无... 被世人誉称"清学开山始祖"的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及音韵学家。他虽生不逢时、一生流沛,但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勤奋好学精神和毅力,不仅开创了"经世致用"的治学门径,而且运用朴实无华的文笔撰写了许多创世著作,在经学、史地学、音韵学、金石考古及诗文方面也建树了承前启后之功。特别是当外夷入侵中原后,他与诸多有识之士擎起反清复明的大旗,以匡复故明为志,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挚友积极参与武装抗清斗争,拒与清廷合作,充分彰显出南明一代儒生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这一口号,也成为几百年来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南明遗民 家国情怀
下载PDF
记忆、认同与文学传衍:南明入台遗民的文学书写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小琴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38-144,共7页
文章从记忆和认同的视角,对南明入台遗民忠贞不渝的家国思想和书写传承进行论述,探究入台遗民如何借助忠义典范和两岸地景书写,唤起他们对大明王朝的记忆,寻求遗民的身份归属。他们在漂泊离散的被弃置感中,借助忠义典范获取东征抗清的... 文章从记忆和认同的视角,对南明入台遗民忠贞不渝的家国思想和书写传承进行论述,探究入台遗民如何借助忠义典范和两岸地景书写,唤起他们对大明王朝的记忆,寻求遗民的身份归属。他们在漂泊离散的被弃置感中,借助忠义典范获取东征抗清的精神支撑,又通过重构大明王朝的家乡情景,形成共同的记忆经验,巩固遗民的身份认同意识。即使抗清之势成为强弩之末,他们仍坚持遗民的操守,以力透纸背的书写,体现遗民志士坚毅不屈的文化立场,实现了遗民精神的境外传播。两岸后学在凭吊、追忆入台遗老的“胜地”景观中,建构了“圣地”的形象,形成薪火相传的文学记忆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明遗民 历史记忆 身份认同 两岸地景 文学传衍
下载PDF
沈光文诗文与南明文臣流寓台湾的身份认同
3
作者 敖运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1期54-60,共7页
抗清失败,渡海至台湾,导致历来安土重迁的南明遗民与旧有生活内容产生了隔绝。南明遗民活动空间的变动以及对家乡故土的眷恋,所谓乡魂易断,避难台湾成为流寓文士群体的集体心理缺憾。南明文士的遗民身份转换为寓居台湾的移民身份,空间... 抗清失败,渡海至台湾,导致历来安土重迁的南明遗民与旧有生活内容产生了隔绝。南明遗民活动空间的变动以及对家乡故土的眷恋,所谓乡魂易断,避难台湾成为流寓文士群体的集体心理缺憾。南明文士的遗民身份转换为寓居台湾的移民身份,空间、时间的游移,反而实现了部分遗民对自我价值的期许。对以台湾文献的拓荒者沈光文为代表的南明文臣诗歌作品解读,可洞察南明文士移民情感的蜕变与矢志不渝的遗民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明遗民 沈光文 诗歌 流寓 身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