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繁艳似赋,流美如歌——南朝文人乐府诗语言风格探析
1
作者 刘加夫 《兰州学刊》 2007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南朝文人的乐府诗创作受到汉乐府民歌、魏晋文人乐府诗和南朝乐府民歌的深刻影响。南朝文人乐府诗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吸取汉赋铺排夸饰的艺术特长,形成了繁富华艳的语言风格,这类作品从诗史的传统看来,主要体现了魏晋文人乐府诗和汉乐府... 南朝文人的乐府诗创作受到汉乐府民歌、魏晋文人乐府诗和南朝乐府民歌的深刻影响。南朝文人乐府诗中相当一部分作品吸取汉赋铺排夸饰的艺术特长,形成了繁富华艳的语言风格,这类作品从诗史的传统看来,主要体现了魏晋文人乐府诗和汉乐府民歌的影响。南朝文人乐府诗中还有一些作品受到南朝乐府民歌的影响,其语言风格表现出浅近自然、婉转流畅的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文人乐府诗 语言风格 民歌
下载PDF
南朝文人乐府诗意象论
2
作者 刘加夫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25,共5页
从本质上讲,南朝文人乐府诗不同于非乐府诗的写作特点在于它的虚拟性。非乐府诗所写的内容多为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件和当下感知的情境;乐府诗则因其写作的拟代传统而形成对当下情事的疏离,所写内容多出于臆想和虚构。这种虚假化的写作方... 从本质上讲,南朝文人乐府诗不同于非乐府诗的写作特点在于它的虚拟性。非乐府诗所写的内容多为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件和当下感知的情境;乐府诗则因其写作的拟代传统而形成对当下情事的疏离,所写内容多出于臆想和虚构。这种虚假化的写作方式对南朝文人乐府诗意象的艺术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拟"使意象具有递相沿袭的特点,"虚"则形成了意象的装饰性和象征性特征。同时,随着诗坛风尚在齐梁时代的变迁,南朝文人乐府诗中也表现出了某些写实的倾向,这些诗中的意象多是具体可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文人乐府诗 意象 虚拟 装饰和象征
下载PDF
南朝吴声曲辞的叙事色彩
3
作者 许梦婕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37-40,共4页
南朝文学作品中存有470余首乐府民歌,其中吴歌曲辞占有绝对比例。它们作为吴地文学的代表,展现出鲜明的叙事色彩。从吴声曲辞叙事性的成因入手,探究其在内容、结构、语言方面的叙事性表现,并分析南朝吴声曲辞叙事性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 南朝乐府诗 吴地文学 吴声曲辞 叙事性
下载PDF
南朝乐府里的《洛阳道》和《长安道》
4
作者 赵越 《汉字文化》 2019年第12期15-16,共2页
《洛阳道》《长安道》古辞早已不存,横吹曲辞经过南北朝时期文人的改造,不再配乐而歌,成为案头之作。《洛阳道》《长安道》在篇制、声律、对偶等方面接近于近体诗的写作模式,承载着文人们的精神追求。本文将二辞与南朝其他乐府诗中的洛... 《洛阳道》《长安道》古辞早已不存,横吹曲辞经过南北朝时期文人的改造,不再配乐而歌,成为案头之作。《洛阳道》《长安道》在篇制、声律、对偶等方面接近于近体诗的写作模式,承载着文人们的精神追求。本文将二辞与南朝其他乐府诗中的洛阳和长安进行比较,分析对唐代京城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集》 南朝乐府诗 长安道 洛阳道 文学地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