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魏晋体物赋对南朝山水诗的影响
1
作者 刘燕歌 《中国韵文学刊》 2018年第4期106-113,共8页
魏晋赋在摹景写物方面的独特艺术贡献与"山水方滋"的南朝诗歌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在写景体物语言发展的路途上,魏晋赋的实践及其所奠定的语体风格为南朝诗歌刻画自然的形貌声色提示了方向。南朝诗歌自然描写于涉题范围、辞... 魏晋赋在摹景写物方面的独特艺术贡献与"山水方滋"的南朝诗歌有着密切的传承关系。在写景体物语言发展的路途上,魏晋赋的实践及其所奠定的语体风格为南朝诗歌刻画自然的形貌声色提示了方向。南朝诗歌自然描写于涉题范围、辞采句型、意象章法诸方面所表现的逼近魏晋体物赋的审美取向是二者关联的具体表征。六朝诗赋流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自然审美观念的转变和摹景体物语言的发展,这正是诗赋互动的独特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赋 摹景体物 南朝山水诗 影响
下载PDF
论六朝咏物诗、宫体诗与山水诗之联系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玫 《齐鲁学刊》 CSSCI 1996年第6期64-68,共5页
论六朝咏物诗、宫体诗与山水诗之联系王玫南朝开始,咏物诗逐渐增多,宫体诗创作更趋于盛行,相比较于这两类诗,南朝山水诗的创作声势略显微弱,且有与这两类诗渐趋合流之趋势。从南朝山水诗创作的总体格局来看,咏物、宫体等诗或可看... 论六朝咏物诗、宫体诗与山水诗之联系王玫南朝开始,咏物诗逐渐增多,宫体诗创作更趋于盛行,相比较于这两类诗,南朝山水诗的创作声势略显微弱,且有与这两类诗渐趋合流之趋势。从南朝山水诗创作的总体格局来看,咏物、宫体等诗或可看作是南朝山水诗的旁支,或者说山水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 咏物 宫体 自然景物描写 南朝山水诗 山水意识 歌创作 咏物赋 自然山水 画面构图
下载PDF
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力坚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02-106,共5页
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新加坡]王力坚西晋元康年间,郭象注《庄子》,重新兴起了玄学之风。郭象的玄学是以“万有独化”,取代了正始玄学的“以无为本”。正始玄学以“无”为万物(万有)之本,而郭象却说:“无既无... 山水以形媚道─—论东晋诗中的山水描写[新加坡]王力坚西晋元康年间,郭象注《庄子》,重新兴起了玄学之风。郭象的玄学是以“万有独化”,取代了正始玄学的“以无为本”。正始玄学以“无”为万物(万有)之本,而郭象却说:“无既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形媚道 “列仙之趣” 玄言 山水景物 正始玄学 山水自然 景物描写 南朝山水诗 游仙 神仙思想
下载PDF
南朝山水文初探 被引量:3
4
《中国文学研究》 1996年第1期26-33,共8页
作者认为,南朝山水文不逊于山水诗,足以在古代山水文学中占一席之地。先前的文学史著作以为北朝山水文胜于南朝,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以其篇章上从冗长夸饰向短小精悍演变、字句上从密丽新巧向清新疏朗演变、意境上从单纯写景向情景交... 作者认为,南朝山水文不逊于山水诗,足以在古代山水文学中占一席之地。先前的文学史著作以为北朝山水文胜于南朝,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以其篇章上从冗长夸饰向短小精悍演变、字句上从密丽新巧向清新疏朗演变、意境上从单纯写景向情景交融演变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山水诗山水山水文学
下载PDF
融通古典美学 闪耀艺术莹光——评门立功的《诗文艺术论稿》
5
作者 张家骐 《滨州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00-100,共1页
门立功同志的《诗文艺术论稿》作为探讨和阐扬古典诗文艺术美的论著,是作者继《诗学概论》、《历代诗话撷英》之后,在融通古典美学基础上,精思细酌奋笔完成的一部新的力作。这部著作将宏观与微观、时代与个人、理论与资料等作了有机的结... 门立功同志的《诗文艺术论稿》作为探讨和阐扬古典诗文艺术美的论著,是作者继《诗学概论》、《历代诗话撷英》之后,在融通古典美学基础上,精思细酌奋笔完成的一部新的力作。这部著作将宏观与微观、时代与个人、理论与资料等作了有机的结合,多有自得之识和独到见解。我认为这部学术新著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术胆识 立功同志站在当代意识高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投身于学术研究。他勇于探索真理、坚持真理、既不轻信前人,更不随时俯邱。“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陆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美学 古代咏物 南朝山水诗 审美特征 审美特色 马克思主义 艺术美 论稿 研究方法 当代意识
下载PDF
盛唐的山水诗
6
作者 袁行霈 《神州学人》 1998年第7期33-34,共2页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中国文明史中,闪烁着独特的光华。炎黄子孙,无论身居何处,都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异彩。或许,去国离家,飘泊得愈久远,对母体文化的情感会愈浓烈。本刊从1998年第7期起,开设《中华文化》栏目,旨在传播中华... 中华文化,在几千年中国文明史中,闪烁着独特的光华。炎黄子孙,无论身居何处,都可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异彩。或许,去国离家,飘泊得愈久远,对母体文化的情感会愈浓烈。本刊从1998年第7期起,开设《中华文化》栏目,旨在传播中华民族灿烂、优秀的文化。感谢北京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朝山水诗 孟浩然 盛唐山水 中华文化 《蜀道难》 李白 大自然 《唐杂论》 《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