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采自东太平洋 CC 区西部的 WPC1101重力活塞柱样进行了岩石磁学、古地磁极性地层及古生物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等温剩余磁化强度(IRM)、磁滞回线和反向场退磁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仅在柱状样底部存...对采自东太平洋 CC 区西部的 WPC1101重力活塞柱样进行了岩石磁学、古地磁极性地层及古生物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等温剩余磁化强度(IRM)、磁滞回线和反向场退磁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仅在柱状样底部存在少量赤铁矿/针铁矿。340~350 cm 发育的埋藏结核层,标志着一处沉积间断的存在;60~336 cm 发育上新世晚期的硅藻化石 Cosinodiscus nodulifer ,但古地磁极性地层缺失上新世第四纪的2r 反极性时;0~60 cm 见第四纪标准化石 Pseudoenuotia doliolus 、Spongaster tetras ,且顶部缺失1正极性时。综合对比古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邻近区域地层学特征,认为该柱状样记录了从晚渐新世至第四纪的沉积历史,期间存在晚渐新世至早上新世、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及第四纪晚期3个时期的沉积间断,上述沉积间断的形成可能是南极底流的形成与增强、CCD 界面抬升及海底侵蚀作用增强共同控制的结果。展开更多
文摘对采自东太平洋 CC 区西部的 WPC1101重力活塞柱样进行了岩石磁学、古地磁极性地层及古生物地层年代学研究工作。等温剩余磁化强度(IRM)、磁滞回线和反向场退磁曲线测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仅在柱状样底部存在少量赤铁矿/针铁矿。340~350 cm 发育的埋藏结核层,标志着一处沉积间断的存在;60~336 cm 发育上新世晚期的硅藻化石 Cosinodiscus nodulifer ,但古地磁极性地层缺失上新世第四纪的2r 反极性时;0~60 cm 见第四纪标准化石 Pseudoenuotia doliolus 、Spongaster tetras ,且顶部缺失1正极性时。综合对比古生物地层学、磁性地层学以及邻近区域地层学特征,认为该柱状样记录了从晚渐新世至第四纪的沉积历史,期间存在晚渐新世至早上新世、上新世晚期至第四纪早期及第四纪晚期3个时期的沉积间断,上述沉积间断的形成可能是南极底流的形成与增强、CCD 界面抬升及海底侵蚀作用增强共同控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