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耦合模式对冬春季节南、北极涛动的季节气候预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钱卓蕾
王会军
孙建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35,共14页
研究评估了耦合气候模式对冬、春季北极涛动(AO)和南极涛动(AAO)的预测效能。结果表明,模式对于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模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其中,对冬季的模拟能力要强于春季。冬季,几乎所有的模式都能很好地模拟出对流层内北极涛动的...
研究评估了耦合气候模式对冬、春季北极涛动(AO)和南极涛动(AAO)的预测效能。结果表明,模式对于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模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其中,对冬季的模拟能力要强于春季。冬季,几乎所有的模式都能很好地模拟出对流层内北极涛动的空间分布形态特点,空间相关系数很高。春季,大部分模式的模拟结果仍然是比较好,与再分析资料结果的空间相关性比较高。对于南极涛动,模式在全年对流层各个层次上都能比较好地刻画其空间分布,且模式在850hPa等压面上的空间模拟效能要稍强于海平面。相对来说,冬季的模拟效果也稍强于其他季节,但是,差异不显著,模式与模式的差别也比较小。另外,模式对于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时间序列模拟能力有限,时间序列相关系数只有少数几个模式达到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涛
动
(AO)
南极
涛
动
(
aao
)
经验正交函数(EOF)
空间模态
时间序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冬季全球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任菊章
张万诚
+3 位作者
万云霞
陶云
段长春
杨若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9,共7页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350 K等熵面上45年冬季气候平均位势高度场,再利用Butterworth滤波器得到等熵面上位势高度30~60 d低频波.应用经验正交分解(EOF)对冬季350 K等熵面上的低频位势高度场进...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350 K等熵面上45年冬季气候平均位势高度场,再利用Butterworth滤波器得到等熵面上位势高度30~60 d低频波.应用经验正交分解(EOF)对冬季350 K等熵面上的低频位势高度场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主分量场上,空间分布特征最明显的是南极涛动(AAO)、北极涛动(AO)、北美-太平洋涛动(PNA)以及经向偶极型低频变化.这种空间分布形式说明在350 K等熵面上南北半球间通过太平洋地区的经向低频波列传播,使得AAO与AO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2主分量场上,空间分布特征则表现出全球经向和纬向上的低频波列特征,以及南北半球在大西洋地区的相互作用.将EOF分解得到的前2个主分量场的时间系数投影到1957—2002年冬季的时间序列中,发现冬季全球大气低频振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突变,并在80年代末以后逐渐加强.说明在80年代末以后冬季南北半球的低频变化相互作用有所加强,也说明太平洋,大西洋上的经向传播特征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熵面
北极
涛
动
(AO)
南极
涛
动
(
aao
)
北美-太平洋
涛
动
(PNA)
北大西洋
涛
动
(NAO)
低频振荡
原文传递
题名
耦合模式对冬春季节南、北极涛动的季节气候预测能力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钱卓蕾
王会军
孙建奇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绍兴市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235,共14页
基金
国家973项目(2009CB4214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5048
+1 种基金
40631005)
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KZCX2-YW-Q1-02)
文摘
研究评估了耦合气候模式对冬、春季北极涛动(AO)和南极涛动(AAO)的预测效能。结果表明,模式对于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模拟能力都是比较强的,其中,对冬季的模拟能力要强于春季。冬季,几乎所有的模式都能很好地模拟出对流层内北极涛动的空间分布形态特点,空间相关系数很高。春季,大部分模式的模拟结果仍然是比较好,与再分析资料结果的空间相关性比较高。对于南极涛动,模式在全年对流层各个层次上都能比较好地刻画其空间分布,且模式在850hPa等压面上的空间模拟效能要稍强于海平面。相对来说,冬季的模拟效果也稍强于其他季节,但是,差异不显著,模式与模式的差别也比较小。另外,模式对于北极涛动和南极涛动的时间序列模拟能力有限,时间序列相关系数只有少数几个模式达到显著性水平。
关键词
北极
涛
动
(AO)
南极
涛
动
(
aao
)
经验正交函数(EOF)
空间模态
时间序列
Keywords
Arctic Oscillation (AO), Antarctic Oscillation (
aao
), EOF, Spatial mode, Time series
分类号
P4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冬季全球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任菊章
张万诚
万云霞
陶云
段长春
杨若文
机构
云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
云南大学大气科学系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6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5054
U1133603
+1 种基金
40965006)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CA023)
文摘
利用欧洲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中心的ERA-40逐日再分析资料,计算得到350 K等熵面上45年冬季气候平均位势高度场,再利用Butterworth滤波器得到等熵面上位势高度30~60 d低频波.应用经验正交分解(EOF)对冬季350 K等熵面上的低频位势高度场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主分量场上,空间分布特征最明显的是南极涛动(AAO)、北极涛动(AO)、北美-太平洋涛动(PNA)以及经向偶极型低频变化.这种空间分布形式说明在350 K等熵面上南北半球间通过太平洋地区的经向低频波列传播,使得AAO与AO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2主分量场上,空间分布特征则表现出全球经向和纬向上的低频波列特征,以及南北半球在大西洋地区的相互作用.将EOF分解得到的前2个主分量场的时间系数投影到1957—2002年冬季的时间序列中,发现冬季全球大气低频振荡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发生了明显的年代际突变,并在80年代末以后逐渐加强.说明在80年代末以后冬季南北半球的低频变化相互作用有所加强,也说明太平洋,大西洋上的经向传播特征更为明显.
关键词
等熵面
北极
涛
动
(AO)
南极
涛
动
(
aao
)
北美-太平洋
涛
动
(PNA)
北大西洋
涛
动
(NAO)
低频振荡
Keywords
isentropic surface
Arctic Oscillation
Antarctic Oscillation
Pacific-North America
Northern Atlantic Oscillation
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
分类号
P433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耦合模式对冬春季节南、北极涛动的季节气候预测能力研究
钱卓蕾
王会军
孙建奇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冬季全球大气季节内振荡的特征分析
任菊章
张万诚
万云霞
陶云
段长春
杨若文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