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极考察船
1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华师大版)》 2009年第5期74-75,共2页
听到南极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可是,对南极的考察情况你又了解多少呢?
关键词 中等教育 自然知识 南极考察船 地理
下载PDF
南极考察船“极地”轮的减摇装置
2
作者 唐楠 《船电技术》 1990年第2期35-37,46,共4页
关键词 减摇装置 南极考察船 船舶
下载PDF
南极考察航线大气微、痕量气体观测:数据质量评估/控制与分析
3
作者 邹炫宇 赵守栋 +3 位作者 汤洁 郑向东 张东启 卞林根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8-852,共15页
在远洋航船上开展大气成分观测易受到来自航船燃油发动机排放污染。基于2020年1-4月“北京”号考察船南极考察航线微量(CO_(2))和痕量(CO、O_(3)、CH_(4)和N_(2)O)气体浓度(体积混合比)观测分钟级数据,提出根据CO、CO_(2)测量值开展数... 在远洋航船上开展大气成分观测易受到来自航船燃油发动机排放污染。基于2020年1-4月“北京”号考察船南极考察航线微量(CO_(2))和痕量(CO、O_(3)、CH_(4)和N_(2)O)气体浓度(体积混合比)观测分钟级数据,提出根据CO、CO_(2)测量值开展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QA/QC),并给出了南极考察航线上大气微、痕量气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以CO或CO_(2)单独示踪均能标识出数据的部分局地污染时段,但CO/CO_(2)比值对确定高污染时段的CO或CO_(2)本底浓度更有效,CO和CO_(2)同步示踪(即CO+CO_(2))是标识局地污染时段的最优方法,可使南大洋和南极地区的CO、CO_(2)浓度测量值分别降低(5-11)×10^(-9)(10%-18%)和(3-7)×10^(-9)(1%-2%),O3上升(3-5)×10^(-9)(20%-25%),测量值更具有全球本底特征的代表性。航船测量数据与同纬度陆地站点观测值接近,南大洋和南极地区CO、CO_(2)、CH_(4)和N_(2)O浓度差分别在2×10^(-9)、0.7×10^(-6)、1.4×10^(-9)和0.5×10^(-9)以内。航线的微、痕量气体测量值均呈北(南)半球高(低)、南大洋以南及南极地区浓度稳定的基本特征;O3在不同纬度分布特点清晰,热带辐合带(ITCZ)的极低浓度(<5×10^(-9))和春季中国东海地区出现的中尺度污染现象均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地污染 CO和CO_(2)示踪 数据质量评估与控制(QA/AC) 南极考察船航线 微、痕量气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