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洞庭湿地气候资源分析评价及应用
1
作者 黄赛群 曾虎龙 +1 位作者 刘光伏 曾胜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5期8642-8643,8676,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南洞庭湿地气候资源。[方法]利用沅江气象站1971~2000年各月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总云量、相对湿度以及灾害性天气日数等气象资料,从气候特点、气候适宜性等方面对南洞庭湿地气候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南洞庭湿地... [目的]分析评价南洞庭湿地气候资源。[方法]利用沅江气象站1971~2000年各月的气温、降水量、日照、总云量、相对湿度以及灾害性天气日数等气象资料,从气候特点、气候适宜性等方面对南洞庭湿地气候资源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南洞庭湿地景区气候宜人,景色秀丽。景区旅游适宜期为9月~次年5月,最佳旅游期为9月中旬~11月下旬、3月中旬~5月下旬。从该区气候要素来分析,虽然存在一些影响户外旅游活动的不利天气气候因素,但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较小,对开展旅游活动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为气候资源利用和旅游经营者合理开发旅游产业、安排旅游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洞庭湿地 气候资源 评价 应用
下载PDF
南洞庭湖湿地龙虎山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建军 陈端吕 +2 位作者 谭骏珊 臧颢 曹旭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3期132-138,共7页
为了优化洞庭湖湿地典型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充分发挥湿地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等多项功能,以南洞庭湖湿地龙虎山林场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依据现代森林生态和森林经理学原理,在现有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应用... 为了优化洞庭湖湿地典型森林类型林分空间结构,充分发挥湿地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和调节气候等多项功能,以南洞庭湖湿地龙虎山林场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依据现代森林生态和森林经理学原理,在现有林分空间结构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混交度、大小比数分析林分空间结构的树种隔离程度和林木大小分化程度,并提出应用角尺度和空间密度指数在分布角度和林木分布密度上分析林分空间分布格局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研究中用角尺度不能确切反映树木个体之间距离的不足。结果表明:南洞庭湖龙虎山林场次生林林分1、2、3、4的混交度分别为0.29、0.43、0.46、0.16,属于弱度混交与中度混交的过渡类型,树种隔离程度不高,与多次人为干扰有关;平均大小比数分别为0.45、0.43、0.7、0.22,其先锋树种生长优势明显;平均角尺度分别为0.65、0.47、0.53、0.40,平均空间密度指数为0.65,其值分布在[0.485,0.806]的区间,总体分布格局呈均匀分布向随机分布演替的趋势,接近于近自然的随机分布状况。龙虎山林场次生林群落林分空间结构是洞庭湖湿地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恢复和近自然经营研究的较理想的森林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湿地 混交度 大小比数 角尺度 空间密度指数
下载PDF
近三十年南洞庭湖湿地面积变化及驱动分析
3
作者 杜秉运 马晓聪 《自然科学》 2022年第4期546-553,共8页
利用南洞庭湖近三十年的遥感图像数据,在深入分析研究之后,选取三年冬季的遥感影像,利用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法,实现对地物的分类,完成三期南洞庭湖湿地面积变化图。同时,还对三期的地物类型进行面积统计与动态化分析,发现水体和芦苇... 利用南洞庭湖近三十年的遥感图像数据,在深入分析研究之后,选取三年冬季的遥感影像,利用监督分类中的最大似然法,实现对地物的分类,完成三期南洞庭湖湿地面积变化图。同时,还对三期的地物类型进行面积统计与动态化分析,发现水体和芦苇滩地面积发生较大程度的减小,而泥沙滩地和建筑用地面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南洞庭湖湿地变化的原因一是由于泥沙淤积及芦苇的特性,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围湖造田政策的实施。湿地在调节生态环境及水系的防洪调控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湿地所蕴含的深入的价值,不能因为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要坚决反对围湖造田工程,合理地保护开发湿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湿地 驱动分析 监督分类
下载PDF
基于淹水特征的分时段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以南洞庭湖万子湖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敏 张灿明 +1 位作者 李姣 邓学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9-776,共8页
利用2013年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制作地势图,将万子湖湿地洲滩分为27 m以下、27-28、28-29、29-30、30 m以上共5级地势阶梯。利用1983-2013年万子湖逐日平均水位数据分析不同地势阶梯洲滩在春汛期、洪水期、退水期、枯水期等4个时段的淹水特... 利用2013年遥感影像和地形图制作地势图,将万子湖湿地洲滩分为27 m以下、27-28、28-29、29-30、30 m以上共5级地势阶梯。利用1983-2013年万子湖逐日平均水位数据分析不同地势阶梯洲滩在春汛期、洪水期、退水期、枯水期等4个时段的淹水特征,结合生物特性和人为干扰分析,确定万子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的边界范围和策略。研究表明:4个时段中的生态系统管理边界分别为29、31、29、28 m地势阶梯分界线,3个重点时段和管理区域为:春汛期,管理目标是产卵亲鱼保护,28 m以下洲滩是重点管理区域;退水期,管理目标是保障鱼类洄游,28 m以下洲滩和湖槽洄游通道是重点管理区域;枯水期,管理目标是洲滩上鱼类产卵场、幼鱼索饵场和越冬候鸟栖息地的恢复与保护,28 m以下洲滩是重点管理区域。而生态系统管理重点则是去除过度人为干扰(包括洲滩过度开发、过度捕捞),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功能,应坚决停止重点区域内滩涂水面的养殖承包、引淤抬洲、洲滩植树等系列干扰性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水特征 生态系统管理 分时段管理 洞庭湿地 自然保护区
原文传递
水源涵养林多功能经营结构优化模型初探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建军 张会儒 +2 位作者 王传立 臧颢 曹旭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8,共6页
从林分空间结构、树种结构和林木健康状况三个方面筛选7个因子,应用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法确定水源涵养林多功能经营结构优化目标,定义目标函数-林分空间结构均质性指数,以林分树种多样性和空间结构等为约束条件建立水源涵养林多功能经营... 从林分空间结构、树种结构和林木健康状况三个方面筛选7个因子,应用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法确定水源涵养林多功能经营结构优化目标,定义目标函数-林分空间结构均质性指数,以林分树种多样性和空间结构等为约束条件建立水源涵养林多功能经营结构优化模型。以择伐和补植为优化的经营措施,对南洞庭湖湿地区域现实次生林典型林分进行空间结构优化实践。结果表明,通过模型的空间结构优化和调整,研究林分的空间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树种多样性和林分健康状况并未降低。说明建立的优化模型能较有效地指导水源林多功能经营和林分结构优化以及生态系统的稳定,且实际使用方便,可操作性强,对保护和恢复水源林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林 洞庭湿地 林分空间结构 均质性指数 优化模型
下载PDF
Modeling Scenic Quality of Wetland Landscape Resources in South Dongting Lake,China 被引量:1
6
作者 WANG Baozhong HE Ping +1 位作者 AN Shuqing SHEN Shouy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5期578-589,共12页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method to quantify the sceaic value of wetland landscapes and provides the guid- ance on the allocation of efforts for the purpose of preserving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s. Dongting Lake, ... This study introduces a method to quantify the sceaic value of wetland landscapes and provides the guid- ance on the allocation of efforts for the purpose of preserving the most important environments. Dongting Lake, a tra-ditional tourist location, is one of the five largest freshwater lakes in China and a Grade 5A National Scenic Region. This study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scenic resources of South Dongting Lake, and presents a model based on Quantifi- cation Theory I to assess wetland scenic landscapes. Employing a multilinear regress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cape factors and their associated scenic value, we built up the Wetland Landscape Quantification Model (WLQM), which was used to classify 221 landscapes into five grades.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regarding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its us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land landscape scenic quality assessment Quantification Theory I South Dongting Lak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