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南流江口海域盐度的锋面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韦蔓新 何本茂 童万平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6-532,共7页
本文通过1998年10月和1999年1月、4月、8月4个季度月的调查资料,对南流江口海域盐度锋面特征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盐度的锋面特征随季节变化较大,春季突出了南流江径流的影响作用,夏、秋季则突出... 本文通过1998年10月和1999年1月、4月、8月4个季度月的调查资料,对南流江口海域盐度锋面特征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盐度的锋面特征随季节变化较大,春季突出了南流江径流的影响作用,夏、秋季则突出了北上海流和西向沿岸流的顶托影响作用,冬季则由合浦沿岸水及南流江径流综合影响所形成;相关分析显示,盐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除径流影响较小的冬季外,多具有密切关系,而且除pH外,均表现为负相关.其中以与溶解态N、P、Si的相关性最好,都达到了高度显著水平,与COD、SS的关系次之,其余形态氮多以良好负相关出现,而形态磷的相关性都表现较差.显然,南流江径流对北海湾溶解性N、P、Si贡献最大,这是导致该湾N明显偏高、P成为赤潮诱发因子、Si成为最丰富营养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盐度 锋面特征 环境因子 南流江口
下载PDF
广西沿岸两大入海河口区域的环境变化与水流动力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邱绍芳 陈波 何碧娟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3年第3期24-29,共6页
通过对广西沿岸的南流江口和北仑河口的环境变化特征分析得出,江河径流、沿岸风浪流、周期性潮流是这2个河口地区环境变化的主要动力影响因素之一,三者的叠加不但使河口的大小、位置、形态等发生变化,而且还造成海(河)岸及河道的严重侵蚀。
关键词 广西沿岸 南流江口 北仑河口 环境变化特征 江河径流 沿岸风浪流 周期性潮流 水流动力
下载PDF
北部湾盐沼茳芏盐沼湿地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艳 许峻模 潘良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969-1976,共8页
滨海湿地是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重金属污染是其中受关注度较高的一方面。为全面了解北部湾滨海盐沼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以北部湾典型滨海盐沼植被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所在的南流江入海口和茅尾海钦江入海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 滨海湿地是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重金属污染是其中受关注度较高的一方面。为全面了解北部湾滨海盐沼的重金属污染水平,以北部湾典型滨海盐沼植被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所在的南流江入海口和茅尾海钦江入海口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植物和对应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测定该区土壤及植物中重金属元素(Cu、Zn、Cr、Pb、Cd和Hg)的含量,并评价不同潮滩位置(内滩、中滩和外滩)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及其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富集特性。结果表明,两区域盐沼湿地土壤综合污染程度处于低污染状态,南流江口Zn的含量(283.59±132.50)mg·kg^(-1)接近中度污染,其次是Cd(0.10±0.03)mg·kg^(-1)和Hg(0.11±0.05)mg·kg^(-1),而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未超标;茅尾海受Zn轻度污染,其次是Cu和Hg,Cr、Pb和Cd未达到污染水平。受海洋动力和河流径流混合动力作用,两区域各滩面盐沼土壤重金属分布规律存在差异,南流江口3个滩面重金属的含量表现为:内滩>中滩>外滩,茅尾海口则表现为:中滩>外滩>内滩。两区域盐沼茳芏富集特征表明:茅尾海盐沼茳芏对Cd(BCF=1.66)和Hg(BCF=0.89)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而南流江口盐沼茳芏仅对Cd(BCF=1.93)具有较强的富集作用,其余重金属Cu、Zn、Cr、Pb未在茳芏体内显著富集,因而茳芏可作为富集Cd、Hg的天然盐沼植物。进一步研究发现,两区域茳芏地下茎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远大于地上茎,富集能力因重金属种类及积累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和选择性。该研究可为滨海盐沼湿地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沼 茳芏 重金属 南流江口 茅尾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