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eaBeam 3030多波束系统在南海冷泉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建兴
宋永东
+4 位作者
杜增丰
马小川
栾振东
张鑫
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在冷泉调查研究中,多波束系统因其快速高效、成本较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本文靶定南海北部陆坡琼东南盆地冷泉发育区,介绍了SeaBeam 3030多波束系统在冷泉发育区中的调查应用实例。通过分析多波束水深数据和水体数据,确定了调查区海底...
在冷泉调查研究中,多波束系统因其快速高效、成本较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本文靶定南海北部陆坡琼东南盆地冷泉发育区,介绍了SeaBeam 3030多波束系统在冷泉发育区中的调查应用实例。通过分析多波束水深数据和水体数据,确定了调查区海底地形地貌以及水体羽状流特征,同时对该冷泉区开展综合调查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调查区内地形整体平坦,水深1250~1850 m,水深向东北方向逐渐加深。调查区不均一麻坑的发育、水体资料清晰显示的850 m左右高度的羽状流喷发形态,可以作为潜在冷泉发育区的有力证据。在冷泉的快速勘查与识别过程中,自带水体数据采集成像功能的多波束系统,可以为冷泉调查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但对冷泉的精细刻画与成因分析,还需借助于多道地震、原位观测、高分辨率摄像等其他探测手段的综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波束系统
南海冷泉
水体数据
麻坑
羽状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东北部冷泉区末次冰期沉积间断及其成因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芳
周洋
+2 位作者
庄畅
陆红锋
吴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7,共9页
对南海东沙海域冷泉区DH-CL10和DH-CL5柱状样开展AMS14 C年代学、高分辨率底栖有孔虫和沉积物同位素以及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DH-CL10柱状样在全新统底部574cm处出现沉积间断,间断面相邻沉积物AMS14 C年龄分别为9 850/(9 680~9 950)cal...
对南海东沙海域冷泉区DH-CL10和DH-CL5柱状样开展AMS14 C年代学、高分辨率底栖有孔虫和沉积物同位素以及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DH-CL10柱状样在全新统底部574cm处出现沉积间断,间断面相邻沉积物AMS14 C年龄分别为9 850/(9 680~9 950)cal.aBP和27 610/(27 500~27 700)cal.aBP,相当于MIS2期和部分MIS3期的沉积缺失。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bifurcata的δ13 C值为-0.37‰^-1.91‰,平均值为-1.11‰,沉积物全岩碳同位素值为-22.7‰^-23‰,均为正常的碳同位素值。尽管该柱状样未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地球化学证据,但相邻的DH-CL5柱状样相当于其所缺失的部分沉积中的自生碳酸盐岩和沉积物的δ13 C负偏明显,分别为-55.24‰和-25.9‰^-27.9‰,表明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有关。推断DH-CL10柱状样沉积间断所缺失的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证据,且沉积间断主要出现在末次盛冰期低海平面,与天然气水合物易分解的时间相吻合,因此,沉积间断的形成可能主要与下伏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导致沉积物的滑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间断
天然气水合物
末次冰期
南海冷泉
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海北部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的主要生化成分及其与热液和近岸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欣雨
李超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1,共7页
Bathymodiolus属贻贝是广泛分布于全球深海冷泉和热液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在深海化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南海北部冷泉的主要优势种平端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 platifrons)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
Bathymodiolus属贻贝是广泛分布于全球深海冷泉和热液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在深海化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南海北部冷泉的主要优势种平端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 platifrons)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其主要生化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的特征,并就特定组织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与生活在热液区的平端深海偏顶蛤和近岸的远东偏顶蛤(Modiolus kurilensi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南海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软体部含水量84.28%,粗蛋白含量7.18%,粗脂肪含量1.23%,糖类含量2.75%,与已报道的深海贝类组成相近。虽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在3种贻贝的鳃、外套膜、闭壳肌和消化腺4个组织中总体差异不大,但是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和热液平端深海偏顶蛤的外套膜糖类含量(25.20%、30.66%)显著高于远东偏顶蛤(6.97%,P<0.05),这表明平端深海偏顶蛤的主要储存物质为外套膜中的糖类。在氨基酸组成上,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鳃中氨基酸总量为44.55%(干质量),外套膜中为34.83%(干质量),其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比41.73%和40.52%,总体与其他贝类相似。然而,在平端深海偏顶蛤中,与渗透压调节相关的甘氨酸和与硫代谢相关的牛磺酸含量较高,这与其适应深海高盐度高硫化氢浓度的环境相关。综上所述,南海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在常规生化组分和氨基酸组成上与近岸常见双壳类具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与其特殊生境的关系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端深海偏顶蛤
生化成分
冷泉
南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eaBeam 3030多波束系统在南海冷泉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建兴
宋永东
杜增丰
马小川
栾振东
张鑫
阎军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GE2019KG16)
中国科学院关键技术人才项目(2018)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22050502)。
文摘
在冷泉调查研究中,多波束系统因其快速高效、成本较低的特点被广泛应用。本文靶定南海北部陆坡琼东南盆地冷泉发育区,介绍了SeaBeam 3030多波束系统在冷泉发育区中的调查应用实例。通过分析多波束水深数据和水体数据,确定了调查区海底地形地貌以及水体羽状流特征,同时对该冷泉区开展综合调查的必要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调查区内地形整体平坦,水深1250~1850 m,水深向东北方向逐渐加深。调查区不均一麻坑的发育、水体资料清晰显示的850 m左右高度的羽状流喷发形态,可以作为潜在冷泉发育区的有力证据。在冷泉的快速勘查与识别过程中,自带水体数据采集成像功能的多波束系统,可以为冷泉调查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依据。但对冷泉的精细刻画与成因分析,还需借助于多道地震、原位观测、高分辨率摄像等其他探测手段的综合应用。
关键词
多波束系统
南海冷泉
水体数据
麻坑
羽状流
Keywords
multibeam system
cold seepages in South China Sea
water column data
pockmarks
submarine plumes
分类号
P715.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东北部冷泉区末次冰期沉积间断及其成因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芳
周洋
庄畅
陆红锋
吴聪
机构
国土资源部海底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2012)
文摘
对南海东沙海域冷泉区DH-CL10和DH-CL5柱状样开展AMS14 C年代学、高分辨率底栖有孔虫和沉积物同位素以及沉积学研究。结果表明:DH-CL10柱状样在全新统底部574cm处出现沉积间断,间断面相邻沉积物AMS14 C年龄分别为9 850/(9 680~9 950)cal.aBP和27 610/(27 500~27 700)cal.aBP,相当于MIS2期和部分MIS3期的沉积缺失。底栖有孔虫Uvigerina bifurcata的δ13 C值为-0.37‰^-1.91‰,平均值为-1.11‰,沉积物全岩碳同位素值为-22.7‰^-23‰,均为正常的碳同位素值。尽管该柱状样未发现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地球化学证据,但相邻的DH-CL5柱状样相当于其所缺失的部分沉积中的自生碳酸盐岩和沉积物的δ13 C负偏明显,分别为-55.24‰和-25.9‰^-27.9‰,表明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有关。推断DH-CL10柱状样沉积间断所缺失的沉积物可能记录了天然气水合物分解的证据,且沉积间断主要出现在末次盛冰期低海平面,与天然气水合物易分解的时间相吻合,因此,沉积间断的形成可能主要与下伏天然气水合物的分解导致沉积物的滑塌有关。
关键词
沉积间断
天然气水合物
末次冰期
南海冷泉
区
Keywords
sedimentary hiatus
gas hydrate
Last Glacial Period
SCS cold seep area
分类号
P736.22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海北部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的主要生化成分及其与热液和近岸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欣雨
李超伦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1,共7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1030202)
中国科学院国际创新团队项目(20140491526)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7FY100803)~~
文摘
Bathymodiolus属贻贝是广泛分布于全球深海冷泉和热液生态系统的优势种,在深海化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我国南海北部冷泉的主要优势种平端深海偏顶蛤(Bathymodiolus platifrons)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了其主要生化成分和氨基酸组成的特征,并就特定组织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与生活在热液区的平端深海偏顶蛤和近岸的远东偏顶蛤(Modiolus kurilensis)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南海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软体部含水量84.28%,粗蛋白含量7.18%,粗脂肪含量1.23%,糖类含量2.75%,与已报道的深海贝类组成相近。虽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在3种贻贝的鳃、外套膜、闭壳肌和消化腺4个组织中总体差异不大,但是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和热液平端深海偏顶蛤的外套膜糖类含量(25.20%、30.66%)显著高于远东偏顶蛤(6.97%,P<0.05),这表明平端深海偏顶蛤的主要储存物质为外套膜中的糖类。在氨基酸组成上,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鳃中氨基酸总量为44.55%(干质量),外套膜中为34.83%(干质量),其中必需氨基酸分别占比41.73%和40.52%,总体与其他贝类相似。然而,在平端深海偏顶蛤中,与渗透压调节相关的甘氨酸和与硫代谢相关的牛磺酸含量较高,这与其适应深海高盐度高硫化氢浓度的环境相关。综上所述,南海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在常规生化组分和氨基酸组成上与近岸常见双壳类具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与其特殊生境的关系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平端深海偏顶蛤
生化成分
冷泉
南海
Keywords
Bathymodiolus platifrons
biochemical composition
cold seep
the South China Sea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eaBeam 3030多波束系统在南海冷泉调查中的应用
张建兴
宋永东
杜增丰
马小川
栾振东
张鑫
阎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海东北部冷泉区末次冰期沉积间断及其成因
陈芳
周洋
庄畅
陆红锋
吴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南海北部冷泉平端深海偏顶蛤的主要生化成分及其与热液和近岸种的对比研究
郭欣雨
李超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