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西缘断裂带的地球物理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林长松 高金耀 +1 位作者 赵俐红 赵建如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7-103,共7页
南海西缘断裂带以8°N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主断裂是一条形成于中生代的基底断裂,在新生代为持续活动的断裂带,并控制了沿断裂带及其邻近分布的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断裂带内无磁性的高密度岩体属于印支期或燕山第1,4,5期之中的某一期... 南海西缘断裂带以8°N为界分为南北两段。主断裂是一条形成于中生代的基底断裂,在新生代为持续活动的断裂带,并控制了沿断裂带及其邻近分布的新生代盆地的发育。断裂带内无磁性的高密度岩体属于印支期或燕山第1,4,5期之中的某一期花岗岩侵入体,它很可能是燕山晚期的产物。该断裂带的基底断裂在万安盆地的延伸段位于盆地中部;万安盆地东缘断裂带是新生代以来受盆地中部基底断裂右行走滑的扭张应力作用,在盆地东部边缘引发断陷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缘断裂带 地球物理特征 基底断裂
下载PDF
南海西缘断裂带右行走滑的地球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4
2
作者 林长松 唐勇 谭勇华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9-167,共9页
关键词 南海西缘断裂带 右行走滑 地球动力学
下载PDF
南海西缘断裂带走滑特征及其形成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高红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37-543,共7页
南海西缘断裂带是南海西部最主要的构造要素,从北到南贯穿了该区主要的沉积盆地,具有走滑断裂的性质。由于不同地质时期走滑方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断层组合,主要表现为负花状构造和北东向、北西向两组雁列断层以及平面上双马尾状构造... 南海西缘断裂带是南海西部最主要的构造要素,从北到南贯穿了该区主要的沉积盆地,具有走滑断裂的性质。由于不同地质时期走滑方向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断层组合,主要表现为负花状构造和北东向、北西向两组雁列断层以及平面上双马尾状构造组合。主体断裂带以单条式为主,区段式活动特征明显。在南北盆地之间的构造转换带表现为负花状构造-犁式断裂-多米诺式反向调节正断层的组合。综合分析认为,南海西缘断裂是一组长期活动的断裂带,大规模走滑活动从中始新世至第四纪时期,主要为右旋走滑,应力以张扭作用为主;但是在中中新世末期,走滑方向曾经发生转变,为左旋走滑,转为压扭应力,造成区域隆升,导致地层被剥蚀,南海西部盆地现今沉积-构造格局基本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缘断裂带 走滑断裂 分段式活动 构造转换带
下载PDF
南海西缘曾母西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盆地沉积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杜文波 邱燕 +1 位作者 黄文凯 韩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0-108,共9页
通过解释重新处理的曾母盆地多道地震数据,结合重、磁异常资料,对前人提出南海西缘最南部发育近S-N向“曾母西断裂”的分布区域进行了重新厘定,详细解释了曾母西断裂的构造特征,具体分析了其结构、组成和空间展布特征。确定曾母西断裂... 通过解释重新处理的曾母盆地多道地震数据,结合重、磁异常资料,对前人提出南海西缘最南部发育近S-N向“曾母西断裂”的分布区域进行了重新厘定,详细解释了曾母西断裂的构造特征,具体分析了其结构、组成和空间展布特征。确定曾母西断裂由①号断层和②号断层所构成,曾母西①号断层位于4°30′~7°N、109°30′~110°E,主断层面倾向ESE,走向NEN,其为康西坳陷的大型控边断层;曾母西②号断层分布于3°~5°N、109°30′~110°30′E,主断层面倾向NE,走向NNW,其为塔陶垒堑的大型控边断层,曾母西①号断裂往南的延伸终止于曾母西②号断裂。同时分析讨论了曾母西断裂的构造活动特征以及对曾母盆地沉积发育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沉降速率 曾母西断裂 曾母盆地 南海西缘
下载PDF
南海西缘中新世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以万安盆地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道军 何云龙 +4 位作者 陆必宇 王亚辉 刘娟 杨允柳 肖鸿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38-647,654,共11页
万安盆地位于南海西南陆缘,独特的构造位置使得其充填演化成为研究西南次海盆扩张、西缘走滑断裂活动的重要窗口。利用已有钻井资料,通过井震对比和地震相分析,探讨万安盆地中新世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南海西缘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表... 万安盆地位于南海西南陆缘,独特的构造位置使得其充填演化成为研究西南次海盆扩张、西缘走滑断裂活动的重要窗口。利用已有钻井资料,通过井震对比和地震相分析,探讨万安盆地中新世沉积充填特征及其对南海西缘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表明,中新世万安盆地主要发育三角洲、浊积扇、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等4种与油气储层关系密切的沉积相类型。早中新世时期,以三角洲体系为主;中中新世时期,三角洲仅发育于盆地西部,同期盆地东部开始发育碳酸盐台地;晚中新世时期,源自盆地西部的浊积扇开始发育。早中新世末南海西南次海盆停止扩张及中中新世末南海西缘走滑断裂活动,形成了2个重要构造不整合界面,对万安盆地中新世沉积充填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构造事件 中新世 万安盆地 南海西缘
下载PDF
南海西缘结合带的贯通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海龄 姚永坚 +6 位作者 沈宝云 蔡周荣 张智武 许鹤华 王淑红 魏常兴 陈建明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5-632,共18页
为了探讨南海西缘结合带的构造贯通性,在系统分析其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剖析了该带的分段性和深-浅部构造几何学特征,对该带的哀牢山-红河-越东-万纳-卢帕尔各段进行了全面的构造几何学及构造运动学上的对比分析,提出该带是一条... 为了探讨南海西缘结合带的构造贯通性,在系统分析其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的基础上,剖析了该带的分段性和深-浅部构造几何学特征,对该带的哀牢山-红河-越东-万纳-卢帕尔各段进行了全面的构造几何学及构造运动学上的对比分析,提出该带是一条相互贯通的走滑断裂系统,其各部分在构造几何学上符合走滑构造的基本构架,构造运动学上具有同时性,浅部各段具有共同相连的深部的"根",表现出明显的时空上的贯通性与构造上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缘 构造结合带 构造贯通性 走滑构造系统 海洋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