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的制作技术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熊樱菲 王恩元 +2 位作者 吴婧玮 龚玉武 黄迎涛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22,共7页
为了解"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的产地、材料特征和制作工艺,对"南澳Ⅰ号"出水的6片外销青花瓷进行分析。元素成分结果显示,其中2片为景德镇所产,4片为漳州窑所产,两类外销青花瓷所用胎釉原料不同,但都采用了国产青花... 为了解"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的产地、材料特征和制作工艺,对"南澳Ⅰ号"出水的6片外销青花瓷进行分析。元素成分结果显示,其中2片为景德镇所产,4片为漳州窑所产,两类外销青花瓷所用胎釉原料不同,但都采用了国产青花料;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漳州窑所产外销青花瓷的工艺有别于景德镇青花瓷,景德镇青花色料集中于胎釉结合处而漳州青花色料在釉层中间或在釉层内扩散。对漳州窑青花进行OCT无损分析显示青花部分呈弥散状亮点,显示青花料散布于釉层中。仿烧青花瓷片样品的显微结构对比也显示这批出水漳州窑青花可能采用了不同于景德镇釉下青花的工艺技法。热膨胀分析表明出水的两类青花瓷烧成温度接近,分别为1 160℃与1 175℃,当时可能采用相似的烧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青花瓷 釉下彩 烧成温度
下载PDF
“南澳Ⅰ号”沉船出水克拉克瓷产地的科技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杜静楠 陈岳 +3 位作者 李乃胜 明朝方 朱剑 罗武干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46-1750,共5页
"克拉克瓷"是我国明清时期销往欧洲的一种青花瓷器。长期以来,对于这类外销瓷器的研究始终是国际陶瓷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2007年,"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的发现和其中大批瓷器的出水,为"克拉克瓷"研究提供... "克拉克瓷"是我国明清时期销往欧洲的一种青花瓷器。长期以来,对于这类外销瓷器的研究始终是国际陶瓷考古学界关注的热点。2007年,"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的发现和其中大批瓷器的出水,为"克拉克瓷"研究提供了新的宝贵资料。结合传统器型学方法与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探明了十件"南澳Ⅰ号"沉船出水瓷器的产地,为更深入的研究工作打好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克瓷 南澳ⅰ号 瓷器产地 微量元素 X射线荧光光谱
下载PDF
“南澳Ⅰ号”出水陶瓷器脱盐技术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习阿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0-97,共8页
为了对“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的大量陶瓷类文物进行安全高效的脱盐保护处理,选取“南澳Ⅰ号”出水的3种不同窑系的陶瓷文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胎体理化性能进行分析检测与对比,并在常温静水浸泡、加热静水浸泡、超声波与加热-超声波4... 为了对“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的大量陶瓷类文物进行安全高效的脱盐保护处理,选取“南澳Ⅰ号”出水的3种不同窑系的陶瓷文物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胎体理化性能进行分析检测与对比,并在常温静水浸泡、加热静水浸泡、超声波与加热-超声波4种方法11种不同技术参数下分别进行脱盐实验,并作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加热与超声波技术相比常温浸泡法可以大幅度提高脱盐的速率,但是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与超声波频率的增加,脱盐速率增加幅度不大。实验中发现超声波对比较脆弱的陶瓷文物的釉面与胎体会产生一定影响。在对比实验基础上提出了3种不同窑系的陶瓷文物相应的最佳脱盐参数,以期为安全高效地完成“南澳Ⅰ号”出水的2万多件陶瓷器的保护脱盐提供研究支持,并为其他沉船陶瓷器保护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脱盐 陶瓷器 出水文物
下载PDF
“南澳Ⅰ号”沉船的年代、航路及性质 被引量:17
4
作者 郭学雷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8-132,共15页
本文通过对"南澳Ⅰ号"打捞瓷器、"宋钱"等遗物及相关历史文献、纪年瓷器、沉船资料的多方位考察、比较,围绕该船的年代、历史背景、贸易性质、航路、船货、沉船发现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探索,推断该船或为隆庆开海之际... 本文通过对"南澳Ⅰ号"打捞瓷器、"宋钱"等遗物及相关历史文献、纪年瓷器、沉船资料的多方位考察、比较,围绕该船的年代、历史背景、贸易性质、航路、船货、沉船发现的意义等问题作了探索,推断该船或为隆庆开海之际的一艘沉船,对于深入了解隆庆解除海禁之后的海外贸易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并认为该船首段的航线,为西班牙马尼拉大帆船环球贸易中的重要一环,对于进一步了解16世纪后半叶新航路开辟后的海洋贸易状况具有极其重要价值,为研究隆庆开海后景德镇及漳州窑的瓷业生产,特别是为了解漳州窑瓷器的早期面貌及景德镇瓷业对漳州窑的影响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证据,同时也为研究明代造船、航海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沉船 年代 航路 性质
下载PDF
“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器主题纹饰特征初探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杰 《邯郸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64-69,共6页
"南澳Ⅰ号"沉船是一艘沉没于南澳岛东南海上的明代贸易商船。沉船出水青花瓷主题纹饰题材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包括高官厚禄图、仕女等在内的人物纹;第二类是包括飞马、奔鹿、缠枝莲纹等在内的动植物纹样;第三类是包括龙纹... "南澳Ⅰ号"沉船是一艘沉没于南澳岛东南海上的明代贸易商船。沉船出水青花瓷主题纹饰题材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包括高官厚禄图、仕女等在内的人物纹;第二类是包括飞马、奔鹿、缠枝莲纹等在内的动植物纹样;第三类是包括龙纹、凤纹、法螺、八卦、祥云等在内的宗教祥瑞;第四类是包括文字款"义""禄""寿""福""善""贵""寿山福海""寿南山福东海"等在内的文字类。四类均以中国传统纹饰为主,未见晚期的克拉克瓷及外销文化因素。结合沉船年代属于嘉靖万历早中期,由此可以管窥"隆庆开海"早期外销瓷纹饰之一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青花瓷器 主题纹饰 外销
下载PDF
“南澳Ⅰ号”沉船出水凝结物的整体保护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治国 刘婕 +2 位作者 李乃胜 席光兰 王昊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2011年6月,在"南澳Ⅰ号"沉船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发掘出水一件表面黏附石头、瓷器、铁器、铜器、木质的大凝结物。本工作通过分析检测、表面清理、整体循环喷淋脱盐、微生物防治、局部加固、展台制作等措施,实现了该凝结物的... 2011年6月,在"南澳Ⅰ号"沉船考古发掘过程中,考古发掘出水一件表面黏附石头、瓷器、铁器、铜器、木质的大凝结物。本工作通过分析检测、表面清理、整体循环喷淋脱盐、微生物防治、局部加固、展台制作等措施,实现了该凝结物的研究、整体保护与展示,为海洋出水凝结物的整体保护处理提供了成功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文物保护 南澳ⅰ号 凝结物 整体保护 展示
下载PDF
“南澳Ⅰ号”出水瓷器文物凝结物类型研究
7
作者 刘晓清 《福建文博》 2021年第2期51-58,共8页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考古挖掘出水以瓷器为主,数量众多,其表面凝结物种类较多。本文以"南澳Ⅰ号"典型瓷器残片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视频显微仪、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仪(EDS-SEM)等...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考古挖掘出水以瓷器为主,数量众多,其表面凝结物种类较多。本文以"南澳Ⅰ号"典型瓷器残片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视频显微仪、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能谱仪(EDS-SEM)等方法分析表面凝结物的成分,发现其主要为钙质凝结物、硅质凝结物和铁质凝结物,从而为进一步激光清洗去除表面凝结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出水瓷器 表面凝结物
下载PDF
“南澳Ⅰ号”出水瓷器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以两件青花瓷器为例
8
作者 吴启昌 《客家文博》 2022年第3期41-47,共7页
“南澳Ⅰ号”沉船的船载文物以瓷器为主,经过约四百年的海洋复杂环境的侵蚀损害,出现浸染变色、粘连凝结、脱釉、碎裂、缺损等病害。通过考察分析文物保存状况、制作工艺、病害评估等信息制定保护修复方案,使用超声波清洗机、去离子水... “南澳Ⅰ号”沉船的船载文物以瓷器为主,经过约四百年的海洋复杂环境的侵蚀损害,出现浸染变色、粘连凝结、脱釉、碎裂、缺损等病害。通过考察分析文物保存状况、制作工艺、病害评估等信息制定保护修复方案,使用超声波清洗机、去离子水、草酸等仪器和化学溶液去除瓷器胎釉吸附的可溶盐,表面附着物等污染,再以高岭土、环氧树脂、水性漆进行补全上色,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出水瓷器 文物病害 保护修复
下载PDF
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被引量:17
9
作者 崔勇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9-46,110-112,共11页
2010年4-7月,对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沉船进行发掘。发现的船体纵长约27米,有17道隔舱板和16个隔舱。发掘出水各类遗物1万余件,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应为漳州窑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产品,沉船所属年代与此大致相同。"南澳Ⅰ号"沉... 2010年4-7月,对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沉船进行发掘。发现的船体纵长约27米,有17道隔舱板和16个隔舱。发掘出水各类遗物1万余件,以漳州窑青花瓷为大宗,应为漳州窑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产品,沉船所属年代与此大致相同。"南澳Ⅰ号"沉船的发掘为研究不同地区间的物质文化交流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汕头市 南澳ⅰ号 沉船 青花瓷 明代
原文传递
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铜器表面凝结物分析与去除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恒 田兴玲 +1 位作者 李秀辉 马清林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第2期81-86,共6页
海洋出水铜器及其合金表面常常会覆盖一层凝结物,掩盖器物原始表面。本文以"南澳I号"明代沉船出水的22件铜器残片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方法分析表面凝结物成分,... 海洋出水铜器及其合金表面常常会覆盖一层凝结物,掩盖器物原始表面。本文以"南澳I号"明代沉船出水的22件铜器残片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XRF)、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等方法分析表面凝结物成分,发现其主要是钙质凝结物,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机械法去除表面凝结物,为脱盐保护准备条件。本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南海海域出水铜器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南澳ⅰ号”沉船 铜器 凝结物 分析及去除
原文传递
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铜器腐蚀产物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恒 田兴玲 +2 位作者 李乃胜 李秀辉 马清林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第3期87-91,共5页
由于海水环境中含有大量氯化物,海洋出水铜器在出水前已发生腐蚀,生成铜的氧化物及氯化物等。本文以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的22件铜器残片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 由于海水环境中含有大量氯化物,海洋出水铜器在出水前已发生腐蚀,生成铜的氧化物及氯化物等。本文以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的22件铜器残片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等分析其腐蚀产物和矿物组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主要为铜的碱式氯化物,如Cu2(OH)3Cl和Cu(OH)Cl等,与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类似,但Cu(OH)Cl在国外海洋出水铜器腐蚀产物中并不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出水文物 "南澳ⅰ号"沉船 铜器 腐蚀产物
原文传递
广东省博物馆藏“南澳Ⅰ号”出水景德镇窑青花瓷图像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昌稳 《艺术与民俗》 2019年第1期79-87,共9页
瓷器绘画是瓷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瓷器的断代、瓷画文化内涵的识读和瓷画画风的流变等研究都十分重要。本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南澳Ⅰ号"出水景德镇窑青花瓷器,就各件器物上的图像与版画、画谱和绘画进行比较研究,探... 瓷器绘画是瓷器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瓷器的断代、瓷画文化内涵的识读和瓷画画风的流变等研究都十分重要。本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南澳Ⅰ号"出水景德镇窑青花瓷器,就各件器物上的图像与版画、画谱和绘画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该批景德镇窑青花瓷器图像的绘制技法及其与版画、画谱和绘画之间的关系。通过详细对比,我们认为"南澳Ⅰ号"出水景德镇窑青花瓷器的年代应为嘉靖时期。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还对"南澳Ⅰ号"出水青花瓷器的图像与版画、画谱和绘画的分疏异同做了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博物馆 南澳ⅰ号 景德镇窑 青花瓷 图像
原文传递
“南澳Ⅰ号”沉船中景德镇外销青花瓷器的制作时代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怡苹 《国家航海》 2013年第3期158-169,共1页
对于"南澳Ⅰ号"的航行起点与最后的目的地究竟在何处,船体的结构模式原貌,船舶权究竟属于谁,船舱内载运的商货的货源地与生产地为何处,什么因素致使长27、宽7.8米的船身没入27米深的海底等等疑问的解答,有助于揭开古代南海的... 对于"南澳Ⅰ号"的航行起点与最后的目的地究竟在何处,船体的结构模式原貌,船舶权究竟属于谁,船舱内载运的商货的货源地与生产地为何处,什么因素致使长27、宽7.8米的船身没入27米深的海底等等疑问的解答,有助于揭开古代南海的商贸活动面貌与海上丝路东西航线交汇点的商港位置、历史地理演变等问题的真实情况。"南澳Ⅰ号"隐含了解开历史疑团的关键信息,此一全面性的历史问题研究是亟需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共同努力的。本篇论文则侧重于研究外销瓷中景德镇青花瓷器的相关问题,通过对景德镇所生产的外销青花瓷器的制作时代、工艺特征、胎釉成分等的研究分析,说明"南澳Ⅰ号"中景德镇青花外销瓷的种类、数量,制作生产时代的上下限,在外销瓷中的市场占有率,贸易与消费环节等问题,而此研究结果亦可能成为"南澳Ⅰ号"出航时间的佐证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外销青花瓷 景德镇窑
全文增补中
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生产年代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冲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96,共12页
由于所据材料及研究方法的不足和不同,关于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生产年代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全面搜集嘉靖至万历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材料的基础上,重点依据观音阁窑址出土资料,结合居址、窖藏、沉船出土青花瓷及纪年器... 由于所据材料及研究方法的不足和不同,关于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生产年代有不同的认识。本文在全面搜集嘉靖至万历时期景德镇民窑青花瓷材料的基础上,重点依据观音阁窑址出土资料,结合居址、窖藏、沉船出土青花瓷及纪年器,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综合分析南澳Ⅰ号沉船所见景德镇民窑青花瓷的器形、纹饰和款识三个因素,认为其生产年代为万历早中期(16世纪晚期)。并进一步指出,景德镇民窑青花瓷同一时期存在精粗产品共存现象,且存在同类特征跨时期延续但工艺退化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景德镇 青花瓷 考古学断代 万历早中期
原文传递
广东“南澳Ⅰ号”明代沉船出水铜钱板结物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恒 田兴玲 +2 位作者 李乃胜 马清林 李秀辉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5年第3期61-65,共5页
广东"南澳Ⅰ号"沉船出水的两组铜钱板结物与其余20件铜器相比较,其表面凝结物较少,锈层颜色为鲜艳的蓝绿色,整个器物非常酥松。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 RD)、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等,分... 广东"南澳Ⅰ号"沉船出水的两组铜钱板结物与其余20件铜器相比较,其表面凝结物较少,锈层颜色为鲜艳的蓝绿色,整个器物非常酥松。本文采用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 RD)、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等,分析其组成成分和组织特征,发现这两组铜钱板结物为铜、锡和铅合金,其中铅含量非常高,其基体残留较少,晶界腐蚀比较严重,铅呈颗粒状弥散分布。同时发现氯化物和硫化物,如Cu_(1.92)S和Cu(OH)Cl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锡铅铜钱板结物 氯化物和硫化物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原文传递
明代后期漳州月港开禁与“南澳Ⅰ号”
16
作者 李金明 《国家航海》 2013年第3期8-16,共1页
明代后期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后,众多的私人海外贸易船从月港出航到东西洋贸易,船上装载着大量外销到欧洲各地的中国瓷器。这些瓷器有相当一部分经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运到欧洲,为的是满足欧洲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2007年12月,在广东... 明代后期漳州月港部分开放海禁后,众多的私人海外贸易船从月港出航到东西洋贸易,船上装载着大量外销到欧洲各地的中国瓷器。这些瓷器有相当一部分经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运到欧洲,为的是满足欧洲市场对中国瓷器的需求。2007年12月,在广东汕头南澳出水的明代沉船"南澳Ⅰ号",船上装载有大量的漳州窑瓷器。该沉船可能与月港的开禁,以及漳州窑瓷器的外销有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港开禁 南澳ⅰ号 漳州窑 外销瓷器
全文增补中
“南澳Ⅰ号”沉船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吉笃学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3-91,共9页
本文首先依据福建漳州二垄窑和皇家舰长礁沉船与万历时期遗存之间的共存关系,提出"南澳Ⅰ号"应是万历时期的沉船。随后,通过"南澳Ⅰ号"沉船出水遗物与一系列的考古纪年材料的对比推断该船的年代在1581~1588年。在... 本文首先依据福建漳州二垄窑和皇家舰长礁沉船与万历时期遗存之间的共存关系,提出"南澳Ⅰ号"应是万历时期的沉船。随后,通过"南澳Ⅰ号"沉船出水遗物与一系列的考古纪年材料的对比推断该船的年代在1581~1588年。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沉船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海防形势以及可能的航线进行了分析,最后就两处遗存的年代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年代 万历 1581~1588年
原文传递
“南澳Ⅰ号”:位置、内涵与时代 被引量:4
18
作者 丁见祥 《博物院》 2018年第2期39-49,共11页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的发现与发掘是近十年来水下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根据现有材料主要考察了沉船环境、沉船事件的时代背景,并从船体、船载文物、人的角度对沉船内涵进行了初步分析。"南澳Ⅰ号"及其蕴含的大... "南澳Ⅰ号"明代沉船的发现与发掘是近十年来水下考古的重要成果之一。本文根据现有材料主要考察了沉船环境、沉船事件的时代背景,并从船体、船载文物、人的角度对沉船内涵进行了初步分析。"南澳Ⅰ号"及其蕴含的大量信息,对于更好地理解隆庆开海后晚明海外贸易新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澳ⅰ号 沉船内涵 时代背景
原文传递
以古代出水腐肉为例初步探讨古DNA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亚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24期162-166,共5页
古DNA在考古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现在已经成功地从骨骼、毛发、牙齿甚至粪石等古代遗存中提取古DNA进行相关的研究,但古DNA由于易受外源基因的污染影响,仍然存在许多的限制。为了对"南澳Ⅰ号"古沉船出水的古代腐肉样品进... 古DNA在考古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现在已经成功地从骨骼、毛发、牙齿甚至粪石等古代遗存中提取古DNA进行相关的研究,但古DNA由于易受外源基因的污染影响,仍然存在许多的限制。为了对"南澳Ⅰ号"古沉船出水的古代腐肉样品进行分类鉴定,为考古分析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通用引物18S rDNA及动物组织线粒体(mtDNA 16S rDNA)采用梯度PCR方法对古代腐肉样品进行初步的扩增分析,扩增产物分别为500bp和400bp的条带,但对条带测序的结果不理想。经分析可能是样品饱水的特殊性易受外界环境污染,影响古DNA的提取及扩增,因此对于出水样品古DNA的研究需要更深入的试验设计。本项目通过对出水古代腐肉古DNA的研究方法及结果的探讨,将为以后更多的出水遗存材料的古DNA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DNA 出水腐肉 南澳ⅰ号古沉船
下载PDF
“华光礁Ⅰ号”海船出水“开元通宝”铜钱刍议
20
作者 包春磊 《中国钱币》 2021年第1期54-58,共5页
近年来,众多水下沉船打捞出水,随船货物或船上大都发现了铜钱,如韩国新安沉船出水铜钱28吨之多[1],“南海Ⅰ号”出水铜钱23000枚,“南澳Ⅰ号”也出水大量铜钱等。“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后一直未曾发现铜钱,2019年,在对沉船保护实验室... 近年来,众多水下沉船打捞出水,随船货物或船上大都发现了铜钱,如韩国新安沉船出水铜钱28吨之多[1],“南海Ⅰ号”出水铜钱23000枚,“南澳Ⅰ号”也出水大量铜钱等。“华光礁Ⅰ号”沉船出水后一直未曾发现铜钱,2019年,在对沉船保护实验室进行改造过程中,偶然在龙骨末端榫卯处发现了堆积在一起的几枚铜钱,其中一枚只剩下锈蚀物痕迹,其余6枚表面富集凝结物或者锈蚀物,清理后钱文“开元通宝”字样清晰可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通宝 南澳ⅰ号 钱文 锈蚀物 沉船打捞 凝结物 表面富集 南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