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翼山浅油藏上油砂山组含水上升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戴胜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6-129,共4页
根据油藏注水开发的含水上升规律和含水率变化特征,对南翼山浅油藏上油砂山组Ⅰ+Ⅱ油组和Ⅲ+Ⅳ油组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Ⅰ+Ⅱ油组采出程度仅0.67%,含水已达48.2%,含水上升太快;Ⅲ+Ⅳ油组采出程度1.24%,含水达47.... 根据油藏注水开发的含水上升规律和含水率变化特征,对南翼山浅油藏上油砂山组Ⅰ+Ⅱ油组和Ⅲ+Ⅳ油组含水上升规律进行了研究。模拟研究结果表明,Ⅰ+Ⅱ油组采出程度仅0.67%,含水已达48.2%,含水上升太快;Ⅲ+Ⅳ油组采出程度1.24%,含水达47.2%,含水和含水上升率同样太快。控制或延缓含水上升速度,对于保持油田稳产、降低开采成本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 含水率 含水上升速度 采出程度 南翼山浅油藏 上油砂
下载PDF
微地震波检测技术在南翼山浅油藏水驱前缘监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应忠才仁 张煜 +1 位作者 李翻平 苏珊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第24期9-10,共2页
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是通过监测注水过程中产生的微震波,确定出水驱前缘位置、优势注水方向、注水波及面积等资料,为油藏工程师进行方案优化、提高整体开发效果和采收率等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地质动、静态资料,对微地震法测试... 井间微地震监测技术的现场应用是通过监测注水过程中产生的微震波,确定出水驱前缘位置、优势注水方向、注水波及面积等资料,为油藏工程师进行方案优化、提高整体开发效果和采收率等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地质动、静态资料,对微地震法测试青海难采油田水驱前缘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场应用证明,井间微地震监测结果比较符合现场实际,在油田动态分析及压裂效果评价等领域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波 水驱前缘 南翼山浅油藏
下载PDF
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特征
3
作者 刘健 陈子钭 +2 位作者 马达德 寿建峰 徐峰 《青海石油》 2003年第4期25-32,共8页
南翼山浅油藏的主要储油层系为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N2^1)上部及上新统上油砂山组(N2^2)下部,为背斜构造控制的岩性层状油藏.南翼山浅油藏储层岩性主要包括:(含粉砂)藻灰岩、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各油层一... 南翼山浅油藏的主要储油层系为上第三系上新统下油砂山组(N2^1)上部及上新统上油砂山组(N2^2)下部,为背斜构造控制的岩性层状油藏.南翼山浅油藏储层岩性主要包括:(含粉砂)藻灰岩、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各油层一般都包括这3类储层岩性.其中以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为主.其次为(含粉砂)藻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南翼山浅油藏储集空间类型主要有:溶孔、成岩缝、粒间孔、微孔隙.各油层一般都包括这四类储集空间类型,其中溶孔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南翼山浅油藏储层物性最好的为(含粉砂)藻灰岩,其次为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含粉砂)藻灰岩储层的排驱压力大多小于10Mpa,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大多为0.04~0.5μm,平均孔隙半径大多大于10μm,面孔率大于2%.粉砂质(泥质)泥晶灰岩和灰质(泥质)粉砂岩储层的排驱压力大多大于10Mpa,最大连通孔喉半径大多小于0.04μm,平均孔隙半径大多为5~10μm.面孔率小于2%.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包括:沉积徽相;断裂作用;晚期沿断裂带大气淡水的溶解作用;有机酸的溶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储油层 岩性层状油藏 南翼山浅油藏
下载PDF
南翼山浅层油藏岩石类型及沉积模式
4
作者 崔俊 周莉 +1 位作者 郑永仙 陈登钱 《青海石油》 2012年第3期16-22,共7页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低孔、低渗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南翼山浅油藏作为柴达木盆地主要低孔、低渗油田之一备受专家关注,本文在总结了前人对南翼山浅油藏岩石类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大量岩石薄片,结合碳酸盐分... 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低孔、低渗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南翼山浅油藏作为柴达木盆地主要低孔、低渗油田之一备受专家关注,本文在总结了前人对南翼山浅油藏岩石类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大量岩石薄片,结合碳酸盐分析资料,对南翼山浅层岩性作了详细描述和说明,并针对研究区岩性的特殊性提出了该地区岩石命名方案,并总结了南翼山浅层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浅油藏 藻灰岩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南翼山浅层油藏Ⅲ+Ⅳ油组井网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罗纯 戴胜群 +3 位作者 徐勋诚 付波 包勤勇 刘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4-287,16,共4页
南翼山浅层油藏属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藏,受孔隙非均质性和裂缝非均质性影响,强化注水导致油井暴性水淹,温和注水地层能量不足。目前采取间歇注水方式,油井产能低,油藏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通过油藏开采特征研究,探索... 南翼山浅层油藏属于孔隙+裂缝双重介质油藏,受孔隙非均质性和裂缝非均质性影响,强化注水导致油井暴性水淹,温和注水地层能量不足。目前采取间歇注水方式,油井产能低,油藏采油速度低,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通过油藏开采特征研究,探索改善油藏开发效果途径,提出将目前反九点注采井网形式转变为排状注采井网方式,对提高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翼油藏 双重介质 注采特征 井网调整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浅层油藏敏感性分析
6
作者 江山 张密华 张树云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6-28,共3页
通过对南翼山油田I~V油组2口井5个样品的实验分析,研究南翼山浅层油藏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南翼山浅层油藏具有极强酸敏性、较强水敏性、中等—强碱敏性、中等盐敏性和速敏感性特征,储层主要伤害类型为酸敏、碱敏和水敏,其次为速敏和... 通过对南翼山油田I~V油组2口井5个样品的实验分析,研究南翼山浅层油藏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南翼山浅层油藏具有极强酸敏性、较强水敏性、中等—强碱敏性、中等盐敏性和速敏感性特征,储层主要伤害类型为酸敏、碱敏和水敏,其次为速敏和盐敏。建议在对南翼山浅层油藏储层进行保护时,着重考虑酸敏、碱敏和水敏性对储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翼油藏 敏感性分析 储层保护
下载PDF
南翼山浅层Ⅲ+Ⅳ油藏压裂增产措施适应性评价
7
作者 郭玲玲 姜明玉 +3 位作者 万有余 牛军强 张玉香 张力 《青海石油》 2012年第1期117-123,共7页
南翼山浅层Ⅲ+Ⅳ油藏是南翼山油田的主力油层组,如何提高该油藏单井产量将是南翼山油田今后稳产、增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由于储层低渗,油井基本无自然产能,压裂增产措施是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和油田产能的最主要手段,压裂工艺是否适应和... 南翼山浅层Ⅲ+Ⅳ油藏是南翼山油田的主力油层组,如何提高该油藏单井产量将是南翼山油田今后稳产、增产的主要任务和目标。由于储层低渗,油井基本无自然产能,压裂增产措施是提高油井单井产量和油田产能的最主要手段,压裂工艺是否适应和满足油藏对压裂工艺的要求是油田得以高效开发的关键所在。本文收集整理了近100井次的压裂地质设计、压裂工程设计、压裂施工总结、压裂前后油井生产动态数据,在油藏地质特征、油田生产动态、措施历史等相关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原理,对压裂液用量、压裂加砂量、平均施工砂比、施工排量、加砂强度等参数与压裂措施成功率、措施有效率、单井产油量、措施有效期、单井累计产油量、油井含水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南翼山浅层Ⅲ+Ⅳ油藏最佳施工规模、最佳施工参数,对压裂工艺的适应性和合理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该油藏压裂产措施工艺的建议,为该油藏压裂工艺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翼层Ⅲ+Ⅳ油藏 压裂 分析 适应性 合理性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南翼山浅层油藏岩石类型及沉积模式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长好 郭召杰 +1 位作者 崔俊 扈福堂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03-908,共6页
南翼山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是在南北两翼同生断层挟持下形成的同沉积背斜,整体岩性较细,是目前柴达木盆地主要的难采储量分布区。为实现南翼山浅层低孔、低渗油田油藏的有效开发,开展了南翼山地区储层岩石类型及沉积模式研究。... 南翼山油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北区,是在南北两翼同生断层挟持下形成的同沉积背斜,整体岩性较细,是目前柴达木盆地主要的难采储量分布区。为实现南翼山浅层低孔、低渗油田油藏的有效开发,开展了南翼山地区储层岩石类型及沉积模式研究。在系统总结前人对南翼山浅层油藏岩石类型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薄片观察、岩心描述、碳酸盐岩分析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南翼山浅层岩性主要以半深湖相泥质纹层与粉砂纹层互层为主,并针对研究区岩性的特殊性,结合南翼山岩石类型的实际情况,建议该区岩石命名采用成分命名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南翼山浅油藏 藻灰岩 沉积模式
原文传递
分层压裂技术在南翼山油田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汪剑武 余贞友 +2 位作者 钟国财 黄涛 孙朝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4年第11期142-142,共1页
南翼山浅油藏为低孔低渗裂缝性储集层,灰质、钙质泥岩发育,油层分布井段长,达700m,只有进行分层压裂才可以达到较好效果,主要有暂堵球、不动管柱、连续油管等分层压裂以及体积压裂技术。经过现场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南翼山浅油藏... 南翼山浅油藏为低孔低渗裂缝性储集层,灰质、钙质泥岩发育,油层分布井段长,达700m,只有进行分层压裂才可以达到较好效果,主要有暂堵球、不动管柱、连续油管等分层压裂以及体积压裂技术。经过现场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南翼山浅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措施,将达到更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压裂 体积压裂 南翼山浅油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