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艾蒿对几种田七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向维 白小雨 +4 位作者 唐诗 黄荣韶 张平刚 韦继光 李良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3期3337-3339,3348,共4页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乙酸乙酯相活性富集片段对田七(Panax notoginseng)主要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 mg/m L的南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田七炭疽病原胶孢炭疽菌(Co...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乙醇提取物及其萃取物、乙酸乙酯相活性富集片段对田七(Panax notoginseng)主要病害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0 mg/m L的南艾蒿乙醇提取物对田七炭疽病原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ehum gloeosporioides)、田七根腐病原茄镰孢(Fusarium solani)、田七黑斑病原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9.66%、74.42%和75.93%;萃取物中乙酸乙酯萃取物对3种病原菌抑制率最大,分别为90.41%、82.68%、71.79%;富集片段F2在10 mg/m L浓度下对3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 田七(Panax notoginseng) 生长速率 抑制率
下载PDF
岭南鲍姑艾(红脚艾)的品种考证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孟华 邓静 +4 位作者 张英 李杰 黄建香 林泽斌 曹晖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5-241,共7页
艾在中国广泛分布,自古亦广泛使用。各地作艾叶用者,包括菊科蒿属艾组多种植物,岭南地区鲍姑艾(红脚艾)为地方习用品种。该文对鲍姑艾的历代文献记载进行梳理,以谢宗万“中药品种、性、效相关论”为指导,并结合民族药物学田野调查,对鲍... 艾在中国广泛分布,自古亦广泛使用。各地作艾叶用者,包括菊科蒿属艾组多种植物,岭南地区鲍姑艾(红脚艾)为地方习用品种。该文对鲍姑艾的历代文献记载进行梳理,以谢宗万“中药品种、性、效相关论”为指导,并结合民族药物学田野调查,对鲍姑艾的品种进行本草考证。结果表明,推测因岭南地区偏于中国一隅,且封建社会男权视角下的女性盲点,“鲍姑艾”之名未见本草记载。实际上《肘后备急方》《本草经集注》中的艾叶应包含鲍姑艾,并在后世本草中得到延续。鲍姑艾的使用历史至少可追溯至晋代,因葛洪之妻鲍姑的使用而得名。结合民族药物学调查判断,鲍姑艾来源于菊科蒿属艾组植物南艾蒿Artemisia verlotorum Lamotte的叶,因植株根茎红色,民间称其为“红脚艾”。鲍姑艾以“红脚艾”之名,一直在岭南民间使用,为岭南道地药材,且其品质温和,与蕲艾等品种相比,更适合岭南人常出汗而阴不足、阴虚易上火的体质。考证结果理清了鲍姑艾的使用历史和现状,为鲍姑艾(红脚艾)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姑艾 艾叶 红脚艾 南艾蒿 品种 本草考证
下载PDF
贵州蒿类的药用植物及功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学芬 林开中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55-56,共2页
本文对贵州蒿类药用植物的主要品种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功用、分布等进行了归纳。
关键词 蒿类 药用植物 牡蒿 白包蒿 大米子蒿 南艾蒿
下载PDF
冷蒿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刘丹 师宁宁 +3 位作者 吴叶红 李玮桓 张嫚丽 史清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5090-5098,共9页
目的研究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全草的化学成分,并初步筛选其药理活性。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冷蒿全草的粗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学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 目的研究冷蒿Artemisia frigida全草的化学成分,并初步筛选其药理活性。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技术对冷蒿全草的粗提取物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光谱学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活性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抑制活性的筛选。结果从冷蒿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柳穿鱼黄素(1)、棕矢车菊素(2)、金圣草黄素(3)、麦黄酮(4)、3-羰基-吉玛-1(10),11(13)-二烯-6α,12-内酯(5)、蓍素(6)、1,10β-环氧蓍素(7)、滨蒿内酯(8)、4-羟基苯乙酮(9)、猫眼草黄素(10)、棕鳞矢车菊黄酮素(11)、11α,13-二氢魃蒿内酯(12)、chrysanthemin A(13)、异泽兰黄素(14)、泽兰黄素(15)、南艾蒿烯内酯(16)、6-甲氧基麦黄酮(17)、hanphyllin(18)、蓟黄素(19)、利得亭(20)、desacetylmatricarin(21)、subchrysine(22)、木犀草素(23)、咖啡酸(24)、藿香苷(25)、田蓟苷(26)。结论化合物5、7、11、18、25、26为首次从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2、13、16、17、2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和15有较弱的PPARγ激动活性,化合物1和3对PTP1B有中等强度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蒿 猫眼草黄素 11α 13-二氢魃蒿内酯 南艾蒿烯内酯 6-甲氧基麦黄酮 藿香苷 田蓟苷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