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析《南诏图传》背后的历史隐情 被引量:3
1
作者 卢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0,共6页
《南诏图传》现藏日本京都有邻馆,是研究南诏宗教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目前学术界对《南诏图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画本或文字卷内容,却未曾以南诏中兴皇帝时代的史料为基础进行历史分析。因此,本文以南诏王室礼佛史料为切入点,结合中... 《南诏图传》现藏日本京都有邻馆,是研究南诏宗教文化历史的重要资料。目前学术界对《南诏图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画本或文字卷内容,却未曾以南诏中兴皇帝时代的史料为基础进行历史分析。因此,本文以南诏王室礼佛史料为切入点,结合中兴皇帝继位前后的史实和《南诏图传》图稿制作时的王室政治文化,探究图稿制作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传》 中兴皇帝 铁柱盟誓 阿嵯耶观音
下载PDF
《南诏图传》中补绘的“文武皇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杜成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47,共4页
关于《南诏图传》的补续部分,过去学者们一直认为"文武皇帝"为长和国建立者郑买嗣,但是根据图中张保行获"赐姓杨"的题记,以及尊崇西洱河神等内容,可以推断其应补作于义宁国时期,图中所记"文武皇帝"为义... 关于《南诏图传》的补续部分,过去学者们一直认为"文武皇帝"为长和国建立者郑买嗣,但是根据图中张保行获"赐姓杨"的题记,以及尊崇西洱河神等内容,可以推断其应补作于义宁国时期,图中所记"文武皇帝"为义宁国建立者杨干贞,所绘内容和文字表述均为义宁国起源的历史传说,故应为《义宁国图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 文武皇帝 杨干贞 义宁国
下载PDF
南诏大理国绘画比较研究——以《南诏图传》与《张胜温画梵像》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诚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55-58,共4页
南诏大理国史料传世不多,对于治史者而言,文献无所征是相当棘手问题。幸而南诏大理国建寺造像甚多,图像写史的内客相当丰富,其中2部宗教绘画手卷流传至今,一是《南诏图传》,二是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前者描摹诸佛、菩萨、梵天和国... 南诏大理国史料传世不多,对于治史者而言,文献无所征是相当棘手问题。幸而南诏大理国建寺造像甚多,图像写史的内客相当丰富,其中2部宗教绘画手卷流传至今,一是《南诏图传》,二是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前者描摹诸佛、菩萨、梵天和国主法相,是以静态图像为中心的对称式组合;后者则更侧重于叙述故事——以连贯情节与动态场景来铺叙观音七化与南诏开国的历史,也就是东南亚南天密教观音佛王信仰传入南诏,并逐渐为王室所信奉的过程。2部画卷曾引起了海峡两岸学者们的重点研究,对深入探索南诏大理国民族宗教文化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 大理国 张胜温画梵像
下载PDF
解析《南诏图传》中阿嵯耶观音像“真形”的出现
4
作者 卢丁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5-99,I0012,共6页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代王室供奉的神祗。在海内外相关研究中,关于其造像样式的源起等相关问题现在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南诏图传》中阿嵯耶观音出现的图像和文字的研究,结合文献记载的南诏世隆帝和隆舜帝事迹的史料分析,对阿... 阿嵯耶观音是南诏、大理国时代王室供奉的神祗。在海内外相关研究中,关于其造像样式的源起等相关问题现在尚不清晰。本文通过对《南诏图传》中阿嵯耶观音出现的图像和文字的研究,结合文献记载的南诏世隆帝和隆舜帝事迹的史料分析,对阿嵯耶观音真形出现的背景和成为南诏王室供奉的成因,做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嵯耶观音 南诏图传》 世隆帝 隆舜帝
下载PDF
《南诏图传》中的名物隐寓初探
5
作者 朴城君 《艺海》 2017年第6期79-82,共4页
在云南南诏时期的名作《南诏图传》中,有一些反复出现的器物和梵僧独特的样貌、穿戴,其在图中隐含着深刻的的寓意,并且与大理时期《梵像卷》、剑川石钟山石窟相关造像有着密切关联。
关键词 南诏图 赤莲冠 梵像卷 峺鼓 鱼螺
下载PDF
云纹模式视野下的南诏大理佛教绘画艺术——以《南诏图传》和《梵像卷》为中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蓓蓓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95-101,共7页
南诏大理佛教绘画中保留着丰富的云纹样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云南佛教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但一直未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南诏大理佛教绘画《南诏图传》和《梵像卷》中云纹样式的分类研究,归纳出南诏大理佛教绘画中的五种云纹模式... 南诏大理佛教绘画中保留着丰富的云纹样式,反映了那个时代云南佛教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时代特征,但一直未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南诏大理佛教绘画《南诏图传》和《梵像卷》中云纹样式的分类研究,归纳出南诏大理佛教绘画中的五种云纹模式,揭示了南诏大理时期佛教艺术与汉地佛教艺术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南诏大理佛教绘画艺术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大理 佛教绘画艺术 云纹 南诏图 梵像卷
下载PDF
《南诏图传·洱海图》与白族的“祖先蛇”崇拜 被引量:5
7
作者 杨跃雄 王笛 《昆明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08-115,共8页
《洱海图》作为《南诏图传》中较为奇特的构成部分,其图像所指与白族文化有一定的历史联系。基于对现有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解读,识别出图像中蟠蛇的实际物种,并认为该物种在当下白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进而得出《洱海图》的象征意... 《洱海图》作为《南诏图传》中较为奇特的构成部分,其图像所指与白族文化有一定的历史联系。基于对现有历史文献的梳理和解读,识别出图像中蟠蛇的实际物种,并认为该物种在当下白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进而得出《洱海图》的象征意义乃"祖先崇拜",以及图中的蟠蛇实为"祖先蛇"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传·洱海 像所指 红蛇 蟠蛇 白族 祖先崇拜
下载PDF
用心良苦的神圣符号:《南诏图传》中的“鸟”意象
8
作者 杨俊伟 《文山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4-18,共5页
《南诏图传》产生于矛盾尖锐的南诏国后期,是一幅叙述南诏“君权神授”开国神话的宗教画轴。经考察分析发现,《图传》中的“鸟”意象不能简单视为汉文化中的“金乌”,其在《图传》中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是南诏开国取得洱海地区合法统治... 《南诏图传》产生于矛盾尖锐的南诏国后期,是一幅叙述南诏“君权神授”开国神话的宗教画轴。经考察分析发现,《图传》中的“鸟”意象不能简单视为汉文化中的“金乌”,其在《图传》中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是南诏开国取得洱海地区合法统治权的点睛之笔。该“鸟”意象首先继承本土禽鸟图腾崇拜以整合族群关系,其次汲取佛教“金鹏”形象以增强政权的神圣性,再次融合中原“鸟降于社”神话中的神鸟形象以宣扬南诏政权的合法性。从意象出发探讨《南诏图传》,对深化《南诏图传》的研究是一种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传》 “鸟”意象 腾崇拜 神话
下载PDF
《南诏图传》的创作、使用与流传
9
作者 王京晶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9-76,共8页
本文以《南诏图传》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记载和其他相关图像材料,通过梳理《南诏图传》的创作、使用与流传的过程,明确了《南诏图传》“奉敕而作”的图像性质,是南诏统治者王权意志的体现,而这一图像意涵又被后继的大理段氏承袭沿用。
关键词 南诏图 创作 使用 流传
下载PDF
《南诏图传》考述--兼论“西洱河记”图像
10
作者 杨硕 《今古文创》 2022年第16期53-55,共3页
《南诏图传》又名《中兴二年画卷》《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原本为中兴二年南诏官员王奉宗和张顺绘制,是云南流传至今历史最为悠久的纸本史料,极具文物价值、史料价值。本文通过文献、图像资料对比,再辅之以考古学材料和民族学材料,试图... 《南诏图传》又名《中兴二年画卷》《南诏中兴国史画卷》,原本为中兴二年南诏官员王奉宗和张顺绘制,是云南流传至今历史最为悠久的纸本史料,极具文物价值、史料价值。本文通过文献、图像资料对比,再辅之以考古学材料和民族学材料,试图对《中兴二年画卷》的年代问题以及“西洱河记”图像内容进行探讨,对其文化艺术、宗教、地理等多方面内涵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传》 《中兴二年画卷》 西洱河记
下载PDF
征服还是同盟:南诏政权属性考论
11
作者 姜丹 《昆明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6-124,共9页
文章运用文献考据、比较、统计等历史研究法,结合旨在文化意义解释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深度阅读与分析,认为:“南诏武力征服或兼并‘白蛮’”,或“南诏基于武力胁迫‘白蛮’放弃领导权力”的传统研究结论与以《南诏图传... 文章运用文献考据、比较、统计等历史研究法,结合旨在文化意义解释的民族学研究方法,基于对历史文献的深度阅读与分析,认为:“南诏武力征服或兼并‘白蛮’”,或“南诏基于武力胁迫‘白蛮’放弃领导权力”的传统研究结论与以《南诏图传》为代表的某些云南地方历史文献在实际叙事语境及文本内涵上存在明显差异,与历史事实也存在逻辑上的抵牾,不能反映南诏与“白蛮”真实的历史关系和南诏政权的真实属性。南诏政权并未通过武力征服或兼并洱海地区的“白蛮”。南诏的缔造者蒙氏家族与洱海区域“白蛮”具有相互联合的经济、文化基础和相似的发展诉求,以及互补的政治、经济优势;南诏政权是蒙氏家族与“白蛮”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结成的同盟。该同盟确认并保全了“白蛮”在洱海地区长期以来既有的文化主导地位,令“白蛮”业已衰微的政治、社会地位得以巩固和强化。《南诏图传》等云南地方历史文献中的相关祭铁柱场景就是南诏与“白蛮”双方缔结同盟的写照。南诏方参与结盟的是南诏二代王逻盛,南诏与“白蛮”的结盟时间当是7世纪晚期的最后10年。南诏、“白蛮”同盟的缔结及其所确认的文化发展方针对南诏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 政权更迭 南诏图 同盟关系
下载PDF
图像的历史叙事——以《南诏图传》中的“图文关系”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安琪 《民族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4-99,120,共7页
《南诏图传》是一卷"图文并举"的宗教故事画,它讲述了观音七次化身变现、扶助南诏立国的故事。通过对《图传》中"图文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图像这一空间性的叙事媒介在进行"再现式"的历史叙事时,需要对... 《南诏图传》是一卷"图文并举"的宗教故事画,它讲述了观音七次化身变现、扶助南诏立国的故事。通过对《图传》中"图文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到,图像这一空间性的叙事媒介在进行"再现式"的历史叙事时,需要对文学叙事的线性次序做出改造和调整,在《图传》中体现为画面的中断、倒置与空间构图的层级性安排。"图文关系"也是揭示《图传》政治意涵的一把钥匙,由此我们可以更进一步地考察区域性的宗教绘画艺术与地方政权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传》 文关系 观音七化 祭铁柱 王权佛授
原文传递
《南诏图传》“西洱河图”宗教内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正金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5-204,共10页
《南诏图传》"西洱河图"是反映南诏大理国洱海神信仰的图像,图中主要描绘了蛇、鱼、螺三种动物。图中的双蛇与西南地区原有的蛇崇拜有关,至南诏大理国时期,蛇逐渐变为可以依靠本主和佛教信仰来克制的对象。图中的洱海神主神... 《南诏图传》"西洱河图"是反映南诏大理国洱海神信仰的图像,图中主要描绘了蛇、鱼、螺三种动物。图中的双蛇与西南地区原有的蛇崇拜有关,至南诏大理国时期,蛇逐渐变为可以依靠本主和佛教信仰来克制的对象。图中的洱海神主神为鱼、螺二神,鱼神的白头、顶轮特征显示了其与白氐、白蛮的尚白传统和月亮崇拜的密切联系;螺神的白海螺外型则是受这一时期佛教密宗影响的结果。洱海神信仰在南诏大理国的持续兴盛与白蛮群体的影响力,以及洱海周边地区的重要地位等有关。杨干贞补续西洱河图的目的正在于利用洱海神信仰来凝聚白蛮大姓,增强政权核心统治区域的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 西洱河 金鱼 白海螺
原文传递
《南詔圖傳》所見二王書風在雲南的傳播
14
作者 楊世傑 《书法研究》 2020年第2期47-59,共13页
《南詔圖傳》作爲研究南詔歷史的珍貴史料,其中所展現的書法藝術與唐代所崇尚的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等人的風格相類似,確信是南詔崇尚二王書風的重要文物證據。利用《圖傳》與傳世文獻相互印證,爬梳史料可知此現象是唐代書法藝術由... 《南詔圖傳》作爲研究南詔歷史的珍貴史料,其中所展現的書法藝術與唐代所崇尚的王羲之、歐陽詢、虞世南等人的風格相類似,確信是南詔崇尚二王書風的重要文物證據。利用《圖傳》與傳世文獻相互印證,爬梳史料可知此現象是唐代書法藝術由巴蜀地區向雲南地區逐漸擴散的結果。此發現一則對判斷《圖傳》的創作時代和南詔藝術水準有所助益,二則可以更好地理解唐王朝與南詔之間的書法藝術交流與文化傳播過程,便于整體把握中古時期東亞文化圈内部文化的互動與聯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羲之 南詔 《南詔圖傳》 書法 唐朝
原文传递
南诏头囊与西藏、敦煌等地吐蕃缠头渊源考——兼论缠头佛教造像
15
作者 杜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91,共11页
本文从勘误《蛮书》所载南诏王红色头囊的对应图像入手,考订了以往对《南诏图传》梵僧头饰文图对应和意涵释读的错误。结合对卫藏、敦煌、藏东等地吐蕃缠头佛教造像的梳理,厘清了南诏大理国头囊的正确图像和形制特征,证实了《南诏图传... 本文从勘误《蛮书》所载南诏王红色头囊的对应图像入手,考订了以往对《南诏图传》梵僧头饰文图对应和意涵释读的错误。结合对卫藏、敦煌、藏东等地吐蕃缠头佛教造像的梳理,厘清了南诏大理国头囊的正确图像和形制特征,证实了《南诏图传》中梵僧红色头饰“赤莲冠”为南诏头囊原型,其源头为吐蕃缠头。吐蕃缠头佛教造像对南诏大理国产生了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头囊 南诏图传》 吐蕃缠头 赤莲冠 佛教造像
下载PDF
《张胜温画卷》“十六大国王众”画面创作意图探究
16
作者 孙华东 《艺术与民俗》 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
《张胜温画卷》中的“十六大国王众”画面与同画卷的“利贞皇帝礼佛图”“法界源流图”三者并置却无明显关联,其画面的创作意图值得深入探究。因《张胜温画卷》与《南诏图传》之间深厚的渊源,以《南诏图传》的绘制目的为切入点,结合段... 《张胜温画卷》中的“十六大国王众”画面与同画卷的“利贞皇帝礼佛图”“法界源流图”三者并置却无明显关联,其画面的创作意图值得深入探究。因《张胜温画卷》与《南诏图传》之间深厚的渊源,以《南诏图传》的绘制目的为切入点,结合段智兴即位时的政治动乱分析,可以推测“十六大国王众”画面的绘制可能有三个目的:一是借助《仁王护国经》的戡乱之能来攘除国患,二是利用该画面与“利贞皇帝礼佛图”画面构成的平等对立关系来强调大理段氏王权的正统性,三是满足段智兴对四夷怀服的政治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大国王众 南诏图传》 《仁王护国经》
原文传递
滇密观音幻化叙事的文本分析
17
作者 李艳峰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137-142,共6页
《南诏图传》是存录滇地佛法传说、观音幻化内容且流传至今最古的实物资料,叙述了南诏国时期滇密观音崇拜以及相关的南诏国历史。与其他史料相比万历《云南通志》关于观音幻化的内容更加接近于《南诏图传·文字卷》,是研究南诏国宗... 《南诏图传》是存录滇地佛法传说、观音幻化内容且流传至今最古的实物资料,叙述了南诏国时期滇密观音崇拜以及相关的南诏国历史。与其他史料相比万历《云南通志》关于观音幻化的内容更加接近于《南诏图传·文字卷》,是研究南诏国宗教文化的重要文献。而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观音幻化叙事最初的意图及其影响值得我们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传》 观音幻化 叙事 文本分析
下载PDF
梵僧传教与社会记忆——南诏大理国梵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泽洪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9-56,共8页
南诏大理国时期梵僧的传教活动,予南诏大理国政治与社会文化以深刻影响。论文从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视野,对南诏大理国观音显化故事中的梵僧,云南地方志及石刻资料所见的梵僧,南诏大理国梵僧传教的社会记忆进行考察分析。认为云南地... 南诏大理国时期梵僧的传教活动,予南诏大理国政治与社会文化以深刻影响。论文从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视野,对南诏大理国观音显化故事中的梵僧,云南地方志及石刻资料所见的梵僧,南诏大理国梵僧传教的社会记忆进行考察分析。认为云南地方史志梵僧行化的记载,是梵僧传教南诏大理国的历史真实。南诏大理国梵僧阿吒力的种种神异事迹,折射反映梵僧的社会影响与民间的集体记忆,来自天竺的梵僧沿南方丝绸之路传教,促成了密宗色彩的阿吒力教的流行,书写了西南边疆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大理国 梵僧 阿吒力教 南诏图传》 南方丝绸之路
原文传递
一卷画图动天南 被引量:1
19
作者 樊海涛 《中国收藏》 2006年第3期72-75,共4页
《南诏图传》又称为《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是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南诏大臣王奉宗,张顺两人奉旨绘制后,呈献给南诏国王舜化贞的长卷。该卷高31.5厘米,长580.2厘米,纸本设色。另还有一文字卷,共约2000余字,详细说明画卷的内... 《南诏图传》又称为《南诏中兴二年画卷》,是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9年)南诏大臣王奉宗,张顺两人奉旨绘制后,呈献给南诏国王舜化贞的长卷。该卷高31.5厘米,长580.2厘米,纸本设色。另还有一文字卷,共约2000余字,详细说明画卷的内容,原画今已不存,现可看到的是收藏于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的12世纪或13世纪的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诏图传》 王奉宗 文字卷 私人收藏 文体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