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南迦巴瓦构造及组构运动学
被引量:
82
1
作者
许志琴
蔡志慧
+3 位作者
张泽明
李化启
陈方远
唐泽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63-1476,共14页
喜马拉雅东端—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架总体呈现由叠置构造岩片构成的复式背形构造。自 NW 到 SE 由比鲁构造岩片、直白构造岩片、南派乡构造岩片和多雄拉变质穹隆组成,它们之间的界限分别是直白—丹娘—南伊沟韧性拆离断裂、直白—...
喜马拉雅东端—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架总体呈现由叠置构造岩片构成的复式背形构造。自 NW 到 SE 由比鲁构造岩片、直白构造岩片、南派乡构造岩片和多雄拉变质穹隆组成,它们之间的界限分别是直白—丹娘—南伊沟韧性拆离断裂、直白—丹娘韧性逆冲断裂和多雄拉韧性逆冲断裂。由高压麻粒岩相组成的直白构造岩片被直白—丹娘—南伊沟韧性拆离断裂和直白—丹娘韧性逆冲断裂所夹持,为挤出构造岩片。根据印度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缝合带西侧和北侧的变形特征及石英组构运动学的 EBSD 测量结果,表明大拐弯缝合带存在各段的差异,并具有逐渐演化的特征。大拐弯缝合带的北端为拉月一迫隆乡韧性逆冲剪切带;西段为鲁朗—拉月左行走滑剪切带,西南段为嘎马—米林左行伸展转换剪切带,指示南迦巴瓦变质体相对拉萨地体的运动转为水平走滑运动。根据大拐弯缝合带东侧右行走滑和西侧左行走滑特征,推测在印度一亚洲碰撞之后,南迦巴瓦变质体受制于这两条走滑断裂,而相对喜马拉雅地体向北推移,并深深插入拉萨地体之下,形成东构造结。由于南迦巴瓦变质体的强烈上隆,其上部原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的古生代—中生代盖层沉积被俯冲和被剥蚀贻尽。南迦巴瓦变质体中直白组高压麻粒岩相中石榴石辉石岩形成的温压条件(T=800~900℃,P=2.6~2.8GPa)表明,岩石经历了相当于80km~100km 深度的峰期榴辉岩变质作用的条件,印度板片深俯冲于拉萨地体之下又折返挤出到由派乡组和多雄拉组角闪岩相(混合岩化)组成的南迦巴瓦变质基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迦巴瓦变质体
叠置构造岩片
复式背形构造
挤出机制
东构造结形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石英EBSD组构研究及地壳构造变形环境指示
2
作者
费镕泽
董汉文
+5 位作者
唐灼
李广旭
王亚莹
郝光明
宋昱霆
曾令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9-3963,共15页
东构造结是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最强烈、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是研究喜马拉雅地壳变形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野外大比例尺填图,结合宏观与微观构造解析以及石英组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东久-米林剪切...
东构造结是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最强烈、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是研究喜马拉雅地壳变形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野外大比例尺填图,结合宏观与微观构造解析以及石英组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东久-米林剪切带中段以左行走滑为主,其变形温度为300~550℃;直白-丹娘韧性拆离断层表现为上盘向NW方向运动,其变形温度为400~650℃。(2)研究区经历过高温变质至低温变形的过程,组构特征表现出从柱面<c>滑移至底面滑移的演化过程。在直白-丹娘韧性拆离断层两侧,构造变形呈不连续性,从而为进一步解体南迦巴瓦变质体和重塑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南迦巴瓦变质体
石英EBSD组构
运动学
构造变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南迦巴瓦构造及组构运动学
被引量:
82
1
作者
许志琴
蔡志慧
张泽明
李化启
陈方远
唐泽民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63-1476,共1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610105)资助成果
文摘
喜马拉雅东端—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构造格架总体呈现由叠置构造岩片构成的复式背形构造。自 NW 到 SE 由比鲁构造岩片、直白构造岩片、南派乡构造岩片和多雄拉变质穹隆组成,它们之间的界限分别是直白—丹娘—南伊沟韧性拆离断裂、直白—丹娘韧性逆冲断裂和多雄拉韧性逆冲断裂。由高压麻粒岩相组成的直白构造岩片被直白—丹娘—南伊沟韧性拆离断裂和直白—丹娘韧性逆冲断裂所夹持,为挤出构造岩片。根据印度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缝合带西侧和北侧的变形特征及石英组构运动学的 EBSD 测量结果,表明大拐弯缝合带存在各段的差异,并具有逐渐演化的特征。大拐弯缝合带的北端为拉月一迫隆乡韧性逆冲剪切带;西段为鲁朗—拉月左行走滑剪切带,西南段为嘎马—米林左行伸展转换剪切带,指示南迦巴瓦变质体相对拉萨地体的运动转为水平走滑运动。根据大拐弯缝合带东侧右行走滑和西侧左行走滑特征,推测在印度一亚洲碰撞之后,南迦巴瓦变质体受制于这两条走滑断裂,而相对喜马拉雅地体向北推移,并深深插入拉萨地体之下,形成东构造结。由于南迦巴瓦变质体的强烈上隆,其上部原存的特提斯喜马拉雅的古生代—中生代盖层沉积被俯冲和被剥蚀贻尽。南迦巴瓦变质体中直白组高压麻粒岩相中石榴石辉石岩形成的温压条件(T=800~900℃,P=2.6~2.8GPa)表明,岩石经历了相当于80km~100km 深度的峰期榴辉岩变质作用的条件,印度板片深俯冲于拉萨地体之下又折返挤出到由派乡组和多雄拉组角闪岩相(混合岩化)组成的南迦巴瓦变质基底之中。
关键词
南迦巴瓦变质体
叠置构造岩片
复式背形构造
挤出机制
东构造结形成
Keywords
Namche Barwa terrane
Tectonic slices
Composite antiformal structure
Exhumation mechanism
Formation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石英EBSD组构研究及地壳构造变形环境指示
2
作者
费镕泽
董汉文
唐灼
李广旭
王亚莹
郝光明
宋昱霆
曾令森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出处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949-3963,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2261、42102059、920552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901901)
+1 种基金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702)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221630、DD20221817)联合资助。
文摘
东构造结是喜马拉雅造山带构造变形和变质作用最强烈、岩浆作用和深熔作用最复杂的地区之一,是研究喜马拉雅地壳变形的理想场所。本文基于野外大比例尺填图,结合宏观与微观构造解析以及石英组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东久-米林剪切带中段以左行走滑为主,其变形温度为300~550℃;直白-丹娘韧性拆离断层表现为上盘向NW方向运动,其变形温度为400~650℃。(2)研究区经历过高温变质至低温变形的过程,组构特征表现出从柱面<c>滑移至底面滑移的演化过程。在直白-丹娘韧性拆离断层两侧,构造变形呈不连续性,从而为进一步解体南迦巴瓦变质体和重塑区域构造演化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
南迦巴瓦变质体
石英EBSD组构
运动学
构造变形
Keywords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The Namche Barwa metamorphic terrane
Quartz EBSD fabrics
Kinematics
Deformation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585.2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南迦巴瓦构造及组构运动学
许志琴
蔡志慧
张泽明
李化启
陈方远
唐泽民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8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石英EBSD组构研究及地壳构造变形环境指示
费镕泽
董汉文
唐灼
李广旭
王亚莹
郝光明
宋昱霆
曾令森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