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北大派与南高派
- 1
-
-
作者
许小青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近代史学刊》
CSSCI
2016年第2期18-40,共23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中国大学与社会”(12JJD770019)
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CCNU16Z02004)资助成果
-
文摘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国立北京大学与国立东南大学(后改中央大学)因学术文化上立异与竞争,不断成为时人与后人指认"学分南北"的重要指标,其中的关键不仅在场域(大学),更在人事(派分),即北大派与南高派学人的观念歧异与人事纠葛。北大派与南高派形成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因文化观念的差异,南北学人分别以北大和东大为聚合点,以现代新式传媒报刊为载体,在思想文化与学术研究众多领域展开论战与竞争。其后随着北伐、迁都等政局的变动,在南北大学地位升降的背景下,南高派和北大派凭借不同的社会资源和政治资源,在人事与观念诸方面,又出现新动向。以胡适为首的北大派借助中基会的资助,以新文化理念重整北大文学院,努力实现北大的中兴。北伐后南高派与太炎学派日益走近,在九一八后民族主义勃兴的浪潮中,南高学人倡导新孔学运动,表现出强烈的文化民族主义色彩。20世纪20—30年代北大派与南高派的立异,既显示出现代学人借助大学平台传播其文化观念的种种努力,也体现出复杂的人事纠葛,其实质在于对中国文化出路的"话语权"之争。北大派与南高派的竞争不仅成为民国"学分南北"的重要派系表征,而且背后所呈现的文化难题,更为今人重新理解民国文化史提供一个重要视角。
-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东南大学
中央大学
北大派
南高派
-
分类号
K26
[历史地理—中国史]
G649.29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正本清源:郭廷以与“胡适派”学人关系新论
- 2
-
-
作者
杨金华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
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0-101,共12页
-
基金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近代大学与中国政治"(15JJD770010)
-
文摘
在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成立初期,郭廷以曾遭受史语所学人的多次杯葛。论者曾以"北大派"对"南高派"的学术压制解释之,固然有其事实依据,但与史事并不完全相符。首先,郭廷以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南高派",其从未产生与"北大派"一争高下的拒斥意识;其次,郭廷以与史语所学人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不同学人、前后不同时期呈现的状态也大相径庭。由于缺乏对历史语境和学人私交的长期追踪,既有论述不乏猜测、片面之嫌,与事实真相实有相当距离。
-
关键词
史语所
近史所
郭廷以
北大派
南高派
-
Keywords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Language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Guo Tingyi
School of Beijing
School of Nangao
-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