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1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单一到多元:博士生职业发展多样化的现实需求及教育支持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樊秀娣 沈晶晶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91,112,共12页
博士生职业发展从单一到多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国内外现状看,博士生职业发展多样化缘于学术劳动力市场中精英学术岗位供需失衡、学术职位稳定性下降的“推力”与非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拉力”等现实因素的... 博士生职业发展从单一到多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从国内外现状看,博士生职业发展多样化缘于学术劳动力市场中精英学术岗位供需失衡、学术职位稳定性下降的“推力”与非学术劳动力市场中对高层次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拉力”等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然而,由于博士生学术身份固化下的择业取向单一、高校培养观念滞后下的教育支持单一、职业预期定向下的学生智能单一等问题,至今大多数博士毕业生依然囿于学术职位。本研究通过分析美国大学协会的“博士生教育倡议”项目实践,借鉴项目中试点高校通过理念更新、数据透明、机制革新、资源整合为博士生职业发展多样化提供教育支持的成功经验,针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以“新定位”拓宽培养目标、以“数字化”打开求职渠道、以“强机制”助力个性化培养、以“广合作”推动资源整合等教育支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职业发展 博士生就业多元化 博士生教育 教育支持 博士生教育倡议
下载PDF
从“学徒制”到“场景化”:英国博士生跨学科联合培养的实践探索
2
作者 曹辉 赵梓含 王晓惠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8,共17页
博士生培养模式对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自中世纪开始,英国便以“精英式”高等教育享誉全球。然而,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滞后于大多数欧美国家,精致的“学徒制”被当作博士生培养的主要模式。... 博士生培养模式对保障博士生教育质量、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价值。自中世纪开始,英国便以“精英式”高等教育享誉全球。然而,英国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滞后于大多数欧美国家,精致的“学徒制”被当作博士生培养的主要模式。随着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内部诉求与外部问责,英国政府逐步意识到传统“学徒制”模式不再适用新时代博士生培养,开始积极探索新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目前,英国政府、大学、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形成博士生培养共同体。一方面,英国依托完备的政策制度、成熟的组织体系与充足的资金保障,搭建起稳固坚实的博士生育人“场”;另一方面,英国通过贯通型协同培养、高精度课程整合、导师共享型指导与交往参与式活动,营造了动态灵活的博士生培养“景”。可以说,英国初步构建了助力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场景化”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博士生培养 场景化 博士生训练中心 学徒制
下载PDF
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及启示
3
作者 姜凡 《教育评论》 2024年第3期146-152,共7页
分析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WOS数据库中与博士生教育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等内容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 分析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对我国博士生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WOS数据库中与博士生教育相关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对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的热点、趋势等内容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博士生教育研究正处于多学科协同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博士生指导、博士生社会化、博士生学术发表、护理学等健康科学博士生教育;研究趋势主要包括博士生社会化、博士生学术发表、护理学等健康科学博士生教育。要高度重视博导的有效指导,完善博导遴选、聘任等制度;深刻把握博士生社会化的双重属性,培养博士生的可迁移能力;尽快推行博士生代表作制度,健全博士生学术水平评价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博士生指导 博士生社会化 教育研究
下载PDF
博士生教育规模推演:2012-2025年中国为例
4
作者 董渊 王任模 +1 位作者 钟晓征 韩芳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基于博士生教育链式反应规律,提出由历史数据估算学位授予率和退出率的方法,给出以实际或预测的指导教师、招生规模为输入,推演在学规模、学位授予规模的方法。以中国为例,实现“十四五”期间指导教师、招生、在学规模和学位授予规模的... 基于博士生教育链式反应规律,提出由历史数据估算学位授予率和退出率的方法,给出以实际或预测的指导教师、招生规模为输入,推演在学规模、学位授予规模的方法。以中国为例,实现“十四五”期间指导教师、招生、在学规模和学位授予规模的综合定量分析,数据表明:新时代“稳定规模”到“稳步扩大”调控已完成;“十四五”末博士学位年度授予规模有望突破10万,从而超过NCES传统统计口径下美国学术类博士学位数。建议重点改革指导教师选聘和直博招生方式,探索专业学位博士生培养模式,深入开展基于数理方法的规律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博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链式反应 规模推演 数值模拟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博士生教育:成效、问题与举措
5
作者 景安磊 钟秉林 +1 位作者 周海涛 林思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
博士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端,全面提升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支撑。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和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我国博士生培养在规模结构和整体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导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优化、国外优... 博士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端,全面提升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支撑。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和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我国博士生培养在规模结构和整体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导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优化、国外优秀生源吸引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向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动博士生培养高质量发展,宜稳步扩大博士培养规模,推动博士生教育提质增效;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和评价改革,激发博士生人才队伍创新活力;加强导师职责岗位管理,打造一流博士生导师队伍;强化优质资源协同配置,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全面提高博士生自主培养能力,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 教育强国建设 突出问题
下载PDF
面向非学术性职业:比较视野下博士生教育改革与启示
6
作者 孟卫青 吴开俊 姚远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5-93,共9页
基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的官方数据,呈现近年发达国家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职业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非学术性就业的整体特点和学科差异,分析国外促进博士毕业生职业多元化的教育支持策略。当下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博士生教育需培养... 基于美国、日本以及欧洲部分国家的官方数据,呈现近年发达国家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职业多元化发展,尤其是非学术性就业的整体特点和学科差异,分析国外促进博士毕业生职业多元化的教育支持策略。当下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博士生教育需培养各行业的高端人才服务于社会发展。面对非学术性就业增长趋势,我国博士生教育改革要持有更具平衡性的观念,继续扩大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丰富学位类别,整合性地考虑学术目标和国家战略、教育和职业、高校和外界的关系,促进博士毕业生职业多元性发展,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公共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型博士生教育 职业多样化 非学术性就业 平衡性观念
下载PDF
导师视角下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挑战与质量控制——基于C大学博士生导师的问卷调查研究
7
作者 谢智敏 张杰 +1 位作者 赵英 郭倩玲 《化工高等教育》 2024年第2期130-138,共9页
本研究通过对C大学33位博士生导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科研、学位论文写作、导师指导论文以及论文质量流程控制的评价,分析博士生导师在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和论文质量控制方面所遇到的挑战,并探讨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本研究通过对C大学33位博士生导师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博士生导师对博士生科研、学位论文写作、导师指导论文以及论文质量流程控制的评价,分析博士生导师在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和论文质量控制方面所遇到的挑战,并探讨如何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导师对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情况基本认可,但学生科研能力仍存在提升的空间;学生在科研兴趣、理解课题关键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知识结构方面需要改进和提升;多数导师认为应完善论文质量控制流程及其相关制度。本研究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 博士学位论文 导师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基于TBL的博士生高级局部解剖选修课教学改革探究
8
作者 彭会明 刘子建 +1 位作者 肖海涛 赵虎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4年第2期67-69,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博士生的高级局部解剖学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开展基于TBL的教学改革。选课的博士生首先根据专业分成4个大组,每大组再分成3~4个小组。通过教师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和解剖操作,提高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 为了进一步提升博士生的高级局部解剖学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开展基于TBL的教学改革。选课的博士生首先根据专业分成4个大组,每大组再分成3~4个小组。通过教师专题讲座、分组讨论和解剖操作,提高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学习目的性更明确。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非任课教师的课堂评估,反映出博士生对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满意度较高,学习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解剖学 博士生选修课 团队为中心的学习
下载PDF
分“门”别类:博士生师门组织类型及其特征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顾建民 浦琳琳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
师门组织是博士生成长的主要微观环境。师门通常由导师领导和管理,承载着师生、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情感互动等,是区别于院系、研究所等正式组织进行博士生培养的非正式组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双一流”高校不同学科的博士生... 师门组织是博士生成长的主要微观环境。师门通常由导师领导和管理,承载着师生、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情感互动等,是区别于院系、研究所等正式组织进行博士生培养的非正式组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双一流”高校不同学科的博士生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博士生师门存在理性密集型、理性松散型、自然密集型、自然松散型四种类型;各类师门组织在组织管理方式、组织结构、人员密度、组织氛围、培养成效方面存在差异。相较之下,密集型师门组织比松散型更有利于博士生及时获得指导与支持,师门组织管理过于正式或非正式都不利于博士生成长。良好的师门组织建设只有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学科差异和文化建设,才能打造有利于导生共同发展、相互成就的学术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师门组织 类型 质性研究
下载PDF
美国博士生教学能力培养课程的特征与启示——明尼苏达大学“未来师资准备项目”案例分析
10
作者 张凌云 王妍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8,I0007,共11页
无论为了促进博士生学术成长,还是为博士生的学术职业生涯做准备,亦或是为了确保本科教育的质量,都有必要对博士生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未来师资准备项目”的开展主要以课程为依托,包括基于基本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课... 无论为了促进博士生学术成长,还是为博士生的学术职业生涯做准备,亦或是为了确保本科教育的质量,都有必要对博士生进行教学能力的培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未来师资准备项目”的开展主要以课程为依托,包括基于基本教学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和面向未来教师发展的选修课程,并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课程设计原则,基于博士生教学能力生成逻辑组织课程结构,将“情境化的实践与反思”嵌入课程实施,注重多元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和重视博士生个人教学理念的形成。分析该案例,可为中国博士生教学能力培养提供一些启示:正视并重视博士生教学能力;根据高校自身特色和博士生培养现状,基于博士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制定系统的个性的培养计划;重视教学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博士生教育 未来师资准备 教学能力 课程建设 教师教育 职业生涯
下载PDF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生培养:目标、路径及成效
11
作者 陈翠荣 周子涵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3,共7页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生培养的目标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培养未来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为社会提供能够解决重大难题的人才、保持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袖地位。培养路径包括构建独具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选择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课... 美国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生培养的目标表现为三个方面,即培养未来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导者、为社会提供能够解决重大难题的人才、保持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袖地位。培养路径包括构建独具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选择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课题对博士生进行科研训练、强化“人工智能+”跨学科培养、增强人工智能博士生的综合性职业素养、多方共建人工智能博士生成长激励机制等。培养成效显著,其培养规模和质量均处于世界前列,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培养机制,为美国在该领域的世界领袖地位奠定了基础。从中可得出重要启示:人工智能领域博士生培养是一项需要政府、高校、社会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核心知识体系与高水平科研能力是高质量人工智能博士生培养的内核,跨学科综合素养对培养领袖型人工智能人才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人工智能 博士生培养
下载PDF
跨学科学习对博士生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12
作者 吴立保 吴晖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目前,“交叉学科”“跨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要主题。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不只关乎博士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也是顺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但现阶段我国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还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在重构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认知... 目前,“交叉学科”“跨学科”建设已成为我国博士生培养的重要主题。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不只关乎博士生知识体系的完善,也是顺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但现阶段我国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还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在重构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认知范式的基础上,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跨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过程进行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研究发现,学科转型、个体体验、环境归属等是影响跨学科学习博士生培养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跨学科博士生培养路径:立足学科整合,优化跨学科培养方案;增进学科认知,管理博士生学业进展;扩大支持范围,营造科研创新氛围。这对优化跨学科博士生的学习过程,提高博士生培养的质量,完善跨学科知识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学科学习 博士生培养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前沿交叉学科平台能否促进博士生学术发展?——基于某研究型大学博士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13
作者 杨钋 金红昊 蔡旻恩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3,共10页
构建了涵盖“入口–环境–投入–发展”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实证考察前沿交叉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培养成效。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的博士生在读博动机、组织支持、学业投入与学术职业社会化等领域均具有优势,但在学术成... 构建了涵盖“入口–环境–投入–发展”的综合性分析框架,实证考察前沿交叉学科平台的博士生培养成效。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学科,交叉学科平台培养的博士生在读博动机、组织支持、学业投入与学术职业社会化等领域均具有优势,但在学术成果产出方面略有不足。延伸分析发现,导师支持的缺位是学术成果产出不足这一现象背后的症结所在。故此,前沿交叉学科平台亟待构建高质量的全职导师团队,为博士生培养提供充足师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沿交叉学科平台 博士生学术发展 跨学科 研究生教育
下载PDF
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多元化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14
作者 顾建民 赵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66,共15页
运用扎根理论,对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官网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出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多元化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包括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标准目标定位,... 运用扎根理论,对麻省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官网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得出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多元化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包括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标准目标定位,基于关系网络的多维度保障机制,立足自我反思的全过程职业规划指导,兼顾学术性和实用性的全方位职业技能培训。我国高校应当切实履行博士生培养的主体责任,正视博士生对接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职业选择趋势,加强系统思维,创建博士生多元化职业能力培养共同体,利益相关者协同加强学术型博士生多通道增强型培养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一流大学 博士生培养 职业能力 扎根理论
下载PDF
博士生能力发展:学术志向与攻博满意孰轻孰重?
15
作者 吴易林 张强 《高等理科教育》 2024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借助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了博士生谋求能力发展,面临“学术志向与攻博满意孰轻孰重?”两难问题时的行动抉择。结果显示,就能力发展而言,博士生攻博满意与学术志向是促进性而非替代性关系。从中、美比较视角看,中... 借助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本研究探讨了博士生谋求能力发展,面临“学术志向与攻博满意孰轻孰重?”两难问题时的行动抉择。结果显示,就能力发展而言,博士生攻博满意与学术志向是促进性而非替代性关系。从中、美比较视角看,中国博士生的能力发展更依赖其持有的学术志向,美国博士生的攻博满意对促进其能力发展的正向效应则更高。对此,研究围绕博士生、学校、社会等博士生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讨论,将该议题延展为公共议题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博士生能力 学术志向 攻博满意
下载PDF
从职校生到博士生的个人成长历程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的案例分析
16
作者 雍蓉 陈鹏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3,共12页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职业教育应基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铺就成长成才的发展路径。通过对三位出身职业院校的博士生的个人生命史追溯挖掘,发现其教育历程经历了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前的迷茫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间的蜕变期、脱离职...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职业教育应基于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铺就成长成才的发展路径。通过对三位出身职业院校的博士生的个人生命史追溯挖掘,发现其教育历程经历了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前的迷茫期、进入职业教育体系间的蜕变期、脱离职业教育体系的破茧期以及未来生涯的发展期。在此过程中,时代背景与政策制度等结构性因素主导着个人的生命走向,但是个人能动性与重要他人的作用同样影响着个体生命轨迹的变化。据此,对政策制定者、教育者和职校生自身提出兼顾学生多元需求、注重职业定位与市场信息传达以及综合现实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校生 博士生 生命历程 个人成长
下载PDF
博士生学术职业抱负的理想与现实
17
作者 黄蓓蓓 黄子玲 钱小龙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6,I0006,I0007,共13页
为了解博士生学术职业抱负的发展全景,通过“三重研究法”,分别从概念内涵、现实意义、生成机制和提升路径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学术职业抱负始于兴趣、持于意志、终于使命,其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博弈下,博士生的培... 为了解博士生学术职业抱负的发展全景,通过“三重研究法”,分别从概念内涵、现实意义、生成机制和提升路径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学术职业抱负始于兴趣、持于意志、终于使命,其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博弈下,博士生的培养方向和价值导向产生了游离和偏轨,既有资源支持与现实需求之间的交互作用促进了博士生学术职业抱负的动态性发展。优化博士生学术职业抱负的关键路径在于多层面、多主体间的协同合作与价值渗透。未来需要进一步明确对学术职业抱负进行教育干预的必要性。学术职业抱负的形成过程具有可引导性和可激发性,学术职业抱负的形成机制本质上就是人、环境及各种关系之间的调整与妥协,这为学术职业抱负的教育干预和内在机理提供了启示,也为未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 研究生教育 学术专业 学术职业 教育干预 高层次人才
下载PDF
出国留学对博士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基于Nature全球调查数据的分析
18
作者 袁玉婷 汪雅霜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10,共14页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剧,博士研究生国际流动规模日益扩大,留学博士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话题。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剧,博士研究生国际流动规模日益扩大,留学博士生的能力发展情况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话题。基于2019年Nature全球博士生调查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等方法研究出国留学对博士生能力发展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出国留学对全球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该负向影响效应随着博士生能力水平的上升而呈现减弱趋势。相反,出国留学对全球博士生的通用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正向影响效应随着博士生能力水平的上升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从国别来看,在中国,留学博士生的学术能力发展情况较好,但通用能力发展相对不足。相反,在英国和美国,留学博士生的通用能力发展程度优于学术能力发展。导师指导对博士生学术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能够削弱出国留学对博士生学术能力发展的负向影响,但对留学博士生通用能力发展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均不显著。基于此,建议我国高校优化博士生培养模式以提升留学博士生的通用能力;博士生导师转变培养理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留学博士生要明晰自身发展定位并增强跨文化学习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国留学 博士研究生 能力发展 博士生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
下载PDF
如何优化博士生学业选择?——基于博士生延期授予学位的成因分析
19
作者 张伟强 《高教论坛》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关键环节及全过程质量管控。博士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核心,过程管理、分流选择及有序退出已经成为常态。了解博士生延期... 全面提升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焦点,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关键环节及全过程质量管控。博士教育是提升高等教育创新能力的核心,过程管理、分流选择及有序退出已经成为常态。了解博士生延期授予学位的内生质量、导学关系和自身发展三个方面成因,对于完善分流选择机制、提升学位授予质量及学位论文质量有深远影响,面临这些内外成因,如何优化博士生的学业选择,对于其学术探索、科研创新、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延期 学业选择 自主培养质量 学术志趣 导学关系
下载PDF
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负向指征及其修正——基于2019年《Nature》博士生调查的学生参与分析
20
作者 左晶晶 段鑫星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作为博士生教育最直接的利益主体,博士生具备天然的“自评资质”.基于2019年《Nature》博士生调查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为切入点,借鉴“I-E-O模型”,通过学生参与视角,从输入质量、环境质量及结果质量三个维度分析... 作为博士生教育最直接的利益主体,博士生具备天然的“自评资质”.基于2019年《Nature》博士生调查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以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为切入点,借鉴“I-E-O模型”,通过学生参与视角,从输入质量、环境质量及结果质量三个维度分析了博士生教育质量评价的构成要素.发现多重角色冲突下博士生生活余力不足、功利主义驱动下博士生培养环境堪忧以及现代性隐忧下博士生意义空虚感倍增,是诱发投入质量条件约束、环境质量工具理性以及结果质量认同危机的重要因素.对此,应通过分割融合二元管理、多措并举三管齐下以及内核系统深度挖掘等措施,改善博士生对教育质量评价的负面情绪基调和悲观心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教育 质量评价 负向指征 学生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